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一明星基金三年期封闭中欧恒利到期规模缩水94%,3年仅赚12%,但是却收了3.3亿管理费。
想当初,这款发行于2017年的基金,可是当红炸子鸡,70多亿的发行规模一天就发行完毕。如今,基金规模大幅度缩水到4.31亿元,较三年前发行规模缩水94.2%。
中欧恒利无论近3个月还是近1年,均跑输沪深300指数。那么从专业的角度上看,这款基金表现为什么这么差呢?
原因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这款基金的投资风格和现在的市场风格完全不一样。基金交易风格为低换手率、选股偏好那些低估值、低pb、高分红的品种,而这些股票在过去几年都不是市场的热点,长期持有这种股票,怎么可能会有好的业绩?过去几年坚守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整体都比较煎熬,目前市场似乎也没有改变的意思。
我们说,基金进行主题类的投资,往往各领风骚一两年。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说,选择沪深300指数基金或者相应的ETF,可能是比较靠谱的投资方式,长期坚持能收到较好的回报。
业绩不好,基民用脚投票!2017年发行的爆款基金:中欧恒利。当时发行时被买爆了,募集了74亿元。
然而由于中欧恒利是一只三年定期开放基金,每3年会有一个开放期进行赎回。2020年11月2日是中欧恒利的第一个开放日,经历了3年封闭期,曹名长和他管理的中欧恒利交出了11.72%的收益成绩单,年化收益率仅为3.77%。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4.17%。妥妥的跑输多数存款类理财产品!
所以开放日那天又成了赎回爆款基金!被赎回了94%,基金规模用网友说的是:大象变蚂蚁!
看到这个想起了我买的那只基金:汇添富战略配售!也是个三年封闭管理的基金。不过好的一点是比上面那个强点,目前年化能有个8%左右。
当时宣传时是说和独角兽怎么怎么样的!结果也就那样吧!不知道三年到期了有多少人会赎回啊。反正我是要赎回的!
条友们都买到过什么好基金?欢迎评论区分享留言!方便的条友帮忙点个关注吧!谢谢!
#基金投资成年轻人社交工具#说个好玩的事,3年前也就是2017年,有一款封闭基金叫中欧恒利,是当年成立规模最大的偏股型基金。当时热卖74个亿,一天售罄。结果当封闭期结束后,收益为11.72%,合着年化才3.77%。随后,大量基民爆发了,在X吧等地方用语言发泄着不满。而这款基金随后遭遇巨额赎回,规模缩水94%!
回顾一下历史,当普通老百姓都热衷于某一类理财产品时,最后的结局往往都不尽如人意。
频频出现的热卖新基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这就是我之前告诉大家,不要买长期封闭基金的原因,遇到事情了,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能赎回,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活吃。
中欧恒利,封闭了三年,在第一个开放日,基民大举赎回,共计赎回了71.01亿元,致使中欧恒利规模缩减94.11%至如今的4.31亿元。原因很简单,这个基金三年收益只有11%,平均年化不到3.5%,比银行理财还差!
中欧恒利,尽管三年封闭期收益很差,尽管被大举赎回,但这毫不影响他们赚了3个多亿的管理费,一分不少!基金公司经常这样赚钱,大规模发行,管你业绩好不好,收了你的管理费再说,大不了换一只基金重新收割一遍!
曹名长的中欧恒利,三年封闭到期后规模从74亿变成4亿大家都知道了,中欧价值发现从106亿变成27亿,中欧潜力价值从30亿变成16亿。原因大家都知道,低估值策略这几年跑输市场。所以,某宝上的低估值推荐,大家也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这两年来某宝上一直在推荐金融三傻,基本可以说,谁买谁上当!话我只能讲到这里了!
只分享有用的干货,带大家在资本市场赚得更多!
这几天我一直在提那5个创新未来基金的事,在今天,中午开始崩了,而这种杀伤力其实挺大,短期看靠近净值应该没什么大的意外,而不讲规则强行炒作的散户,现在肯定惨了。
今天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中欧恒利基金在第一个开放日,基民大举赎回,共计赎回了71.01亿元,致使中欧恒利规模缩减94.11%至如今的4.31亿元。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之前说过的行业潜规则。很多基金在发行的时候,都会要求各个渠道来做推广,很多其实都是无奈为之。例如我其实从来不喜欢买基金,因为我确实太了解里面的东西了,但是没办法,所以很多时候就是硬着头皮去买。可是只要能卖都是第一时间卖掉,但是一般的散户并不懂,他们只会认为基金销售好,可是背后呢?
