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封闭式债券基金(封闭式债券基金满一年后怎么卖?)

封闭时间长是最大风险。南京银行的理财公司不知买的啥?债券理财天天下跌每天负收益,亏的速度太快了。十分可怕。

封闭时间长是最大风险。南京银行的理财公司不知买的啥?债券理财天天下跌每天负收益,亏的速度太快了。十分可怕。

现在理财债券已经没有信用了,谁买谁傻帽,已经买了封闭期内的只能等到期了[酷拽]

tanyouye535354065

让银行理财见鬼去吧 买了平安银行的低风险理财产品,365天,100万块钱的1周亏4000多元,更让我无望的是360天到期我要赔多少?他们宣传的低风险产品亏本金的概率非常低,你们是怎么审核定的等级!亏损这么严重的理财产品怎么定成了低风险?他们没有责任吗?赚了大钱只给你4个点,亏钱全让投资者来承担,以后让他们见鬼去吧,明抢了!

这是很多普通老百姓都没有想到的,三月份是股市行情大跌,银行理财跌感觉可以理解,但现在股市是在震荡慢升,银行理财还跌,说是债券跌了,真是搞不懂了。银行理财有封闭期,想取也不行,但银行理财公司可以提前止损,这也是合同上说过的,就是眼看着每天跌跌不休。哎,到期赎回,金盆洗手。

亏的一塔糊涂,每天跌跌不休,封闭式的债券,到期不知亏本金多少,

#债券市场依旧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我们预计短期是比较好的配置机会,可保持相对乐观。

一方面,政策可能会呵护短端利率。长端产品由于有较长的封闭期,反应就比较慢。而短债产品由于封闭期较短,冲击发生之后造成的反应会比较强烈。冲击发生很快,结束也可能相对较快。目前最大的冲击已经过去,很多卖方预期央行会呵护一下短端利率,毕竟目前经济和社融还是低位。

另一方面,从资产端角度而言,目前利率已经具有配置价值。对于一些年金、保险等机构,目前30年国债已经到3.3,之前没有资产可以购买,现在从长期角度考虑,已经具有配置价值。当下会密切关注信用债、国债以及金融债能否企稳,毕竟长期的经济并没有那么好,短期的冲击和长期的逻辑并不匹配。

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下跌,目前多数已经是负收益了。建议远离有封闭期的银行理财,既然都是买入债券,不如直接买债基,起码随时可以撤出来。#300多款银行理财产品亏损# #国债# #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亏损了,银行是否有责任#

以后经济下滑,通胀上升,保持流动性是最重要的。

我看了一些养老理财产品,简直是反向操作的教科书。

首先,封闭期好几年,不能赎回。

一般80%投资债券,肯定是加久期,投资中长债。

其次,普遍加杠杆。

这种投资,通胀一起来,债券利率一涨,会赔得一塌糊涂。

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年,今年开始,保本理财已成为历史,银行理财产品都实行净值化管理。

而过去这一年,1.5万多支银行理财产品,有超过1000支出现破净,也就是不但没赚到钱,还会亏钱。

据报道,截至2022年11月17日,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15451只理财产品,其中破净的理财产品数为1217只,破净理财产品占比7.88%。

所以,大家需要明确一个观念,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再是保本,也不是保证你可以稳定盈利,如果债券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跌,那么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可能亏钱的,并且可能连续亏钱。

整体来说,吃国债利息为主的理财产品还比较安全,但吃债券价差为主的理财产品就比较危险。

至于一个理财产品是持利息为主,还是持价差为主,这个其实是比较难分辨,即使在产品说明书里,也只会说投资哪些债券,而不会说投资策略是吃利息为主还是持价差为主。

不过我们可以从历史收益图去分辨。

如果走势整体跟国债指数一致,整体保持长期缓慢上行走势,就是吃利息为主。

如果走势分化比较严重,走势波动也比较大,那就是吃价差为主。

上周的债券市场大波动,也可以作为一个筛选。

不管该理财产品是吃价差还是持利息,有1/3理财产品在上周出现亏损,其他2/3没亏损。

在上周出现亏损的理财产品,说明管理者能力不行,那么就不建议去买。

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主要收益来源都是债券的利息和价差。

大多数债券基金,即一边吃利息,又一边吃价差。

此外,债券基金还可以加杠杆,开放式基金的可以有140%杠杆率,封闭式基金可以有200%杠杆率。

通过杠杆来放大收益,但也意味着会放大风险。

所以,如果你发现有理财产品已经连亏一两个月,就大概率是加杠杆吃价差为主的,这种就别去碰。

理财又跌了,怎样挑选理财“不踩雷”?

