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成创新成长基金(大成创新成长基金分红)

小时候,话都说不利索时和妹妹从村里人家捉了只小猫来养,家人都叫她阿花咪咪。阿花咪咪陪伴了我快乐的童年时光,经常抱在怀里、晒太阳、打呼噜、在我腿上蹭来蹭去、上学时在路口迎来送往、抓老鼠、抓麻雀简直无所不

小时候,话都说不利索时和妹妹从村里人家捉了只小猫来养,家人都叫她阿花咪咪。阿花咪咪陪伴了我快乐的童年时光,经常抱在怀里、晒太阳、打呼噜、在我腿上蹭来蹭去、上学时在路口迎来送往、抓老鼠、抓麻雀简直无所不能……随着阿花咪咪年纪越来越大成了稳重老成的老猫,终于在某一天后永远消失不见了。长大后通过网络才知道她是我们中国鼎鼎大名的中国狸花猫,也知道了让我牵挂的阿花咪咪去了没有烦恼快乐无比的充满阳光温暖的天堂。现在,每每偶然想起她,还令人无比惆怅、唏嘘不已,还有我永远回不去的快乐童年时光、我可爱的永远忘不了的阿花咪咪。

《〈中庸〉心要》第三十章(2)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由描述夫子的生命与境界过渡到描述天地之德,暗示出夫子与天地同一属性、同一盛德。天地万物尽管森然繁多,但都能共同生长发育,且互相没有伤害。万物各秉遗传(古曰物性或个性)而各自发展,呈现出迥然不同之轨迹与命运,但相互之间并无冲突与阻碍。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万物所秉物性不同,个性有别,物各付物,无论有情还是无情,有识还是无识, 各自遵循着内在个性所秉而展示出不同的成长方式、发展方式、成熟方式,展示出与众不同的特性与风采。小草有小草的风采(小德川流),大山有大山的风采,日月有日月的风采,天地有天地的风采(大德敦化),“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生机勃勃, 生化无穷。这既是天地之德,也是圣贤之德。此时圣贤与天地同属同性,“参天地, 赞化育”。故《易经·乾卦·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此段文字与此章子思描述和形容的夫子之生命与境界,全然同义同趣。

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子思喟然叹曰:这就是为什么天地为最大了!古之人视野有限,视听之极无过于天地。故每当形容心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之时,古人总是以“天地”来形容之,称赞之。此表面是称赞天地,实则是称赞夫子;表面是称赞夫子,实则是称赞古今所有圣贤;表面是称赞古今所有圣贤,实则是称赞心性(大道)之德。

子思以如此长段之文字来形容和盛赞夫子、圣贤、日月、天地和心性,实则表彰出圣贤之生命即心性之全蕴,心性之全蕴即圣贤之生命。二者通融为一,本来即一。中庸之道,于此而大成矣。

——摘自潘麟先生著作:《〈中庸〉心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

不是我狠心,我也想保命啊!83岁老人10年内5个子女相继离世,小儿子说都是因为母亲,于是狠心将她扔到山上,拒不赡养。

湖南湘西的一个小山村,老人叫吴月娥,她从小失去父亲,之后嫁给石家当童养媳。40岁时,丈夫又患病去世,一个人含辛茹苦将6个孩子养大成 人。

眼看孩子们长大了,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但命运似乎对她从不心软,老人遭受多次丧子之痛,子女都已离世,仅剩下三儿子。

吴月娥的早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经历了人生蕞痛苦的情感折磨,如今却被唯 一的儿子拒之门外,有家难回。她被儿子赶到一个废弃已久的房子里,四周透风,甚至冬天的温度能达到零下十多度,非常阴冷。

老人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生活无法自理,就连下床都有困难。提起儿子,吴月娥满眼委屈和无奈,她说,儿子将她强行送到这座废宅中,除了每天早晚送两顿简单的饭菜,其他没有了任何照料,让母亲在此自生自灭。

为了了解情况,记者找到吴月娥的儿子石德球,三个女儿和妻子都在外地打工,平时就只有他在家,记者了解到他家房子有空余,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房子宁可空着也不让母亲住,是有多大的仇恨?

