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和中国海防都是选股比较仓促,已经止赢了鹏博士,就想着赶紧再进一个,赌性太大,没有长时间的去观察个股。选股一定要遵从板块,个股原则。消费板块确实有涨幅,但是双汇没有跟上。原因呢,咱也闹不明白,以后这种个股就不要选。中国海防,没有仔细看公司19号有一个大额度的解禁,并且军工板块整个都是下行趋势。两点以后要注意的地方,一个呢,以后要看个股和板块的契合度,去寻找涨幅高于板块的个股。第二,要看一下公司大事,看下最近有没有减持或者增持。这两个股票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因为一开始就错了,就别犹豫,赶紧砍,不管有没有反弹,砍的都比较果断。
双汇和牧原已经涨停,就不推荐进股票池了,调入了昨晚推荐关注的新希望。
万隆亢龙有悔,是选择明智退位,还是死硬到底,结局无论如何,都不美妙。这与万宏建无关,与生命真谛有关。作为吃瓜群众,我拭目以待。双汇股票还会有两个跌停吗?那将是“黄金坑”!
双汇发展又是一个大白马,变成了一匹大黑马,股价从60多块,跌到现在20多块,经历了猪周期,父子内斗,已经跌到跌无可跌,这只股票我已经跟踪了半年多,在它跌到30多的时候,我就想建仓买入,但是我凭我坚强的意志控制了我这只手,现在20多,跌到腰斩又腰斩了,不知道现在能不能买入,值不值得入手?欢迎各位股友给我意见,非常感谢!!
小马30元买了一万股双汇发展,目前股价到了28元,他说跌了那么多了总会涨,以后会到65或者70元。我个人认为目前回调比较多了,虽然不知道底在哪,不过这只股票是猪肉周期股,周期比较长,一般三到五年一个周期,如果没有耐心是很难赚钱的,当然如果有耐心,逢低布局,等待猪肉上涨,赚钱是大概率事件。不过周期股需要很长很长的耐心,要忍受长期不涨的准备。
猪周期来了,三支中线优质标的,值得收藏深度研究
1、 双汇发展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屠宰业和肉类加工业为核心,向上游发展饲料业和养殖业,向下游发展包装业、商业,配套发展外贸业、调味品业等。主要产品是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生鲜品冻品。国内肉制品行业第一品牌。
现价:30.36 总市值:1052亿
公司毛利率:18.96% 市盈率:18.01
每股净资产:7 公司营收情况:137.91亿
2、 湘佳股份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种禽繁育,家禽饲养及销售,禽类屠宰加工及销售,饲料、生物肥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有活鸡、活鸭、冰鲜鸡肉、冰鲜鸭肉、饲料、有机肥。
现价:44.95 总市值:45.8亿
公司毛利率:19.21% 市盈率:97.91
每股净资产: 15.90 公司营收情况:7.84亿
3、得利斯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以“得利斯”为商标的冷却肉及冷冻肉等猪肉生肉制品、火腿等各类低温深加工熟肉制品。主要产品为冷却肉及冷冻肉、低温肉制品、中式酱卤类产品、速冻调理类产品、牛肉类产品。“得利斯”牌低温肉制品连续多年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名。
现价:8.68 总市值:55.28亿
公司毛利率:14.88% 市盈率:45.19
每股净资产:3.76 公司营收情况:7.07亿
以上个股仅供参考!
笔落惊风雨,点赞是祝福!
双汇发展,持仓亏损九万,亏到我吃不起猪肉。
中午吃饭,想想股票就伤心。猪肉价钱今年跌了好多,但是我在双汇上亏的钱可以买一车猪肉。
在猪肉价钱和内部争权两大利空下,一路下行。不知道何时是尽头?
虎毒不食子,父慈子才会孝,但双汇集团的掌舵人万隆与儿子万洪建,却上演了一场为了利益而灭亲的宫斗剧。
1998年,双汇A股上市,借助股市资金快速壮大主业,从河南漯河走向了全国。
当时双汇火腿肠火遍中国,一方面,瞄准搭配没有肉的快餐面市场,另一方面,在生活条件还达不到每天有鱼有肉的年代,火腿肠在不少孩子眼中,比肉还香。
赚到了钱的万隆每年都到国外待上一段时间,参观国外肉类工业,他发现外国人都在做冷鲜肉,于是他决定直接照搬过来。
2000年,双汇第一条现代化屠宰冷分割生产线投入运营。冷鲜肉通过精细加工、发挥工业优势,大批规模化。
万隆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2000年双汇发展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利润超2亿元,其中以高档火腿肠、中西式低温肉制品、鲜冻猪分割肉为主的各类肉制品销售收入14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8.47%。
接下来就是进一步扩大规模,万隆的双汇公司开始在全国各地投资建厂。
并且迅速成为了全国冷鲜肉市场的佼佼者。
不过,企业大了问题也出现了,2011年,双汇出现了第一宗丑闻,当年3.15晚会曝光了“瘦肉精”事件,双汇也卷入其中,第二天,多地全面禁止河南的猪肉,济源工厂无限期停产整顿,双汇股价开盘即被巨额卖单封死跌停,因此,当时年近七旬万隆亲自出来道歉,化解这场危机。
人们的记忆永远是短暂的,在这场风波之后的2013年,双汇以71亿美金收购美国最大的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史密斯菲尔德负责养猪,双汇在国内负责杀猪、制作肉类产品,这种蛇吞象的资本操作,给了投资人极大信心,双汇股价走出低谷,但这也为日后万家父子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当时,儿子万洪建不认为海外收购对公司长远发展有益,他觉得美国业务已经非常成熟了,把钱投到国外除了获得更便宜的冻肉外,并没有什么发展前景。
与之相比,国内的市场才真的可以分到大蛋糕。
确实,之后双汇资金持续流出国内,2014年,双汇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改名万洲国际,成为双汇中国公司的控股方,并且陆续汇到境外35亿美金,光是史密斯菲尔德厂房改造建设冷库的支出就达到30亿美元。
然而当时万隆对儿子万洪建的意见视而不见,甚至给儿子戴上了大逆不道的帽子。两人大吵一架后,万洪建辞职而去。
但这只是宫斗的开始。
2016年4月,由于万隆重病,儿子万洪建被叫了回来,担任了双汇集团母公司万洲国际副总裁,负责集团的国际贸易业务。
然而,父慈子孝的景象仅仅维持了五年,两人就彻底决裂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父子两人“反目成仇”?关注危机博士,后续接着讲。#商业思维# #双汇# #上市公司# #企业# #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