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链这次可是要加速离开中国了,那么,到底是中国离不开苹果,还是苹果离不开中国?
最新消息,就在iPhone14系列大卖的时候,苹果却要求供应商加速将部分产能移出中国大陆。而产业链条上的中国供应商们,恐怕没有还手和招架之力。一副不祥而焦灼的气味。好像苹果产业链离开天就要塌了似的。
但是,我认为,离开中国,受影响的,只可能是苹果。很多人不相信。
我给大家讲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当前的苹果与中国市场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苹果产业链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中国市场也让苹果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如果苹果彻底将产业链迁移出去,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说白了,你的贡献与获得明显不成正比了。而为了填补你撤走的岗位,必然会将这部分就业需求转嫁到其他手机品牌上面。同样的,为了形成正向循环,补位的手机品牌必然需要获得更大的销量。这部分销量哪里来?
说白了,苹果的手机市场份额,会随着产业链的迁出逐渐降低。
很多人说,苹果是巨无霸,离开后,中国会很受伤害。
我告诉你,不会的,举个例子,10年前,中国手机市场最受欢迎的品牌毫无疑问就是三星,当年它以17.4%的份额稳居中国第一。经历过那段时间的谁敢说一句当年的三星不如今天的苹果耀眼?而当时苹果份额仅仅9.8%,将将只是三星份额的56%。然而,仅仅过去5年时间,2017年,三星份额掉至0.8%。同样的,其最后一家在中国的工厂于2019年关闭。请问,中国受到任何影响了吗?而三星工厂关闭这部分就业需求转移到了哪里?就是苹果和国产品牌身上。同样的,它们的销量也都获得很大的增长。
到这里还会有人犟,三星离开中国又怎么样?人家不也还是全球第一?这话是自欺欺人,没离开中国的时候,三星是碾压式的全球第一,现在呢,获得中国市场青睐的苹果紧随其后。2021年全球手机市场两家份额仅仅相差3%,而在2013年,两家份额相差超过15%。你说,中国市场到底重不重要?而且,在2020年二季度的时候还被华为给超越了。
而随着苹果迁出产业链的另一个问题是,无论是越南还是印度,它们真的能顺利承接苹果高端机型的制造吗?#苹果产业链移出中国#
【韩国三星电子品牌价值高达746亿美元,连续两年进入世界前5名。】10月21日,致力于全球国际品牌咨询的interbrand机构在当地时间20日公布了——“2021全球最佳品牌”100排行榜,其中韩国三星电子品牌价值与上年相比大增20%,从623亿美元增至746亿美元,品牌价值连续两年进入前5名,居美国苹果、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之后。三星电子品牌价值不仅连续两年进入全球前5,而且价值首次超过了700亿美元。同为韩企的现代汽车排名第35位,起亚排名第86位,进入了此次品牌价值前名100行列。前不久,三星电子在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评选的“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三星品牌跻身欧美大牌之间,不仅是韩国的骄傲,也是亚洲的荣耀。
三星电子今年品牌价值同比大增20%,增幅创下2013年以来最高,也是今年全球100大品牌平均价值增长率约为10%的两倍。在interbrand机构的调查中,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在2010年排在第19位,2012年上升到第9位,2017年上升到第6位,2020年斩获了第5名。Interbrand方面表示——三星电子品牌价值上升主要是以客户为中心改组经营体系,推进可持续经营,推出创新产品,对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机器人等未来技术不断投资。三星电子的李英熙全球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表示——“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继去年进入全球前五后,今年再夺殊荣对公司是最高的鼓舞,三星电子品牌将为报答全球顾客的厚爱,继续以顾客为中心经营,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保持品牌佳绩再续辉煌。”
华为、三星、苹果三巨头2021年业绩对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作为中国实力最强、最有前景的科技公司,华为离三星、苹果还有多远的距离,差距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2021年三大科技巨头的表现。
苹果公司在2021年的业绩
众所周知,在疫情期间赚钱有多难。但在2021年,苹果竟然打破了公司净利润的记录。在苹果最新公布的2021年财报中可以发现,苹果2021年的营收为36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3万亿元,但净利润却高达946.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42.69亿元。也就是说,净利润在38.8%以上。
苹果一年仅发布一款旗舰,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利润呢?答案显而易见。首先是iPhone价格高于安卓手机,一般在5000元左右,高配置版价格甚至达到万元以上;其次,iPhone销售火爆,价格高又卖得多,销量自然就上去了。
据最新消息显示,尽管苹果的业绩稳健,但由于近期全球科技股纷纷下跌,苹果股价也一路下跌。截至当地时间5月11日美股收盘,苹果下跌5.18%,市值直接蒸发1296亿美元。最近,其总市值已降至2.37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的市值却在2022年上涨了28%,成功取代了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市值约为2.43万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天,苹果官方宣布正式停止iPod产品线,现有的iPod产品售罄即止,未来将不会再有产品线相关的新产品。这意味着诞生于2001年10月23日的iPod产品线,在经历了20年的变迁后,正式迎来了生命的终结。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开始怀念起iPod,有网友表示:“我的青春结束了。”也有网友说,iPod已经过时,停产也很正常。对此,苹果表示已经将音乐库的便携体验融入到整