石德球说,因为有一个纠缠了家人十多年的噩梦。

母亲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石家在当地原本是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族,但十多年前,这个家就像中魔咒一样,母亲只要跟哪个子女一起生活,哪个子女就会遭遇不测,死法更让人匪夷所思。

石德球排行老三,也是老太太在世的唯 一子女。他认为兄妹们的离世,并不是巧合,每当想起这事,他就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狠狠压在心头,喘不过气。

石德球说,蕞先离世的是老大石德友,十多年前,因为家庭琐事在家中悬梁自尽,这成了石家噩梦的开始。见大哥不在了,本身有精神病的妹妹,因受到刺 激,那天晚上没回家,第 二天被乡邻们发现在水塘中。第三个去世的是石玉林,临盆时遇到难产,没有保住生命。第四个是老四石德森,他患有肾结石,但这样容易治 疗的常见病,却也随兄妹而去。

紧接着石家的魔咒愈演愈烈,老二两口这一年因病突然离世,相隔的时间仅仅三个月。十多年时间,石家去世了六个人,如今,唯 一的三儿子石德球每天生活在恐慌中,他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离世的人。为躲避阴影,妻子和儿女都离开老家,去广东打工,只剩下他,每天小心翼翼地给母亲送饭。

当记着问到,难道你就不怕母亲有什么危险吗?石德球说:给母亲算过命,她的命太硬了,只适合自己一个人。

对于家中的噩耗,石德球无法解释,但他怀疑问题也许出在母亲吴月娥身上,因为他们去世前,吴老太都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弄不清楚儿女死因的吴老太也自认为是自己害死了他们,于是心存愧疚。老人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求着好心村民带自己去孩子们坟头给他们烧点纸钱。

无法想象一位母亲五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如何的悲痛,更何况这位八旬老人一直认为是自己害死他们,它颤巍巍的将纸前一张张又一张张点燃,扑朔的火焰泛出一丝淡淡的青烟。

吴月娥做梦都想回家住,石德球听到母亲躺床上口口声声说想回家,露出尴尬的笑,眼神良心的不安。我们猜测作为一个儿子让母亲沦落如此并不是本意,只是对那个死亡无助的恐惧让他无奈。

石德球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仍旧拒绝将老母亲接回家中赡养,他坚信石家死亡的魔咒依旧笼罩在他身上,此时如果将母亲带回,不久之后他便会死于非命。

记者的劝说下,他始终不愿意接母亲回家住,蕞后将母亲送去养老院,安顿好母亲之后,自己也离开家乡,与老人失联。

结语:

这个真实的事引人深思,老人儿女的相继离世确实很巧合,但可以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知道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魔咒和诡异事件,都是人们想象,或者一传十十传百,所以说“人言可畏”。

后面据调查,大儿子因为情感受伤想不开,五女儿精神失常,失足掉入水中。女儿难产,因为家人没有及时送去医院。老二夫妻俩因为某种疾 病没有及时治 疗。

老人年纪轻轻就守寡,还一个人养大6个孩子,其中的苦可想而知。年老却还没有一个亲人人在身边,实属可怜。幸好有社会大家庭收留,希望老人家安享晚年。

我们常说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那对于养育之恩呢?为什么就有人,不懂得感恩,可以不要自己的亲身父母呢。

通过这个真实案例,希望人们在遇到事情,以科学眼光来分析,不要轻信迷信,更不要道听途说。

愿这个社会多一些美好,人人心怀感恩对待父母,让他们安心颐养天年。

#我要上 头条#

独处,决定了一个人的层次和结局

清代书法家张廷济有副对联:朱晦翁半日静坐,欧阳子方夜读书。

简单介绍下:

对联中的「朱晦翁」指的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朱熹,儒学的集大成者,在教育方面,是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晚年称晦翁。

而下联中的这个「欧阳子」,则说的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

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朱熹经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坐就是半天,欧阳修时常在夜深人静时阅读。

画面感出来了,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便是:独处。

关于「独处」,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虽然说的有些玄乎,但其重要性和意义立显,那么什么叫独处呢?

