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冀东(冀东水泥股票)

冀东民谣三首。 #铜川头条# 12月12日,铜川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刘浩先后到新区花半里项目现场、东环路、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实地检查建筑工地防尘降尘、道路扬尘治理、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等措

冀东民谣三首。

#铜川头条# 12月12日,铜川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刘浩先后到新区花半里项目现场、东环路、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实地检查建筑工地防尘降尘、道路扬尘治理、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等措施落实情况。#今日头条#

冀东民谣三首。

辽沈战役打完后,东北野战军入关。路过冀东时,老百姓在路边欢迎,把大枣、花生、熟鸡蛋硬往战士们怀里塞。

连续好几天,大军还是前不见头,后看不着尾。乡亲们惊呆了,这得有多少人马呀!有藏不住话的老乡问战士们:“你们到底有多少人呀,这都几天了还看不到队伍的尾巴!”

战士们呵呵一笑:“我们只是先头部队,大部队还在后头呢!”说话间战士已经走远了,只留下目瞪口呆的老乡站在那里。

原来,辽沈战役结束后,党中央就决定,让东北野战军进入关内,与华北解放军联手,共同对付国民党,争取一举攻下国军控制的所有统治区域,所以才会有开头的一幕。

然而这么多人员的大规模迁移,难保不被国军发现,一旦被发现,我军的计划就会被打乱,完不成既定目标。

所以,根据党中央部署,我们同蒋介石玩了一个游戏。一方面,东北解放区继续大张旗鼓举行庆祝活动,该唱歌唱歌,该跳舞跳舞,该庆功庆功。

于此同时,我党发行的报纸、杂志每天都登载一些开庆功会的文章、演出活动的场面、休整练兵的消息,用来迷惑敌人。

另一方面,百万雄师连夜打点好行囊,整装待发。战士们站在寒冷的夜里,深情凝视着即将告别的大后方,眼角有泪划出。远处传来歌声:“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战士们听到歌声,心头一震,是啊,咱们不就是为了能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能解放,过上好日子吗?战士们悄悄拭去眼泪,义无反顾踏上茫茫征途。

这边,国民党派出多架侦察机,监视东北野战军的行动。虽然多方消息都显示东北野战军在休整,开庆祝表彰大会。但傅作义还是有点不相信。他担心东野军会入关。

所以,傅作义在黄河以南也布好防线。从西到东,宛如一条人字长城。傅作义双线齐下,他想:“上有侦察机日夜巡逻,下有军队拦着,你东野军再厉害,插翅也很难在我的眼皮底下飞过去!”

对国民党的这一套,东北野战军早就熟烂于心。为了避免敌军的飞机侦查和空袭,大部队采取昼伏夜出的方式,白天在山林里休整,晚上再继续行军。直到到达下一个宿营地,这样,就有效防止行军路线的暴露。

不但如此,东北野战军分为几个纵队,从不同关口穿越长城。一次,先头部队刚走出山口,就听见远远传来飞机的引擎声。“赶快隐蔽!”一声命令之下,全体战士马上就地卧倒。

侦察机好像也感觉有点不对,它几次低空盘旋,希望能发现它想要的目标。它的高度已经在东野军战士的射程之内,就有人按捺不住,想用机关枪把它打下来。

发现情况的连长低声喝道:“注意隐蔽!不准擅自行动!大局为重!”直到侦察机飞走之后,那个想打飞机的战士仍惋惜不已:“那么好的机会,打下来多过瘾!省得天天在天上搅得我们行军都不安宁!”

连长严肃地说:“记住!我们的任务是穿越长城,直插敌人背后。打了飞机,我们就都暴露了!”这名战士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就这样昼伏夜行,一路踏过艰难险阻,终于到达关内。按照中央的部署,把国民党军队部署的防线切割成几块,让他们无法彼此呼应,防线形同虚设。

至此,国民党嫡系部队司令傅作义才如梦初醒,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东北野战军已经如同天降神兵一般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彻底傻了眼。

党中央看到大部分军队已经安全入关,剩余小部分军队便直接从山海关进入平津,不再隐蔽。最终东北野战军成功包围国民党王牌军队35军。取得华北战场上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事实证明,东北野战军是受老百姓支持的军队,是能打胜仗的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头条创作挑战赛#

华北冀东地区野鸡泛滥成灾,那东西百害无一利,令农民头痛,是不是也学习一下陕西渭南啊?

