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工商管理的同学如果这些基础知识书籍没认真过一遍,别说懂管理、懂经济。
今天查了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我以为两科都会过的,结果有点失望。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刚好及格,84分,一分都不多,一分也不少。工商管理(中级)就很郁闷了,只有80分,差4分,就两道选择题的事情。唉,只有明年补考这一科了。由于是两年滚动计算的,明年专业科如果没过,基础科今年通过了也是白费。
应试教育我自认为还是可以的,我没有买书本来看,在网上买了电子题库来做,就做了两个月题库。这样想,能通过一科,也算不错了。明年继续努力吧。
中级经济师大鹏老师温馨提示:
经济基础知识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属于新增内容,
按照新增必考的原则,大鹏老师精心为你准备了12道试题。

同学们务必好好看一下,做一下,点到为止,你懂的!
同学们好好做一下,不要后知后觉,非等到考完了才反应过来!
1、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描述正确的是( )
A.私有制为主体
B.市场经济体制
C.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 )
A.价格由市场决定
B.社会经济资源由市场配置
C.社会主义公有制
D.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
C.国有经济
D.集体所有制
4.我国实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是( )
A.按投资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称为( )
A.资源配置
B.资源配置制度
C.资源配置理论
D.资源配置方式 .
6、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的形式是( )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E.外资经济
7、按劳分配的内涵包括( )
A.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C.完善市场秩序
D.增加劳动者报酬
E.各尽所能
8.经济制度体现在( )方面。
A.所有制
B.收入分配制度
C.资源配置的方式
D.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E.社会管理
9.社会主义所有制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方面。
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地位
C.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 E.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10.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需要加强推进下列工作( )
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地位
C.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D.实现共同富裕
E.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11.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 )
A.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
B.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
C.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D.坚持共同富裕
E.坚持乡村振兴
12.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
B.社会经济资源主要由政府的计划配置
C.价格主要由政府决定
D.社会经济资源主要是由市场配置
E.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

同学们好好做一下,不要后知后觉,非等到考完了才反应过来!#中级经济师#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大鹏老师#
大鹏老师精讲课程
#关注我# #生活福利社#
值得瞧一瞧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概念
中级经济师大鹏老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简报第61期
授课内容:第十八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
授课老师:大鹏老师
考试重点:
一、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它是一种派生需求。
二、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
1、MV=PT (VM=PT 你为嘛骗她)
2、M货币量、V货币流通速度、P物价水平、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其中T和V比较稳定。
3、结论:M和P有关系,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三、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1、=KY/M(KYM, 可以吗)
2、 Y: 总资源(总收入) M: 名义货币供给

K: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KY真实货币需求)
3、结论: 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
货币价值与名义货币供给量成反比。
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1、交易动机:是收入的增函数
2、预防动机:是收入的增函数
3、投机动机 :是利率的减少数(偷鸡不是投资)
4、流动性陷阱:是货币与债券的持有程度
五、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
1、财富总额: 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同向)
2、财富构成 :人力财富是指个人在将来获得收入方面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未来的人力财富总要转化为现实的非人力财富,转化过程需要货币。 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同向)
3、 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反向):

其他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定期存单)的 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越少。
4、如果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持有货币意味着损失,人们就会减少货币持有量。
5、其他因素 :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随机因素。
考点预判:
1、以上4个货币需求理论,哪几个是传统的货币数量说?
2、弗里德曼正比反比的问题。#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大鹏老师##经济师#
大鹏老师精讲课程
2021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6页纸[撒花][撒花][撒花]
宏观经济需要一点基础知识//@P98479:看了一大堆,没明白啥意思[what]

人民币汇率升破7,什么原因导致,有什么影响,我们该怎么办?
中级经济师大鹏老师 经济基础知识 历年真题 章节汇编
1-1市场需求
1. [单选题](2015年 2021年)影响商品需求的最关键因素是()。
A.商品价格
B.消费者收入
C.预期
D.消费者偏好
2. [单选题](2018年)从坐标图上看,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向右上方位移的因素是()
A.技术进步
B.需求交叉弹性发生变化
C.该商品价格提高
D.消费者收入增加
3. [单选题](2019年)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产品本身的价格
B.消费者预期
C.消费者收入
D.消费者偏好
4. [单选题](2019年)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产量 因素绘制某种消费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坐标图上表现为这种产品的()

A.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5. [单选题](2020年)政府实施减税政策使消费者的收人提高,从而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
A.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
B.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
C.需求曲线将向左上方移动
D.需求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
6. [单选题](2020年)关于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市场需求就是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B.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欲望
C.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分下,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能力
D.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能力
7. [单选题](2021年)关于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需求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市场预期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实际购买的数 量
B.需求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购买并且具有 价值的数量
C.需求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 量
D.需求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收入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能够购买的数量
1. [多选题](2015年)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包括()。
A.该商品自身的价格
B.消费者偏好
C.消费者收入
D.价格弹性
E.生产成本
2. [多选题](2017年)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生产技术
B.生产成本
C.消费者偏好
D.替代品的价格
E.互补品的价格
3. [多选题](2020年)不属于需求主要影响因素的有()。

A.消费者预期
B.生产费用
C.消费者偏好
D.生产周期
E.消费者收入
4. [多选题](2020年)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A.替代品的价格
B.预期
C.互补品的价格
D.产业结构
E.生产成本
#经济师##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大鹏老师#
大鹏老师 历年真题解析
不愧是衡水经济学者!完美整理归纳经济法基础知识必背口诀,经济法学霸们快来看看最好收藏起来!说不定就能帮助到你!
#教育# #教育微头条# #衡水头条#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知识:经济学术语】
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容易涉及到一些经济学术语的考查,主要考查对应关系。比如 CPI 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体现什么经济学意义。中公教育给大家介绍常见的经济学术语相关知识。
一、常见经济学术语

1.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①GDP一般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构成。
②GDP经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
③以下几项收入不计入 GDP:家务劳动、自给自足、二手房价值,政府转移支付。
2.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地域概念,GNP 是国民概念。GNP 按照国民原则计算,只要是本国(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地区内)居住,其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3.CPI与P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 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反映物价变动的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当 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当 CPI>5%的增幅时,我们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 PPI,其主要的目的是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 对 CPI 有一定的影响。PPI 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CPI 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4.恩格尔系数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通常用来表示生活水平的高低,值越大表示生活水平越低。
5.基尼系数
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0-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2-0.3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0.3-0.4收入分配比较合理,0.4-0.5收入分配差距较大,0.5-1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警戒线。

6.外部性
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外部经济(正外部性):个体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得不到补偿,例如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修剪草坪等。
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个体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承担相应的成本。
7.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比如:覆水难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已经购买的电影票:电影开始发现电影不好看,但也不能退票了。
8.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的其他方案所付 出的最大代价或丧失的最大潜在利益(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精力是有限的,做一件事情时,不能同时做其他的事情)。关键词“最大”。比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鱼和熊掌只能选择一个,不能二者都要,选择鱼的话,机会成本就是熊掌,反之,选择熊掌的话,机会成本就是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