没有整套的生物化学的模拟软件的情况下,新冠特效药是非常难研究的!
辉瑞能研究出那个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那是美国在“软件领域”有很深的积累。
就算这样,辉瑞还是两种里用了一种老药。
国内在软件领域的积累不多,
尤其是生物化学的软件积累更少,
3年下来在新冠特效药的研发上不尽如人意,实际上可以估计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没有软件,怎么研发?
我写个scf编译器,也得先有个能看汇编代码的objdump,能调试汇编代码的gdb,能看ELF文件的readelf,
没这几个工具,谁知道自己写出来的是啥。
国内有多少真懂“量子力学”的?
不说那么复杂的蛋白质分子,就算“水分子”的薛定谔方程,你能算明白吗?[捂脸]
很多看上去是生物化学领域的事,实际上只能在“物理”和“计算机”领域去解决。
物理是所有自然科学的根基,而计算机可以快速地模拟、计算、推理、验证。
春节之后,我先写个电路板的EDA出来!
等我看明白了朗道的“量子力学”,我再写个化学计算的CDA出来[大笑]
五一之前,我先把scf的arm64机器码写了。
五一之后,我开始写电路板的EDA。
若干年前,只会 jQuery,不懂原生 BOM JavaScript 开发算不上 Web 开发人员。而现在光会React/Vue/Ng 框架,却不懂 jQuery 的人,也算不上 Web 开发吧?总是有这种卫道士为自己的一知半解沾沾自喜,实在是令人厌恶。要我说,当年如果不是jQuery,我估计连 JavaScript 都没有胆量去碰。那个各种妖魔古怪浏览器横行的年代,做原生 JavaScript 是需要勇气的。
我并不是反对只学习那些框架的人,反对的是那些略知一二就自我感觉良好并自诩高人的人。底层的东西当然很重要,但归根结底,它不需要那么多人一天到晚去学。更不应该用来抨击那些位于上层的开发者。
真正的创新者做的是这样:让曾经只能通过 wdb/lldb 才能做的调试,通过协议可以可视化地远程地完成。让曾经不得不不得不传输巨大的dump 文件到开发机上才能做的 profiling,现在远程就可以取样完成。
今天恢复mysql数据库差点翻车,mysqldump备份的数据库,用source导入到一个新数据库,执行source之前,我use命令已经选定了数据库,source之后,居然覆盖了原来的数据库,当时就蒙了。原来mariadb备份数据库sql文件里,已经加了use命令,默认是绑定到源数据库的。导入新的数据库,需要手动去掉use命令,不然会覆盖源数据库。我记得以前mysql的备份里是没有use命令的,以后一定要小心。
切记数据库操作前,一定要备份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