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陕西一位研究生(王南)坠楼身亡,他的哥哥发帖称学校和导师都联系不上。帖中图片很快被“屏蔽”,于是他在28日继续发帖。
这次的帖子,大意有三点:第一,说明坠楼地点是西北大学化工学院7楼;第二,声称学校将遗体拉到太平间,并没有通知家属;第三,提及王南生前曾给家里打电话,说导师羞辱自己,让自己压力很大。
王南的父亲在事后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说王南是2020年研二的时候从延安大学前往西北大学学习的,当时说只去两个月,没想到两年过去还没结束。10月19日,王南曾打电话给他说,自己不想在西北大学给老师做研究了,想退学。他怀疑自己孩子的死与导师的压榨有关。
①哪里的学生?
王南的父亲称,在与学校的沟通过程中,学校一直不承认王南是西北大学的学生。我认为学校的说法不能说是错的,因为王南研究生就读的学校是延安大学,之所以在西北大学学习,是因为延安大学的导师把他送到西北大学进行联合培养。
换个角度看,西北大学的说法也是够决绝的。学生毕竟是在西北大学离世的,这个时候表示“他不是自己学校的学生”,似乎有急于撇清关系的嫌疑。再怎么说,王南也确实是在西北大学学习;再怎么说,王南也算是两校联合培养的学生。而说到联合培养,咱们就不得不提这一段联合培养中的“神秘时间长度”。
②神奇的时间?
还记得王南的父亲是怎么说的吗?原本说去两个月,结果两年还没结束。问题来了,延安大学为什么要把王楠送到西北大学?时间为什么从两个月延长到了两年呢?这要从王南在延安大学的导师和在西北大学的导师说起了。
王南在延安大学的导师姓吕,他在西北大学的导师姓陈,吕老师和陈老师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都是师兄弟的关系。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王南的联合培养源自两位导师之间的关系。
既然是联合培养,就应该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原本两个月的培养周期延长到了两年?吕老师为什么拒绝让王南回到延安大学?陈老师为什么要一直留着王南?这些问题,就有待后续调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说法了。
③僵化的体系?
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前者的话语权显然更强,后者相对比较弱势。近些年学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要考虑的问题渐渐从“哪个导师学问大、教得好”变成了“哪个老板平台高、经费多”。有些导师在选择学生的时候,要考虑的问题渐渐从“哪个学生天赋好、基础牢”变成了“哪个徒弟更听话、更勤快”。
你可以把以上的这些变化看成是更实际的选择,也可以把他们看成是很现实的选择,或者说是很功利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之下,有些导师拉来项目,安排工作,让学生们替自己做事,但自己在指导上所花的力气没有多大;有些学生看重资源,背靠导师,快速发文章寻求毕业,甚至想好了在职场如何利用导师名气。
平心而论,有些时候,导师面对不成器的学生愁白了头;有些时候,学生明明够格毕业却被扣住不放。师生双方既看重利益,也被体系困住,做不到进退自如。
④智慧的应对?
就着王南身上发生的事,我想说一说作为弱势群体的学生们,怎样去面对读研不顺的困境。
第一,交朋友。读研过程中,无论如何得交一两个好朋友,有共同话题、能互相倾诉、可缓解压力的那一种。
第二,有爱好。阅读、观影、戏剧、音乐、花草、宠物,无论你发自内心喜爱哪一种,它都能成为你纾解压力的方式。
第三,可举报。实在碰上不靠谱的导师,可以保留证据大胆举报。举报大不了鱼死网破,用不着付出生命。即便学校不管,你还可以找媒体。
第四,能退学。不就是学位吗?拿不到就拿得不到,大不了退学就是。失去学位,浪费时间,总比失去生命,家人悲痛要好一些吧?
