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退税# 2022年马上结束了,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马上开始了,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减税。今年新增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条友记得及时提交信息。#个税退税#
话说个税起点5000,应该调高点[呲牙][呲牙]
老板要不要给自己发工资?
如何发工资才更节税?
如果不给自己花一毛钱的工资,那公司的钱到手就需要先交25万的企业所得税,再交20万的个人所得税,综合税负高达40%!
老板发工资是不需要提供任何发票就可以把钱从公司拿回家的,是国家允许的能够证明你自己收入清白的唯一的合理的合法的方法!
第一让财务每个月给你发3万
第二再给自己发一个14万的年终奖,50万从公司里面拿回家放兜里,综合税负10%,不香吗?
如果不够的话也可以给你的另外一半算上一份,给你们拿回家100万,公司的利润就减少了100万,相当于节税30万。
老板不是财务,但一定要懂财税。
下方《老板财税管控方案》中,有节税的案例,有合理节税的方法,并且附带企业财税管控方案!
包括账体系、税体系、钱体系、策体系、成本体系、风险管控体系、预算体系、财务战略体系等等!
如果你能学会其中一种,你会发现省100万比赚100万轻松。
老板财务管控方案
【政策解读】企业获得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吗?
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两个条件:
1、经国务院批准同意;
2、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重点计划单列)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的债券。
法律依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免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 财税〔2013〕5号 )
经营贷是企业的,不是个人的。得从企业账户转到个人。有20%的个人所得税
房产税、遗产税、个人所得税、移民税都应该设置一个临界点,超过部分征税50%以上才对,比如二套房,遗产继承200万以上,个人所得超过100万,移民税超过50万征税50%,同意的请点赞
#人生在世有什么享受# 人活着就是享受。享受大自然赋予空气、阳光、山、水、风、树、花草等;享受生活给予的酸、甜、苦、辣、痛苦、欢笑等;享受社会高科技的产物:卫星发射、智能芯片、载人潜水器、超级计算机等;享受国家出台的惠民政策: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等。活着就是享受,当下就是享受,感恩活着!
杭州市税务局:为关联企业支付费用被税务稽查
杭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1***503316P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杭税稽罚〔2022〕23号
违法行为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
违法事实
1.2017年11月至2021年12月,你单位为关联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支付油费1200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支付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230030.23元。上述费用已结转成本并在税前列支,未进行纳税调整。
2.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你单位将购买的礼品用于抽奖,并赠送给本单位之外的个人,合计154247.2元,记入“管理费用-招待费”且已结转成本,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2014年4月至2021年12月,你单位将自持的房产转为自用,其房产原值为2549839.31元,未按规定缴纳房产税。
4.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你单位对职工宿舍进行装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7份,于2020年1月抵扣进项税额37155.96元、2021年5月抵扣进项税额14212.9元,合计抵扣51368.86元。上述宿舍装修项目实际用于职工福利,未作进项转出。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
处罚类别 罚款
处罚内容 对你单位追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合计232762.39元税款处百分之五十罚款,计116381.19元。 对你单位应扣未扣的个人所得税30849.44元处百分之五十罚款,计15424.72元。
处罚决定日期 2022-04-11
处罚机关 杭州市税务局
处罚机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1330100MB1612172M
数据来源单位 省税务局
数据来源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1330000002484088Y
个人首款码收多少会被查?
罚款的有点多,该升级的升级吧。避免出现逃税的情况,这些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税都是要的?
重要通 告:针对最近网络上传言的二手房个人所得税要征收百分之二十的差额税,官方公布,
二手房转让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转让收入1%)自执行以来从未发生变化。请广大纳税人不要听信谣言,注意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我们将采取延时服务方式,确保满足房屋产权过户需求。疫情期间,请大家尽量避免聚集,合理安排时间,错峰办理。
大同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
2022年12月14日
新华社12月14日消息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指出
加大财税制度对收调节力度,健全直接税体系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和监管。
要对高收入人群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