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改良细胞疗法低剂量便展现抗癌活性
原创 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 2022-12-08 07:55 发表于上海
日前,Achilles Therapeutics在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免疫肿瘤学大会(ESMO IO)上公布了关于克隆性新抗原反应性T细胞(cNeT)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进行的CHIRON研究、以及在复发性或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进行的THETIS研究的中期数据更新。最新结果表明,只需小剂量的cNeT治疗便可能带来持久的临床获益,并且安全性良好。
由于每一种癌症都有一套独特的新抗原,这就需要为每一位患者生产个体化的T细胞产品。Achilles公司的技术平台利用从患者的肿瘤样本中分离出来的T细胞,即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作为原始材料进行个体化T细胞定制。既往研究表明,扩增后的TIL可以使实体瘤缩小,并表现出持久和有效的缓解。不仅如此,这些细胞被天然编程为能够入侵和攻击肿瘤,对于肿瘤有较好的靶向性。之后,研究人员分离并选择性扩增对特定的克隆新抗原具有特异性的TIL。这些从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中被转移出来的T细胞在实验室中被重新激活,由此产生的cNeT已被证明比传统的TIL细胞产品活性更高、适用性更强。

▲cNeT细胞的制造过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CHIRON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的1/2a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新抗原反应性T细胞(NeT)疗法在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中作为单剂量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耐受性和临床活性。THETIS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的1/2a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估了单剂量NeT作为单药治疗或与PD-1抑制剂联合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时的安全性、耐受性和临床疗效。
本次分析所纳入的14名患者中,其中8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自CHIRON试验,6名黑色素瘤患者来自THETIS试验,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的治疗方案中位数为2。此外,另有2名患者在ESMO IO大会截止日期后开始用药,1名入组CHIRON试验,另一名入组THETIS试验。
图片来源:123RF
最新的试验数据表明,在NSCLC患者中,使用小剂量的cNeT、低剂量的淋巴细胞清除及IL-2治疗后实现了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71%的可评估的晚期NSCLC患者(5/7)在12周时表现出持久的临床获益,包括有1例部分缓解(第36周时保持56%的肿瘤缩小)患者和4名疾病稳定患者。在实现部分缓解的患者中,cNeT驱动的抗肿瘤活性得到了T细胞定植和细胞因子谱数据的支持。在黑色素瘤患者组中,试验结果同样积极,有50%的黑色素瘤患者(3/6)病情稳定。

cNeT治疗在两项临床研究中的安全性表现良好。因为与IL-2相关的毒性更少,cNeT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标准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相比更有优势。淋巴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这主要与淋巴细胞清除方案有关;研究中没有报道与IL-2有关的剂量限制性高级别毒性事件。减少剂量的淋巴细胞清除和IL-2可能会扩大患者的适用范围,以纳入那些有更多合并症的患者。
移植后,cNeT的激活和功能表型表达良好,包括与组织迁移有关的标记物和支持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功能的转录图谱。尽管使用了较低剂量的淋巴细胞清除药剂,但在所有患者中都观察到了有效的淋巴细胞清除和之后的免疫重塑。细胞输注21天后,观察到分泌细胞因子的cNeT细胞数达到峰值,与IL-6的峰值相吻合,这些结果支持了cNeT的功能活性。
图片来源:123RF

Achilles Therapeutics公司首席执行官Iraj Ali博士在新闻稿中表示:“多名患者所呈现的早期安全性、耐受性、以及的持久临床获益令人鼓舞,这说明了cNeT单药治疗所具有的广阔前景和治疗潜力。此外,我们追踪与cNeT相关的关键活性指标的能力显示出了我们转化科学平台的实力。我们期待着在2023年提供进一步的更新,包括来自CHIRON和THETIS研究的额外单药治疗数据,以及在THETIS试验中评估cNeT与PD-1检查点抑制剂的初步组合数据。”
Achilles Therapeutics公司的首席医学官Karl Peggs博士补充说:“在这种难以治疗的患者群体中,用小剂量的cNeT治疗就能观察到的病情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是令人鼓舞的,再加上良好的耐受性安全状况,突出了一个有利的治疗窗口,以进一步升级剂量,帮助产生更深入、更持久的反应。"
#2022生机大会#希望生机大会每年开展下去[赞]

