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 #加拿大留学# #加拿大生活#
聊聊加拿大人生孩子、养孩子能享受哪些福利?
不管在全世界哪一个国家,养育孩子都是一件花钱的事情。但是在加拿大,养孩子远远没有在其他国家花那么多钱,因为加拿大对于生孩子养孩子都有相当多的福利津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在加拿大养一个孩子,可以享受到哪些政府的福利补贴呢?
首先 在加拿大,母亲从怀孕到生产,无论是产前检查,还是住院分娩,都是免费的,而且生小孩儿住院期间的营养餐由医免费提供。
父母只要具备条件,还可以申请怀孕、育儿及患病津贴。
不论你工作性质是全职,兼职,季节性或临时工,只要是有向就业保险计划供款,就可以申请这三种津贴金。
然后是孩子出生后能享受到的各项福利。
儿童税务福利金:
俗称牛奶金,是为协助家庭抚养18岁以下的子女而设。照顾子女的家长,必须与子女同住。政府根据家庭收入和子女的数目、年龄而计算,每月发给符合资格的家庭,通常发给母亲。平均一个月有600~800加币左右。
托儿补助金:
一个小孩的月托费要600-800加元,因此政府就专门拨款成立托儿补助金。政府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有时补贴一半,有时全额补助。这笔钱直接支付给孩子所就读的幼儿园。
教育补助金:
在加拿大,只要年满5岁,都可以选择居住区内的公立学校入读,从5岁开始入读幼儿园到十七八岁高中毕业,所有费用全免。
所以在加拿大养育一个孩子会很轻松,如果你要生育几个孩子,那就不用出去工作了,政府补贴就足够基本生活费了,你只需要做好全职妈妈就好了。
在加拿大生个娃娃会有什么样的福利呢?
首先你的家庭从小孩子出生开始一直到18岁,每个月会获得牛奶金,补助金额的多少是根据家庭收入而定的,一般是几十加币到几百加币不等,产假呢最高可以休息十八个月,而且其中十二个月还算是带薪年假,会获得之前员工工资的55%的收入,所以可以安心在家带娃了,孩子六岁到十八岁上学都是免费的,但六岁之前学前教育是自费的,但可以申请一个托儿补助金,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有时补助一半,有时可以全部补贴。加拿大ZF鼓励多生孩子的,生得越多越好
湾湾是怎么了?为什么湾湾年轻人不愿意生了?去年小孩出生直接干到负增长,还全球最低。
对于这个问题,湾湾为了让年轻人人多生孩子,也是煞费苦心,比如不孕不育补助,生育津贴,托儿费用补助,甚至结婚补助,都在咔咔的发,但湾湾人就是不愿意生。
其实,湾湾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发再多钱也没用。湾湾年轻人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才是不愿意生的最大原因。
蔡大妈谋独的企图是湾湾社会的最大不安定因素,也是阻碍湾湾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年轻人害怕生下来孩子,就要在这种不安定不确定中生存,也不能享受好的经济盛宴,对孩子的未来是抱悲观态度的,自然不愿意多生。
出差餐补,直接按标准在差旅费报销单上填列可否,依据文号❓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第二条第(二)项规定: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出差##餐补##报销##纳税#
台湾居家式托育的经验
1.居家式托育的政策与管理
1987 年,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颁布了《邻里托儿专案计划》及《居家托育保姆专业训练与转介服务》,推动居家托育服务方案的实施,并为居家托育服务的专业化训练和管理奠定了基础。1989 年,高雄家庭扶助中心颁布了《居家托育人员服务训练方案》,为居家托育人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统一的训练方案和要求,之后在全省范围内陆续开展保姆基础训练工作。此培训不仅提升了保姆专业形象与素质,而且满足了育儿家庭的托育需求,协助双薪家庭解决育儿看护问题。2000 年,台湾儿童局(卫生福利部门社会及家庭署的前身)颁布了《社区保姆支持系统实施计划》,期望整合并规范社区保姆资源,这也成为了居家托育服务中心建立的开端;之后又先后颁布了《建构友善托育环境———保姆托育管理与托育费用补助实施计划》《居家式托育管理实施原则》《居家式托育服务提供者登记及管理办法》等政策。这些政策推动了居家式托育及其整个托育行业的兴起,并促使托育服务朝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托育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对托育服务这一职业的认可和支持。
