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利集团拟收购英雄心100%股权,获得约1000万双运动鞋产能】华利集团(300979)12月9日晚间公告,2022年12月8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宏太与香港启巨和香港优可、英雄心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香港宏太拟以自有资金63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851.78万元)收购香港启巨和香港优可合计持有的英雄心100%股权。网页链接
华利集团公告,全资子公司香港宏太拟以63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9亿元),收购英雄心国际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英雄心及其全资子公司越南永川、佳达国际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越南永川主营鞋履生产业务,佳达国际主营鞋业贸易业务。公司将通过收购英雄心100%股权,尽快获得越南永川年产约1000万双运动鞋的产能。
2022年台湾富豪榜前十名基本上重心都在大陆。
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最新公布2022年台湾50大富豪,全球第二大制鞋代工厂“宏福实业(华利集团)”创办人张聪渊(图1),继续蝉联首富。据台湾媒体报道,张聪渊早已将发展重心移往大陆,且作风低调,故在岛内知名度不高。张聪渊的集团总部设在广东,企业在深圳上市,让其身价暴涨。
根据这份榜单,排名2到10名的台商包括国泰蔡宏图兄弟、富邦集团蔡明忠、旺旺集团创办人蔡衍明、长春集团林书鸿、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顶新集团魏家兄弟、日月光集团张虔生、广达电脑董事长林百里、润泰集团尹衍梁(图2)。
实际上,与张聪渊一样,其他前10名的台商,如郭台铭等多位前“台湾首富”,也都很早布局大陆,从而成就自身。大陆的机遇红利,本来就应该由两岸中国人来共创、共享。#V光深评#
全球第二大鞋厂,华利集团:将在越南继续扩建和新建工厂
这个企业很了不得,A股上市公司,创始人台湾人,国内和东南亚等地都有产业布局。
神秘鞋王!张聪渊凭旗下华利集团登陆A股成台湾首富!
让郭台铭、国泰蔡家、顶新魏家靠边站的台湾新首富华利集团4月26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后股价大涨,令创办人张聪渊跃登《福布斯》拉下郭台铭等富豪,成为台湾首富,让这位「神秘鞋王」在金融圈中成名!
华利集团在深上市发行价为每股33.22元人民币,上市后股价做好,昨(6日)一度高见105.38元人民币,公司总市值约1,200亿元人民币,张聪渊家族持股97.23%,身家自然水涨船高;今股价最新报93.68元人民币。
据外媒报道,张现年72岁,从事鞋履业超过50年,2004年在广东中山设立华利实业,设计、生产各种鞋底、鞋材、鞋类产品等,是Nike前十大鞋履供应商,而华利前五大客户(Nike、VF、Deckers、Puma、Columbia)订单占收入85%。同时,公司也是Converse、UGG、Vans、Puma、Columbia、HOKAONEONE、ColeHaan等品牌鞋履产品的最大供应商,为众多国际知名大牌代加工鞋履。
这家企业旗下共有43家控股子公司,在内地、越南、多明尼加、缅甸等地共有21家制鞋工厂,2019年员工人数接近13.6万人,造鞋超过1.8亿双,营业收入超过15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18.21亿元人民币。
从华利集团IPO招股书披露,张聪渊家族自2018年开始,就对其控制的鞋履制造相关资产和业务启动了整合工作,主要途径为股权收购、业务收购的方式,先通过家族控制的香港公司收购了15家越南工厂和多明尼加工厂、收购24家贸易公司的贸易业务,再通过华利股份旗下子公司收购了香港的15家公司。
