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中,苹果将退出中国.....
每年出货量超过2.3亿部的iPhone,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苹果公司,近期宣布正在计划退出在中国的生产线…
就在上周六,根据外媒报道,受到鸿海集团旗下富士康郑州厂近期的影响,苹果计划将生产移出中国,并积极寻求在亚洲其他地区生产苹果产品,尤其是印度和越南。
其实,早在今年9月这件事情就有些“苗头”,往年苹果公司都是在发布后的7-8个月才投入印度的生产,而今年提前对印度iPhone14的生产。
同时,摩根大通预计 2025 年苹果将在印度生产四分之一的 iPhone,就连部分 iPad,明年可能也要变成「印度制造」。
侧面透露出苹果开始想逐步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寻求更多元化的供应链。
受疫情影响,富士康产能急剧下滑,这导致 iPhone 14 Pro 的出货量难以满足市场的供应需求。第四季度iPhone 14 Pro 和 14 Pro Max 的总出货量将比预期低 1500 万至 2000 万部。

与此同时,买家下订单后面临接近40天的等待时间,比往年显著增加。
但苹果想离开中国,短期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印度能不能以相同的规模、品质和周转率,以及可靠的基础设施进行高品质iPhone生产,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数十年来,苹果一直与国内工厂一直紧密联系。目前,大约95%的iPhone供应均来自中国,而国内生产iPhone的工厂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如果真的离开了“中国制造”,你还会选择iPhone吗?
#一人一个iPhone使用技巧# #苹果系统更新# #一起聊数码##数码达人成长计划##iOS16 ##苹果系统更新##iphone14# #iphone# #苹果# #系统更新##iOS16##数码# #科技数码秀# #数码新鲜事# #数码科技秀##头条数码潜力作者集训营# #iPhone 13# #宅家里搞数码##灵动岛# #iPhone##IPhone# #双十一# #开箱# #iPhone14# #iPhone14 Pro刘海变“灵动岛”# #灵动岛# #iPhone14Pro##iPhone15或采用USB-C接口##iPhone15##iPhone 13##处理器# #骁龙超高清影像##双十一##oppo#

2020年最新台湾公司市值排名
1、台积电,市值5647亿美元
2、鸿海(富士康母公司),市值456亿美元
3、联发科,420亿美元
4、台塑化,339亿美元
5、中华电信,300亿美元
6、台达电,243亿美元
7、台塑,219亿美元
2020年台湾地区100强企业排行榜名单,前五名分别是台积电、鸿海、台塑、中华电信、联发科,看看这个水平放在全国企业排名是什么样。
(图中市值单位是新台币)
郭台铭转移工厂,去印度投资遇到疫情;
耐克、阿迪供应链转移到了越南,因为疫情关闭了不少工厂;
三星把天津的工厂关了,也去了越南,手机出货量减少10%;
富士康只是郭台铭的鸿海精密在大陆的子公司,它2020年营收达到了1819.45亿美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2位,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商和第一大加工厂商,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最高时期在大陆拥有100多万员工,如今只有40多万了。

另外几十万的就业岗位,随着供应链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国了,不过这两年郭台铭却是不怎么幸运,越南、印度的工厂相继因为疫情,停产、还会遇到罢工的情况,赔钱不说,大客户苹果的手机生产不出来才是难事,因此立讯精密也是分走了富士康不少的苹果手机订单。
耐克、阿迪把大多数供应链都转移到了越南,不仅品质相较于之前中国代工有所下降,如今更是因为疫情的缘故,代工厂由于员工跑到乡下躲避疫情,纷纷关门,上亿双鞋子、衣服的订单无法生存,耐克CEO更是坦言,预计损失6亿美元。
反而是当初它们不看好的的中国供应链和市场,依靠稳定的市场环境,在这里的企业都有着不错的发展。
特斯拉可以说是这两年依靠中国市场的典型了,2019年来到国内建厂,1年的功夫上海超级工厂建成,解决了产能问题,还依靠先发优势,在占据了不少的中国市场,一举成为市值最高的车企,在今年天猫双十一的时候,特斯拉的相关产品还进入了绿色商品会场,参与到低碳生活中,受到人们青睐。