上观新闻上观新闻官方账号

陕西渭南奖励自发狩猎野猪,每头奖励2500元

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

在抗战时期,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一直是两大模范根据地。

这两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人聂荣臻和刘伯承,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第一,两人都是四川人,聂荣臻是江津人,刘伯承是开县人(今都属重庆);

第二,都曾留学苏联军校,聂荣臻是苏联红军学校,刘伯承是伏龙芝军事学院;

第三,都参加过南昌起义,聂荣臻是前敌军委书记,刘伯承是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团长;

第四,都曾被上级委派组织不成功的暴动,聂荣臻去的是镇江,刘伯承去的是武汉;

第五,在遵义会议上,两人一起提出了北渡金沙江,和红二六军团会师的建议。

第六,聂荣臻还是刘伯承第一位政委,长征中一起带领先遣队过彝民区、大渡河。

到了抗战时期,尤其是1937年底以后,八路军把主要精力放在创建敌后根据地上,聂荣臻和刘伯承这两位四川老乡和红军时的战友,在华北敌后并肩作战的同时,也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

聂荣臻首创晋察冀根据地,但在冀东的开创上却没有刘伯承的冀南出彩。

晋察冀有4个二级军区:西北岳(晋冀)、平北(晋察)、冀中和冀东。

聂荣臻和杨成武独立团创建的根据地,主要是山地为主的西北岳和平北。当然,这也符合洛川会议精神“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但是,也有2个以大平原为主的根据地冀中和冀东。

冀中创建以“外援”为主,也就是东北军53军691团团长吕正操的人民自卫军,还有孟庆山的河北游击军,后来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冀中也成为晋察冀的第三极。

晋冀鲁豫也有4个二级军区:冀南、太行、太岳、冀鲁豫边(冀鲁豫)。

刘伯承和陈赓386旅、陈锡联385旅769团,也是依托太行山、太岳山建立敌后根据地。但是,晋冀鲁豫成立的第一个军区,却是大平原上创建时间较晚的冀南军区,这也是晋冀鲁豫第三极。

至于冀鲁豫,虽然129师也有孙继先挺进支队,当主要还是115师344旅(旅长杨得志)和第二纵队(政委黄克诚)为主创立的。所以冀鲁豫和冀中根据地一样,也算是“外援”创立。

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布局的差距,还是体现在冀东和冀南的创建上。

早在洛川会议,主席就已经把眼光放到了冀东和冀南。

1937年底,刘伯承和聂荣臻从太行山和五台山下山,分别创建冀南和冀东根据地。一年以后,冀南地区消除了鱼龙混杂局面进入稳固期,而20万人大暴动的冀东却一团乱麻,重新被日伪军控制。

同样从山上下到平原,同样第一次创建平原根据地。为什么刘伯承的129师在冀南能一举站稳脚跟,而聂荣臻的晋察冀部队4纵5000余人外加10万地方武装策应,最终却铩羽而归呢?

从客观上看,相对于远离五台山的冀东地区,冀南有更多优势:

第一点,从地理上看,冀南比冀东有地利优势。以南宫为中心的冀南,背靠太行“娘家人”,北邻吕正操的冀中。而以遵化为中心的冀东则不同,北面是伪“满洲国”,西面距离平西较远,南面是日军重兵布防的平津地区,东南是渤海,可以说四面楚歌。

第二点,从历史上看,冀南地区汉奸现象远没有冀东严重。冀南地区尽管也有“六离会”等,但日军控制相对较弱。而冀东作为从东北进入华北的“跳板”,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以后就不断进行文化、经济和军事渗透,对冀东也是势在必得。