此外,张聪渊家族还将原与华利股份形成同业竞争关系的公司进行出售、注销等操作。根据披露,目前,与华利股份主营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均已纳入发行人体系,资产重组已经全部完成。在实际控制人家族的一系列操作下,华利股份也成长为一个全新的巨无霸鞋企。至今,公司共有43家子公司。其中,越南、多明尼加、缅甸子公司均为制鞋工厂,香港、中山为贸易结算中心,中山还承担开发设计中心功能,台湾则承担部分鞋材的采购。
华利集团做大做强,主要是倚靠内地运动鞋代工市场的巨大商机。中国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运动鞋服零售市场,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尤其内地兴起的炒鞋热潮,带动运动鞋服产业新的增长热点,且运动鞋的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壁垒高,且对个性化、潮流相对不敏感。
据市场调查机构Euromonitor指,2019年全球运动鞋零售市场规模1,400 亿美元,过去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相应运动鞋代工市场年产值为300亿美元。
300979 华利集团
中山华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运动鞋履的开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是全球领先的运动鞋专业制造商,主要为Nike、Converse、Vans、Puma、UGG、Columbia、UnderArmour、HOKAONEONE等全球知名运动品牌提供开发设计与制造服务。集团创始人超过50年的鞋业经历,集团拥有经验丰富的开发设计及技术团队,使得集团积累和沉淀了深厚的鞋履开发和制造功底,在鞋履开发和工艺流程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
投资要点
1、疫情影响下,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4%
一季报:本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运动鞋5,113.68万双,同比增长7.09%;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1.24亿元,同比增长11.39%(剔除汇率变动影响,同比增长14.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6.48亿元,同比增长12.40%(剔除汇率变动影响,同比增长15.16%)。
公司主要产能在越南,越南北部疫情主要是 2 月份比较严重,部分工厂员工出勤率在部分时段低于正常水平,但是整体影响不大,3 月中旬以来已经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了。截止目前,公司的越南工厂运作正常,订单排产和出货未受到较大影响。目前越南的防疫政策为“与病毒共存”,并推出了多项经济社会复苏和发展规划。
2、产能情况陆续释放
公司2022年的订单已基本敲定,未来几年公司仍会保持积极的产能扩张。公司将通过购买土地新建厂房、租赁厂房、在原有厂房增加生产线、购买厂房等方式来提升产能。新建工厂方面:越南 2021 年投产的 3 个新工厂产能爬坡比较顺利,预计 2022 年这些工厂会有比较大的产能贡献,同时公司将在越南继续新建工厂。印尼工厂目前也在按计划建设中,印尼一期工厂预计明年开始有产能贡献。缅甸工厂因缅甸政局变动和疫情影响,投资计划进展缓慢,目前已经恢复建设。
3、技术上看,月线收出两根长下影线,68.7元下方有较大支撑。日线上看,处于布林线中轨与下轨之间,若能突破中轨,则有望由若转强。
一季度纺织板块出口4715已,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2%,外需景气度有望延续。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运动鞋制造行业,后市业绩驱动,主要在于产能爬坡和扩产。目前位置不高,可逢低关注。
风险:近期可能有限售股减持。
一双耐克鞋市场价900多,但是鞋厂出货价只要75块钱,你是不是也认为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全被Nike拿走了,只剩下汤汤水水给生产企业?其实我们都错了!
