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爱国者《牛虻》
赵祝萱
《牛虻》这本书,是爱尔兰著名女作家伏尼契所著,当时在前苏联和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可说是风靡一时。我在读小学时就曾读过,至今仍印象深刻,艺术魅力光芒四射。这次看电影,更加深了我的印象。
这是一个因受教会欺骗的青年,最后觉醒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率领意大利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故事。
“牛虻”所处为19世纪30-50年代,当时的意大利自1796年拿破仑侵入后,分割为许多小国,奥地利帝国几乎变成了整个意大利的主人,意大利人并不甘心被统治,曾两次发动起义都被奥地利镇压,但他们没有屈服,建立了秘密团体青年意大利党,要在意大利建立一个统一和独立的共和国,不仅要驱逐奥地利人,还要推翻意大利的专制政权。
亚瑟青年时代就参加了意大利党的革命活动,但同时又笃信上帝,一次在向神父忏悔时,泄露了革命党人的秘密而铸成了终身大错, 致使他和他的战友们一起被捕入狱。恋人琼玛认为他出卖了同志,一记耳光打碎了他的心,致使他伪装跳海而亡,出走南美洲。
他在外流亡十三年,遭遇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磨难。最后成了一个瘸子,满脸伤疤,但却磨炼成了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当他回到意大利时,已没人能认出他来。于是他化名牛虻,开始用辛辣的笔唤醒意大利民众,去同教会与统治者进行斗争,并由此成为了意大利著名的政治评论家。
此时旧时的恋人琼玛已成为波拉夫人,她作为意大利青年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邀请政治评论家"牛虻"、请他用辛辣的笔揭露教会和奥地利政府。在与牛虻的接触中,她逐渐产生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牛虻记恨着琼玛对他的伤害,即使在她面前内心再次强烈地翻滚着爱情,也不承认自己就是曾经的亚瑟,这种残酷的折磨让琼玛一直生活在悔恨和内疚中。
后来他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并遭枪杀。临死前,他才给琼玛留下一封告别信,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那种撕心裂肺的爱情让琼玛悲痛欲绝:“在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琼玛,我就爱你。那时你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围脖,扎着一根辫子拖在身后。我仍旧爱你”。
本片同被改编的小说一样,最成功的吸引人之处就是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这样一个英雄形象,他曾经鼓舞了多少向往革命的热血青年。他的那种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曾经被多少人倾倒。他的那种不恋儿女私情,满腔热血投身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曾经被多少人歌颂和效法。而本片牛虻的饰演者,那种充满忧郁和悲剧命运的目光及高贵傲然的气质,更为本片增色不少。
牛虻之所以被读者视为英雄,不仅因为他为了意大利的解放而奋斗终身,更因为他有着坚强的毅力,战胜了自已内心一个个常人难以愈越的心理矛盾,如父子关系、宗教信仰和爱情等几个方面来实现自己最终成为坚强的革者命的。
当他知道当神父的父亲和宗教信仰欺骗了他时,他立即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们,转而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当牛虻知道波拉太太就是他少年时的恋人琼玛而波拉早已牺牲时,他仍不与她相认,他要将全部心思放在革命斗争中去,他宁愿忍受爱情上的折磨和煎熬,也不愿因爱情而影响革命。实际上,他的这种苦行僧的方式是一切革命者所不可取的,这种对待爱情的态度不过是作者理想主义的体现。
另外,本片对基督教会披着善良公正外衣的无情的揭露,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当亚瑟突然发现自己一直景仰着的蒙太尼里神父竟是自己的生身父亲时,这个亚瑟心中原先的上帝,却是一个道貌岸然的骗子!激愤之下,亚瑟用铁锤砸烂了上帝的塑像。
还有,本片用事实向观众揭露了神圣的教会竟然是勾结殖民者的告密者,帮助统治者抓捕革命者,还将其忠实信徒亚瑟作为了替罪羊时,上帝的欺骗性、基督教教会的欺骗性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无遗。
本片的音乐为著名音乐家肖斯塔柯维奇所配,为本片增色不少。本片虽然对牛虻有样板戏人物似的拔高,但仍不失为经典好片。
2018.6.28.
资江评论(120) 百部影视评点(86)#推荐好看电影# #有哪些好看的电影值得推荐# #电影# @电影神评论 @影视新番 @电影工厂 @述电影 @长江网 @荆楚网 @驴妈妈旅游
#襄阳头条#晒晒张家集代湾水库鱼获,鲫鱼是真漂亮。50元一天。
曾是最美赵敏,虽然50多了,还是这么优雅。
碰巧在日落前拍到了下面这张有趣的悬日,大家觉得能打多少分?(满分10分)
#能不能分享一张你手机相册里最美的日出或日落的照片# #手机摄影# #手机里的最美风景# @头条摄影 @头条北京 @今日头条
涨停板案例
最近行情属指数行情,连官方也也表态支持中字头,回想 17年漂亮50行情,酒矛,平安等都翻倍,那波我们出击的是建行和美的,招行,几乎翻倍。
这次会不会再复制一次指数行情?
现在我还没看出来,没有目标,感觉行情挺乱,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