从主观上看,129师对冀南的“开垦”比晋察冀对冀东更用心。

第一,刘伯承129师对冀南的经营,比聂荣臻对冀东下手更早。

1937年底,三战三捷的129师就把目光瞄向了冀南。11月下旬,刘伯承派张贤约支队进入冀南。随后,孙继先支队、陈再道东进纵队相继进入冀南。不久,宋任穷率129师骑兵团也到达冀南。

此时,聂荣臻忙完反扫荡,刚刚派宋时轮、邓华率八路军第4纵队奔赴冀东。

第二,在冀南和冀东的开辟上,刘伯承的用人也略胜聂荣臻一筹。

创建第一个平原根据地,刘伯承选用的主将是386旅副旅长陈再道。打开局面后,又派129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任政委。冀南军区成立时,有宋任穷、陈再道和李聚奎三员开国上将压阵。

在冀东,聂荣臻选用的宋时轮、邓华,虽然能力很强但是都极有个性,和李运昌等地方派矛盾不断融合不够。加之对坚守冀东信心不足一心想返回平西,所以在冀东始终没有形成合力。

第三,刘伯承对冀南的重视程度,远非聂荣臻对冀东可比。

在晋察冀根据地,冀东是4大军区的小老弟,重要程度排在最后如同鸡肋。而1938年的冀鲁豫还是115师部队在经营,129师除太行、太岳老根据地,冀南和冀鲁豫边都处于开发初期。

在刘伯承的规划里,冀南是129师的“第三极”。不久,延安叫停了冀鲁豫边,划归115师经营。这也证明了刘伯承的眼光。抗战后期,冀鲁豫从八路军总部直管又划归到晋冀鲁豫军区。

第四,129师对冀南是背水一战步步为营,和冀东的战略完全不同。

1941年1月,日伪军入侵潘家峪村,屠杀了1230名无辜村民。冀东十二团组成“复仇团”,寻找制造“潘家峪大屠杀圣像”的日军,得知鬼子的下落。伏击开始后,“复仇团”与日寇拼刺刀,乱开枪,打死了罪大恶极的日寇指挥官。

1941年1月25日深夜,农历新年的前两天,潘家峪村的村民们正在熟睡。突然,村里的看门狗吠叫了一声,接着就是靴子踩在地上的声音。驻扎在冯润县的日本伪军立即冲进老百姓的家中,把他们带到村里的一个大院里。

伪军牵着的那条狼狗,一直咧着嘴笑,就要向老百姓扑来。大院里堆满了柴火和煤油,大院的四面墙上架着几挺机枪。老百姓觉得不正常,村里的长辈想:“我们不能等死。我们就和日寇一起打,一个能逃。”

于是,村民们拿起能拿的农具,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日寇放开了狼狗,院墙上的机枪开火了。院子里到处都是手榴弹爆炸的声音。冀东军分区12团得到消息赶到潘家屯村时,全村都是村民的尸体。

在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潘家峪惨案”中,共有1230名无辜村民被杀害,尸体被焚毁。村子也在大火中被烧毁,只有86名村民逃脱,村里的财产和食物被洗劫一空。东军分区第12团来到村里后,只找到800多具烧焦的村民尸体,其余的找不到了。

由于遗体被烧得很厉害,八路军无法辨认遇难的村民。只能看是大人还是小孩。冀东军分区12团在掩埋村民尸体后,决定找到制造“潘家峪惨案”的日军,为被害村民报仇。

经历了劫后余生的番禺村30多名青年,自愿加入冀东十二团,组建了第十二独立团。独立战士自称“复仇团”,立下死誓:“用自己的生命为被杀害的潘家峪村民报仇。”

12团侦察兵展开调查,通过一些内线,得知制造潘家峪惨案的日军就是佐佐木的日军。12团有内线盯住日本侵略者佐佐木,一有消息就报告12团。1942年7月中旬,从内部传回消息,日寇司令佐佐木次郎要率部“扫荡”滦河以西地区。

第12团团长曾克林召集部下,开了一个战前会议,决定在旱河草地区设下埋伏。独立连的同志听到命令后,全连战士递上血书,要求上前线战斗。当曾克林看到这本血腥的书时,他命令道:“独立连队将加入第二营参战。”