阿里今年双十一也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央视财经频道首次进行了直播,关注背后的故事,天猫上不仅可以买一只鞋了,还对快递纸箱进行了回收再利用,aliyun服务器浸泡在液体之中,绿色低碳和公益环保贯穿了整个双十一。
如果没有稳定的市场环境,相信是无法支撑双十一这样的大型购物狂欢活动的,而且疫情的控制,让物流、供应链都非常的顺畅,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拥有14亿的消费人口,每个人多花100块,就是上千亿的市场,相信中国市场,才能走的更稳,做的更大!
#苹果市值一夜暴涨1761亿美元#
与此同时,苹果手机最大的代工厂郑州富士康35万员工却深陷新冠疫情泥沼,生命健康正在受到威胁。
尽管如此,苹果CEO库克仍然表示,苹果在手机销售方面的表现依然强劲,对此满意,并表示公司高端手机iPhone14Pro系列受到供应影响。他甚至抱怨手机业务不及预期,大中华营收仅增6.2%。

现在明白鸿海为什么说目前郑州防疫工作稳定推展,对集团影响程度可控,第4季度营运展望不变了。
富士康郑州航空港厂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制造苹果iPhone等智慧型手机产品和零组件,高阶iPhone 14机种也在航空港厂区生产,富士康郑州厂区受到疫情影响程度,牵动苹果iPhone 14出货状况。
但是难道我们要牺牲同袍的生命健康去保证苹果的市值和美国的繁荣吗?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郑州头条#
富士康老板郭台铭,这辈子与好多女人传出过绯闻,其中不乏一线女明星,但最让他头疼的女人,却是一个“打工妹”。
这年,郭台铭带领富士康进军美国,作为全球知名加工企业,本想在美国大展一番拳脚,谁知不仅遭遇了诸多挫折,还招来了无数非议,让富士康一时间陷入了舆论的漩涡无法脱身。

但与富士康相同业务的立讯精密,不仅市值高达4000亿,远远超过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还成为国内最大的连接器厂商。
更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这位立讯精密的董事长王春来,她与郭台铭之间,可是有许多渊源的。
初中毕业的她,曾在郭台铭身边打工十余年,一直视郭台铭为偶像,甚至一度按照富士康的标准来管理自己的公司,靠着富士康分给自己的一部分业务为公司创造利润。
但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打工妹,摇身一变,居然成为了郭台铭最有力利的竞争对手,甚至超越了富士康的现有规模。
1988年,21岁的王春来怀揣着梦想,离开了家乡,对于王春来而言。离开那个穷苦的家,是她最正确的选择。
王春来家境贫寒,家里还有2个哥哥,全家都靠务农为生,要想读书,就需要自己打工挣钱。自小过够了穷日子的她,老早就幻想着能自己挣钱。

21岁时,王春来终于有机会进入一家名为“深圳海洋”的工厂,这也是富士康在大陆开的第一家工厂。
然而,工厂流水线的工作并不轻松,因为工厂刚成立,一切都不稳定,甚至经常停电,为了赶进度,只要来电,不管是早上还是半夜,都要求员工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不仅如此,工厂为员工准备的宿舍,还是100多人的大通铺,夏天的时候闷热难受,冬天却又冷得人直哆嗦。
在这样的环境下,没过多久,在厂里的人便纷纷离职,只留下了一小部分人,王春来属于后者。
与别人不同的是,王春来不仅对现有的困难置之不顾,她还常常主动要求加班,想要多赚一些钱。
在干活的时候,她常常观察那些干活干得快的人,默默学习,在这里,王春来坚持了10年,从工厂的第一批女工做到了管理千人的主管。

