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订单是什么意思有谁遇到过吗?订车三个礼拜,销售说向厂家下了增发订单又因为不足12辆取消了?近期有没有订两驱暗夜骑士的,有人提到车了吗
通货膨胀,这个词看字面意思,其实不完全体现大家共识的意思,字面意思是流通的货币变多了,这个不足以表现想要表达的意思。
通货膨胀四个字担负的责任是表示货币贬值严重的状态。
货币严重贬值,原因是实物产出的增加速度远远不如货币增发印刷的速度快。
现在欧美的通胀率达到了10%左右,就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的产出太慢,货币印刷太快。
后果是赚钱能力弱的人,收入增加的速度,没有物价上涨的速度快。
比如,原来赚1000个货币,买个汉堡2个货币,可以买500个汉堡,由于货币严重超发,但赚钱能力弱,只是多赚了50个货币,收入变成1050个货币,而汉堡涨到3个货币一个,只能买350个汉堡,这就是通货膨胀对赚钱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的伤害,这种情况持续太久,收入变成只能买50个汉堡,就会出现民不聊生的现象,于是,赚钱能力弱的人就会纠结起来抢赚钱能力强的人,这就是大革命。
美国要是不加息,让钱继续疯狂增加,那么,大革命就会爆发。
美元是什么?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货币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
表面看起来,美元只不过是美国印的纸而已。
现在连纸都不用印了,因为有了数字货币,直接在键盘上多敲0就行。
我觉得,美元更像是美国的股份。
或者说,一个国家的货币,是一个国家的股份,代表了国家的全部资产,也代表了以后国家盈利的能力,表达方式不光是经济,也有军事、文化、外交等。
一个国家滥发货币,就好比增发股份,如果没有对等的价值进入,单位股份必然贬值。
美国现在就是这样,所以他现在加息,缩表,地区战争。。
就是为了让美元回流美国,但是美元只是符号,不是资产。
流回的美元在像猎豹一样静静等待,等到其他国家因为经济萧条,国家动乱,出现资产大幅度贬值,美元就会扑上去,咬住那些猎物,带回美国,这才完成对等价值的进入。
不然美国不就白通货膨胀了么?
美国总统拜登一次忘记关闭话筒,说了实话,他说通货膨胀是赐给美国的一笔伟大资产。
环球网认为拜登在撒谎,其实没有,他确实就是这个意思。
年会落幕,年终总结。伴随着同仁会全国年会结束,我们和《全圆仁》一起开始新年启程。
开门红的“5-2”逆转,过往一年的完美表现,向着延续辉煌前进。于是,有人问了,“zf”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多拜仁球迷喜欢说?
我告诉他,试想,一个人可以将“植发”、“增发”、“制度”、“增肥”等词联系一起的人,你觉得是谁?他瞬间明朗起来!
近日,我和@PP体育解说陈渤胄 @晴空专栏 还有各地会长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评论区收听吧!
#拜仁#
一个个小精灵,
列队从夜幕后鱼贯而出,
于雪后明净的光影中歌吟。
……
诗歌评论家莱顿说:唱诗是对不确定性的探听,是“一种永无完结的听觉进行时”。以此拿来形容此时此刻天空变幻莫测又无尽无果的云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现场直播进行时的旁白。
……
你能想象狂风是幕后的总导演吗?
