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团大跌7%,到底是被腾讯还是红杉资本两个大股东谁减持了?
1.4月13日,美团股价大跌7.44%,创下了2021年的最大跌幅。目前美团股价为276港元,相比今年2月份最高点,已经跌了40%。
2.根据媒体爆料,美团这次有3亿股巨额股本,相当于5.12%的美团股份是通过高盛进行了转仓。除了创始人王兴之外,目前持股美团超过5%以上的主要股东就有两家,腾讯和红杉资本。到底是谁抛售美团股份离场了呢?#美团##大厂坊间八卦##腾讯#
美团今日大跌8.4%,股价创年内新低,报259港元/股,当前总市值为1.6万亿。据悉,这已经是美团近日来,连续第9日股价下跌,相比今年年内最高点451.4港元/股,美团股价接近腰斩。
4月26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依法对美团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之后,中国金融管理部门传来消息联合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其中也包含了美团金融。(加美财经 Faye)
美团股价9连跌
5月10日,美团收跌超7%,总市值1.6万亿,盘中一度下跌超9%,4月28日下跌至5月10日,美团股价已经经历了九连跌,股价距离今年最高点已经下滑了44%。
美团在反垄断调查、商家抽成、配送小哥待遇等方面备受压力。日前北京人社局和美团的对话中,美团表示,目前美团平台上的注册外卖员中接近 1000 万人,都不是美团的员工,而是属于外包的关系。
#美团股价跳水传递了什么信息##美团股价大跌##美团##财经##港股#1979年2月18日出生的美团创始人王兴,在2022年2月18日迎来了可能是他人生当中最沉重的一份生日礼物:价值1000多亿元。
今天港股市场收盘,美团股价大幅下跌14.86%,上市公司市值消失了200多亿美元!
造成美团股价下跌的直接原因是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引导外卖平台下调商户服务费。
美团外卖抽佣比例太高一直被人诟病,这一次的新规定降低了餐饮企业通过美团平台获客成本负担,让很多在生死线边缘徘徊的餐饮企业将有机会能够存活下来。
5月11日,美团股价开盘即下跌,盘中一度跌超8%。截至午间收盘,下跌7.91%,报收242港元,总市值1.47万亿港元。这已经是美团股价的“十连跌”,相较年初460港元/股的最高价,已近腰斩。
有分析认为,美团近日股价承压,与其百亿配股增发关联较高。4月20日,美团称将通过配股和发债筹资近100亿美元,创造港交所增发历史之最。分析观点指出,美团最近股价走势偏软的表现,直接原因可能是前期配售行为,导致市场股份供应大增,给估值以及股价带来一定的压力。
另外,美团近期面临的监管压力或也是造成美团股价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4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已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星矿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报十大重仓股中出现美团-W的公募基金达197只(不同份额合计一只),其中管理规模百亿以上的有17只。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王宗合、冯波、刘彦春、萧楠、归凯、胡昕炜、陈皓等人管理的基金产品中都持仓美团。网页链接
美团今天股价再次涨回200港元关口。
他本来就不应该跌这么多。
从底部上来,大概涨了100%!
再跟大家分享一点资产配置的原则吧。
大部分人总想买到上涨最好的资产,并且还想重仓从头吃到尾,这根本就不现实。
阅读过我组合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我给中概的仓位最大。
中概属于什么类型的股票?成长股。
所以这次即便没踏上创业板前段时间的涨幅,其实也不可惜。我们并没有踏空成长股的利润,而且中概的涨幅远超创业板。
我们在配置的时候,不要去比某个指数跟别的指数涨幅怎么样,而是要把每个指数的内部风格按比例拆分出来,然后再搭配。
在大家眼中,只是看到沪深300多少比例,中证500多少比例,中概多少比例。在我眼中则是成长多少,价值多少,大小盘多少,红利多少,周期多少。
希望大家能换个角度想问题。
对了,中概之前还不完全是成长,因为它的估值被杀得足够很,是成长股中的价值股。具备双重属性。这种资产,很难得见到一次,当时肯定要一脚踩上去。
大家还不要太在意某些板块涨得有多疯,我们还是要专注于自己的投资组合是否能实现长期的目标年化收益率。这个才是王道
昨天,港股市场再度出现跳水行情,其始作俑者就是美团,2点20分之后,股价高台跳水,直接跌了10%下去。美团暴跌,主要是受到一则传闻影响,说腾讯计划出售美团的全部或大部分股权。随后各家媒体都忙活起来,到处验证消息,目前来看,腾讯方面的回应是不予置评,而腾讯的公关部总经理张军,发朋友圈表示,外媒不是第一次乱传中国企业的消息了,路透社这个表现,不像一个严肃媒体。从字面意思来看,似乎像是在否认这个事情。而美团方面,则对减持传闻,没有表态和回应。问题主要2个关键点,1会不会减持,2会怎么减持?