在她跟随郭台铭的这些日子里,王春来也学到了不少经营之道。
1999年,30岁的王春来萌发了自己创业的想法,而当郭台铭知道这个消息后,更是表示支持,不仅借给她一部分启动资金,还答应分给她一部分订单。
就这样,王春来成立香港立讯,摇身一变成为了董事长 ,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光是靠着富士康分给自己的订单,就实现了一年近10亿的营收。
尝到甜头的王春来 ,紧紧跟随者郭台铭的脚步,一看到富士康在哪里建厂,王春来就把工厂开到哪里。
只要是富士康认为利润较低的订单,王春来照单全收。就这样,王春来积攒了不少财富。
当企业走过初创期,业务稳定之后,王春来开始思索立讯的未来。她深知纵然大树前头好乘凉,但是靠山山倒 ,自己还是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于是,王春来一边继续和富士康合作,一边积极扩展属于自己的新业务。
2007年,王春来创造了台式机连接线的自主品牌,成为了联想和华硕的供应商。
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不仅如此,王春来的商业眼光也很是独到,她收购了大批与自己业务有关联的公司,使得苹果、华为、三星,谷歌等,都成了王来春的客户。
2021年,王春来的身价更是达到了605亿,位列“福布斯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第一名,一时间董明珠都被她甩在了身后!
除了收购公司,王春来还斥资5.8亿,建立了一个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运营中心。
王春来知道,要想得到高利润的订单,就一定要有过硬的技术。
为了获得苹果AirPods的订单,王春来亲自带着团队测试打磨,不仅将用户的发货周期缩短,还将良品率提高到了接近100%。

就连苹果CEO库克参观完王春来的立讯精密,都忍不住发微博感叹王春来女士带领的立讯精密技术精湛,堪称一流。
而反观郭台铭的富士康,则被丑闻一次次砸了口碑,一想起富士康,人们心里往往都是一些负面印象。
而王春来在这些年里,不仅专注于工厂的发展,还不断精进自己,如今她已经是清华大学深圳学院MBA硕士,而这一切改变,都要归功于王春来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可见,学历虽然是敲门砖,但没有学历也不代表一事无成,只要你肯努力,那么,你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不知道看着今天的王春来如此成功,甚至超越了自己,郭台铭内心是什么想法?#人物#
作者:云朵云云
编辑:洛子帅
#富士康# #打工妹#
富士康曾经的流水线女工,竟然逆袭成大富豪

郭台铭没有想到自己的工厂小妹
竟然超过自己
他的眼中钉必须换人了
立讯精密这个很角色
市值以及超过鸿海
总市值近3000亿米
一年增长3倍
大幅跑赢深圳综合值数
郭台铭也很意外
王春来作为曾经的一名富士康女工
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把立讯做到这么大
立讯的营收达到625亿净利润47亿
有6成是苹果的业务
所以也就明白了
富士康在重心外移时立讯被苹果养成了一头巨兽
而且还拿下了即将发布的Airpods Studio的单子
这个可是富士康都得不到
于此同时立讯拿到了苹果
2亿部iphone的背板订单
加入苹果的生产系列
郭台铭很无奈毕竟苹果是金主
他对苹果不敢有一句怨言
只是没有想到只盯着BYD
却无视了这么一个闷不吭声就起飞的立讯

2010年12月31日中国公司市值前20排名:
公司名称 市值
中国石油 19992亿人民币
工商银行 15395亿人民币
建设银行 14699亿人民币
中国移动 13181亿人民币
中国银行 9233亿人民币
农业银行 8901亿人民币
中海油 7009亿人民币
中国石化 6698亿人民币
中国人寿 6446亿人民币
中国神华 5018亿人民币
中国平安 4801亿人民币
交通银行 3397亿人民币
招商银行 2916亿人民币
新鸿基地产 2823亿人民币
中国电信 2803亿人民币
腾讯控股 2638亿人民币
鸿海 2560亿人民币
长和 2363亿人民币
友邦保险 2239亿人民币
2020年12月31日中国公司市值前20排名:

公司名称 市值
腾讯控股 45530亿人民币
阿里巴巴 42015亿人民币
台积电 31911亿人民币
贵州茅台 25099亿人民币
工商银行 17128亿人民币
中国平安 15377亿人民币
美团 14589亿人民币
拼多多 14217亿人民币
建设银行 12521亿人民币
五粮液 11328亿人民币
招商银行 10960亿人民币
农业银行 10759亿人民币
友邦保险 9670亿人民币
中国人寿 9065亿人民币
京东 9009亿人民币
中国银行 8567亿人民币
宁德时代 8179亿人民币
中国移动 7617亿人民币
中国石油 7146亿人民币
小米集团 7038亿人民币
憧憬2030年12月31日中国公司市值我心目中的排名:

排名 公司名称
1 腾讯控股
2 阿里巴巴
3 台积电
4 贵州茅台
5 农夫山泉
6 某医药公司
7 某医药公司
8 京东
9 美团
10 工商银行
11 海天味业
12 招商银行
13 中国平安
14 中芯国际
15 某证券公司
16 某医药公司
17 明德时代
18 小米集团
19 五粮液
20 比亚迪
憧憬2040年12月31日中国公司市值我心中的排名 公司名称
1 腾讯控股
2 阿里巴巴
3 台积电
4 某医药公司
5 某医药公司
6 某医药公司
7 贵州茅台

8 农夫山泉
9 某证券公司
10 某医药公司
11 中芯国际
12 海天味业
13 京东
14 伊利股份
15 工商银行
16 招商银行
17 中国平安
18 某证券公司
19 字节跳动
20 比亚迪
作为A股投资人,你认为谁会上榜?
今年的第七个股票交易日
1,药明康德,大涨10%
2,立讯精密,大涨8%
3,阳光电源,大涨7%
4,华友钴业,大涨6.9%
5,博腾股份,大涨17%
6,亿纬锂能,大涨5%
7,歌尔股份,大涨5.7%
8,爱尔眼科,大涨5.3%
9,长春高新,大涨6.5%
10,中天科技,大涨10%
一,立讯精密
立讯精密入股奇瑞汽车,

投资资金是100.54亿人民币,
电动车产业,未来的前景太好
各路资金都想分一杯羹,
立讯精密是苹果产业链里的明星企业,
它为苹果代工产品,目前还有成长性,
但三年后,代工的业务到头后,就需要新业务来提升收入,
立讯精密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
鸿海集团已经在两年前布局了电动汽车产业,
鸿海的电动公交车,已经开始量产,并接到了订单,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要投资电动车产业,
因为电动车产业的规模太大,太诱人,
到2030年,全年一年的电动车产量预估在6500万辆,
平均一年车的价格在16万左右,市场规模是10.4万亿人民币,
而半导体科技产业,一年才3万多亿人民币,只有电动汽车产业的三成。
二,长春高新,
前期高点是683元,
现在的股价是174元,目前市值是705亿,

市值蒸发了1500多亿,
但没有止跌不涨的股票,
只要股价跌到位,
就有投资的价值,
目前还需要耐心等待,
三,爱尔眼科,
医疗市场,未来的成长性还是很好的,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储蓄的资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会用于医疗,
爱尔眼科目前是行业老大,
未来能不能继续整合行业资源,
坐稳行业老大的位置,
还需要继续观察,
目前股价是35.2元,市值是1903亿,
以上的10只股票,你看好哪几只?
2021《财富》世界500强发布:中国上榜143家公司,美国上榜122家公司。中国公司数量虽然持续领先美国,但竞争力差距仍然较大。
《财富》杂志在今年发布的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公司连续两年居首,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达135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加上台湾地区公司,中国共有143家公司上榜。而美国共计122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1家。