一阵风刮换一个角色,似川剧变脸。
……
闲时我也追剧,刚刚看了几集以“半夏”为名的电视剧。半夏是中药,生时有毒,煮熟了药力增发毒性渐减。由此联想到艺术,生时也总是毒性最凶猛的时候,麻嘴刺喉,可要是熟了,药性会不会跟着无力或干脆就不灵了呢?艺术酬报我们的“药力”为何物?如若不是生演变为熟的煎熬感、美的浸渍,精髓与糟粕的自我鉴别和剔除,还有什么?在确定与不确定共处的翻滚中,身心在膨胀、开裂,先前因害怕分崩离析而坚固的皮囊,开始用一种觉悟的方式打开自己,内涵从单一的能力中解束,进入一个磁力中心,回到生于它培育它的母源。入炉后再造,开出新花。达“ 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功效。
……
还好不是鸦片,不会引人上瘾。
……
今天出门的人很多,大多却是生面,大概是新年快到提前回家的亲友,憋闷了好久凑足日子团圆。见我在拍摄,凑上身来观看。结果看到的只是不起眼的小挂件便缩头回转。有小家伙不顾长辈的逼视仍发出轻哼,得后者呵斥(当外人面教育孩子的实属不多),倒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辜负了他的期盼。
……
低下头心中又一阵闷笑:
好一个生瓜蛋,又一枚半夏。
……
戏剧性的这帮人转了一圈回头又遇上。其中跟儿子瞪眼的这位上来搭讪,问我拍摄这些何用?我明白他寒暄中带有打招呼的意思,语气诚恳不似敷衍,故实情相告干嘛干嘛。这下可好,硬要加我脸书如何如何。我左右不是,哭笑不得,再次想起半夏。
……
第一次写漫出去了收不回来。先说云彩诗歌,再扯生熟中药。绕回头又需要好长篇幅,细想作罢。包包扎扎扔进汤锅,回炉再造,开不开花另说。
……
唉……我也是个半生不熟的毒半夏。
……
(拍摄于丹佛 Highlands Ranch )
看懂资产价格的变化,除了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你还要了解人的情绪。
1、2021年全球大类资产的关键词是涨。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政策、通胀和情绪,前面两个是底层逻辑,情绪则是放大器。中国股市及中概股与全球大类资产走势不同,但是和其他资产的基本逻辑相同。政策调整,同时被情绪放大。
2、2021年全球大类资产的表现可以基本概括为:赢家多输家少。数字货币是最大的赢家,大幅上涨;大宗商品大幅上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市,比如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等都在上涨。中国的股市是少数的输家。沪深300和香港恒生指数都有下挫。
3、影响资产短期表现的关键要素有三个:通胀、政策和市场情绪。前两个是底层逻辑,情绪是放大器。
4、大宗商品的价格暴涨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看。
5、从需求角度,各个国家都在撒钱刺激消费,拉动制造业上行。尤其是中国的制造业,中国的PPI指数在2021年10月高涨达到了13.5%。
6、从供给侧看,国际上原材料供应国的生产受到疫情的影响还没有恢复,同时加上运输业也还没有恢复,导致供给不足。国内,结合现在的节能减排政策,2020年我们关停了600座煤矿,减少了1.5万亿的产能。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清理煤矿5500多处,减少落后产能10亿吨/年,但是新上的清洁产能只有2亿吨/年。减少5份,但是只能补充1份。短时间内只能通过进口补充。一方面,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的全球海运价格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推高了成本。
7、所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
8、数字货币的价格暴涨的基本逻辑是对抗通胀。俗话说乱世黄金,意思就是黄金可以用来对抗通胀。这不仅仅是我们的俗语,也是全球人民的共识。这个时代,在科技的加持下,数字货币被誉为了“数字黄金”。
9、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叙事经济学”。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将叙事纳入到了经济领域,将其作为一个理解经济运行的关键要素和变量。“叙事一词的含义不止于故事或者讲述,归根结底,叙事是历史、文化、时代精神以及个体选择相结合的载体,甚至是一种集体共情。某种程度上,它是在解释或说明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重要公共信念,而信念一旦形成,将潜移默化或者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经济行为。”
10、去中心化、科技、未来、暴富机会、对抗通胀、数字黄金等等叙事要素加之于一身,于是,比特币在2021年价格翻了一番。
11、2020年2月疫情开始,到2021年10月,不到2年的时间,美国增发了4万亿美元;欧洲央行增发了4万亿欧元;天量的放水,股市大涨,逻辑简单。这是政策方面的影响。
12、仔细看,除了政策,还有通胀和情绪。通胀本身就会带来资产价格的上涨,这也在推高股市。
13、从情绪角度,市场上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情绪。一种叫做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别无他选。通胀背景下,你必须手握资产,此时最好的就是股票资产,其他相对会差很多;在股票资产中,新的估值模式下,大家只能选择那些更有故事性头部效应明显的少数公司,这就更加推高了这些公司的股价。这时,大家反而会拿出来TINA安慰自己。第二种情绪叫做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担心错过风口,错过数字货币,错过一波新能源的上涨。同时还担心错过好的入场时机。赛道选对了,如果入场的时机不对,也是白搭。这种情绪下也会让更多的资金进入到股市中。