首先,我们看会不会减持?虽然双方都没有回应,公关的人还疑似辟谣。但老齐相信这个事不会是空穴来风,腾讯逐渐抛售其他公司的股权,这个应该不光是套现的要求,肯定是受到了某种指导。否则他又不缺钱,本身公司又是现金奶牛,对他来说钱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反而持有这些未来主要竞争对手公司的股票,对他来说才是价值最大化的方式。所以既然不是主观意愿,那么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也许只是抛售时机的问题。
其次,这个时机的选择,主要兼顾2点,不能对市场造成太大冲击,更不能对被投企业造成太大冲击。现在的经济形势大家心里都有数,所谓灵活就业,主要靠的就是这些大型的互联网平台,所以肯定不可能自毁长城。如果把这些互联网大厂搞残了,我们就没有了吸收就业的缓冲地带。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即便是真要减持,也会考虑到市场的承接力,和公司的经营状况。
第三,短期风险主要来自于心里冲击,市场跌到这个位置上,大家都很慌。腾讯拥有17%的美团股票,这个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其实你反过来想想,正式因为他的持股占比太高,涉及市值1000多亿港元。他也不可能在二级市场减持。要么找其他的投资方,在大宗市场接盘,要么就跟京东一样,随着红利派送。直接在股市上卖股票的概率很小。那样价格被打下来,腾讯,美团,港股,甚至整个实体经济都会受到重创。
#外卖平台商户费率透明化改革# 【美团饿了么试点费率新模式,远距离订单将阶梯式计价】从4月28日下跌至5月10日,美团股价已经经历了九连跌。美团股价近期连续下滑,与自身配股和监管层的压力有关。此前,美团代表在与巡视组对话中称,目前美团平台上的注册外卖员中接近1000万人,都不是美团的员工,而是属于外包的关系。只能给交3元/天的商业险,这钱从佣金里扣,骑手发生问题后由商业保险来承担。
此外,近日,多地餐饮商家反映,美团外卖、饿了么不约而同地开始推行一种新的费率模式。新模式下,技术服务费(佣金)和配送服务费将分开计算,配送服务费只在商家选择平台配送时才会产生,且随时段、距离和单价三个因素变化。
根据目前已获悉的两个平台费率改革方案,如商家选择平台配送,3公里以内的订单仅会收取一个较低的起步价,超过3公里的订单会根据距离阶梯式计价。此外,不论饿了么还是美团,都对21点以后的深夜凌晨订单进行了阶梯式计价。有商户对比了美团和饿了么两个平台的新费率模式后表示,两家的思路一致,但美团的方案更精细,比如距离加价细化到了每100米的维度。
据Tech星球此前报道,#美团调整配送抽佣#,将原来的履约服务费细化为距离、价格、时段三个部分,并且根据距离的远近和价格的高低收费,类似于出租车打表,而原来履约服务费中抽成则是固定的。据悉,该规则于5月1日起在美团外卖的全部直营城市实行。在这样的抽成规则下,近距离高客单价的商家抽成明显降低,而远距离低客单外卖的抽成明显提高。
不出意外,美团这次祸不单行!截止到5月10日下午三点,收盘前美团股价大跌7%。在一年内美团股价似乎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表现,这次已经是美团股价的九连跌。美团股票的持续下跌与其公司运营脱不了关系,前几天美团表示将近1000万的外卖员是属于外包关系,而这些外卖员的基本权益根本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美团的漠视一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员工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要我们如何去相信这个品牌?除此之外,总裁王兴在华为前段时间受美国制裁时,大言不惭地利用互联网自媒体说“同为中国企业我们应该一直对外”,盲目地向外,把我们自己的努力当成什么了?真是气愤!如今股价暴跌,美团更应从自身找找问题!你认为呢?
