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回归:模型、自相关性与 Python 实现
BigQuant自回归:模型、自相关性与 Python 实现
Worldquant 101因子
千山资本千山研报|预测股票市场的101个alpha因子的解读与总结
2022全球金融工程硕士排名发布!
Risk.Net2022全球量化金融综合排名
QuantNet2022全球量化金融综合排名
#亚太地区不同岗位的招聘薪酬范围
在整个亚洲范围,我们看到许多对冲基金客户都在寻求为中国市场建立在岸和离岸交易部门。在我们的国际客户中,有很大一部分要么正在扩大在中国的办事处,要么正在寻求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自中国在2020年放松对外国金融公司的限制以来,我们看到客户纷纷聘用人才,尤其是在上海。2021年上半年,高盛(Goldman Sachs)、贝莱德(BlackRock)和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准备在中国增加数百名员工,因为他们希望利用中国40万亿美元金融业的开放。
近期,在亚太地区,对于不同岗位的招聘薪酬范围如下:
# Quant#对冲基金# 量化私募#高频交易# 薪酬#激励# 招聘
主流的几个量化交易平台,你选择那个?我目前使用c++配合CTP通道和tbquant,你选择那个?
Bigquant: BigQuant人工智能量化投资交易平台
掘金:掘金量化交易平台 - 专业的股票/期货量化投研交易系统
优矿:优矿
万矿:网页链接
聚宽:JoinQuant聚宽量化交易平台
米筐:RICEQUANT
真格量化:真格社区
镭矿:网页链接
量化云:量化云-智能交易解决方案提供商
点宽:网页链接
雷尔:网页链接
发明者:FMZ - 发明者量化交易平台
天勤量化:天勤量化 - 信易科技
tbquant: 首页-开拓者TBQuant量化平台,开启量化投资新时代
文华:赢智量化交易 - 经典量化交易软件 Since2011
网友:而立之年破产了。。。13年进入币圈,省吃俭用攒下10万+陆续投入市场,白天工作Web后端,晚上Python量化交易。17年赚到了第一桶金后离职成为Quant,资产最高9位数。
今年三月开始试水外汇期货连续爆仓,8年积累毁于一旦,白手起家7 8年,一无所有2个月。。。
我觉得真的印证一句老话:盈亏同源。穷要张狂富要稳,并不是鼓励你穷的时候就一定要张狂(你没能力照样死的很惨),而是说你如果各方面都很弱,你想富有不能太稳,当你富有的时候就要求追稳当,当然没几个人能做到。
在资产管理行业跌跌撞撞近5年,从外资投行到量化私募到主观私募,从技术到quant到私募基金经理,春节前终于铁了心脱坑,目前感觉身心愉悦。与行业内各位牛鬼蛇神也没有什么利益纠葛了,到今天为止也没有收到什么警告,所以打算写篇文章吐槽一下这个行业为外人所不知道的真相哈哈哈。
首先说一下投行,选择工作的时候,投行/保险资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应届生。大平台的资管,有利于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角俯瞰全行业,了解资管行业的种种现像,大幅降低被忽悠的概率,而且由于大平台比较稳定(比如中信、中金),收入来源也多,走长时间的晋升路线是非常不错的。另外,券商自营和保险资管里面大佬众多,时间长了可以积累到一些人脉资源,往后如果出来单干,销售渠道、口碑等方面会有一些行业内老朋友帮忙。当然缺点也是有的,比如限制个人交易股票,比如比较安逸容易温水煮青蛙,但是请相信我,大部分人出去不是猛兽,而是猛兽的猎物。