作为学校,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还是必要的。作为学生组织,定期搞“研究生吐槽大会”有益于心理健康。作为家长,在面对孩子“预警”的时候,别只单方面施加压力,谁也不知道哪一根稻草会把骆驼压垮啊。
对于王南身上发生的一切,你怎么看?对于当下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吧。
更多教育观点,请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
#西安头条#
人事持续变动中,湖北省委组织部9月23日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其中现任十堰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北财政厅厅长黄建雄拟任市州党委书记。
先看年龄,他出生于1971年,今年51岁,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福建仙游人,经济学的博士。
再看履历,1993年,他大学毕业后去了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先后是工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95年到1998年,他在厦门大学读了国际贸易的研究生。
1998年到2001年,他在福建计委经济研究所工作,担任二组副组长,组长,从副科到正科。然后他去了福建漳州市委政研室,先后担任经济科主任科员,科长。
2002年到2006年,他调任厦门市委,先后担任办公厅副处长,处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处长。
2006年到2009年,他在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秘书局任职,先后担任综合处调研员,秘书处处长,秘书局副局长。
2009年,他去了湖北,先后担任咸宁市委常委,副市长,秘书长,潜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荆楚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党委书记。十堰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北财政厅厅长,然后此番履新。
最后要说的,他长期在福建和湖北任职,在多个岗位有过任职,又在湖北多地任职过,可谓是经验和履历比较丰富,此番履新后主政一地,希望能够助力当地的高质量发展。#媒体人周刊# #湖北头条#
兰州以前为啥是西北重镇,石油、化工、机车、机床、毛纺、有色、核能等工业制造是相当牛逼,在全国都排在前列的,各方面原因导致这些年衰败了。问领导是问对人了[抠鼻]
兰州化学工业公司 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原为兰州肥料厂和兰州橡胶厂。1953年4月,中央化工局管辖的西北化工厂筹备处负责兰州肥料厂和兰州橡胶厂的筹建工作。1956年动工,兰州肥料厂和兰州橡胶1分设。1957年9月,化工部将两厂合并成立兰州化工厂,由化工部直接领导。
1958年11月,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肥装置建成投产,次年合成橡胶装置建设基本完工。1960年5月生产出中国第一批丁苯橡胶,9月.化工部决定改兰州化工厂为兰州化学工业公司。1961年底,兰化公司年产能力5000吨的管式炉裂解制乙烯装置建成投产,开始了由粮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转变。1967年3月,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实行军事管制,12月成立兰州化学工业公司革命委员会。1970年8月,化工部将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划归甘肃省,由甘肃省燃化局管理。1979年3月,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撤销军事管制,恢复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名称。1984年1月,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改属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领导。20世纪70年代初,该公司成为国内开拓石油化工新技术的第一个基地,20世纪80年代发展成为全国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之一。1986年,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被国家经委评为“全国100家经济责任制搞得好的企业”。
1987年获全国总工会首批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同年,晋升为甘肃省一级企业。
1987年,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占地5.54平方千米,建筑75.5万平方米;有职工3万多人,其中集体所有制职工5700多人。该公司建有乙烯、化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助剂等大中型生产装置41套,中间试验装置和环境保护装置38套。能够生产各类石油化工产品111种,其中39种被评为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G-8型ABS树脂获国家金质奖,丁苯软胶、本体聚苯乙烯、聚乙烯PE-M-13D022和浓硝酸获国家银质奖。有17种产品先后投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先后取得科研成果321项,其中属于国内首创的72项,获国家级奖励的26项,2个品种3次获国家金质奖。自投产之日起,30年间共生产2000万吨化工产品,其中一部分属国防军工所需或填补了国内空白。
1999年8月,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工主业分离组成兰州石化公司,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2000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炼化公司(1999年8月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分离重组的主业)合并重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2005年5月,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整合至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油化工分公司。
说一声对不起就这么难
西北永新化工家属院一永新家园物业隶属于甘肃建投物业部。自去年10月份以来更换了电梯维修保养公司以来,电梯忽上忽下,事故频发。就拿3号楼为例,26O户人家,自元月份以来争做一部电梯,其余两部停运。造成误工,误学,更为严重的是威胁到生命安全:老杨的孙子就读小学二年级,乘电梯从24楼瞬间跌到1楼,又从1楼蹦到24楼,幸好电梯門闪开,勇敢的小孩又蹦出了电梯间,经历了蹦极之险。今天虽说是修复了两部电梯,敢乘否?
今天2号楼老王的老伴,年过七旬,在早上六时许,独自乘电梯,从16搂跌落到2楼,被关了。老王呼救,11O和119火速赶来,历史1小时4O分,成功解救。尓后,兰州零距离采访甘肃建投物业部电梯维保领导人,竟然没有一句对不起。人心险恶竟至如此,只贪业主的供养的钱财,变成了,电梯杀手!
一千四百户业主,因为电梯而误工误考,延误就医;乘坐电梯严重威胁到业主的生命安全,我们听不见建投物业老总的一句对不起!