7月18日凌晨,12团全体官兵埋伏在干涸的河草高粱地里,战士们身上的衣服全被露水打湿了。虽然他们感到一阵寒意,但士兵们因为害怕暴露伏击位置而没有动。当太阳慢慢升起,照耀在高粱地里时,战士们感到温暖。

几个小时后,日寇“狗皮膏药旗”出现在公路上,作为先头部队的伪军,进入了八路军的包围圈。曾克林下令:“先让伪军走,然后抗击日寇佐佐木的部队。”伪军大摇大摆地穿过高粱地,后面跟着日寇佐佐木的部队。曾克林喊道:“战斗,战斗,战斗,没有人会活着离开。”

2团4连切断了伪军的道路,5连进入日伪交界处,切断了伪军与日军的联系。在“缴枪不杀”的呐喊声中,大部分伪军投降,少数弃日寇而逃。日寇成了瓮中之鳖,12团的战士开始扔手榴弹,把日寇炸得落泪。

此时,独立连跟随2营,已经摸到日寇背后,用刺刀向他们冲锋。独立的军人是不惧生死的。当他们看到日本侵略者时,他们用刺刀战斗,开始肉搏战。有独立兵砍日寇,喊着“血出来!血出来了!”

一个独立连队的士兵被几个日本侵略者围困。尽管身中多刀,他还是献出了生命,用大刀将一名日本侵略者砍成两半。另一个独立兵用大刀猛砍刀刃,于是用拳头猛砸日寇,像砸大蒜一样一拳砸死。

日军指挥官佐佐木二郎已经吓得尿裤子,试图躲进小米地里,被第12团士兵发现。佐佐木二郎向八路军开火,12团的士兵一起开火,把佐佐木二郎变成了“一串糖葫芦”。当佐佐木二郎的尸体被搬到高速公路上时,他身上的弹孔就像一个马蜂窝,他从“地狱般的鼻子”下了车。

1944年,日军大牢内,一名八路军战士被人紧紧勒住脖子,当场晕死。谁知,在他醒来后,竟拉住对方的手,感激不已。

 

这名战士就是任远,冀东东北情报联络站的站长。那么,他为什么要感激一个要勒死自己的人呢?这还要从“杨家铺战斗”说起。

 

1944年10月15日,我方一份绝密文件不慎被日军截获,里面写着:“冀热边特委即将在丰润县何家营的杨家铺,召开一场党委扩大会,参会人员全是县级以上干部。”任远便在其中。

 

截获到这么重量级的情报,可把日军高兴坏了,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连伪军都没通知,秘密集齐5000人军队,誓要一举歼灭我方所有参会人员。

 

两日后,大会如期举行,危险也悄然而至!

 

10月17日,天还没亮,日军就悄悄摸进杨家铺,迅速将整个区域包围起来。日军武器精良、有备而来,占据天时地利,而我军却毫无防备,损失惨重。

 

最终,我军43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仅120人成功突围,剩下的150人全部被俘,任远就在被俘之列。

 

在与日军交战时,任远不幸被子弹击中双臂,当场昏迷。等他醒来时,正被当地村民抬在担架上,周围全是日军,任远心里一惊:“该死,被俘了!”

 

任远当即想到胸口的笔记本,里面可是记录着冀中所有情报人员的资料、电台密电码等绝密信息,人命关天呀!

 

任远赶紧轻微挪动身体,没想到本子还在,估计是慌乱之下被日军遗忘了。“得赶紧在进城之前毁掉这本子,不然就麻烦了”任远思虑着。

 

到了晚上,日军一行人又累又饿,带着伤员也不好赶路,便把任远关在一个马棚里。任远见四下没人,小声央求抬他的村民,帮自己解开胸前的扣子透透气。

 

好不容易熬到深夜,见大家都熟睡了,任远忍着剧痛,颤巍巍地扯出本子,轻轻地撕掉纸张,一页一页地递进嘴里,硬生生地吃掉了所有情报。

 

此刻,任远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一半!但是,他还在为如何逃出日军魔爪的而担心。

 

终于,机会来了!