14、总体上看,A股和中概股都很疲软。主要原因是政策风险同时被市场情绪放大。从政策风险的角度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偏紧的。几大行业出台新政策进行调整。比如教培、房地产、医药集采、平台反垄断等等。短期内对市场情绪影响很大。
开国领袖毛主席,生前一直不同意把他的头像印制在人民币上,曾经4次拒绝有关部门采用他头像的请求。
直到伟人去世11年后,邓小平等领导人回应人民需求,权衡再三,在第四套人民币上,正式请上了伟人的头像,领袖头像作为人民币纸钞图案的梦想,变为现实。
目前,在我国印有毛主席头像的100元纸币,是国内流通货币中最大的面额。
纵观全世界,国家领导人头像上流通纸钞的比比皆是。比如:
美国流通的一美元纸钞上,印有美国国父华盛顿的头像。
英国流通的最大面额50英镑纸钞上,印的头像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印度流通的所有纸钞上,印的都是印度“国父”甘地的头像。
而我国第一批人民币,于1948年在河北石家庄发行,分别有50元、20元和10元三种面额。
当时,由董必武负责筹建中国人民银行。
在人民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依照东西方国家设计流通货币的惯例:一个国家的货币大多印上开国领袖的头像,因为他就是国家的象征。
所以,大家纷纷向董必武反映:一致要求把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头像,印制在所有人民币纸钞的票面上,让全中国人民随时随地都能目睹伟人的风采。
董必武欣然应许。于是,纸币设计师们呕心沥血,经过反复论证,终于敲定了一套方案,由董必武上报中央。
当这套人民币设计方案转呈到毛主席手中后,他表情凝重,认真地看完了整套方案,沉思良久。
最后,伟人在上面批示道:“人民币由人民政府发行。我现在担任党的主席,不是人民政府主席,不能上人民币。请退回重拟。”
就这样,我国第一版人民币票面图案被改为:反映解放区工农群众生产、生活景象的图案。而这版人民币上的汉字,皆由董必武亲笔书写。
其实,当时人们根据毛主席所作的批示,都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伟人是觉得他的身份和地位没到,自己的头像还不适宜出现在人民币上。
所以,才有了后来3次的拒绝。
新中国成立不久,伟人成为了党中央和国家主席,时任央行行长南汉宸向他请示:设计师们请求在新版纸币上采用他的头像。
但是,伟人还是要坚持党的7届2中全会所做出相关规定:禁止用领导人名字做各种命名!
毛主席意味深长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
如果我的头像上了人民币,何谈艰苦奋斗?何谈为人民服务?我不能带坏头,大家都不要贪图享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找不着北。”
转瞬间,到了1950年4月,第二套人民币改版设计在即。
央行设计师们认为:新中国新气象,毛主席开天辟地,打下了共和国江山,功高至伟。作为大国领袖毛主席的头像,最能代表新社会的时代风貌。
大家再次精心设计了几套带有毛主席头像的新票样,上报到中央,转呈毛主席批阅。
结果可想而知,毛主席又一次严肃拒绝。
后来,到了1962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
由于毛主席前2次的拒绝,这次再没人提交将他的头像印在人民币上的报告。
可是,在1966年至1976年这10年特殊时期,全国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改版第三套人民币,重新印制带有毛主席头像的纸币。
当毛主席获悉这些消息后,特意指示周总理转达了他的意见:再版人民币请另设图案,不允许采用我的头像。
自此以后,直到1976年9月9日伟人离世,人民币设计师们再也没机会去烦他老人家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84年,随着沿海部分港口城市的对外开放,我国经济步入了飞跃发展的快车道,增发50元、100元人民币势在必行。
1987年,第四套人民币震撼出世。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导人头像出现在100元大钞上,全中国人民眼前一亮,期待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
时光荏苒,1999年世纪之交之际,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第五套人民币,毛主席头像独立成为100元大钞上的正面主景,一直沿用至今。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上的毛主席头像,是泱泱大国的光辉形象,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心中。
#头条挑战创作赛# #人物#
揭密美联储和美股之间的奇葩关系。
现在美股总市值是50万亿美元左右,这个体量怎么理解呢?我们做世界工厂几十年辛辛苦苦攒下的美元也才只有3万亿美元左右,差47亿。
这50万亿美元总市值就是美联储敢于一次又一次让美国债务不断滚雪球的核心底气之一。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持有1万手茅台,每股成本8元,你会得瑟成什么样?呵呵,肯定是想怎么得瑟就怎么得瑟。吃饭时将这个账号晒给懂股票的人看,哪怕你身无分文跟他萍水相逢,估计借个万八千是没问题的吧?