在管理上,婴幼儿托育服务主要由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门的社会及家庭署主管,其中居家托育服务的具体运行、管理主要由居家托育服务中心(2016 年之前称为社区保姆系统)负责,例如保姆的专业化培训、质量监管督导等方面。政府在各直辖县、市等地设立居家托育服务中心,将保姆纳入各区域居家托育服务中心,最终各县、市居家托育服务中心构成社区托育服务网络,从而整合保姆托育资源,提升保姆托育质量,并形成专业化居家托育服务模式。
2.规范化的保姆登记制度
台湾自 2014 年起开始实行保姆登记制度,按照《居家式托育服务提供者登记及管理办法》中提到的要求提供登记注册文件,两项均审查合格后才能成为登记注册的保姆。
(1)居家托育人员需具备的资格需要年满 20 岁,并取得保姆人员技术证;修习过幼儿保育、家政、护理等相关学科;接受托育人员从业训练,并获得结业证书。
(2)居家托育人员需提供的登记文件近 3 个月内的健康检查合格证明;保姆人员技术证或修习过幼儿保育、家政、护理等相关学科或托育人员从业训练结业证书等资格证明;近 3 个月内警察刑事记录登记证明;自我评量托育服务环境安全检核表(到宅托育免附);申请居家式托育服务登记书及申请调阅警察刑事记录同意书;共同居住成员名单(到宅托育免附);身份证以及近 3 个月内 2 寸照片。
完成保姆登记注册后,居家式托育保姆想要正式从事托育服务,需向当地市政府登记后才能收托,否则被处以罚款。总之,实施登记制度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居家式托育保姆的从业情况、分析托育市场的供需变化、保障婴幼儿权益、为居家托育保姆提供在职培训;另一方面是将不符合规定的人员排除在外,保障托育服务安全及服务质量。
3.专业化的托育人员培训
台湾对于托育服务人员的要求专业且严格,居家式保姆培训分为职前培训、在职进修两个部分
(1)职前培训台湾针对想要从事保姆工作的人员开设126 小时的职前训练核心课程。
(2)在职进修在职进修是提升保姆职业技能,保障看护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居家托育服务中心定期提供进修机会,并要求加入该中心的保姆必须每年参加至少 20 小时的在职进修培训,从而提升专业态度及专业技能。
4.系统化的监管督导
具体的督导管理工作由居家托育服务中心的人员负责,其人员主要来自于保姆专业团体,负责整合保姆资源以及督导访视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整合保姆资源居家托育服务中心的人员负责整合保姆资源并促进其完善,通过登记并汇总辖区内的保姆基本信息,如电话、住址、托育经验与资质等,为想要获取居家式托育服务的家庭提供保姆基本资料和信息,促使保姆与家庭之间尽快达成合作。
(2)督导访视居家托育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对保姆进行督导,分为访视辅导员、督导两类。
访视辅导员负责保姆的访视辅导工作,访视内容包括对家庭环境、保姆资质、收费情况、幼儿发育情况的监察等方面。例如,在家庭环境监察方面主要进行环境的清洁与安全程度的监察、环境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认知影响的监察,并对不达标者给予警告或罚款。
督导则是监管访视辅导员,促使居家托育服务工作正常开展,例如收托访视,督导应在 30 日内完成对新收托幼儿的访视。对于初次收托幼儿的保姆,1 年至少被访视 4 次;拥有 1 年以上经验的保姆,每年至少被访视 1 次;全日、夜间保姆,每年至少被访视 4 次。
另外,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门的社会及家庭署还颁布了居家托育服务中心的评鉴计划与指标,了解居家托育服务中心管理及服务情况。
参考文献:张萌萌,姚寓菡,旦增央宗,王兴华.台湾居家式托育经验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20,(第12期).