不过在高科技和互联网领域,美国公司竞争实力非常强,上榜互联网公司包括亚马逊、谷歌、Facebook、Netflix等公司,高科技公司包括苹果、微软、甲骨文、思科、英特尔、IBM、惠普、戴尔等公司。这些公司大部分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Facebook市值更是超过了1万亿美元。
而中国上榜互联网公司包括京东、阿里、腾讯,上榜高科技公司包括华为、联想、小米等大陆公司,以及台积电、鸿海、和硕、广达、仁宝、纬创等台湾公司。这些公司只有腾讯、阿里、京东、台积电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其他公司大部分都是大而不强。
此外,有两家央企高科技公司也进入了500强,中国电子CEC排名334,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国长城、中国软件、冠捷科技、上海贝岭等公司,中国电科CETC排名354,旗下上市公司包括海康威视、太极股份、卫士通等公司。目前这两家央企是高科技国产化替代的主力军,在国产替代高科技投资巨大机遇面前,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国产化替代行列。

#2021财富世界500强#
中国市值20强公司变迁图表对比出炉,2010年中国市值20强企业前十名全部被国企包揽,而且基本上中字开头的央企,当时市值最高的是中国石油,2020年中国石油的市值只有2010年市值的40%不到,对于当时买过中国石油股票的股民,至今还是噩梦一场,如今的中国石油市值仅仅比小米集团高一点,看来对于最早持有中国石油股票的民众来说,这场噩梦还会一直继续下去。
从2010年到2020年近十年中,市值和排名最稳定的要属中国国有银行。2010年中国市值20强中银行占据六席,依次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而到了2020年中国市值20强企业中,银行仍然占据五席,依次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落选,而招商银行则表现不俗。除银行企业外,保险企业也很稳定,2010年上榜的三家保险企业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友邦保险仍然位列2020年市值20强,其中中国平安进步最快,市值位居保险企业之首,另外友邦保险属于香港企业,是美国友邦保险的全资子公司。也是2020年中国市值20强中唯一的香港企业。在2010年中国市值20强中,港台企业有5家,即:新鸿基地产、鸿海、中银香港、长和、友邦保险,而到了2020年仅剩2家,即:台积电和友邦保险。这说明2020年中国本土企业发展迅速,前景也被外界更为看好。

2020年市值最高两强被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这是中国两大科技巨头,腾讯控股在社交、游戏是绝对的王者,而且多元化投资了许多企业。而阿里巴巴则是中国购物平台、支付平台的王者。排名第三的则是掌握着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半导体制造巨头台湾台积电。另外中国白酒两大品牌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也悉数入榜。近十年中国在互联网科技和网络销售发展极其迅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拼多多、京东和小米都悉数入围市值20强。市值20强全部针对的是上市企业,作为中国科技巨头的华为并没有上市,所以没有入围榜单。
中国大陆暂停进口台湾2066项食品类的商品,占到了出口食品的65%。
2021年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总额达到了249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6%,占台湾GDP的30%以上。
台湾省2021年的人均收入,达到了3.3万美元,是中国大陆地区的3倍,从2019年到2021年的人均GDP从2.5万美元,一路上升到3.3万美元,3年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里,所以电子产品热销,那么全世界都缺芯片,那么芯片、显示面板、电子元器件代工,恰恰都是台湾的强项。

2021年,台湾的芯片出口额,占台湾整个出口额的34%,所以这几年,台湾的经济发展的是非常的好,台湾的制造业的核心基础,就是以台积电,能为主的芯片,半导体制造业,那么台湾的这个行联电、联发科也包括,鸿海、广达、华硕等厂家,那么仅其中台积电的收入,就是中芯国际的十倍,台积电也是目前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达到了4400亿美金,台湾省作为一个岛屿,它有很多的弱点,它的粮食和能源,基本上是靠进口的,台湾省的粮食自给率达到31.75%,粮食是主要从美国进口的。对于能源产品,台湾更是依赖岛外的收入,是依赖度最高的商品。那么台湾省本岛,并不盛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
总结下来,就是台湾的制造业很强大,特别是芯片和半导体,战略资源能源,是严重匮乏的。
“我是帮中国创造就业机会,他们离不开我们,我是给他们饭吃。” 这一句话出自富士康老总郭台铭的口中。2019年,这段采访视频流出后引起了众多群众的不满,是什么给他的自信,让他如此口出狂言?