我认为,独处并不是一个人坐在那里,因为有些人坐在那里半天是抱着手机和朋友们在线聊得火热,这根本算不上独处。

真正的独处,应该是不与外界产生任何的连接,远离人群和喧嚣,与自己单独相处。

在我看来,这种能力或者说这种行为,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层次和最终会有怎样的人生。

01

独处,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众所周知,与人交往被视为一种能力。其实,与自己相处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还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能力,因为很多人并不具备。

弗吉尼亚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要求一群志愿者单独待在一间什么都没有的屋子里15分钟,在此期间,他们有两种选择,一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时间结束,二是按下按钮电击自己,以此来打发时间。

虽然这些志愿者在实验开始前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宁愿付钱也不愿意承受电击之苦,但实验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最终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男性和四分之一的女性按下了电击的按钮,而不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宁愿被电击,宁愿痛苦,也不愿意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独处」,这实验说明什么呢?

说明很多人是害怕、排斥独处的,不具备独处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在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坦白讲,不少人之所以混得不太好,事业上没有建树,能力平庸,乃至幸福感较低,压抑、忧郁、迷茫,有一个很主要且关键的原因,就是独处的能力较弱,不善于独处。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请接着往下看,当你看完独处的三个意义,就能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02

独处的三个意义

既然独处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我们的人生,也就是说这种行为必定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那么,独处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

1. 独处,使我们能力更优秀

有人说,优秀的人往往更偏爱独处。

我认为,正确的逻辑应该是:独处能够让一个人变得优秀,而并非优秀的人喜欢独处。当然了,优秀的人确实大多都是习惯独处的。

之所以说独处能够让一个人变得优秀,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有可能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学习、成长等事项上。而一旦走进群体中,时间往往都会用来吃喝玩乐,忙于交际和应酬。

这一点,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深有体会的。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将时间花在哪,最后的收获就在哪里。

有些人之所以能一鸣惊人,展露出不凡的实力,往往并不是因为他的运气有多好或者天赋有多高,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是因为他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将玩乐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罢了。

可以这么说,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独处的第一个意义便是可以让我们的能力更出色,成长更为迅速,变得更优秀。

2. 独处,让我们更清醒、通透

在《乌合之众》里有这么一句话: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就比如玩游戏,尽管我们都明白沉迷于游戏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但很多人因害怕独处和孤独,为了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还是会和大家一起通宵玩游戏,或者是逃课。

相反,如果一个人具备独处的能力,不惧怕独来独往的话,那么他就会活得比较清醒、通透。

这种清醒和通透,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3. 独处,让我们内心更平静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很多时候,我们过得不开心,没有安全感,感觉人生无趣,往往就是因为心态不够好,内心不够丰盈,灵魂不够有趣。

所以,为了消除这种孤独、不安定感,我们会努力地往群体里挤。但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故有「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这种说法。

实际上,真正想要不被孤独和痛苦所侵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正视孤独,乃至于享受孤独,也就是独处。

那些善于独处的人,其内心往往都是丰盈的,精神富足,他们无惧寂寞,享受独处,有能力取悦自己。

这样的人是很难被摧毁的,也更容易拥有幸福感。

人生经得起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生而为人,独处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行,你能有怎样的人生,能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往往就看能不能做好这一点。

SE2不支持唱歌功能;iPhone 强制换C口确认;QQ等级最高的人是他;TGA年度大奖老头环;...

SE 2 不支持 Apple Music 唱歌

最近苹果推出了 Apple Music 唱歌——类似于卡拉 OK 的新功能,但并非系统版本是 iOS 16.2 的 iPhone 和 iPad 用户都可以体验,库克也悄悄砍了一刀。

苹果表示,新功能仅限于 iPhone 11 及后续机型;iPad 需要 A13 及更高版本的芯片。

第二代 iPhone SE 虽然采用和 iPhone 11 相同的 A13 芯片,但是该机并不兼容“Apple Music 唱歌”功能。

2024 年 12 月 28 日 iPhone 必须换接口

今天,欧盟正式发布 USB-C 接口一统手机、平板电脑和耳机等设备的规定,新规将在 20 天后正式生效,最迟在 2024 年 12 月 28 日成为所有欧盟成员国的强制标准。