从你怀孕的那一刻起,你就被世界最好的福利包了。如果你生活在加拿大,生孩子是你一生中得到的最高的福利。
加拿大的福利在全世界仅次于瑞士。所以每年的世界最适宜居住的国家加拿大基本上都是第二名,有时是第一。最适宜居住不是讲的气候而是人们生活的满意度。
在加拿大生孩子可想而知你的满意度会是多少,和国内相比的话,我可以保证的告诉你,你的满意度会超过200%或更高。提醒一下,不要把我想成是中介,只有生活的失败者才会在国内提着一个破提兜当中介或推销什么保险一类的。言归正传。
如果你想当宝妈,自你怀孕的那一刻起,你的妇产科医生就会把你的一切都安排好,包括每月一次的定期检查,胎儿的发育畸形检查等等,有的是她亲自做,有的是她安排你去大医院做,你的一切都是她安排,一直到接生完毕,知道吗她也是你的接生医生,她一直会负责到把你的孩子接生出来,把你安全送出医院,才结束她的任务。还有一种服务,就是心里辅导。如果你没有生孩的经验,社区服务中心会免费为你提供心理辅导,减轻你的压力,会象哄小孩一样哄着你,不让你害怕。
从你怀孕直到生产,你的任务就是拿着肚子去,再拿着肚子回来,最后是拿着肚子去,抱着孩子回来。这期间你不需要花一分钱,所有的费用都是政府为你出,国内生孩子要花好多钱吧。
加拿大法律规定,任何公司都不可以解雇怀孕的员工,孕妇生产以后要保留生孩子以前的工作岗位,或类似的工作岗位,这和国内怀孕了就遭解雇对比显著。孕妇临产前12周也就是3个月开始休息,政府按最多不超过$573/周或是你工资的55%给你补助,产后可以休息12个月或18个月,你老公和你谁都行。每周的补贴不一样,12个月是55%,18个月是33%。时间不一样但政府补贴的钱是一样的。幼儿出生以后即可享受幼儿托儿补助和牛奶金补助,补助金额按家长收入情况而定,收入越多补贴越少,收入越少补贴越多。牛奶金补助到18岁。
养不起娃了!80%澳洲家庭幼托费比水电费还贵!
近三分之一的澳洲家庭花在幼托上的钱比花在杂货上的钱还多,超过80%的家庭花在幼托上的钱比他们的水电费还多,这导致养娃已经成了全澳成千上万家长无法负担的责任。
教育和健康政策专家米切尔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的分析发现,对于386,000(39%)个澳洲家庭来说,托儿服务实在太昂贵了。该报告使用了一个国际基准,即使用儿童托育开销不超过可支配收入7%的标准来确定该服务的可负担性。
对澳大利亚全国家庭、收入和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31%的家庭在托儿所的花费超过了杂货,83%的家庭在托儿所的花费超过了水电费。近70%的家庭在幼托方面的花费超过了交通费用。
报告的共同作者赫尔利说,对澳洲家庭来说,送孩子去上托儿所比去上私立小学还要贵。
赫尔利博士说:“许多家庭没有使用儿童早教和托育服务,这意味着儿童没有得到早期学习对身心发展好处。”
这项由慈善组织Minderoo基金会资助的研究还发现,与高收入家庭相比,中低收入家庭支付的托儿费用占其家庭收入的比例更高。在家庭年总收入低于70,000澳元的家庭中,约有48%的家庭将其家庭可支配收入的7%以上用于支付幼托费用。对于收入超过20万澳元的家庭,34%的家庭支付的托儿费超过7%。
来自墨尔本北郊Reservoir的丽兹说,她三岁孩子的托儿费用甚至超过了她的房贷还款。她和另一半都在IT行业工作,另外还有一个三个月大的婴儿,他们获得了每年上限为10,000澳元的幼托补贴,但这笔钱在3月份就用完了,这意味着自3月份以来,他们每周分别要自费500澳元和700澳元,送两个幼儿一周五天去托儿所。而他们的两居室单元房每周的按揭还款仅为500澳元。
“我们已经让女儿退出了全日托,因为这对我们的收入影响太大了。”丽兹说,“我们实在是负担不起。但明年我们还是得送两个孩子去接近全日制的托儿所,每个孩子每周500澳元。”
