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衡阳分公司欺诈消费者取消消费者优惠套餐,移动公司被告上法庭
中国移动是国有企业,在世界上是500强企业,在中国也是使用人数最多,“最具盈利的公司”。同时,中国移动更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所谓“店大欺客”,我真实亲身经历,才真正领悟!
我是中国移动的一个长期忠实用户。
2021年7月11日,我办理了中国移动宽带开户业务。移动工作人员就推荐36元300兆每月的套餐给了我,我多次询问移动工作人员有没有更优惠的宽带套餐,移动工作人员表示有一个30元每月的套餐事100兆的,这种套餐两年内不能变更修改宽带套餐的,我再次询问移动工作人员有没有宽带送手机流量的套餐,移动工作人员表示有一个但价格有点小贵最少都要50多每月,移动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我这个移动137xxxxxxxx该号码不能办理此套餐的,要我189xxxxxxxx的电信号码才能办理,而且必须还要另外绑定两个移动号码才能办理。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推荐每月36元的套餐给我,移动工司工作人员告知我办理36元每月套餐我随时可以拨打中国移动免费客户电话10086变更修改套餐。2021年7月19日我得知有一个很优惠的宽带套餐40元每月而且手机还送20g流量,我得知后立即用137xxxxxxxx的号码联系被告客户电话10086询问该优惠套餐,我这个号码是否可以办理,10086客户告知我该号码可以办理此优惠套餐的,然后10086客户经我的同意立即就电话里给我修改40元300兆送20G流量的宽带套餐,未能成功修改,10086客户就记入反馈并告知48小时内会有专属人员联系我修改40元送20G宽带套餐。直到7月28日我还没有得到中国移动任何回应,我就向衡阳市市民热线12345投诉,7月29日我又向衡阳市消费者12315投诉,中国移动湖南衡阳分公司领导就给衡阳市为民热线、消费者协会这样的回复只要我带上身份证去银业听取消cmwap上网功能就可吧我修改宽带套餐。8月2日我就带上身份证去了城北分公司经理说只要我同意取消cmwap30元封顶上网功能就在一个星期内就可以吧我现在36元300兆宽带套餐修改成40元300兆送20G流量的宽带套餐、并且会用电话告知我、我就同意取消cmwap30元封顶上网功能了。8月19日我一直还未得道中国移动任何回应,我又再次拨打中国移动10086客户电话投诉,8月20日我接到0734-10086打来了电话告知我、说我的cmwap30元封顶上网功能已经取消了。并告知我随时可以带上身份证去华新营业厅修改成40元300兆送20G流量的宽带套餐。8月28日上午10许我带上身份证去了中国移动指定的华新银业厅、办理修改宽带套餐业务,中国移动工作人员告知我不能办理修改宽带业务,如果我想要40元送20G宽带套餐就要定外出钱从新开户才可。
中国移动湖南衡阳分公司这总行为就是欺诈消费者。中国移动湖南衡阳分公司8月2日口头和我形成修改宽带套餐的合同协议,该协议均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中国移动湖南衡阳分公司并未按约定履行合同。我多次向中国移动10086投诉至今未果,态度之蛮横、条款之霸道令我大失所望并非常气愤!基于上述事实被告的行为属于故意欺诈消费者。我将中国移动湖南衡阳分公司一纸诉状到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法院如何判罚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移动表面上看是遵循“顾客是上帝、尊重客户”等,但实际上是心存霸权主义,没有一点责任感,只顾自己诈取钱财不顾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我要求移动公司承认自己所错误,并向我道歉!
文章出现常识性错误,我感到愧疚和自责
陆琴华
成老师:
您好!看了您发来的电子邮件,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上网查一下,没有陶渊明出任“澎湖县令”一说,只是网上有一篇文章里出现了跟我犯了同样错误的事。该文链接陶渊明一生中最愧疚的事,临终仍不忘嘱托
肯定是我当时码字的时候码错了,过后又没有认真校对与修改,造成今天这个不可挽回的错误,给您,尤其给贵报副刊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内心感到愧疚和自责,辜负了您多年来对我的信任。
教学之余,我有码字的爱好,在编辑的关爱下,也陆续有一千多篇散文,包括文史小品先后见诸报端。文章不厌百悔改,确实不少优秀的文章是在修改的情况下问世的。可我一篇文章码出来了,很少认真去修改,甚至懒得看一遍,就匆匆保存在自个的邮箱里,过后给编辑投稿了,也是这样。记得三年前,立秋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我把曾经写的《听秋虫唱歌》一文找出来,就投出去了。当时我投的是《连云港日报》副刊,可能是第二天吧,我打开邮箱,《连云港日报》副刊王成章老师给我邮件,指出我该文错别字太多,多到以至于把引用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一句话都弄错了。这个错都是我码字时候粗心大意造成的。我重新看了一下那篇文章,一篇一千四五百字的文章,里面竟然有十多个错字。记得那天不是很热,可我后背都出了汗,我感到愧疚和自责,实在对不起百忙中的编辑——王成章老师。也暗暗发誓,以后不能在文章里出现错字,特别不能出现常识性的错误。不知是好了疮疤忘了疼,还是怎么的,在后来的投稿时,出现错字,甚至常识性错误还不时存在。过去我通过微信给《泰州晚报》副刊投稿,两三年时间里,有近三十篇散文被该报副刊采用。问题来了,也就是我的投稿里也老是出现一些错字。《泰州晚报》总编辑翟明老师在微信里多次对我说“要修改,要打磨”。
文章出现错字或者引文出现问题,对于我来讲已经不是偶然的一次事件。多年前,我的一篇文史被《特别关注》转载,有位热心和细心的读者读到我这篇文章时,也发现了里面一些常识性错误。当我在网上看到这篇网文时,也暗暗发誓以后投稿之前一定要认真校对,严肃修改,不能再出现一些令人贻笑大方的错误了。发誓容易,履行诺言难,我就是这样一个说话不算话或者出尔反尔的作者。现在我还坚持码字,可投稿的热情却越来越小了,以前一两天不朝编辑部投稿就跟少什么似的,也就是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现在一连十多天不投稿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为什么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投稿过程中,担心文章里出现错字,或者又会出现常识性问题。一个人犯错误,并不怕,怕的是不敢面对错误。我给编辑投稿少了,就是我不敢面对错误的一个方面。这是及不利于我的成长和进步的。
怎么办呢?记得周总理说过这样一段话:“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我将一如既往地码字和投稿。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我一定要注重修改和打磨,方可不辜负编辑对我的关爱,方可不辜负读者对我的期望。
【叫不上车不会扫码?#江苏出台50条措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日常的出行、就医、消费等场景中遇到不便。今天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刚刚印发的《江苏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重点任务清单》,从9个方面,提出了50条分解措施,并逐条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扬子晚报) 叫不上车不会扫码?江苏出台50条措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