有分析师称,苹果会从 2023 年的 iPhone 15 系列开始将 iPhone 切换到 USB-C,然后再过渡 AirPods 和其他配件。

QQ 等级全球第一的人找到了

今天 QQ 等级全球排行榜上线,这是腾讯首次公布全球 QQ 等级排名。

截止 12 月 5 日,QQ 等级第一的是一位来自山东的网友,昵称为“爱 * 末”,其 QQ 等级高达 202 级,有三个皇冠、两个月亮、两个星星。

爱 * 末(QQ 昵称)目前居住在山东青岛,是个 30 岁的打工人,每天除了忙碌的工作之外,他还有一件时时刻刻牵挂着的事情 ——挂 QQ。

爱 * 末大约在 10 岁注册了这个 QQ ,因为家里是开网吧的,QQ 经常 24 小时挂着,等级就慢慢地攀升到“第一梯队”了。

老头环摘得2022年TGA年度游戏大奖

游戏界春晚TGA 2022落下帷幕,年度最佳游戏的奖项也终于出炉。《艾尔登法环》力挫《战神:诸神黄昏》,拿下年度最佳游戏。

名拿到了,利自然不会拉下。仅《艾尔登法环》一部作品,角川的营业利润提高了的1100%,这还是在万代南梦宫分走部分利润的情况下。

作为魂系的集大成之作,《艾尔登法环》不知道俘获了多少暴露倾向的玩家好感。这游戏,自己玩和看主播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游戏,你入坑了吗?

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这一年,你用过了多少流行语?《语言文字周报》公布了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网络热议语”。

2022 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有:“栓 Q(我真的会谢)”“PUA(CPU/KTV/PPT/ICU)”“冤种(大冤种)”“小镇做题家”“团长/团”“退!退!退!”“嘴替”“一种很新的 XX”“服了你个老六”“XX 刺客”。

2022 年“十大网络热议语”有:“冰墩墩(冬奥会)”“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核酸”“俄乌冲突”“刘畊宏女孩/王心凌男孩”“数字经济”“网课”“卡塔尔世界杯”

《传送门》光追卡成1帧PPT

12月8日就能体验的 RTX版《传送门》,硬件要求可不低哇。1080p 30fps 就要 RTX 3060+DLSS2 了,4K 60fps 就是 RTX 4080+DLSS3 起步了。

TPU 网站公布了游戏性能实测,RTX 版《传送门》可以说是新一代显卡危机。

4K 光追画质扒下了一众高端显卡的底裤,包括 RTX 3080、RX 6950 XT 这样的显卡在内都是 1fps。是的你没看错,真的是1帧游戏画面,比PPT都要卡。4K 光追下不开 DLSS 的话,RTX 4090 也只有 26fps,连 30fps 流畅度都达不到。开了 DLSS2 或者 DLSS3,能超过 30fps 的只有4款显卡,RTX 4090 也只到 64fps。


#一人一个iPhone使用技巧# #苹果系统更新# #一起聊数码##数码达人成长计划##iOS16##苹果系统更新##iphone14# #iphone# #苹果# #系统更新##iOS16##数码# #科技数码秀# #数码新鲜事# #数码科技秀##头条数码潜力作者集训营# #iPhone 13# #宅家里搞数码##灵动岛# #iPhone##IPhone# #双十一# #开箱# #iPhone14# #iPhone14 Pro刘海变“灵动岛”# #灵动岛##iPhone14Pro##iPhone15或采用USB-C接口#

【中华传统文化】

《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解释翻译:佚名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孔安国在这里讲到孔子衰老了,这个话一定是孔子晚年时候说的,说自己『甚矣,吾衰也』,他说我自己衰老了,『不复梦见周公』了。

周公是孔子最为仰慕的人,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辅佐武王建立周朝,而且武王去世以后周公摄政,辅佐武王的儿子成王,让他长大以后,国家政权也稳定了,然后把政权又重新交回给成王,这是周公摄政。