#2022生机大会#有这种生机大会办得好,[赞][赞][赞]
中国人工智能再次打破世界纪录夺冠,AI算力超第二名近20倍!
国际超算大会(ISC21)发布最新一期IO500排行榜,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的“鹏城云脑II”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蝉联全系统输入输出和10节点规模系统两项世界冠军。全系统输入输出性能得分是排名第二的近20倍,再次验证了“鹏城云脑II”具备世界顶尖的数据吞吐能力和AI算力水平。#昇腾AI#
2017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在开放式创新的思维下,华为凭借“根技术”优势,已逐步成长为电信领域的巨擘,在被视作“未来最大的产业”的人工智能建设上,这一思维刚刚又一次得到充分的例证。
“鹏城云脑II”是鹏城实验室与华为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大科学装置,用以AI领域诸如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自动驾驶、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各类基础性研究与探索,截至目前,“鹏城云脑 II”已经帮助大模型研究、天气预测、分子动力学、药物研发、基因分析等领域进行科研创新模式变革。#赞!中国人工智能超级速度#
中国人工智能领先行业,智慧城市再次走在世界前列!
前不久,科技界传出一条消息令国人振奋。国际超算大会(ISC21)发布的最新一期IO500排行榜上,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的“鹏城云脑II”再刷世界纪录,蝉联全系统输入输出和10节点规模系统两项世界冠军。这意味着在AI算力方面,中国已领跑行业。

其实,在另一个领域——智慧城市的探索、实践上,中国同样走在世界前列。
长期以来,城市治理都是面临严峻挑战的问题,由于城市治理复杂,存在“事件处置率效率低、数据分散决策慢、政务服务体验差、创新发展根不稳”等问题,如今这一系列问题可以通过集约化建设城市AI算力平台,用AI赋能智慧城市,智能化管理。
通过AI算力平台赋能城市治理,自动发现、智能分拨、全域感知,提升城市治理效率和宏观态势感知。同时,AI助力政务服务,智能导办、智能审批、智能热线、智能问答等,让群众办事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快捷。
今天,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产生的智慧应用,中国是最为普及的国家,使得智慧城市的实践上,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如华为基于#昇腾AI# 基础软硬件平台所打造的智慧城市方案昇腾智城,通过人工智能加速视频分析,帮助城市治理更聪明、更精细化的解决方案。目前,该方案已全面接入智慧龙岗2.0建设,统一建设“城市大脑”,通过6大领域、40+应用场景等,全面带动龙岗数字政务/城市管理等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提升。#赞!中国人工智能超级速度#

令人震撼,中国在这两个科技领域拿下全球第一!
中国硬科技全球领先,已经让世界为之震撼。首先,中国5G通讯事业蓬勃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5G网络覆盖最广的国家。不仅如此,第4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在6G领域的专利量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一,已经达1.3万余项。
其次,人工智能作为全球公认的未来十年大方向,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领先全球,根据最新的权威报告,目前,全球人工智能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占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总申请量的66.54%;其次是美国,美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占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总申请量的20.49%,与排名第一的中国专利申请量还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展现自己的硬实力,并于全球大放异彩。在AI领域,专利数据也反映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其中昇腾AI向上的力量不容忽视。

对于大众来说, AI应用已经占据互联网的“半壁江山”,不管是打开淘宝、抖音、还是微信,都能体验到人工智能的应用,包括智能推荐、搜索、语音转文字等。但是如果没有自主的软硬件平台的支持,我国人工智能相关应用的开发或将受阻。
在中国,华为是科技部颁发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中唯一的 “基础软硬件”建设单位,而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不仅成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更助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屡次在世界上夺得第一。
2021年7月,在国际超算大会发布的IO500排行榜,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的鹏城云脑II刷新世界纪录,蝉联全系统输入输出和10节点规模系统两项世界第一。今年4月份,基于昇腾全场景 AI 框架昇思 MindSpore 开发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近期在全球持续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 CAMEO获得全球第一的成绩。
纵观国内,扎实做好底部技术的企业屈指可数,昇腾AI持续深耕“根技术”,以增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韧性。依托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构建独立创新的产业生态,目前技术和商业生态已初具规模。
这些屡获世界第一的硬实力,都充分说明只有扎实根植到土壤,夯实底层技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才能繁花似锦,实现于世界领跑发展!#昇腾AI向上的力量# #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