前段时间,有家叫华利集团的鞋企上市了,它的主要业务是给耐克,彪马这些国际品牌做代工。去年上半年,华利集团给Nike出售了3072万双鞋,共23亿销售额,平均每双鞋是75块钱。但是耐克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只有5.31%,2019年稍微好一点,是10.3%。
那中间800多块钱的暴利去哪了呢?其实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有成本,只是经常被我们忽略了。一双售价100美元的耐克鞋,生产成本20美元,运费、库存、保险、进口关税6美元,市场营销8美元,明星代言13美元,零售商再拿走50美元,还有1美元的企业所得税,Nike就只剩下2美元的利润了。这就是传统的B2C商业模式,导致产品售价越来越高,但是利润却越来越少。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突起,崛起了两种新的商业模式,这也成了未来商业的两大趋势。#商业模式创新#
1、F2C,也就是工厂直达用户,小米就是典型的F2C模式。
比如你想买一个小米音响,首先小米跟厂家联合开发设计音响,从生产端对音响进行优化,然后直接从工厂发货卖给消费者。这中间砍掉了包括库存、总销、分销在内的所有不必要成本,小米的产品也就具备了高性价比。这也是小米为什么创立不到十年,就成长为世界500强的原因。
2. C2M,也就是用户反向定制,很典型的就是青岛的酷特智能,它的前身是青岛红领制衣。作为一家非常传统的制衣生产工厂,在20世纪初已做到行业的佼佼者!但是传统工厂利润薄,管理要求高,发展越大,越是辛苦。后来董事长女儿接手企业,开始做转型,将服装个性化定制作为主营业务,通过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制造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服装产品,如今已经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其实无论是F2C还是C2M,其本质都是立足用户价值,提供更加适合用户的产品,还有服务。有的企业家可能会问,我们又没有工厂,是不是就做不了F2C和C2M模式,其实并不是。#企业#
微观学社有一个在电脑城卖电脑的学员,他曾经是B2C模式闭环中的零售商,每天很辛苦,赚得利润却很少,加上互联网的冲击,生意越来越难,我们就帮他做转型。
以前他们在电脑城给零散的消费者组装电脑,卖完了之后就和客户断了联系,至于客户电脑用得怎么样,不知道。后来他们重新定位客户,从给零散的消费者组装电脑,变成给企业做电脑集成系统。而且他们还提供了一个服务叫:1小时到达的快速电脑集成服务。
企业里面电脑系统、网络系统或者办公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他们承诺:1小时内肯定到,如果不到,就免费服务。通过这种随叫随到的定制化服务,他们就积累了大量粉丝。后面这些企业需要采购电脑、手机等硬件设备,也就从他那买了。
因此,老板们一定要看懂这个趋势,尤其是我们中小企业,我们可能很难实现产品定制化,但是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做服务定制化。而且中小企业客户体量小,服务定制化比起大企业更容易做。
时代已经变了,如果我们还用传统的B2C模式做生意,只会越来越难,十年前的杀毒软件杀不死今天的病毒,十年前的方法救不了今天的企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学习的原因。
如果您觉得有收获,推荐您学习陈平老师的《互联式盈利思维》,这是一本结合陈平老师15年服务企业的转型经验打造的商业教材,它已经帮助6000万家传统企业实现了互联转型。书中还有更多内容比如:
1. 如何破局传统企业产品不好卖、利润薄如刀、渠道在失灵、人才留不住、重资运营的五大生死劫?
2. 传统企业如何打造一根针戳破天的爆品,海量引流新客户?
3. 传统企业实现客户和团队的自主裂变?
4. 传统企业如何打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盈利闭环?
5. 互联网时代的王道变现法则“创新营销五步法”:抓潜-渗透-成交-服务-裂变!
6. 未来十年的商业商业模式S2B2C:整合上游、并购同行、赋能下游!
......
这本书包含社交电商、服装、餐饮、零售等超过30个行业的创新转型方法,还有小米、711、云集等68个经典商业案例,帮您从优秀案例中找到方法,用互联式思维把您的生意重新做一遍。
现在下单,立即赠送陈平老师配套的16节精品视频大课,教材+课程,让您企业的营销难度下降十倍,业绩暴涨十倍。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学习,成大事者不纠结!
互联式盈利思维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最高的100家A股上市公司:
第一名:金龙鱼 90%
第二名:英利汽车 87%
第三名:迪阿股份 86%
第四名:华利集团 85%
第五名:大族数控 85%
*数据来源:choice
*数据日期:2022年11月19日
华利集团回应欧美通胀、部分品牌去库存对公司订单的影响:公司客户主要是国际品牌运动鞋,客户在欧美市场占比高。从各品牌已经发布的财报来看,各品牌在欧美地区的销售情况比较稳健。截至目前,公司今年的实际订单和年初的业绩规划相比,有的品牌有下调,有的品牌订单有上调,整体来看,公司订单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公司采取多客户策略,这种客户结构使得公司业绩相对稳健,未来公司也将继续保持积极的产能扩张。
如果我问你:Nike公司与它的代工厂谁更赚钱?你一定会回答我,当然是Nike。然而事实却是,Nike全球最大代工厂中山华利集团的利润率是12%,而耐克的利润率只有5%左右。
这是不是很颠覆你的认知?我相信这也颠覆了绝大部分人的认知。我们一直认为耐克是暴利企业,媒体也是这样宣传的,一双售价近千元的耐克鞋,生产成本才几十上百元,那么高的毛利,纯利率怎么会这么低呢?