丽兹表示,如果她在工作中获得晋升,收入就将超过可以领取幼托补贴的标准,导致得不偿失。“如果我想继续领取幼托补助,就不能申请晋升。”她说。
来自悉尼内西区Ashfield的罗莎说,去年她把三岁儿子送到托儿所,每周五天,这意味着她的时薪只剩下10块钱。如果明年她把三个月大的儿子也送去托儿所,那么幼托费将比她作为教师的日薪还高56澳元。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但为了这份工作倒贴钱让我感到 很不公平,我们付给托儿所的钱比我们的房租还要多。”
虽然她丈夫的收入较高,但罗莎说,自己“作为夫妻中收入较低的一方,感觉外界在强求自己留在家里带孩子算了”。
悉尼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家希尔副教授说,尽管联邦预算增加了幼托补贴,并从明年开始生效,但幼托仍然是一项巨大的开支。
她说:“使用托儿所的家庭自付费用高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且,早教和托育的高成本也是家长参与工作的一个持续障碍,尤其影响到妇女参与工作。”
“… 而这对领导岗位上的性别平等有着长期的重大影响,对长远的收入和退休金也有真正的重大影响。”
教育和青年部长杜吉说,澳洲家庭的平均自付幼托费用为每小时3.93澳元,四分之一的家庭每小时支付不到2澳元。他说,幼托补助是 “针对那些最需要的人”。
他说:“我们在预算中宣布的额外支持将进一步降低每年约25万个家庭的幼托费用。”
澳洲热点资讯,请关注@马克西说澳洲
【美国的扶贫政策怎么样?】#涨姿势#
美国有很多穷人和无家可归者,政府的扶贫政策怎么样?
图1:纽约无家可归者
图2:San Francisco homeless
图3:洛杉矶无家可归者
问:“美国对于贫困家庭和儿童有什么有效的扶持政策?
答: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都有许多帮助贫困家庭及儿童的政策,其中起骨干作用的是联邦社保署的“低收入保障金”、“医疗补助项目”以及“食品券项目”,这些项目让低收入家庭可以每月获得现金、免费医疗服务以及食物。此外,各地政府还有各种生活补助费、冷暖气补贴、住房补贴、中小学学生餐费补贴、托儿服务等等。
“低收入保障金”(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是联邦政府帮助低收入者的主要项目,截至2020年12月,全美共有796万人得益于该项目,其中13.9%的人年龄在18岁以下,18-64岁的人占57.2%,65岁及以上的人占28.8%。平均每人每月得到575美元的资助,其中18岁以下的每月675美元、18-64岁的每月605美元、65岁及以上的每月468美元。联邦政府每年花在“低收入保障金”方面的经费约为576亿美元。
符合领取“低收入保障金”的因素很多,比如是单身还是已婚、年收入多少、存款不得超过2000美元等。2020年联邦政府公布的贫困收入标准为:一人年收入12760美元、两人17240美元、三口之家为21720美元。
除了“低收入保障金”外,“医疗补助项目”(Medicaid)与“儿童健康保险计划”(Children’s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简称CHIP)也是联邦政府帮助贫困者的主要项目,2020年8月共有6979万人得到“医疗补助项目”的照顾,还有669万儿童得到“儿童健康保险计划”的照顾,这两个项目基本都是免费看病吃药。联邦政府医疗补助项目网站统计显示,2018年花费在“医疗补助项目”上的钱高达5970亿美元、花在“儿童健康保险计划”上的钱为190亿美元。
图4:迈阿密地区一所高中的志愿者正在分发免费食物(照片:美联社)