三星电子2021年业绩
三星作为韩国知名财团,拥有着无法想象的资本。除了我们最熟悉的电子行业之外,还涵盖了韩国很多行业,比如纺织、化工、金融、酒店、日化等等,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一个大型跨国企业。
三星电子作为全球第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不亚于苹果。2013年,三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19.7%。但后来由于note 7爆炸事件,三星手机开始遭到中国消费者的抵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再加上国产品牌华为、小米的崛起,2017年三星手机仅占中国手机市场的0.6%。虽然三星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年比一年低,但其国际销量依然不差。尤其是三星在韩国拥有大量的支持者,几乎每个韩国人都持有三星手机。
据悉,2021年三星电子营业利润达51.5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31.6亿元),同比增长43.29%;销售额为279.0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780.5亿元),同比增长17.83%。
华为2021年业绩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在2021年的表现并不出彩,在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后,其2021年营收下滑严重,同比下降28.6%,总营收为6369亿元,相当于2017年的水平。也就是说,华为这几年的成绩,都因为制裁的影响而化为乌有。而在此背景下,华为的5g、芯片和手机业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从之前的“努力活下去”到“有质量地活下去”是华为目标的改变。不过,华为去年也收到了不少好消息。比如鸿蒙拿下了1.2亿的用户量;比如余承东说华为手机业务在几年后将会王者归来,总之希望还是在的。
而就在近期有媒体爆料一组数据,可以说华为即便是在困难重重的2021年,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据了解,华为2021年在研发投资174.6亿欧元,位居全球第二;华为专利申请6952件,连续五年全球第一。虽说大家现在可能感受不到5G的现象级应用,但未来一定是5G的时代,是万物互联的时代,那么5G专利,到时候也是一个很大的底牌。
综上所述,在营收和利润上,苹果还是比三星和华为强很多,差距还是很大的。从这样的综合分析来看,苹果依然是高端手机之王。手机售价高,利润高,所以才导致收入和利润更高。
但在未来5G时代,华为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开始了手机系统和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之路。华为决心要研发的,就没有失败的。未来3到5年内,华为营收将毕竟2000亿美元,距离三星和苹果更近一步。对此,你怎么看?
【赶紧卖!韩国船厂接连转售撤单钻井船!但仍有7艘待处理】其中,三星重工刚转售的这艘价格达2.45亿美元!
随着过去一年国际油价稳定上涨,越来越多的钻井承包商又一次将目光聚焦于钻井船。韩国两大船企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日前接连完成“库存”钻井船的转售,并表示有机会继续处置此前建造的未交付钻井船。
据韩联社报道,12月1日,三星重工宣布,成功以2.45亿美元的价格转售1艘钻井船。这是三星重工继今年6月向意大利海上油田服务公司Saipem转租1艘钻井船之后,再次处置此前建造的钻井船。
三星重工已连续6年出现严重亏损,尽管情况正在逐渐向好,但其“库存”钻井船带来的损失及有关官司诉讼仍是“心头大患”。今年6月,三星重工已与Saipem公司签订1艘钻井船的转租合同,租期2年,从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该合同还包括钻井船的购买选择权。
三星重工此次向欧洲船东出售的钻井船预计2023年3月31日前交付,船东需在2022年10月5日前确定具体的交船日期。如果船东未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决定,三星重工有权终止交易,且不需要返还已支付的1500万美元定金。
据了解,三星重工上述2艘钻井船由Ocean Rig UDW公司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订造,Ocean Rig UDW公司在2018年被瑞士越洋钻探公司(Transocean)收购,2019年9月,Transocean取消该订购合同。在完成此次钻井船销售后,三星重工目前还有3艘“库存”钻井船有待处置。
无独有偶,大宇造船海洋也一扫今年8月被撤单的阴霾,在11月20日顺利与土耳其国有石油公司(TPAO)达成1艘第七代深水钻井船的转售协议。虽然双方并未披露该笔交易的具体价格,但韩国媒体推测,转售价格应该低于最初的订购价格。按照原有合同,该艘钻井船的项目成本约6亿美元。
大宇造船海洋出售的钻井船原为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旗下Seadrill公司于2013年下单订造,随后因Seadrill破产,该合同无法生效。2018年5月,John Fredriksen旗下另一家公司Northern Drilling与大宇造船海洋达成协议,以约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船;今年8月,Northern Drilling宣布,由于大宇造船海洋延迟交付违约,取消该转售合同。据韩国媒体披露,大宇造船海洋目前还有4艘“库存”钻井船。
(记者 钱平)
(详细报道推荐阅读:船厂赶快!趁现在,抓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