近期,许多客户和朋友的理财出现本金亏损,烦躁焦虑不安,盼着收益能转负为正。债券市场出现较大回调,主要是受到央行资金面边际收敛、稳楼市政策出台,推动经济预期修复和防疫政策优化,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等因素共振造成的。[晕]

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也受到影响。资管新规后,所有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又主要以债券和存单等资产为主要投资标的,所以理财净值出现波动,导致了不少稳健风格的投资者体验不好,准备赎回。[大哭]

其实,拉长时间来看,债市相比于其他市场来说相对稳定,持有银行理财的长期回报依然相对可观,因此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短期的波动,随着债市企稳,银行理财的净值也会逐渐恢复,建议坚持长期持有,切勿陷入“杀跌”陷阱。[摊手]

怎么挑理财产品才能“不踩雷”?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投资者在获取高收益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所以我们在挑选产品时,需要对理财产品获取投资收益的方法和逻辑进行了解,并对产品因此将承担的风险进行理性分析。

其次就是挑选理财产品的期限。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理财产品主要有封闭式和定期开放式以及现金管理类三种类型。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流动性需求,选择不同长短期限的产品。

再者看收益业绩,一是业绩比较基准,这是银行根据产品往期业绩表现,或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而计算出来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预估收益。

二是历史收益率,因为业绩比较基准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情况,有时候只看业绩比较基准可能会和实际有偏差。所以我们同时还要关注历史收益率,通过往期收益,帮助我们判断产品真实的预期收益情况。

总之,我们要理性看待债券市场调整,债券有固定的利息,而且到期还本,短期账面的浮亏并不代表最终会亏损,放长远来看,理财还是能够带来相对稳定的收益,是我们现金管理的好工具。[必胜][发]

怕,怕啊!吓得都不敢打开手机了!

我怕啊!晚上都不敢打开手机,怕睡不着觉。早上,手抖抖的打开手机一看,12月9日的账户,又亏损很多,看评论区,骂声一片,这可是低风险的债券啊!跌跌不休了,11月14日以来连续大亏了17个交易日,购买者亏惨了啊。封闭期又不能赎回。购买者的心情都是极度郁闷啊!

老百姓省吃俭用的血汗钱啊,打工赚来的啊,怎么了?买点低风险的理财产品都是这样了,为何要发行这个啊?难道是骗人的吗?还让人活吗?以后,谁还敢买债券啊!

如果都赎回了,难道就不怕崩了吗?

强烈呼吁!该有人出来说话了吧,该有人管管了吧!

现在是2.8%,升到3.0,最高3.3%,十年国债月线级别大调整,周期对比之前的大周期来看,4-5个月,跌跌涨涨,趋势往下;而后横盘1-2个月向上修复。目前预期一致性太强,加上恐慌性抛售,都扔掉了债券的期面利息,因为你购买的债券还没享受到他到期的收益,就被赎回来了。

这种情况下,暂定不用太过着急,债市作为最大的资产配置,比股市要大的多,等待企稳,如果能立刻卖掉也行,如果封闭期,暂时不要恐慌,会向上修复,同时还有期面利息,再加上固收+股票收益,最终不会产生大的亏损。就算有亏损,也是可承受范围内。

不用给银行理财经理吵架,大周期调整,既然下跌,就一定会向上修复,如果近一个月的美国国债,上涨很多。货币政策明年依然宽松,经济逐步复苏向好,一切都会涨回来。

如果你玩股票,懂得潜伏,你才会在震荡洗盘中享受到拉升期。虽然大环境十年国债没法大涨,但还有短期债、信用债等,稍等段时间,也许过完年后,开始向上修复。

太夸张了,理财存取自由,只要慎重选择就不会亏太多//@维权天地:远离毒品!远离理财!//@上网聊天打发时间:现在最好买能随时赎回的,看着不行立马赎回,我买的招行短债的,幸亏封闭期一个月,亏了44元多,加上买卖赎回的时间,花了35天,亏了44[呲牙]今后再也不碰债券型不碰封闭型[我想静静]//@安静的LUCYE:买了徽商银行理财R2级低风险稳健型产品,每天都是亏160-180之间,到期赎回,再不理财,太坑了……[流泪][流泪]

决战牛熊定乾坤

再也不买理财了,都是骗子!今天一个朋友给我抱怨说,买了平安的低风险理财产品,这几天亏得一塌糊涂,想吐血!平时涨的时候一天几块几块地涨,亏的时候一天几百几百的亏,关键是还有封闭期,你想割肉赎回都不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血汗钱一点点消失,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样的低风险理财居然成了杀猪盘。这对银行真是莫大的讽刺,果然是你看上人家的利息,人家却要的是你的本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72688/
1
上一篇丽鹏股份(丽鹏股份董事长简历)
下一篇 002195(002195559是哪的电话)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