那是因为耐克的宣传与渠道等营销费用很高,比如一双售价700元的耐克鞋,鞋的生产成本只有80元左右,零售商拿走350元左右,市场营销费70元左右,明星代言100元左右,仅这四项主要成本费用就高达600元,这还不包括税费等其它费用,这样算来,耐克一直以来净利润率都在5%左右就可以理解了。
其实了解服装行业的人都知道,对于品牌服装,倍率至少都在5以上(售价除以生产成本的倍数),很多都是10倍、20倍,甚至比耐克的还要高很多。但这些品牌服装,真正赚大钱的并不多,纯利率并不高,那是因为:服装行业的品种太多难以标准化,加上服装行业需要不断推出新款式,导致批量小缺乏规模效应;而且服装行业普遍面临大量存货亏损处理问题;高昂的品牌建设成本和营销费用,以及高额的终端渠道费用等等,导致即使毛利率90%的中高端服装品牌,纯利率也不高。
我们一直都说代工厂赚的都是辛苦钱,那为什么给耐克、彪马(Puma)、匡威等国际品牌代工的中山华利集团,利润却反而比耐克高呢?
今年4月26日华利集团在A股创业板上市,财报显示,虽然华利集团的毛利率只有24%,远低于耐克,但净利率却远高于耐克,也就是说华利集团的营销、管理等费用要比耐克低得多。
作为代工厂的华利集团,其毛利率24%已经不低了,那耐克为什么不选择其它代工厂呢?因为其它代工厂没有能力做到产品质量一样,成本还比华利集团低,交货保障还比华利集团好。这要得益于华丽集团的全球布局能力,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华利集团将工厂迁入人力成本很低的越南、缅甸等国,将全球采购中心设在台湾,将贸易中心设在香港,这一全球化布局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总体成本,所以才有华利集团的高利润率。
人人都知道的常识,不可能让你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学会独立、深入思考,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抓住事物真相与本质,这才可能是你的机会所在。
福布斯杂志最新公布了2021台湾富豪榜
郭台铭排第六
第一名是制鞋企业华利实业集团的创始人张聪渊和家族成员,财富总量是138亿美元。
第二名是国泰金控的蔡宏图、蔡政达,财富量92亿美元。
第三名是富邦金控的蔡明忠、蔡明兴,财富量79亿美元。
第四名是康师傅的魏家四兄弟,财富量78亿美元。
前20名里面,半导体行业有三位,分别是
日月光半导体张虔生、张洪本,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
机构调研最新动向!