所以做基金投资,无论是正式公布的规则,还是行业潜规则,都要了解,否则,亏损难免。
#每日一Wen# 买基金,持股越集中就越好吗?
2020年的基金行业很热闹,繁花簇锦、热度不停,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群众们关心的几个问题,也在季报披露后尘埃落定。
易方达张坤成为国内第一位管理规模破千亿的公募基金经理,坐稳公募基金新“一哥”;令曹名长饱受争议的中欧恒利,在11月结束了三年封闭期,规模大幅缩水,但十年老将压力之下仍然保持着自己清晰的风格和审美;“昨天蔡经理,明天经理菜”的蔡嵩松,一路过山车一路上热搜,也一路加码半导体产业,重仓集中度只增不减。
对于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一年,仁桥资产的创始人夏俊杰在写给2020年总结里,只用了一个词就道出了市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集中。
从股票市场来看,A股的市值分布正在趋于集中,前10%的公司市值占比达到了67%;从行业分布来看,成长赛道趋于集中,成长性行业的核心品种被抱团持有,夕阳行业的个股被集体抛弃;从基金的管理规模来看,资金也在向头部管理人集中,产品规模前10%的偏股公募基金,规模占比超过行业总规模的63%。
那么,在这种极致的“集中”之下,直接买那些持仓集中的基金,是个人投资者最好的选择吗?#基金#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我直接一个好家伙!今天亏肿了[捂脸]二月收益全搭进去了,没想到来了个黑周一。昨天的预测属实打脸,原本的想法是周一周二回暖,后半周再来个调整,券商来一波大的,谁料想今天一碗大面,晚上不能看收益了[流泪]
一、收盘复评
今日市场上涨2677家,下跌1479家,平盘108家,三大指数大跌,上证指数跌1.45%、深成指跌3.07%,创业板更是大跌4个多点。其实早盘时候表现还算一般,上证多次翻红,到了下午1:30后,三大指数一起跳水,单边下跌。从数据上看,涨的家数大于跌的家数,整个上午甚至有3000多家股票是上涨的,但是指数大跌!说明跌的都是大权重,抱团股,今天可以说又是延续前两天的行情,“小票涨大票跌,股民笑基民哭,基金式股灾”
相信大家都在找今天在没有出现利空的情况下指数大跌的原因,反正我是不懂。就是单纯认为,主力机构调仓调量,做个高低切换。要不然那些高位的一直涨,那指数还不得上天?
二、账户操作
今天的话两个基金账户没啥操作,没有补仓,甚至把原来做波段的计算机全卖了,到今天为止计算机的波段不赚不亏。我还是好好经营我的六脉神剑吧,到时候看情况把波段的券商再卖了。
我现在的股票和基金仓位大概7层,还有3w还没打进去。今天这种情况我没有加仓,等止跌企稳后再加,跌得多都是白酒、大消费和医药,是不是抱团瓦解还言之过早,就算是真的,资金量那么大,那也得好几轮来回。毕竟春节前涨幅过大目前还是有些风险的,既然我仓位7层,就算现在没补仓的话也不存在踏空的问题,所以后面两天再看着补吧,今天先不动了。
股票账户的话,今天又手痒买了点进去。买了点中证500和中欧恒利,中小盘补涨的风可能没那么快过。
最让我想不通的是券商,真的是没道理。今天成交量又破万亿,后面竟然是它带头砸盘[吐],不过既然我认定它在低位,近期也有一波段,所以还是坚持。
三、板块看法
券商:我还是坚持之前的看法,近期会有一波!
白酒、大消费和医疗:短期没那么快企稳,最好管住手。白酒长期我是不看好的!
芯片半导体:这种科技类的话,会有两会预期的,只要敢再跌到前面低点,我继续冲!今天早盘也上冲了一波,后面还是被拉下来了。
有色金属类:短期涨幅过大,追肯定是不建议了,军工是前车之鉴,持有的害怕的话也可以适当减仓。
四、明日预判
今天的大跌没那么快结束,明天还是看空,周三可能收十字企稳。我发现一个大的规律,基本每月月初的几天指数都是比较好的,一般到月中下旬就开始调整。如果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所以这个月也就后面四个交易日了,明天开始继续跌的话,我要低吸了,等到月初几天的上涨再t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