“低收入保障金”、“医疗补助项目”与“儿童健康保险计划” 之外,联邦政府还发放食品券给低收入者,这个项目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部分,1939年联邦政府开始实施“食品券项目”(Food Stamp Program),该项目一直延续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食品券项目由联邦政府主导,主管部门是农业部。进入21世纪后,食品券的发放大部分改为使用食品卡,所以国会在2008年将“食品券项目”改名为“营养辅助项目”(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但由于该项目历史上以食品券著名,所以现在一般人还是称食品券项目。
图5:失明女士费尔班克斯(右)获得联邦政府对盲人的补助(照片:美联社)
食品券项目是联邦政府最重要的对抗饥饿的措施,2020年4月有近4300万人加入了该项目,领取人数最多的州是加州(445万)、德州(363万)以及纽约(335万)。2019年每位“营养辅助项目”参与者平均领取130美元用于购买食物。
来源:美国政府资料
#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来了#放开生育的节奏越来越快了,也足见我们国家老龄化压力之大。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研究生同学妍,毕业以后我们都找到工作,开始陀螺一样的生活,她和男朋友开始苦学雅思,然后男朋友考上了澳洲的研究生,她去陪读,毕业后就一直住那了。
我上班十几年,她说她一直也没去找工作,这十几年干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生娃!先后生了三个儿子,在家里这简直是女王呀,从老的到小的,带出来很拉风。
我才了解到澳洲的生育福利真的是超牛呀,比如有新生儿补贴、父母补贴(两周)、托儿福利金、托儿费用补助(最高能到50%)、税收福利政策,每个孩子都适用,金额可能会有所不同等等。
很难想象,如果是我,家里只有老公一个人赚钱,我不上班还带着三个拖油瓶该怎样生活呀[吐舌]。
这次感觉我们国家是要真的开始行动了,本次还公布了一些三孩生育的配套政策,比如推进教育公平,降低家庭教育开支、完善生育休假和生育保险、加强税收和住房政策支撑……
有了这些土壤培育,人们才敢生,才愿意生吧。
你会选择要二孩或三孩吗?欢迎留言~
#三孩生育政策来了##“三孩”猜想 : 80后将成生育主力#”
哇,太开心了! 刚刚看完“北京人在乌克兰”的最新视频,阿光和他的家人平安抵达瑞典首都,并有位好心的当地华人大姐接待了他们一家。在进入瑞典的时候,约有1/3的人被拒,阿光的老婆说,如果没有孩子,估计阿光也会被拒! 祝福,珍惜,感恩吧!
在视频跟帖里,读到关于瑞典对孩子的福利内容,我想,这也许就是阿光选择欧洲北上的原因吧!人首先得活下来,然后为5个孩子和家人争取最大的福利! 希望他们从此安居乐业吧。瑞典华人大姐请他们到她家公家婆的中餐馆午餐,家公讲话一听就是广东人,乡音依旧! 阿光家逃难这一路,都是华人伸出援手,运气不错!
以下内容为阿光视频跟帖的内容的复制和粘贴,是否属实尚未经过考证哦!
“瑞典生育福利:
1. 二人一共拥有480天的带薪产假,还为托儿服务提供补贴;
2.父母每月还能获得1250克朗(约合人民币960元)的补助。
3.可领取135000克朗的最高奖金。(约合人民币9.5万)
4.准妈妈们可以在预产期前7周开始休预产假,父母可以将自己的工作时间缩短最多四分之一
5.瑞典人均月收入2.5万人民币,年薪约30万人民币。”
图解:截图自阿光视频,看到他老婆孩子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了!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