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家企业的财务主管,我们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很大,对于应收账款,有什么好的管控措施呢?
作为会计人员,需要全面梳理和掌握公司的应收账款情况,重点关注金额大时间长的应收账款,全力协助和督促业务人员进行催讨。日常应收账款的管控做好三方面:
一是在签约之前做好客户信用评估,谨慎授信,对于已出现欠款的客户,及时调减信用账期甚至采取现销方式;
二是协助业务定期与客户对账,确认债权,赊销及时挂账,收款及时核销应收账款;
三是重点关注金额大时间长的款项,可以发律师函进行催讨,必要时可以采取诉讼手段,但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权衡是否一定要采用这种极端措施。
#思维财经##思维推荐# 【四方伟业应收账款猛增 拟募资7亿能否“亏损上市”】近日,大数据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成都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四方伟业”)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招股书,拟募资7.18亿元用于新一代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和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网页链接
在A股上市公司的造假案里,信威集团、乐视网、康美药业和康得新等,在专网通信案面前,都是小儿科!
2021年5月,上海电气发布一则83亿元应收账款爆雷公告。在一年半时间里,随着证监会的深入调查和上市公司的暴雷,一个以“专网通信业务”为幌子的隐蔽融资贸易网络浮出水面。
业绩造假的上市公司一个比一个狠:
2022年11月19日,*ST泽达公告称,2016年至2019年累计虚增营收3.42亿元,虚增利润1.87亿元。
2022年11月22日,合众思壮发布公告称,2017年至2020年涉嫌累计虚增收入15.81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21亿元。
2022年12月2日,*ST凯乐发布公告称,2016年至2020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512.2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9.36亿元。
2022年12月2日,ST宏达发布公告称,2019年至2020增收入7.2亿,虚增利润总额1.3亿。
其中,ST凯乐造假金额超过512亿,数额如此之大,行径如此恶劣,在A股史上都很罕见。
截止目前,已有15家上市公司卷入其中,累计交易金额预计超千亿元,被投资者称为“A股最大骗局”。
当然,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造假行为也彻底激怒了证监会。2022年以来,包括ST新海、*ST凯乐、ST宏达、航天动力、合众思壮、ST中利、国瑞科技、康隆达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实控人因涉及“专网通信业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未来,可能还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被曝涉案,和被证监会立案侦查。
来这里,认识世界!
应收账款[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 - 头条百科
这是一个复杂的单位帐户,看不懂。但是我觉得知道的这些单位都赚的是盆满钵满!
应收账款[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 - 头条百科
来这里,认识世界!
应收账款[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 - 头条百科
来这里,认识世界!
应收账款[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 - 头条百科
来这里,认识世界!
应收账款[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 - 头条百科
应收账款收不到[捂脸]//@准画家姐姐:检测机构不是说都赚的盆满钵满么,怎么一个月不到就开不出工资了?
国际阿糗风云储殷说有的检测机构因为拿不到钱,开不出工资,就不干了。检测机构的员工也发声,索要工资。储殷讽刺的说,这些机构和机构员工应该坚持坚持,配合配合,理解理解,那么多人封控断了收入被封在家里的时候,不也是让他们坚持坚持,配合配合,理解理解吗?让他们以大局为重,怎么换成自己就不行了?我觉得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手里有钱的人,就别要求没钱的继续居家封控,自己老实在家别出门感染了怨怪别人。同样不怕感染遭罪的人,也别要求不愿意放开的人出门,自己爱怎么出就怎么出,感染了也别哭天喊地。成年人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也要有自己的判断,网上说奥密克戎比感冒严重或者比感冒轻的文章,都是别人的症状,因人而异。
什么叫做资产?资产,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存货、以及固定资产。
什么叫做负债?负债,包括预收款项、应付账款、借款(包括银行借款等)、以及股东权益。
知道了什么是资产和负债,你就能透彻理解哪些东西是你的资产,可以变现;哪些东西是你的负债,绝不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