然后说下量化私募,当初加入的某量化私募现在居然成了头部,估计当时的同事做梦都没想到吧,不得不说老板的实力真的太牛逼了,竟然把几个猪队友合伙人带飞。量化私募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量化的主要方法还是做统计分析,属于金融链条(Be first, be smarter, cheat)里面的be smarter环节,所以可以看到顶级量化公司的招聘以高学历背景为主。主要的分析方法还是多因子模型和各种各样的统计分析(事件、相关性、机器学习等),只不过通过借助计算机可以同时分析很多东西,另外高频交易可以在Orderbook级别做到尽可能快,至少比小散要快得多,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定的领先优势。国内量化公司大部分待遇一般,总体上输于互联网公司,原因也比较显然,因为做量化需要的技术真的并不高,要比顶级互联网公司差得多,更多还是挖掘市场无效性的那一部分赚点套利价差。而且由于近年做量化的越来越多,导致整个量化策略对市场的超额收益水平迅速下降,现在前东家的中性策略都免赎回费允许投资者赎回了。量化大厂的待遇还可以,但是量化小私募简直坑爹,策略毫无优势,迭代能力巨弱,更没钱去烧GPU、算力等,这也就罢了,招聘的时候还要求北美常青藤,清北复交浙,去了之后就特么能算mean、std、财报公开信息等等,顶多写写爬虫水水NLP,然后发工资的时候五险一金按最低的标准交,你要扛着IT的工作量,同时还要扛策略的,而且开发完了还要无偿给老板。。。呵呵哒!!!然后这才只是开始啊同志们,老板天天在那里PUA,对外谈吐之间几千万几个亿,对内你赚100万他赏你们团队一盘水果吃或者一起聚个餐花个几百上千,亏钱了脸看起来跟死了妈一样,简直SX。你以为奖金高??对不起,奖金递延,转公司股份,找trick坑你,或者嫖完你策略找茬逼你走,总之有N种方法恶心你。
最后说下主观小私募,因为主观大私募还是比较靠谱的,要么投研团队牛逼(大私募投研堪比公募基金),要么Be first方面很强(提前知道内幕消息),头部整体比较好。但小私募就不一样了,主观小私募,基本都是市场好的时候赚一把,市场不好了可能就成空壳了,融资能力很差,老板需要的是低级搬砖的,说直白点就是野鸡小作坊。其盈利能力十分不稳定,没有什么壁垒,有些靠跟公募基金、上市公司勾结赚钱,不知道哪天老板就去坐局子了。大家千万千万不要去这一类私募,这类私募连量化小私募都不如,你在那里学不到什么东西,运气不好炒股一旦炒亏了就被辞退(我认识好几个这种)。
至于私募里是不是股神遍地,我很负责任的告诉各位:没有。倒是有不少从业人员自己交易都亏钱。职业股票交易员的待遇通常不高,因为低吸高抛不需要多高的技术水平,统计套利的事情人又干不过机器。在这个市场里,收益高的人无非做对了两件事情,一是自己选的标的被市场认可了,二是自己去做交易的策略相对大部分人更精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批幸运儿,但是很少有人能够一直幸运。
先写这么多吧,将来我会分享一些策略及资管其他方面的趣事,让后来人少走些弯路,少被那些挖坑的小人坑到。
在资产管理行业跌跌撞撞近5年,从外资投行到量化私募到主观私募,从技术到quant到私募基金经理,春节前终于铁了心脱坑,目前感觉身心愉悦。与行业内各位牛鬼蛇神也没有什么利益纠葛了,到今天为止也没有收到什么警告,所以打算写篇文章吐槽一下这个行业为外人所不知道的真相哈哈哈。
首先说一下投行,选择工作的时候,投行/保险资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应届生。大平台的资管,有利于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角俯瞰全行业,了解资管行业的种种现像,大幅降低被忽悠的概率,而且由于大平台比较稳定(比如中信、中金),收入来源也多,走长时间的晋升路线是非常不错的。另外,券商自营和保险资管里面大佬众多,时间长了可以积累到一些人脉资源,往后如果出来单干,销售渠道、口碑等方面会有一些行业内老朋友帮忙。当然缺点也是有的,比如限制个人交易股票,比如比较安逸容易温水煮青蛙,但是请相信我,大部分人出去不是猛兽,而是猛兽的猎物。