你,建投物业物业老总不作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严重损害国有企业的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周三,打卡西北兰州,一个叫西固的化工城,新建成的金城中心!这座化工城是当年共和国化工的发源地,多少父辈当年支援大西北来到此地,靠2家企业创建起一座城市,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但是它与现代化城市的融合却如此的晚,以至于到改革开放后的40多年后才迎来了万达,永辉等时代的符号!一到晚上9点基本就没啥人了,很怀疑它能不能经营下去!这个移民城市所有的人都循规蹈矩,由于按部就班的工作,业余生活也让孩子,家庭占据,所以没有其它大都市热闹的夜生活!这是一批时代奉献者的城市,在这里他们都没有归属感,但又离不开这里,所以他们的儿孙大多选择了离开,回到了他们爷爷,奶奶们来时的地方,大多是现在南方的大都市!留下这座历史的老城,变的越来越缺乏生机,真不知道在今后的时代发展中,它是会被淘汰还是能够再创辉煌呢!
【中国石化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亿吨级油气区#】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介绍,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部署在我国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的重点探井——顺北44X井,近日试获油气当量超千吨,标志着顺北油气田4号断裂带获得亿吨级油气区重大发现。至此,中国石化在该地区探明油气储量超2亿吨。
【《人民日报》海外版丨甘肃兰州新区:绿色发展 底色鲜亮】今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再次关注兰州新区:在中国西北,正在崛起一座“绿色新城”——甘肃兰州新区。绿色是这座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底色: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进建设绿色化工园区,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戳链接查看:网页链接
这是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学校10强排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2,西北工业大学第8,北京化工大学垫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10月25号,在97年就入选为我国211工程,4年后又成为我国985高校。是我国理工类优质名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学校中处于全国第2,仅次于清华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也是我国985、211名校,创建于1938年10月,至今已有83年历史。在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学校中处于第8。
北京化工大学垫底。这是我国211高校,才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学校中处于我国10强垫底。
对此,你怎么看呢?
国家不是支持化工产业转移到西北嘛!例如甘肃,甘肃也得发展,也得要GDP!
怎么现在化工企业都跑湖北宜昌了!
投资额超千亿,达1036亿!个个项目全部超百亿的大投资!
6月14日,包括:
1、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中化学宜昌新材料创新产业园
2、江苏苯基科技有限公司苯基新材料产业园
3、山东华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高端氟材料产业基地
4、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
5、湖北东晟临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精细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全部落户湖北宜昌!
这么多化工企业落地同一个地方,对环境承压不?
甘肃的招商队伍需要积极作为,主动上门找企业、对接企业才行!
西北第二大城市有这样的交通格局,北方的能源基地真崛起了。好多网友说,黑三角区域不仅有煤,还有石油、天然气,镁也很多,占到中国80%。这里的资源延伸出煤化工、石油化工以及衍生品化肥等等,产业链开始聚集,经济腾飞是必然的,就差交通来助力。一位陕西网友说,榆林会成为陕西第二个万亿GDP城市,如果真的实现,陕北、晋北、蒙中的交通格局会大变,城市地位也会大洗牌。你认为经济崛起会促发这一带交通大变革吗?
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项目一阶段工程建成投产。9月16日,中国能建西北院以EPC总承包模式深度参与的,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项目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一阶段工程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全球在建最大的煤化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50亿元,年转化煤炭约2400万吨,是目前煤炭加工能力最强、产业融合度最高、技术集成度最复杂、产业链最贴近终端市场的煤炭转化示范项目,代表了我国煤化工产业的最高水平。
西北空气质量:西宁、兰州、银川、西安、乌鲁木齐。这些年宁东重化工使银川污染持续加重,沙尘暴列第一。
能去哈工大,西北工大,西安交大,北京化工大学的,未来不一定比清华北大的差?
#西安生活# 今天回了趟母校西北大学,作为评委,参加化工学院2021届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毕业论文答辩。
熟悉的校园,青春的足迹,留下多少难忘的回忆!时光流逝,人生如梦,假如人生可以重来,将会发生什么?