1、华利集团
精细化生产研发,携手国际知名品牌共享运动鞋履行业成长红利
公司作为运动鞋履代工行业龙头,凭借技术研发能力、供应链优势赋予的不可替代性及高于同行的议价能力,深度绑定行业优质大客户,持续扩大在核心客户中份额占比的同时不断开拓新客户,考虑公司出色的利润水平及产能扩张节奏,我们预计2021-2023年净利润25.9/33.0/40.0亿元。
对应EPS为2.22/2.83/3.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4/33.3/27.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深度绑定核心优质客户,构筑技术研发和供应链壁垒,稳定性与盈利性兼顾
深度绑定核心优质客户,多客户策略下兼顾稳定性与盈利性:稳定性:
(1)国际知名品牌客户供应链较为封闭,利好体系内优质供应商;
(2)公司以“包厂制”对接客户,进一步提高订单稳定性。盈利性:知名品牌客户享有品牌溢价,自身盈利能力强,供应商拥有盈利空间。
公司深筑研发与供应链壁垒,不可替代性强:
(1)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能力,主要体现在“面向生产、有利产出”产品研发体系、产品开发工具创新和垂直一体化的研发技术积累;
(2)供应链端优势来自海内外完善布局的规模化产能、强交付能力及提前布局自动化,充分满足客户对灵活供应链的需求。拥有超过一般代工企业的高溢价能力:下游客户订单需求快速消化新增产能,产能供不应求;大客户订单比重稳步提高,合作不断深化。
未来增长动力:持续扩客户、扩产能,进一步增强行业领先地位
(1)扩客户,公司将不断扩张在现有客户中的订单份额,同时继续开发潜在优质客户,充分受益行业快速增长、向头部集中的趋势;
(2)生产端,公司将在IPO资本加持下扩充产能、建立研发基地,打破产能瓶颈的同时持续提升研发交付能力,积极应对行业的潮流化趋势。
对标服装代工龙头申洲国际,探索鞋服代工业务的潜在价值
客户黏性方面,二者均通过行业领先的研发交付能力以及成本优势实现对下游客户的深度绑定,同时获得较强的议价能力,从而充分享受行业成长的红利。赛道方面,二者均处于快速发展的运动鞋服赛道,且运动鞋履市场拥有更强发展潜力。
2、巴比食品
早餐连锁品牌龙头,深耕中式面点赛道
巴比食品专注于中式早餐面点市场近二十年,凭借冷冻面团技术和“中央厨房+加盟店”的模式,解决了早餐行业难以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痛点,迅速成长为中式早餐连锁品牌龙头。截至2020年,公司已有3089家加盟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包子铺”。我们看好公司作为中式早餐面点行业龙头的发展前景,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2.44/2.97亿元,对应EPS为0.81/0.98/1.2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为44.5/36.7/30.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早餐外食行业亟待整合,巴比食品“中央厨房+连锁店”标准化优势凸显
根据英敏特的数据,2020年我国早餐外食市场规模达7990亿元,且预计未来五年CAGR达6.4%。虽然早餐外食市场规模大且增速较快,但由于进入门槛低且缺乏规模效应,目前仍然以夫妻店等小作坊经营形式为主。在此背景下,巴比食品的“中央厨房+连锁店”模式优势凸显:(1)产品标准化生产,保障口味和品质的统一,易于建立规模效应;(2)原材料总部统一集采,更好地抵御价格波动风险;(3)总部赋能下加盟店在早餐高峰期服务能力更强且周转效率更高。从历史表现看,巴比食品加盟店投资回收期一般在8-12个月,单店盈利水平不亚于夫妻店且大幅降低了所需精力。
本地化+新业务改善单店模型加速开店,内生+外延扩张打造全国化网络
加盟店密度的提高不仅意味着规模的扩大,还有利于连锁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和提升品牌知名度。
对于巴比食品而言,长期开店空间广阔且开店节奏有望加速:(1)大本营华东区域门店仍然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周边城市,新产能投产后将支撑向上海周边以外城市扩张;(2)产品本地化创新能力提升,华南和华北市场门店开拓有望加速;(3)推出速冻米面等新业务,提升门店利用效率改善单店模型。除了内生增长,公司还开始积极尝试通过外延并购进军华中市场,加快打造全国化网络。另外,公司团餐业务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团餐市场空间大但竞争格局分散,公司有望将产品、供应链和管理优势复制到团餐市场,打造长期发展的第二曲线。