#外卖平台将被引导下调商户服务费#美团股价大跌,市场担心投资逻辑与估值定价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美团跳水跌超15%,股价跌破190港元,市场对政策消息的敏感性太强。不过,在这一轮互联网科技股调整行情中,美团也算相对抗跌的,如今美团出现大幅下跌走势,或许也是资金借机打压、股价顺势补跌的反应。
发改委文件称,引导外卖等平台下调商户服务费,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餐饮企业,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
估计有配套措施说明或落地,短期市场恐慌情绪占主导,市场有对政策文件过度解读的意味。退一步来说,如果美团按照公用事业股进行估值,那么现在的估值肯定是贵了。头条热榜
美团盘中重挫超11%,中概互联还具备投资价值吗?
今天(8月16日),A股震荡走势行情有些“乏味”,而港股却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其中直接上热搜的是美团股价下跌9.07%,盘中一度下跌超11%跌破万亿市值!
有消息称应监管的需求,腾讯将大规模出售所持有的美团股份,并且对于传闻,腾讯表示“不评论传言”!这不仅让市场大惊,毕竟有腾讯甩卖京东的前车之鉴!
今天的主角看似美团,其实是背后的腾讯,借着这个热搜我们来聊聊腾讯,聊聊中概!发表想法之前,先说下个人的观点,不管是中概还是腾讯已经不具备以往所认知的投资价值,需要重新审视中概!
1,从2021年互联网反垄断监管以来,以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几大巨头为代表的中概互联可谓一路下跌,到今年年中股价稍微有些反弹,又受国际政治因素影响继续掉头向下!
很多人会说中概互联股价的下挫主要是监管因素带来的,其实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会发现,中概互联自身业绩增长的问题才是核心内因,其他都是外在诱因!
翻看2021年的数据,我们会发现,前高后低,业绩的增速已经没有成长股该有的特点了,不能当成一个成长行业来看,越来越类似消费偏价值取向的行业,进入到了稳定期,因为中国整个互联网用户的渗透率已经触顶。意味着整个行业的规模差已经见顶了,进一步的总量增长已经没有空间了。
对于很多当前还未盈利的互联网公司,恐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有的不排除永久没有盈利的可能性。而头部互联网公司的业绩也是偏中性向下,外加港股的流动性要看美股和A股的“眼色”,今年年中之前股价表现不乐观是大概率的!
2,在腾讯退出京东第一大股东之后,整个中概互联的中长期逻辑也发生的改变,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把腾讯、阿里、美团过去3年、5年的业绩增长拿出来,来算今年是不是也有这么大的增长,进而倒推估值!
我们应当重新认识腾讯,重新认识阿里,重新认识美团,重新去认识他们的增长率,应该像消费领域一样,去持续跟踪他们后续的变化的增长率!
再来看看腾讯,它是一家横向业务能力很弱的一家特殊企业!
自身发展起来的横向业务基本都被打爆了,比如电商、搜索、微博、短视频、直播、新闻平台等,打不过阿里,头条系、美团系,直接硬碰硬的能力完全不是阿里、华为、美团、头条的对手。
而它的优势是什么呢?第一个优势,它的业务现金流特别好,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游戏加广告,现金流特别好。第二个优势,它是整个中国互联网当中少数的流量生产者,它是生产流量的一方,而不像阿里是流量争夺方。
凭借两点优势,它最成功的做法了成为众多横向业务竞争对手的股东,甚至是大股东!而在监管政策之下,这一表外的优势也没有了,加上互联网金融受到约束,云业务因涉及信息安全无法大量普及。以往的中长期逻辑已经改变,不能再用以往的观点去看腾讯!