 

任远惊喜地发现被关犯人中,有个叫李永的,是我方的一名地下交通员,经过几次巧妙地试探后,任远发现对方没有叛变,因此,赶紧与李永商量逃跑计划。

 

谁知,就在两人秘密规划时,一个人的出现,竟使任远放弃了逃跑,决心赴死。

 

这人就是张铁安,他曾是冀东情报站的一名重要联络员,被日军抓后就叛了变。情报站的很多人他都认识,自然包括站长任远。

 

任远料定,张铁安一定会把自己供出来,他当即决定,唯有一死,才能保全大局。

 

到了晚上,任远叫醒李永:“我看到汉奸张铁安了,他认识我,我不能活着出去了,现在我命令你,快拿麻绳勒死我,快,这是命令!”

 

李永再三劝说无果,只得含泪勒住任远脖子,谁知,快要窒息时,任远出于本能,用右脚踢翻了墙角的夜壶,昏死了过去。

 

等他醒来时,看着李永哭红的双眼,赶紧握住他的手,愧疚地感激道:“不好意思,真是难为你了”。

 

也正因为没死掉,惊动了日军,他们开始对任远加强看守,要想活着出去,怕也只剩最后一条路:“假投降”。

 

得知任远这个“硬骨头”投降了,日军兴奋地把他接到一栋秘密住宅里,好吃好喝地供着,眼巴巴想套点有价值的情报去立功。

 

谁知,任远先是编造了一份真假难辨的假情报,打发了心急的日军;后又用了一招反间计,把张铁安、张爱仁、武田等叛徒,全以“冀中情报人员”的身份,编进了情报单里。

 

日军本就不信任伪军,况且这份情报又做得有板有眼,索性对这些人来了个一锅端。

 

这期间,任远也一直没闲着,他心里清楚,自己一旦没了利用价值,肯定会丧命于此,他暗暗观察了好久,终于发现了一线生机。

 

原来,这处住宅里有户人家的男人曾是地下党,这人叫王新民,他便悄悄与之接近,竟得知对方是组织派来营救自己的,任远不禁激动不已。

 

由于时间紧迫,王新民当即联系两个冒充人力车夫的我党人员,悄悄地带着任远逃离了日军重地,至此,任远总算得以成功脱险,重获自由。

 

回到根据地的任远,在接受了组织的重重考验后,又重新投身到了革命工作中去。

 

后半生,任远又多次为我国屡建奇功,可以说,任远的一生都在为我党奋斗,这样的抗战英雄,值得所有中华儿女歌颂!

 

致敬:每一位出生入死的抗战英雄!

 

 

作者:白年

编辑:Sarah萱草悠悠

 

参考资料:《红色特工被俘之后》,《南方都市报》,2011.7.20

 #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

1944年,冀东军区联络部部长任远重伤被俘,为了保护组织和同志,他在狱中找到自己的同志,以命令的口吻说道:“赶快勒死我!”

 

这一年的10月中旬,盘踞在唐山的鬼子,从一名牺牲的八路军警卫员身上,搜到了一份绝密情报:八路军冀热边军区的主要干部,齐聚丰润县的何家营召开会议。

 

鬼子随即集结了五千多人,浩浩荡荡扑向何家营,企图全歼冀热边军区的领导机关。

 

军区得知鬼子来犯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八百多名干部及警卫员迅速转移,不料却正中鬼子的陷阱,在杨家铺遭到了重重围堵,双方随即展开了一场血战。

 

这场战斗打得极为惨烈,打到最后的时候,仅有一百多人杀出了重围,四百多人当场牺牲,另有一百多人受伤被俘。

 

时任冀东军区联络部部长的任远,在与敌人血战的时候,一颗炮弹正好在身边爆炸,当即两眼一黑失去了意识。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从剧烈的摇晃中缓缓醒来,才发现自己受了重伤,躺在两个老乡抬着的担架上,四周都是鬼子。

 

任远立马意识到被鬼子俘虏了,迅速用眼睛搜索着身上的衣服,看完之后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

 

