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九峰镇
九峰镇,位于平和县西隅偏南,九峰镇原名河头大洋陂。九峰这座千年天地精华孕育出一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闽粤两省通衢的漳州市唯一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九峰雄栖在闽南第一高峰,海拔1544.8米的大芹山麓,中央苏区县——平和县的大西南。境内面积211平方公里,人口5万多人,辖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明正德年间王阳明疏请设平和县治,置县于九峰大洋坡,奠定了其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
历史悠久。九峰又名九和,俗称鲤城。城东九和山,山上九峰错出,九峰镇之名由此得来。已挖掘的下坪龙山古遗址证明,在距今4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九峰境内繁衍生息,留下丰富的人文古迹。追本溯源,九峰古为扬州之域,周为七闽之地。晋至六朝,属绥安县。1518-1949年为明、清两朝、民国时期平和县县城所在地。九峰为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8日打响八闽第一枪,为“福建暴-动的先声”。2003年1月8日省政府正式确认九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名胜甚多。九峰古镇,风光无限,景色怡人,境内名胜甚多,列有“八景”之外,名胜古迹还有“庙宇仑奂,甲于他邑”的文庙、城隍庙、崇福堂、杨氏宗祠、上坪农民协会旧址、东门外牌坊、上仓贞烈坊、俞大猷记事碑刻等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
区位独特。九峰镇周边与闽粤两省四县十个乡镇相邻,地理位置优越,素有“闽粤边贸重镇”之称。省道官九线、县道秀秀线贯穿全境,交通甚为便捷。自古以来,九峰就是闽西南和粤东北的物资集散中心。地处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的交汇处,漳、梅、汕金三角的中心,是广货入闽、闽西南农副产品入粤的交通要冲,这种由地缘张力带来的边贸优势越来越显得明显。
资源丰富。九峰溪流贯全境,蜿蜒而西,流入粤境,在大埔三河坝汇入韩江。九峰溪又名碧溪,由桂竹溪、高山溪、大芹双溪、黄田溪4条主要支流汇合而成,构成树枝状水系网络,几乎布满全镇。九峰溪年径流量3.91亿立方米,河床比降大,径流速度快,开发价值高。境内水力装机容量20000KW,机械铸造、纸制品加工、服装伞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工业雏形已基本构成,生产的旅游帐蓬、服装、洋伞远销欧美等地,纸制品出口占领东南亚市场。#漳州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