曾经作为“天之骄子”进入大学校门,几十年过去了,大学教育已经平民化、普遍化,“象牙塔”不再神秘。教授成了“叫兽”,专家成了“砖家”。权力和金钱唯我独尊,社会风向在变,从扑朔迷离到简单明了。
校友贾平凹用《废都》、《秦腔》等多部作品奠定了其在中国当代文学上的地位,母校为他建立了“贾平凹文学馆”和“贾平凹研究中心”,由莫言题字。
同样是校友的贾浅浅同学,携父亲贾平凹之名,用她超凡脱俗的诗歌震撼了诗坛和文坛,使母校名声大噪。其诗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与坏只能交给时间去检验。
同学的儿子录取西北工业大学,新材料与化工专业。
这个大学是国防七子,被美国制裁,主要是搞航空航天航海,他读的这个专业,主要是为国防提供材料的。
我也不知道该不该恭喜他。
同学和我小学同班,初中同校,高中又同班。
可能是因为是同一拨老师教的吧,价值观比较一致。
虽然同学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定居深圳,这20几年也没见过几回。我俩还是会三不五时聊一聊。
一直听同学说他儿子的兴趣是航空航天,但这个专业意味投身国防事业,以后人在哪里,做父母的都不一定知道。
现在录取了,同学说孩子像打了鸡血,热情高涨。
可是同学心情却有点复杂,材料是天坑专业,理智上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可是也免不了隐隐担心。
我能理解同学的感受。因为我儿子前年高考,同样选择了他一直热爱的冷门专业。
他兴高采烈,他有远大理想。
作为父母却免不了担心现实问题。
并且担心现在的热爱能持续一生吗?担心假如前路遇上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能依旧不忘初心吗?
是现在的孩子都这样吗?不缺物资,温饱无忧,所以都有理想有志向。
希望他们都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吧。
长鸿高科的投资,将对加快庆阳能源化工基地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氯碱前沿深化可降解产业链布局,总投资112亿!甘肃庆阳将新建化工项目
西安新华橡胶总厂
西安新华橡胶总厂位于西安市西郊丈八北路,是化学工业部在西北地区唯一生产力车胎的定点厂家,隶属西安市化工医药管理局领导。
该厂是1958年由新华轮胎厂和镐京力车胎厂合并,经过改建扩建,于1959年正式投入生产的。主要生产橡胶杂件、三角带、传动带、手推车胎以及翻修轮胎等。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西北地区的需要,从60年代开始,逐步转为以生产力车胎为主的专业厂。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开展的促进下,通过企业全面整顿,综合治理,使生产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支援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5年中,先后研制成功了摩托车内、外胎,微型汽车内、外胎以及各种性能、规格的工业胶辊。1983年5月通过了企业五项整顿验收。1984年9月被命名为化工企业“无泄漏工厂”。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81年进行了体制改革,与西安轮胎厂合并,1984年成立了新华橡胶总厂。
1988年底,全厂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其中工业生产用房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04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374.7万元,净值1213.1万元,占用定额流动资金1736万元。拥有的主要设备有密闭式炼胶机3台,开炼式压片机28台,三辊纤维压延机5台,压出设备11台,裁断机12台,成型设备33台,硫化设备138台,力车测试设备51台等。全厂职工201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2人。总厂辖2个分厂,共有外胎炼胶、外胎成型、外胎硫化、摩托车胎、内胎炼胶、内胎硫化、检验包装、胶辊等8个生产车间,设备、动力2个辅助生产车间,年生产能力为各种车胎450万套,其中手推车胎100万套,摩托车胎50万套,自行车胎280万套,还可生产工业胶辊和橡胶杂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注重了橡胶制品新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造工作,生产工艺装备基本上达到了80年代的技术水平,主要工序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有的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在骨架材料的升级换代方面,1982年实现了自行车胎帘布尼龙化,1985年手推车胎采用二层棉帘布、二层尼龙帘布,使产品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1979年试制成功的硬边车胎,到1985年已推广普及到6种规格品种,硬边车胎产量占总产量的39%。“新华牌”手推车加重外胎荣获陕西省优质产品证书。“快乐牌”硬边自行车外胎获得西安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产品销售陕、甘、青、新、晋、豫等27个省、市、自治区,“快乐牌”自行车硬边胎、自行车彩色硬边胎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快乐牌”摩托车胎除给渭阳柴油机厂、厦门摩托车总厂配套外,还向全国24个摩托车维修中心供货。由于具有生产摩托车胎的先进工艺装备和技术,已被国家定为“七五”期间发展摩托车胎的重点厂家。
随着自行车胎、力车胎和摩托车胎产量增加,质量优良,销路宽广,上交利润上升,年利润最高达到332万元。1985年工业总产值3875万元,实现利润163.2万元,上交税金496.8万元。1988年工业总产值4913.8万元,因原材料涨价,没有生产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