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个考试要拖到明年了?
武汉这个事业单位招聘,虽然只招录74人,但是报名人数有两万多,最高竞争比接近4000:1,这个竞争在历年湖北公职考试中(含省考 国考 事业单位)属第一。已经延期了3个多月了,这多半要春节之后再考试了。
有报名的小伙伴没,还记得这个考试么。
2022年#武汉#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3月到4月发布!
近日,武汉市市人社局在武汉城市留言板回复网友留言称,2022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正处于前期计划征集阶段,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及公告发布时间尚未确定。考试公告预计将在3月到4月发布,具体时间需参考后续工作安排及疫情防控相关政策。
同时,这也就就意味着今年的武汉事业单位会与湖北省直事业单位一起参加5月份的全国事业单位联考。
#武汉头条#
2022武汉下半年事业单位报名人数,首日最高突破1100:1,简直可怕!武汉作为省会,中部中心城市,拥有百万大学生,每次省考事业单位总是格外抢眼,这次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首日破千,其中大部分都是省考事业单位没上岸的人员报考,人数飙升,看来这次又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湖北省省直及武汉市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考试成绩已公布,有人欢喜有人忧,更残酷的还在后面,笔试只占40%,面试占60%。
不会吧!2023年事业单位联考或将提前?
最近几天,网络上有图片表示2023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岗位正在申报中,预计1月10日完成申报,3月底笔试!
从图一我们看到“2023事业单位联考计划在3月中下旬进行统一笔试”,而小编从湖北省某省直单位中看到该单位已经发布了2023年的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公告,并且明确表示参加2023年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考试,还给出了一个时间“预计三月份报名”。
其次,小编找到了2022年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的报名时间和笔试时间(见图3),2022年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联考是4月中旬报名,5月下旬报名,图二和图三进行对比,提前了一个月。而图二中的单位作为湖北省的一个省直单位,招录公告已经明明白白的写了出来,文件也放了出来,明确表示参加2023年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考试,还给出了一个时间“预计三月份报名”,那很有可能就是3月底或者4月份进行笔试。
从图五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贵州、云南、湖北三省在近三年的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中,三个省份多次在一起进行联考,时间也相同,面试时间差别也不大,小编预估,贵州云南两省可能也和湖北一样已经提报了2023年省直事业单位人员招录计划,预估也会和湖北省一样,提前一个月进行报名和笔试。
无论是否提前,贵州云南两省的小伙伴需要尽快做出准备。
#2022武汉事业单位#
武汉事业单位截至9日18:00,22157人已报,15862人过审,201岗无人报考
原文链接:æ¦æ±‰å¸‚人事考试院
武汉市2022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缴费人数统计已出。
全市1822个岗位,共计划招聘3006人,总报名人数125625人,已缴费78040人。总报录比为1:26。
其中教育类岗位368个,共计划招聘1044人,总报名35197,已缴费24571人。总报录比为1:23.5。
#2022武汉事业单位# #武汉市2022年度事业单位招聘#
7.17 武汉市直事业单位面试真题,测测你能打多少分?
1.武汉是一个英雄城市,请你结合武汉的优势,谈下怎样打造现代化的武汉?
2.对于一些惠企利企的政策,在调研中有企业反映宣传不到位,门槛高,普及率低等问题,请问怎么解决?
3.对于硕博毕业生扎堆小县城的现象,有人说是大材小用、资源浪费,请问你怎么看?
武汉事业单位为什么越来越难考,普通人的逆袭有很多你想不到的!
眼下事业单位开始进入复试接到。我的前东家是武汉事业单位,十几年前还不是那么热门,同学们个个都往广东深圳跑。那边待遇好太多,师范专业直接入编,不像现在这么卷。同学们买房早的,基本都是两套,家产千万级别了。
我们有当年考上进入复试的,放弃,去读博,然后第二名替补进来的;有家里有关系,看不上,去中石化的;还有正式入编前放弃,移民海外的。
刚刚上班坐班车,单位的老人们以为我们是学生,后来发现我们是考进来的,以为我们找了关系,可能是想到自己的子女还是合同工或者人事代理,对我们颇不客气。
进去以后发现,这单位一家两个、甚至一家三口在一期的太普遍了。比如在机关出了什么问题,就下放到事业单位的;儿子在部队当兵,复员进来的。工龄长的,在打印室一个月都有五六千。反正单位安置家属很容易,他们高中毕业,再进行继续教育,拿个大专文凭,后来分布在学校基建、教育中心、工会等行政岗位,拿着编制,安安稳稳一辈子。每月有餐补五六百块钱,一天三顿饭可以在食堂吃,旁边还开了小超市,花不完的买日用品零食。
我见过一家三口挺奇葩的,母女都在图书馆。早上她们跑完步,在食堂过早,开始冲凉。两个小时左右,就是午餐时间,打完饭,一家人在一起吃,或者直接在家里做好饭带过来的。接着午睡,下午四点半班车,一家人一起回去。我第一届学生,母亲是机关核心部门的,虽然孩子是大专学历,可是通过自考本科,再去英国读个一年硕士,回来留校。早几年这种情况很多
。还有人事代理人员,在行政部门,一旦事业单位招考进了面试,他们就能够顺利逆袭。普通人想考入武汉事业单位,现在越来越难,因为还有很多老人没有消化完,或者你自己实力超强,能够考第一。
我当年因为报考江苏公务员,刷了不少题,后来误打误撞报考武汉事业单位,虽然题目是大杂烩,也考了第一,和第二名官二代遥遥领先。对方也很客气,说自己只是过来体验体验,已经决定去中石化了。
这种学校有科研吗?没有,教授都是买版面,科研不端的比比皆是。所以我现在的学生一旦参考文献只有一两个版面的论文,我一定会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