3,“中国巴菲特”从去年开始不断买入腾讯股票,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看看就好,千万不能跟随!一方面,他的资金量巨大,目前买入的金额只占他总资金很小的比例,普通人无法复制!另外一方面,中长期投资逻辑已变,需要重新等待腾讯估值的确认!
所以,不管是中概也好,还是腾讯也好,个人的观点和主流机构的观点并不一样!当然,即便我的分析是正确的,但如果主流机构不这么认为,那股价也不会像我预估的那样发展,毕竟资本市场短期内看的还是资金的交易趋势,中长期逻辑往往在短期趋势之下显得微不足道!
互联网公司股价最抗揍的是哪家?猜三次,你能猜中么?[奸笑]
从最高位以来,互联网公司股价跌幅:
1.腾讯:下跌50.34%
2.阿里巴巴:下跌69.11%
3.美团:下跌67.12%
4.京东:下跌45.80%
5.网易:下跌28.36%
6.百度:下跌62.72%
7.拼多多:下跌79.65%
8.快手:下跌84.60%
9.阿里健康:下跌84.86%
10.京东健康:下跌70.77%
11.滴滴:下跌87.93%
12.B站:下跌84.76%
13.携程:下跌62.02%
14.满帮:下跌 74.27%
15.Boss直聘:下跌44.99%
16.腾讯音乐:下跌85.17%
17.微博:下跌83.89%
18.唯品会:下跌83.17%
中国互联网公司中,股价最抗揍的是猪场网易。[呲牙]
和大家一样,网易股价也是在2021年2月达到历史最高的,当时公司市值最高约890亿美元/7110亿港元。
2021年2月到现在,一年零两个月,股价腰斩算是轻的了,但是,网易跌幅不到30%。
王兴还有张王牌。无论股价低迷还是企业遭遇反垄断调查,王兴心里都很明白,美团能够稳住局面。今年5月,美团股价走出了一个V型反弹的走势,上半年受反垄断以及骑手待遇等负面舆论影响,美团股价一度跌至254,相比今年最高的450,几乎是断崖式下跌。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从不正面回应骑手待遇问题,对反垄断调查也只是官话回应称会百分百尊重商户选择,禁止任何形式二选一的王兴,带着美团实现股价大涨。而这还是在发布亏损财报的背景下,实现的反弹!最新实情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美团经营亏损高达4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206.9%。很意外,美团还是没走出亏损的低谷期,但股价回涨了!其实,这就是王兴的底气,由于拓展新业务美团账面上亏损,但平台新增用户数得到恐怖的增长。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王兴透露,今年一季度公司交易用户数惊人的增长超过5800万,新用户增长量几乎与去年一整年的增长量持平。都说,互联网企业流量至上,而今美团恐怖的用户增长数,也让王兴在面对各种质疑时,十分的有底气。
【美团跌幅扩大至15%】财联社2月18日电,美团跳水,现跌超15%,股价跌破190港元。发改委文件称#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
美团股价暴跌8.6%,
灵活用工,很多企业都是这么做的吧,
美团称470万骑手均为外包员工,
与美团没有任何劳动关系。
股价下跌和饿了么没有关系吧?
可以抄底美团了!
昨天下午,美团的股价出现下跌,再到晚上公布了新闻。
实锤了。
这会不会是一个买入抄底的机会呢?
首先看一下,利空出尽就是利好。美团整个今年一直相当低调,股价也从最高的460港币左右跌倒了如今300多一点,而且一直低迷徘徊。为何?就是大家不知道处罚什么时候来,好了。这会,至少终于到了。
处罚会多吗?阿里巴巴就是4%的营业额,按照历史经验,美团的处罚不会超过这个比例,也就是不到50亿美元。这个也不重!
