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卖掉了酒B[流泪]
。
。
。
。
。
。
但是,还好我还有中航军B [呲牙]
1949年两航起义事件,为何让蒋介石生气不已,又给国家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两航,是指当年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上世纪40年代,中航和央航的公司总部以及航运基地,都是在上海的龙华机场,1948年时,国民党预感到大势已去,因此,蒋介石让两航进行了搬迁,中航直接迁到了香港,而央航,先是迁到了广州,后边,也迁到了香港。除了飞机之外,两航的大部分设备、器材以及员工,都先后转移到了香港,最后,上海龙华机场,只剩下了少量的器材和人员。
但两家航空公司的员工知道自己都要前往香港而且在不久之后还要去台湾之后,都十分的不满,他们不希望自己抛家弃子离开生养自己的大陆,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并且也不想再受到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了。
而此时我军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了让两航都摆脱困境并且投向人民的阵营,上级决定开始对两航整体起义进行策动。
蒋介石嗅到了危险,下达指令,命“两航”快速从香港迁到台湾,并有意扣留刘敬宜和陈卓林。
刘敬宜听到风声后,对蒋介石集团彻底失望了。不久,起义工作小组把中航公司全体员工的起义宣言和签名书拿给刘看,刘敬宜深吸一口气,为了这千余名员工的生计,也为了奔赴解放与和平,他拍案而起,决定领众人起义!
按照原本的方案,起义时间为11月10日,为了安全起见,刘敬宜最终决定将起义时间提前一天。
1949年11月9日,凌晨4时,天没有放亮的时候,“中航”和“央航”便开始了起义行动。不久之后,机组驾驶人员和起义人员便登上了飞机。6时,12架飞机陆续从香港的启德机场顺利起飞。“中国航空公司”10架飞机,“中央航空公司”2架飞机开始朝着北方飞去。
终于到了12时15分的时候,一架CV-240型飞机顺利到达了北京西郊机场,在飞机上有当时的“中航”总经理刘敬宜、“央航”总经理陈卓林一行人,缓缓走下了飞机,而当时的刘亚楼、李克农等人,就已经在此等候。另外11架飞机,则在陈达礼的率领之下,于当日顺利达到了天津,之后“两航”2000余名人员宣布起义。
两航起义让蒋介石生气不已,他的直接作用是给国民党政权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一个重大打击,它切断了国民党政权的西南空中运输线,使得龟缩大西南的国民党军更加绝望,大批部队投降,有力的配合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加速了解放全国大陆的进程。
两航的总部起义之后,在香港的数千万资产也先后运输回大陆,这包括2477件无线电台,5977件工厂设备,进8000件航空器材,20台C-46发动机,7台C-47发动机,3499桶航空汽油,50桶柴油,50桶润滑油。
两航起义后,飞回来的这些科技人才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建造了4所航空学校,培养了上千名航空专业的人才,为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0年8月1日,新中国的第一班航班正式启航,新中国的航空事业终于重新拉开了序幕。在这些民航人当中,就有许多当年两航起义所留下来的技术骨干。
这些中国民航人的骄傲,见证了一段伟大的历史,而且将会在未来的历史转折当中继续继往开来,书写更加伟大的篇章。
中航工业沈阳所扬州院的公众号昨天发布了一篇重要文章,文章主旨在介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中的应用,复合材料对于航空的重要性就没必要再赘述了,但这篇文章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我军未来15年的预期战机采购列装计划,规划在未来15年里列装1200架新三代机和900架新四代机!!
作为中航工业内部单位,这份预期表可靠性还是比较高的,参看文章截图,或者可关注该公众号查看全文,具体的机型三代轻很明显是歼-10C,三代重目前是歼15、歼16两款,四代轻应该就是一机多型的空军310/海军350工程,四代重那毫无疑问就是歼20系列了,总共600+600+500+400=2100架,平均每年140!!所以航空航天企业的业绩是有保证的。
另外这个空重50吨的特种飞机到底是什么呢?[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