核对账户真实有效不是模拟盘,打个条,约定借1万还1.2万,理论上没什么毛病,是我我就愿意,因为我根本不用担心你还不起或赖账。跟巴菲特吃个饭都得几千万,要的就是点拔,你看,身无分文去吃一个饭,饭后就有钱去KTV嗨皮了。
有了这个账户,能干的事简直太多了,天天给人晒下账户,得到信任之后开口借钱,今天借你一万,明天借他3万还你1.2万,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好,问题来了,上述套路今天借了500万花光了,但明天要还时又身无分文,找人晒账户又没饭局,股票套现又刚好收市了,别人又急着要,怎么办?
冥思苦想下想到个妙招:你看看我炒股这么厉害,要不教你一招怎么炒股就抵500万借款咋样?放心,招数你可以验证,我这1万手茅台8块的本就是这招赚来的哟,若赚不到钱你再找我,明天我就有钱了,你若说没效果到时我一样还你500万。
这没办法也只好先答应了,学了一招炒股术回去验证,嗨还真赚钱了,走势跟师傅说的一模一样,赶紧给师傅电话:师傅,那500万不用还了。
看看,看看!身无分文的人就这样白得了属于自己的能买真金白银的500万,皆大欢喜的两人各自都笑的合不拢嘴。一传十十传百,拿着500万等着登门求学的人都把电话打爆了。
晚上翻翻通话记录,一天教一个,排队得排3年,一个500万,十个5000万,哇靠,光学费都能跟1万手茅台相比了。明天跟开银行的有个饭局说起这事,行长说哥哥啊你也太牛了,商量一下以后收的学费花不完就存来我这,现场办公给你张黑色信用卡,额度5个亿,不够就联系再给你调额。
好啦,这平白无故就又得了张5亿额度的信用卡,真的可以想怎么得瑟就可以怎么得瑟了。行长也挺高兴的,完成了一个大揽储任务,办出了一张黑色信用卡,好日子是有着落了。行长怎么算的账呢?
行长才不管你一个学员收费多少,1万手茅台是20亿市值,你有20亿在手,教人炒股一个500万收学费还要排队,这简直是VIP中VIP客户,别说5亿,就是给你10亿额度信用卡都没有什么大问题,更何况第二天你还真来存了500万,太秀太优质。
明白没?这就是美元、美股、美债、美联储之间的关系。教人炒股是打个比喻,现实生活中就是知识产权输出变现,例如教人怎么让沙子变成CPU,培训收学费,你学会了买设备来搞,他拿着你交的学费又入个股,美国单此一项,就能源源不断获得收入来养信用卡,从目前情况来看的话,美联储暂时还不用担心美国会刷爆信用卡。
所以拜登才敢刚搞了个1.9万亿,又开始张罗着3万亿甚至5万亿之类基建刺激计划,因为他有信心相信美国民众有能力养掉这3万亿的刷卡。
可能你要问,那美联储的钱从哪来?呵呵,因为美国擅长沙子变CPU之类的无中生有(借款抵学费),相当于有了一个挖之不尽的金矿,那他就可以不玩我们传统金融术语中的金本位,而去玩技术知识经验型“金”本位。美联储可以靠这个“金”本位概念权衡该印刷多少美元,而你要获得美国的产品、知识、服务又必须得支付美元。左右都是他,那我们就不要操心美联储怎么来钱了好吧!
这TM就跟股票增发除权差不多意思,大家认同就能填权,不认同就填不了权。美联储能填权,津巴布韦央行就没那么好命,成了泄权!
所以在挑战美元霸权的时候,不要站在道德高地觉得受了多大委屈,要跟任正非那样谦虚说实话:你觉得值就买我的我高兴,觉得不值不买也没关系,你觉得他的值就去买他的,我不会不高兴,如果我们这点境界都没有,是挑战不了的。
美国供应链本土转移的真正困境,老实说,这一点我没有想到。
多年前,奥巴马曾问还在世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如果苹果手机搬回美国本土生产,成本每台会增加多少?