所以,现在是不是抄底的机会?
谁才是中国最惨的股民?
腾讯小马哥:谁都不要跟我抢,已经跌到怀疑人生了……
美团,买入了10.638亿股,占比接近17%,是第一大股东。2021年2月,美团股价一度到达460港元,如今只剩下123.5了,跌幅高达73.2% ;
快手,买入了7.292亿股,占比接近17%,同样是第一大股东。2021年2月,快手股价一度高达417.8港元,如今只剩下36.55,跌幅高达92.3%;
拼多多,买入了7.83亿股,占比接近15.5%,仅次于黄峥,是第二大股东。2021年2月,股价走到了212.59美元,如今只剩下47.53,跌幅高达77.65%;
哔哩哔哩,买入了4374.9万股,占比11.2%,目前是第二大股东。2021年2月,股价走到了157.66港元,如今只剩下9.93,跌幅达到了93.7%;
蔚来,买入了1.64亿股,占比9.8%,目前是第二大股东。2021年2月,股价走到了66.99美元,如今只剩下10.63,跌幅达到了84.13%;
唯品会,买入了1285.27万股,占比9.8%,目前是第二大股东。2021年3月,股价走高到46美元,如今只剩下7.08,跌幅达到了84.61%;
斗鱼,买入了1207万股,占比38%,是绝对的第一大股东。2021年2月,股价走高到20.54美元 ,如今只剩下1了,跌幅高达95.1%;
虎牙,买入了1.12亿股,占比47%,又是妥妥的第一大股东。2021年2月,股价走高到36.33美元,如今只剩下1.79,跌幅达到95%;
东海,买入了1.04亿股,占股18.6%,又是第一大股东。2021年10月,东海的股价372.7美元,如今只剩下50了,跌幅达到86.6%;
贝壳,买入了4.108亿股,占比11.5%,属于第二大股东。2021年2月,股价高达76.92美元,如今只剩下10.37,跌幅高达86.52%……
惨!惨!惨 !
唯一的庆幸,是京东已经卖掉了。
当年买买买,高峰期浮盈3000多亿美金,现在全赔回去了,看来,腾讯的流量也不是万能的,互联网的利润,更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
今年的中报,腾讯利润只有420亿元,下滑了50%。之前是太热,现在这个行业,慢慢也要回归正常了。
社会主义大食堂都要来了,不再需要那么多外卖了,美团股价恐进入长期下跌区间。//@云海浴舟:都没出问题。应该是政策//@秋离001:是美团出问题了 ?还是市场出问题了?
上观新闻上观新闻官方账号“清仓式分红”再现!腾讯宣布大举退出美团,涉近1600亿港元!引发中概股异动
周五美团股价突然跌了很多,并且影响到了美股的中概股走势。大佬但斌非常关心港股和美股,并且做出了一些点评
王兴变乖了?美团被骂惨,还被罚34亿元,相当于去年一年的利润,股价却上涨10%,究竟是为什么?
美团被骂的原因有:平台高抽成,食品不健康,环境污染,不良竞争,但美团一路冲杀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美团如何打牌,让市值还在上升,1.65万亿港元?美团的业务拆解成三个板块:
1、前端是流量业务,美团用吃喝拉流量
2019年,美团外卖收入占比56%,扣除费用留给平台的利润不到2%,每单不足2毛钱。美团为何还做这项业务?客户一日三餐都可能点外卖,所以外卖属于高频业务,接触客户的频次会提高。美团用低价赚到海量的流量,提高与客户的粘性。
美团用结果告诉我们,拼了命也要做高频生意。旅行行业做得好的携程,并购了去哪儿,市值总和只有美团的1/10,原因就是美团做的是高频,吃喝入口,而携程做的是低频住行入口。你一日三餐是刚需,但你不可能天天去开房吧?