1950年郭台铭在中国台湾台北县出生,之后一直平平淡淡地长到了二十多岁,认识了豪门小姐林淑如,林淑如的父亲是香港有名的制衣大王,名下资产可达百亿,她自然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白富美。
我们也不知道这样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白富美是如何看上郭台铭这个穷小子的,只能是感叹他的时运确实不错,虽然他初出大学所创办的两次事业都夭折在了手里,没有机会做大做强。
但是他可是林淑如认定的男朋友老公,林百欣的翁婿半个儿子,身为台湾的富豪又怎么会忍心看自己的女儿和翁婿过得如此辛苦?
于是他就给自己时运不济的翁婿亲情赞助了七十万元,而这一次郭台铭也没有辜负林百欣的好意,抓住了当时台湾黑白电视的潮流,做起了电视按钮的生意,渐渐扭转了公司原本的亏损状态。
而在那之后的郭台铭也真正地迎来了自己的时来运转。因为获得了岳父的投资,郭台铭的公司撑过了亏损,而他自己也积累了一批经验和人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抓住了个人电脑的商机,一路顺风地发展了起来。

到了1985年,逐渐发展起来的郭台铭甚至在美国建立了分公司,并为鸿海集团取了个全球品牌名——“FOXCONN”,也就是现在的富士康。
而那之后,在1988年7月,中国国务院颁布一项法令——《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而也是这项条例的颁布给了郭台铭机会。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善于抓住一切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机会。大陆人口众多,早期台湾企业家进入内陆都吃到了红利,郭台铭自然也不例外,大陆的廉价劳动力给予了富士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富士康的规模再一次扩大。而随着规模的扩大,富士康也将公司开到了亚洲各处,也接到了各大产商的订单。
在2007年,富士康开始代工第一代苹果,在那之后富士康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越来越多的苹果产品都由他们生产,因此富士康也在国内开始扩建了多座工厂。
然而“人红是非多”也适用于企业上,2010年1月,富士康的一座工厂内发生了一起员工跳楼事件,据悉是由于劳资问题。无独有偶,在那之后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富士康工厂内陆续发生了十三起员工跳楼案件,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舆论热点。

然而即使是这样,依旧没能阻止富士康的发展劲头,捞钱的依旧在捞钱,这么大的一个企业也不是随便就能倒下的。
真正让富士康元气大伤的还是2019年郭台铭的一段“赏饭”发言。当时由于苹果手机在国内的发展迅速,富士康产业也迅速崛起,在短短几年内公司市值攀升了一大截,因此郭台铭开始飘了起来,在现场采访中开始口出狂言。
“他们需要我们,大于我们需要他们,我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我是在给他们饭吃。”
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舆论浪潮,有些人觉得他没错,他确实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职岗位;但也有一些人觉得他的态度出了问题,搞得好像大陆离开他就没办法过下去了一样。
确实,郭台铭在那一次的采访中的措辞有些许不当,高高在上的态度引起了大量群众的不满,而面对之后的社会舆论,郭台铭也没有对那次采访做出任何解释,富士康在大陆内开始受到抵抗,产业价值较以前开始衰退。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人贵有自知之明”,诚然富士康确实给大陆提供就职机会,但是“离不开”这个词确实就过分了,我内陆十几亿人并不是都依靠着富士康,几百万人的安排确实不容易,但并不是无计可施,郭台铭自傲的态度还是给富士康带去了不好的影响。
有人可能要说不过是一个采访,口嗨罢了,又不能证明什么。那么在那之后的美国对华为的科技制裁中,富士康的所作所为才是令人真正的心寒,全面切断了和华为的合作,参与到了苹果对于中国的科技制裁之中,好在华为在逆境中还逼迫自己爆发了一波,也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