而周公最伟大的,对人类的贡献,就是制礼作乐。《周礼》,周公所制定的,还有这些音乐。

儒家讲的以礼修身、以乐养心,礼乐的制度由周公而起来的,这是大圣人。

  孔子一生以周公为榜样,所以到处周游列国,都希望推行周公之道,恢复周朝初年礼乐的制度。

孔子春秋时代,周朝的末年,周公的这些礼法制度都已经只有条文,没有实质,没人去奉行。孔子在不遗余力的去推行,很可惜到每个国家都得不到重用,不能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最后到晚年只好回到自己家乡鲁国,开班教学,教了五年。他六十八岁回家乡,七十三岁走的,五年。这五年教学,不仅他自己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写《春秋》,著作很多,而且教导三千门徒,使到古圣先贤的这些道统,经他的手,集大成。他是自己说述而不作,但是他的述是集大成的,为后世留下这些典籍、这些教训。他自己都没想到,后人把他推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贡献,可以说超过周公,这是什么?他以周公为榜样,最后甚至超过了,这是古人所讲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周公可以说是他的私淑老师,孔子是周公的私淑弟子,没见过周公,但是学周公的这些典籍、典章制度,学他的为人学得很像,跟周公一样,甚至超过。

  因为他老想着周公,他就老梦见周公。所以这是「明盛时梦见周公」,明是这句表明了孔子在盛年的时候,孔子十五有志于学,就以周公为榜样,三十而立,而立是他学成了,毕业了,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都是盛年、壮年,常常梦见周公。

这学佛法我们就晓得,一切法由心想生,你老想着,日有所思就夜有所梦,真能梦到。从他能够梦见周公,我们就想到他心里真有周公,念念都想到周公的教诲,所以念念都能够反省、改过,落实圣贤教诲。「欲行其道」,自己先做,先要做圣人,然后再向社会推广。

那个时候,东周末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乱世,虽然孔子一生不遗余力的在推行周公之道,但是到了最后竟然都没有成功。可是自己已经年老了,虽然年老,但是他心不老,为什么?他念念还是希望把圣贤之道复兴起来。

所以孔子一生所做的事,后人用一句话来评价他,叫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真正是一生都在行仁,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所以底下蕅益大师引方外史先生说,「方外史曰:人老心不老」。这五个字正好是孔子晚年最好的写照。他不是说因为自己衰老就不想周公了,就不梦见周公,不是,人老心不老,心还是跟周公在一起。他说自己不梦见周公,正好反映他内心无限仰慕周公,只是感叹现前社会无法去落实周公之道而已。从这里我们联想到,孔子真正是一生把这个仁字做到了极处,到断气,死而后已。这叫做唯求义尽,方为仁至,义是你该做的,都做到了,到最后都不改变,你就成仁了,成圣人了。虽然夫子生前不敢以仁自居,他说「圣与仁,则吾岂敢」,他不敢去担当,但是他真正做到仁了。

  所以最重要的是学,好学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孔子他对自己有个评价,他在《论语》中讲过,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在十户人家这么一个小地方,必定能找到像孔子(他说自己)一样,有忠信的德行的人,忠信是根基,但是「不如丘之好学也」,却找不到像孔子那样好学的人。

孔子一生,活到老、学到老,你看他到最后晚年的时候,有这样的感叹,说「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从这里头我们体会他的心境,正是好学。不因为自己年老而放弃求学,每天还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学无止境,境界一直在提升。

  我们学习圣贤之道正要学这个,忠信,我们扩展一点来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八德是做人的根基、成圣的基础,这个我们首先要扎好根。用什么扎根?就用儒释道三个根来扎,《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三个根我们都能落实,忠信的根你就扎好了,这是德,还要加上好学。如果你只有这个根,你不好学,你不能比得上孔子。孔子所说的「十室之邑」,十户人家地方都能找到这样有根的人,当然现在难找了,过去有,能够找到,现在找有根的人都难了。我们现在先扎根,扎好了之后,一生学习不断,那最后你也能成为大圣。

  【评析】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北京疫情# 因为疫情,楼下的理发店关了。看到居家的娃,我突然萌生出一种自学理发,拿娃练手的感悟[捂脸]待我大成之日,既不用等理发店开张,又可以省钱,方便实用。

和娃商量我的突发感悟。可惜初中娃已经长大了,没有小时候那么好忽悠,娃翻了个白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76800/
1
上一篇钢铁板块龙头股(钢铁板块龙头股票一览表)
下一篇 哈尔滨消防:布洛芬退烧不能连吃超3天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