然后说下量化私募,当初加入的某量化私募现在居然成了头部,估计当时的同事做梦都没想到吧,不得不说老板的实力真的太牛逼了,竟然把几个猪队友合伙人带飞。量化私募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量化的主要方法还是做统计分析,属于金融链条(Be first, be smarter, cheat)里面的be smarter环节,所以可以看到顶级量化公司的招聘以高学历背景为主。主要的分析方法还是多因子模型和各种各样的统计分析(事件、相关性、机器学习等),只不过通过借助计算机可以同时分析很多东西,另外高频交易可以在Orderbook级别做到尽可能快,至少比小散要快得多,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定的领先优势。国内量化公司大部分待遇一般,总体上输于互联网公司,原因也比较显然,因为做量化需要的技术真的并不高,要比顶级互联网公司差得多,更多还是挖掘市场无效性的那一部分赚点套利价差。而且由于近年做量化的越来越多,导致整个量化策略对市场的超额收益水平迅速下降,现在前东家的中性策略都免赎回费允许投资者赎回了。量化大厂的待遇还可以,但是量化小私募简直坑爹,策略毫无优势,迭代能力巨弱,更没钱去烧GPU、算力等,这也就罢了,招聘的时候还要求北美常青藤,清北复交浙,去了之后就特么能算mean、std、财报公开信息等等,顶多写写爬虫水水NLP,然后发工资的时候五险一金按最低的标准交,你要扛着IT的工作量,同时还要扛策略的,而且开发完了还要无偿给老板。。。呵呵哒!!!然后这才只是开始啊同志们,老板天天在那里PUA,对外谈吐之间几千万几个亿,对内你赚100万他赏你们团队一盘水果吃或者一起聚个餐花个几百上千,亏钱了脸看起来跟死了妈一样,简直SX。你以为奖金高??对不起,奖金递延,转公司股份,找trick坑你,或者嫖完你策略找茬逼你走,总之有N种方法恶心你。
最后说下主观小私募,因为主观大私募还是比较靠谱的,要么投研团队牛逼(大私募投研堪比公募基金),要么Be first方面很强(提前知道内幕消息),头部整体比较好。但小私募就不一样了,主观小私募,基本都是市场好的时候赚一把,市场不好了可能就成空壳了,融资能力很差,老板需要的是低级搬砖的,说直白点就是野鸡小作坊。其盈利能力十分不稳定,没有什么壁垒,有些靠跟公募基金、上市公司勾结赚钱,不知道哪天老板就去坐局子了。大家千万千万不要去这一类私募,这类私募连量化小私募都不如,你在那里学不到什么东西,运气不好炒股一旦炒亏了就被辞退(我认识好几个这种)。
“你知道德约科维奇为什么不喜欢疫苗吗?因为他想直接给我们吃药!”
这是一个塞尔维亚朋友说的笑话,因为小德已经成为一家开发新冠药物公司的大股东。
据悉,诺瓦克·德约科维奇收购了丹麦公司 QuantBioRes 80% 的股份,该公司正在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
因为拒绝接种疫苗,小德被澳大利亚驱逐,不仅参加不了今年的比赛而且接下来三年都可能进不了澳大利亚。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下一场大满贯赛事举行的法国,已经禁止所有未接种疫苗的人参加比赛,其中包括外国公民和职业运动员,这意味着法网也对小德关上了大门。
身为世界顶级的运动员,小德对疫苗的态度引发了众多争议,但他又投资新冠药物的研发,确实让人捉摸不透。在抗疫这事上,小德是积极的,他曾出资购买了大量呼吸机捐给塞尔维亚的医疗中心,帮助了很多人。在涉及个人的时候又表现出了极强的对抗性,他认为是否接种疫苗是他个人的自由和隐私,与公众无关。其实,公众人物在享受名利带来的巨大幸福之余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哪有那么多的自由和隐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