看来鬼子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搜索,只将外衣口袋里的钢笔、本子和手表搜走了,里面衬衣口袋里的重要情报还在。

 

任远的衬衣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各个联络站的暗号及通讯密码,这可是事关重大的机密情报,决不能落到小鬼子手里。

 

他想趁着鬼子不注意,取出小本子毁掉,却发现双臂被弹片击中,连抬都抬不起来。

 

如果不能及时把小本子毁掉,进了监狱之后鬼子会仔细搜索,这该怎么办呢?任远绞尽脑汁想办法时,突然发现行进的队伍停了下来。

 

原来,鬼子眼见天就要黑了,害怕八路军夜里在路上设伏,于是就近找了一个村子临时落脚,等天亮后再继续前进。

 

两个老乡抬着任远,被鬼子赶到了一个院落的牛棚里之后,鬼子就跑到旁边的屋里大吃海喝去了。

 

任远借着这个机会,让老乡帮忙从衬衣里取出小本子,一页一页地吃进肚里才彻底放了心。

 

对即将迎来的酷刑和审讯,他也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因为自己一直用的是化名,鬼子根本就没有抓到真凭实据,只要装疯卖傻肯定能糊弄过去。

 

然而,当任远被鬼子押进丰润县的监狱之后,看到了叛徒张铁安的身影,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张铁安曾是冀热边军区的交通员,身上装着组织上的大量秘密,不幸被捕后变节投敌,给组织上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如今在这里看到他,任远想要糊弄鬼子的计划也泡汤了,只能另想别的办法了。

 

由于任远的伤势比较严重,鬼子还专门给他找了个狱友看护,而这个看护也不是别人,正是奉命潜伏在丰润县的地下党李永。

 

由于工作需要,任元和李永也曾有交集,相互之间还算比较了解。

 

当天夜里,他为了保护组织和同志,就以命令的口吻,让李永将自己勒死,但同志之间谁能下得了这样的死手啊!

 

李永找了一根麻绳勒住任远脖子的时候,泪如泉涌,精神都快要崩溃了,后来因为闹出点动静被狱卒有所察觉,两人只得停手。

 

后来,任远在监狱里跟鬼子做起了斗争,直到1945年2月,经组织营救顺利脱险,重新回到了革命队伍当中!

冀东人民抗日暴动纪念碑

今天继续聊冀东地区,在历史上这里除了平州以外,还有一个更著名的地方那就是滦州,也就是今天的唐山滦州市。

滦州因滦河而得名,那么是谁设置的这个州呢?辽国的皇帝耶律阿保机,他把在今天保定安国掠来的民众安置在滦州,管辖三个县,义丰县,马城县和石城县。

那么这三个县分别对应现在什么地方呢?义丰县就是现在的滦州,为什么叫义丰,因为保定安国那会就叫义丰,后来当然改了,就是滦州了。

今天的滦南县还有一个马城镇,至于石城县也就是现在唐山的开平区,那是唐山就归开平管!到了近代之后,唐山因近代工业的兴起,而后来居上!

【老照片:大反攻时期的冀东八路军】

1944年8月底,冀东八路军第十一团和第四、六区队,在李运昌司令员率领下,兵分两路向蓟县、玉田、宝坻地区挺进,相距攻克蓟县孔子庄、三岔口、六百户、上仓镇、下仓镇等敌据点。

此时,冀东全区人口已恢复到549万,冀东军区武装部队发展到13830人。

图一:向敌据点进攻的冀东八路军第十一团;

图二、三、四:缴获敌人的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

图五、六:向我军投降的伪军,正在听候处理。

#历史回眸# #抗日战争#

虽然疫情政策放开了,但世界经济萎缩了,国外订单减少了,国内经济依然步履维艰,如何充分利用国内14亿人的大市场,如何扩大内需仍然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

协和的巴西[流泪]

鸡蛋灌饼i

发布了小视频

00:22

冀东民谣二首

冀东民谣二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76949/
1
上一篇沙黾龙(沙县沙小龙)
下一篇 营业外收入要交税吗(营业外收入要交营业税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