再说e代驾,莫名其妙就被滴滴代驾干掉了,原因就是代驾是低频,而滴滴打车是高频。高频打死低频,不服也不行。
2、中间是利润业务,美团用玩乐做利润
美团赚钱的业务,就是它的酒旅行业,酒旅毛利率高达89%。2021年第二季度,美团的国内酒店间夜量超过1.4亿,对比2019年同期的两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2%。
3、后端是种子业务,新业务有未来
美团买菜、共享单车、约车、小象生鲜等新业务,还处于持续投入期,保障后天的业务增长。新业务有以线上流量入口为基础,以社区或使用场景为据点,探索盈利新道路。
互联网时代赚钱不能玩差价思维了,流量业务、利润业务、种子业务,环环相扣,生生不息。
做手机的小米,半路出家卖空调,也能排名前6,小米销售为啥这么猛?因为它打通了一个产品链条,这个产品链条就像“漏斗”,最上层流量入口很大,越往下越小。打造产品链条,用入门“爆品”来圈人,然后用链条后端高利润产品赚钱,挖掘用户的终身价值,提高复购率。
1、入门爆品:用低毛利高价值产品圈人
雷军说:你要是想跟我打价格战,那我直接免费!小米净利润只赚5%,低于行业定价,圈了2亿多“米粉”。然后举办线上线下粉丝活动,比如MIUI论坛、橙色星期五、米粉节等,凝聚手机发烧友,增加粉丝粘性,为后面的跨界赚利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标准产品:用标准产品赚小钱
批量化交付的产品是标准产品,企业可以扩大销量,以量取胜,降低成本,以社交媒体为核心,建立跟用户的强连接,靠服务和增值赚钱。
3、利润产品:用利润产品赚大钱
定制化产品作为利润产品,小米投资200多家产品链企业,整合产业链公司,打造多元化生态链,产品业务涉及:充电器、耳机、音响等手机配件;电视、空调等智能硬件;牙刷、空气净化器、小米插线板等生活用品,其中小米的充电宝,一推向市场就卖出了1000万台。
4、模式产品:实现利润倍增并双赢
模式产品就是可裂变产品,整合产业链子公司一起合作。小米整合200多家子公司,每家子公司来做一个产品链上的产品,全部独立运营,小米对这些子公司参股20%,用小米平台的流量来给这些公司赋能,实现双赢。
一个插座公司可能一年卖10万个插座,现在和小米合作,在小米平台上卖,一瞬间就可能卖掉100万个。未来,小米如果把这些孵化的产品链公司,通过股票+现金方式控股,那小米的利润就会暴涨!
未来不属于互联网企业,属于用户互联网的企业,老板们,你有没有流量业务?你有没有利润模式?你有没有未来的种子业务的布局?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只能用价格战苦苦支撑业务,生意=流量+变现,我们应该学习小米先把流量做起来,再用后端产品赚钱。美国的大超市好市多、麦当劳、美团等大企业的模式都如出一辙!如果你还在原地拉磨,不肯学习改变,就只能成为时代的炮灰!
推荐你看看陈平老师的《互联式盈利思维》,这本书结合陈平老师15年为企业做咨询的经验,总结了传统企业创新转型的68大秘诀,从思维转型,到案例解析,再到落地方法,很接地气,一次把传统企业如何做互联网转型讲透了,手把手帮你用互联思维的系统把传统生意重新做一遍,帮你逆势增长!
超过30个行业+海量工具包,里面还有更多干货内容,比如:
1,如何做出海量圈人的黄金流量爆品,0成本地攫取公海流量?
2,如何经营粉丝社群,打造产品链,实现粉丝自动裂变,用户持续消费?
3,渠道在失灵?未来十年的黄金风口:S2B2C模式,整合上游,并购同行,赋能下游。
4,适合传统企业的营销策略:“创新营销五步法”,“业绩倍增4大绝招”。
5,代言合伙人、创客合伙人、事业合伙人,3大合伙人模式,帮你裂变客户100倍!
……
现在购买,还赠送配套的17集系统视频课程,一边听课,一边看书,一边练习,学习效果更佳!点击下方链接,立即购买学习,学了就能用,成大事者不纠结!
《互联式盈利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