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回港再上市#,能否找回昔日荣光】3月23日上午9点半,百度敲响了赴港二次上市的铜锣。自2005年首次在美国上市后,2021年,百度再次在香港上市。截至发稿,百度市值893亿美元(7089亿港元),开盘后10分钟港股股价上涨1.19%。对比曾经和他同一梯队,如今市值6415亿美元的阿里巴巴、7822亿美元的腾讯,百度是失落的。这份失落来自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错失,百度也因此在近几年持续股价不振,不被华尔街看好。
此次二次上市,在更熟悉的国内市场环境下,百度能不能找回昔日的荣光?百度再上市,能否找回昔日荣光 - 经济观察网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
【#经观推荐# | 百度、B站二次上市将近 中概股回港又一次浪潮汹涌】1月20日,百度回港二次上市启动消息传出,百度对此没有向经济观察网做出回应。根据传出的消息,百度已确定了高盛和中信为其上市保荐团队,计划于春节后正式提交在港上市申请。若百度回归,意味着BAT三巨头将全部在港股上市。“今年这一波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体现了一个新字。”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说,他提到,除了即将回归的中概股公司外,今年还可能会有许多新面孔值得关注,包括快手、京东物流、滴滴、字节跳动等,都是资本市场看好的新公司。百度、B站二次上市将近 中概股回港又一次浪潮汹涌 - 经济观察网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
#李彦宏:百度回港上市是二次创业#在头条热榜中,李彦宏说百度回港股上市是二次创业,引起了市场热议,早期的互联网三巨头中,腾讯和阿里发展势头良好,而百度能否在港股上市之后,在AI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新的商业突破呢?
首先,优质中概股互联网公司回归潮,也是跟上中国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的二次红利
从市场红利来看,其实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个从门户网站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巨头,早期都是不被国内投资者和机构看好,没有人懂互联网,看不到互联网的长远价值,早期三巨头的投资也来自海外市场,而且由于国内股市的门槛,也没法上市。
因此早期的互联网巨头,很多都是中概股,都是在美股市场上市,比如纳斯达克,但三巨头的崛起和扩张都是依托于国内消费市场,而这类公司的控制权在创始人手中,主要分红盈利则是给了早期的海外投资人。
而在国内互联网市场火热而且应用市场最广泛的情况下,大家对互联网有了足够的认知,大量优质中概股公司便掀起了回归潮,这样国内散户有了更多优质投资标的,而中概股公司也有二次发展红利和机会。
其次,百度开始走向AI生态型公司,跟上第三代物联网和智能商业发展趋势。
百度在经历了虚假医疗广告竞价排名之后,股价腰斩大跌,逐渐从早期的互联网三巨头中掉队,而阿里巴巴和腾讯则不断扩张发展,依然占据互联网市场的半壁江山,而百度在陆奇加盟后也有过翻盘,股价大涨,但终究陆奇还是离开了,没办法在百度一展抱负。
在阿里巴巴,腾讯之后,百度这次港股二次上市,BAT港股组队成功,发行价格每股252港元,市值超7000港元,而这次百度定位发生变化,从搜索引擎公司转型为AI商业生态型公司,这意味着百度将继续深耕AI商业场景,也是跟上第三代互联网和智能商业时代发展节奏。
虽然百度过去一年整体营收和利润超出预期,但AI商业生态还处于市场早期,百度能否拔得头筹,还尚未可知,市场上变数很大,说百度是二次创业也是没错的,等于一切从头再来,接受未来不确定性,至于市场投资者是否买单,需要看百度自身的定位和规划发展,能否换来投资者的再次信任了。
百度回港二次上市,老虎打新通道也开启!认购时间:3月12日-3月16日
继阿里、京东以及网易等之后,又一重量级中概股——百度终于迎来了在港二次上市的机会,实在不容易!其中股票代码“9888”。
目前百度集团股价报252.6港元,上涨0.24%,总市值达7146亿港元(约5988亿元人民币),位居港股第17位。
此次百度回港上市,其实是已经在2005年登陆纳斯达克后,时隔16年再一次登陆资本市场,欢迎回来,欢迎回家!只是什么时候这类大屁股能够回归到A股呢?
#李彦宏:百度回港上市是二次创业#
【#百度计划于3月23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3月11日,百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拟全球发售9500万A类普通股。其中,9025万股为国际发售,475万股为香港发售。百度将于3月12日正式开启全球发售,预计于3月23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如果百度顺利在香港上市,这是继阿里巴巴、网易、京东之后,又一家重量级中概股回港上市。
今天,B站正式登陆港交所。这也是继百度之后,今年中概股回港上市大潮中的又一明星公司。
不过,跟在百度后面,却闹了个抄百度作业的笑话。
B站开盘破发。截至目前,跌3.5%。
#b站# #百度# #港股#
【关于百度港股二次上市】
1、百度选择在香港二次上市,有哪些战略意图?
百度选择港股二次上市,是顺应目前中概股回归潮的大背景。一方面,近几年美国不断针对中国企业进行一些制裁,对美股中概股的监管也日渐趋严。美股市场对中概股也存在一定的偏见,估值普遍偏低。另一方面,美股最近也不太平,受疫情影响,美股市场越来越情绪化,近期由于对通胀的恐慌,科技股普遍大幅下跌。所以,百度等中概股目前都倾向于回A、回港二次上市。
2、如何看待当前美股市场对百度的估值?从港股市场表现看,未来真的可以给百度更合理的估值吗?为什么?
过去多年时间,百度的估值处于长期被低估的状态。虽然2010年后,百度在发展上遇到一些问题,逐渐落后于BAT阵营的另外两家公司。但是如今的百度,在云服务、AI、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更是与吉利合资建立了汽车制造公司,进军新能源造车领域。营收方面,百度也相比十年前翻了10倍,但如今的市值仍在10年前的水平。所以,百度的市值被严重低估。而若百度港股二次上市,港股投资者相比海外投资者更能理解百度的商业模式,能更好的给到百度合理的估值。同时,自从去年3月曝出百度将二次上市的传闻后,其股价持续上涨,这其中也可以看出资金端投资者对其二次上市抱有很好的期待。所以,百度二次上市,对其估值会有不错的促进作用。
百度缘何拆股?顺应回国上市潮流的背后,有几点主要原因。
3月1日中午,百度于北京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将其美国存托凭证(ADS)所代表的A类普通股,从每10股ADS代表1股A类普通股,更改为每1股ADS代表8股A类普通股。换句话说,百度本次拆股的比例为1:80。
早在2019年阿里回归港股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就曾对媒体表示,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中概股回家,香港资本市场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不久后,百度、携程、网易等公司都传出了回港上市的消息。
对百度来说,拆股上市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扭转被严重低估的市值。虽然由于公司经营策略等综合原因,与阿里腾讯相比,百度在二级市场的表现逐渐掉队,但百度在云服务、人工智能、信息流等领域均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因此,百度想要扭转被低估的市值,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像360一样,完全私有化后回归A股,但百度体量太大,这种方式几乎不可能。因此,可供百度选择的,就是多囊括一种交易场景,也就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两地上市。
而之所以选择将股拆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降低投资者门槛。因为港股交易最少一手100股起,如果按照美元换算成港币的价格,不进行处理的话会非常不利于股票的流通,因此百度也选择学习阿里的方式,让更多人可以分享百度发展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