9月14日机构调研精选
一、华利集团
1来产能扩张的手段:1)新开工厂产能提升,从一个月三四十万到100万到150万;2)分两班,第一班是早上的7点到下午的4点,第二班是下午的4点到晚上10点;3)额外购买了因为疫情生存不了的服装厂,改成了两三个卫星工厂,增加旧有工厂的产能。
2清化封城区别于胡志明:清化封城是不允许外省的人进来,而且因为这一次的封锁,本地的员工变得很好招,因为不会跑来跑去,使得整个招工率提升了,然后离职率降低了。
3情中没受到影响的原因:北越员工很多的习惯是比较跟中国比较相近的,公司在北越的工厂都不是在工业区,而且都是单一独立的工厂,每个礼拜都召开防疫会议。
4今年第三季度的订单情况:比起第二季旺季的时候差不了多少,一方面季节性不强的运动鞋占比提升(UGG和户外鞋季节性较强),另一方面,今年因为有特殊情况,竞争对手工厂的产能可能都跟不上,所以现在基本上淡季
也是订单满档的状况。
5能的扩展的进度明年跟后年的产能的开出,应该会比2021年更多更大。明年下半年到后年,整个印尼跟缅甸的产能就会开出来了。可能未来的2~3年,整个全球运动鞋供应链的产能紧张的状况应该是会持续存在,对于公司是处于非常好的时机。
二、格林美
1前驱体:1)出货量:今年上半年出货量是42万吨,其中8系及以上占比50%,NCA9系占比40%,大部分都是高镍的:2)盈利情况:高镍的盈利情况和五六系相比主要是加工费不一样,其他的加工费在10000到12000左右,高镍89系的话15000到18000,高镍更好:3)产能规划:去年产能13万吨,今年会扩到20万吨以上,现在主要的前驱体产能在湖北荆门13万吨,今年会扩3万吨江苏泰兴、福建福安5万吨(这个可能还会扩到10万吨),加起来8万吨。未来会按照30%以上的增长产能布局,保证在2025年会有40万吨产能。
2新技术进展:1)高镍:9系的做NCA公司已经供应很久了,超高镍的今年下半年明年年初会批量供应。核壳前驱体(超高镍前驱体加了个镍含量比较低的外壳从而提高安全系数)顺利的话年末或者明年上半年也会供货;2)普鲁士白:纳米电池前驱体正在研发,小规模的样品已经给到下游客户了;3)四元电池:正在做批量认证,四元现在还没有大规模应用。
3印尼项目进展:今年上半年主要完成了土建工程,下半年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整个项目今年会建设完毕,明年上半年会进入生产调试。
4前驱体的竞争格局:希望市占率2025年到15%到20%左右。
5资源:大致用2025年数字测算,届时如果出货40万吨前驱体,那么811的话就需要20万吨镍,现在印尼能够至少提供5万吨到时候要提升产能到10万吨,2025年规划回收25万吨动力电池,这一块能够带来4.5万吨到5万吨镍,其他的就需要外购了;公司跟青山大概锁定远期50万吨。
三、和邦生物
1公司概况:公司是四川唯一一家纯碱上市公司,纯碱128万吨/每年;双甘腾(全球最大,20万吨:8万吨自用+12万吨外销,明年还会增长一点,达到22万吨左右),草甘膦5.8万吨;玻璃55.8万吨每年,是光伏玻璃区域龙头。
2原材料供应:1)天然气大概成本168管输成本0.15元,现在总体成本18,原来是1.7毛多:2)草甘膦:要外购黄磷,成本增加10-15%,终端价格翻番,基本不太影响。
3纯碱:用联碱法,纯碱和氯化铵,双吨成本加起来2000元以内,氯化铵售价1000元,纯碱售价2500元左右,销售价格3500左右,纯碱单吨净利润在1400元。
4缺:今年年底新增光伏玻璃产能出来,明年还会有玻璃产能,每年新增120-130万吨纯碱缺口,至少100万吨缺口没问题。
5政策问题:一直都在实施,没有新增产能,纯碱是工业之母,环保做到了,不会减产,影响工业。100-130万吨缺口,2-3年会存在,远兴22年有产能投出来。
6草甘腾:非常集中国外30万吨拜尔,其他都在中国。未来1-2年中国没有新增产能。全球100多万吨,实际能生产,受到疫情影响,雪灾,产能实际比往年有所下降,粮食近十年的高价,统计种植面积都在增加。草甘膦属于精细化工,新增产能要两年,未来价格可能在5万徘徊。
广东省中山市财富最多的三位超级富豪揭晓;华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聪渊以880亿人民币成为中山新首富。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清焕以145亿人民币排名第二,洁柔纸业邓颖忠以115亿人民币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