乔布斯说,仅人力成本大约每台就要增加65美元。奥巴马认为,以苹果每台三四百美元的净利润率,苹果完全可以把生产线搬回美国,为美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但乔布斯却说,完全不可能。供应链的问题并不完全是人力成本的问题,而是人工效能的问题,企业规模能够带来多少就业永远不是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相反每个员工能够给企业创造多少利润,才是管理者所要关心的。
可惜,当年的奥巴马、后来的特朗普以及拜登都没有真正理解乔布斯的意思,但纳斯达克懂。
几年前我曾和一个海外投资公司的负责人有过一次闲聊,说起为什么美企特别是上市公司越来越执着于来国内设厂。在他眼中,地方的招商引资政策固然是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却是苹果在美国股市的引领性作用。
为什么?因为苹果公司员工创造的年人均利润高达40万美元,而美国本土制造业人均利润只是苹果的零头儿。这也是不到十年,苹果股价从四十多美元暴涨到四百多美元的根本。
如何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答卷?苹果已经做了示范,如何从资本市场上弄到更多投资,马斯克读得通透:他为什么从上海工厂调两百技术工人去美国?只是因为中国技术工人的工资低?别逗了。
美企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要上市要增发要漂亮的财报,必须要人工效能。这方面,并不是低人工成本,而是高素质工人的问题。而高素质技术工人的缺乏,才是美国制造业目前的大难题,短期无法解决的难题。
美国企业是听政府的,还是听投资人的?这个问题要慢慢来看。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美企撤出得期期艾艾,一步一回头,而德国企业进入的却无比坚决。
民间有一句话是,“富人不怕通胀,穷人怕通胀”,啥意思呢?因为富人可以有很多手段对抗通胀,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他们属于工薪族,收入相对固定,一旦市场上的货币增多,那么,自己手中有限的存款就容易被稀释,以前花10块就可以买一件必需品,现在可能需要12元了,购买力急剧下降。
不过,随着人们对通胀效应的认知越来越多,很多普通人也加入到抗通胀大军,而且从过去二十年的时间来看,他们真的成了赢家,这就是“买房”保值增值。
在疫情下,全球放水:“德国放水1300亿欧元”,“万亿美元刺激计划”,“全面降准,万亿资金流入”,通货膨胀的来临已不可避免,你的钱正在变得不值钱......
众所周知,疫情加上全球大放水,引发了通胀。
德国在疫情期间,启动了德国经济重启计划,放水总额1300亿欧元,导致M2陡升,远远高于GDP增速。印钱速度比生产速度快,钱缩水了,通胀也凸显了。德国的通胀率在5月底是2.5%,创下了十年新高。6月降了一点到2.3%。看起来好像不高,不过官方一般是把2%作为通胀率的理想值。就是这么一点点上浮,德国的商品价格就蹭蹭蹭地涨了。不仅房价、房租涨,就连大葱这种日常消费品也被抱怨好贵:一把四五根的大葱,一般超市要卖1.39欧(人民币10.6元),折扣店促销0.99欧(人民币7.6元)。
去年3月,美国国会立法通过了2.3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去年12月又是9000亿美元,加上拜登的1.9万亿美元,为了缓解疫情刺激经济,美国已投入了5万多亿美元。简单粗暴的撒钱模式,没有足够的资金,拜登政府采取的措施只能是大量印钱。未来,1.9万亿美元不仅要流向美国的家庭与企业,也将会通过货币兑换、外汇储备等方式流向其他国家。世界各国的货币将会跟随美元一起贬值,增发国债,以平衡汇率稳定。而后果是会造成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冲击,货币泛滥与投机行为将会不断发生,物价飞涨,有可能会再次出现08年金融危机以及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情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降准就是将你的原本的准备金降低,原本的20块钱,变成了19块钱,那么原来市场上流通的80块钱就变成了81块钱,换句话说就是:你的钱正在变得不值钱了。
说一个真实案例:
在10年前,王先生和林先生两人都赚到了50万。其中,王先生把这50万拿去买房,然后再把房子租出去,年租金大概能收到4万;10年后,房子价值530万加上租金收益40万,一共收益570万。而林先生则是将50万存进银行,定期年利率2.75%大概能获得1.3万。10年后,本金加上10年利息,一共有63万。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起点不同,选择不同,结果不同!现在就是机会,就看你是否能够把握住。
所以,到底是谁一直逼你买房呢?是丈母娘吗?是配偶吗?是地产中介吗?还是那些媒体?都不是。
真正逼你买房的是:通胀。今天不买,它明天涨;明天不买,它后天涨,它一直涨了几十年,涨到很多人怀疑人生,自己啪啪打脸,然后被逼入市,高价买入别人提前买好的房子,别人赚走几百万,又去买入另一套。多年后,他们自己也成了当初的那个“别人”,就这样一个接一个,买房大业滚滚向前,不可阻挡。
通胀之下,楼价无顶。只要钱变少了,资产都会一直涨。因为资产是避险的,人们只有将货币转换为资产,才能保住财富。
如果你是刚需族,如果你真的需要一套房,不要等待了,买房就在此时,退一万步来讲房子不涨或者跌了,但是家还在。
不要管什么调控啊,限购什么的,对于有购房资格的刚需来说:“目前的状态,就是最好的买房时机!”
#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