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高华报道,预计中国家庭可投资规模资产2030年可以达到450万亿元。先不说这数据是否可靠,因为如果公众相信这些数据来投资,估计亏的连内裤都没得穿了。而且我也质疑这些钱到底在哪些人的手里,是否已经早就像司马南一样在国外购置了房产了。从司马南身上,我发现中国的有钱人都太自私以及虚伪了,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出事了就像翟山鹰一样马上跑路到了美国。底层老百姓的钱大部分都需要用于支付房贷车贷还有小孩子都教育开支,哪里还来的钱投资资本市场,所以大家说,高盛这数据是对的吗?
高盛从来没有这么疯狂招人
据彭博报道,今年以来高盛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招聘狂潮,在内地、香港招聘300多人,以加快向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扩张的步伐。
据上述报道,该行正在招聘320名员工,其中70名主要负责投资银行业务。此外, 高盛计划在2021年剩余时间内再增加100名员工,其中许多新员工将在今年填补新创建的岗位。
在2019年底提交给董事会的五年计划中,高盛表示,在中国的员工人数将增加一倍,达到600人,并扩大咨询、证券和财富管理业务。
高盛正在加快进军中国的步伐。据券商中国报道,去年12月,高盛集团已经率先完成了对高盛高华证券100%持股的协议签署,接下来尚有一些监管流程要完成,高盛高华证券大概率将成为首家外商独资券商。
上个月,高盛委任范翔(Sean Fan)为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联席主管,将与目前管理中国投行业务的蔡卫共同负责投行团队。
公开资料显示,范翔已在高盛供职超过10年,自2018年以来一直担任高盛的合伙人,拥有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位,曾就读于清华大学。
范翔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盛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进入中国市场后,高盛积极参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创立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加大开放,多家外资投行正在加速抢滩中国市场,深度开拓市场业务。此前,瑞银集团、瑞士信贷集团等投行也已公布了在中国增加数千名员工的计划。
今天买入顺丰最多的是北向外资 ,席位用的是深股通专用 ,排在第五席位的是 北京高华证券 北京金融大街,这个席位是高华证券旗下的。
美国高盛拥有高华证券 51%的股权,可以认为高华证券是高盛在中国的马甲,这个券商只做大客户业务,尤其是有外资的背景的买方机构,例如:高盛自营,淡马锡,奥本海默,加拿大年金计划 等外资 机构。淡马锡曾经用这个席位和高瓴资本一起定增过 泰格医药。
卖出席位中有两个都是兴业证券的席位 ,兴全大佬董承非旗下的多个基金持有顺丰控股,大概率是他在卖。
活久见!11元新股惨遭破发……
发行价11.03元的新股你会弃购吗?如果是科创板的亏损创新药新股呢?中个签也不过几千块,自己哪有那么倒霉……
正因为人人都不会弃购,诺诚健华的承销商中金公司、高盛高华和摩根大通完美的完成了承销任务,佣金稳稳落袋,至于上市后进行护盘?你想多了。
诺诚健华就这样在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破发了,首日就跌去15.41%。中签者只能大骂一句,悻悻的自认倒霉。
三高企业(高研发投入,高募资额,高亏损业绩)IPO挤破头排队上市,进入二级市场后就再也不用为资金发愁了,最终坑害了无数无知无畏的小散。#股票# #股市分析#
格力电器周线十连阴,九阴真经把很多人已经整吐了。
今天来了个逆势开门红,终于让持股的人民看到了希望。
高盛高华高瓴,三高斗法还没分出胜负。
又在传高毅的冯柳也掺和了,三高变四高,有点意思。
【只有联想被记住】网上传闻,2004年在联想的帮助下,高盛才成了外资在中国唯一合规的投资商。很多“引狼入室”的说法也就此甚嚣尘上。
中国市场无疑是高盛全球战略的重点。高盛曾协助多家国有中国大企业海外上市,其中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平安和中国银行。当然人们也只记住了联想。当年联想收购IBM PC,是高盛做的财务顾问。
当然,高盛也真的非“等闲之辈”。
这个由犹太裔创建的美国资本团体,在美国政坛拥有强大的力量。不只是政坛,欧美监管层的众多官员也皆出自高盛。
而高盛前掌权人汉克保尔森。一生曾7次来中国,被中国人亲切的称呼为“中国的老朋友”。
高盛也是唯一一家作为主承销商全程参与中国政府每次主权美元债务海外发售项目的国际投行。分别于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月完成了10 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
中国政府也自2020年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例限制。在高盛高华全资控股之后,摩根士丹利也开始全资控股中国摩根大通证券。还有瑞士瑞银银行,瑞士瑞信证券,日本野村东方国际证券,香港汇丰前海证券,新加坡星海证券,日本大和证券也迈进了全资控股的时代。
实际上资本本无善恶,老司、张捷背后的四月网据说当年接受的也是美籍华人李某的投资。
事实上,扩大开放更能够让中国资本市场吸收更多全球智慧,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服务。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接受国际市场的洗礼,才能真正实现做大做强。
中国批准完全美资的第2家金融公司
10月17日,美国高盛集团宣布,关于将在中国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合资公司纳为全资子公司,已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经营自由度将更高,更容易推进增长战略。这是继摩根大通之后,中国政府批准美资全额出资的第2家金融公司。
高盛集团于2004年成立了中国当地法人高盛高华证券,主要业务为扶持中国潜力企业上市及帮助并购(M&A)等。高盛的持股比例最初为3成,2020年3月提高到了51%。同年12月宣布纳为全资子公司,要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证券业务上,中国政府从2018年开始允许外资出资51%,2020年4月以后允许全额出资。
周五晚上八点整,市场传来三个热议的消息,分享给大家。
1.工信部:推动加快铁、锂等矿产资源开发进程
我国的铁矿看着貌似很多,其实按照人均而言还是很贫瘠,锂金属在我国而言,那是更加的稀少,因此,加快我国的铁,锂金属,在精加工,和回收上更应该下更大的力气,这利好有上述资源和上述业务的上市公司,有望借此消息迎来价值的提振。
随着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当前锂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下一步,将强化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推动加快铁、锂等矿产资源开发进程,提升集约化开采、精深加工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培育一批上下游一体化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
2.广汽集团:2022挑战销售收入5000亿 加速打造万亿广汽
这个理想如果实现了,那把上汽集团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2022年将全力挑战产销、工业产值、在地产值同比增长15%的目标,销售收入要达到5000亿元,在2035年或者更早一点时间实现万亿元的目标”。在日前广汽集团2022年半年报发布会上,广汽集团上述表达。
3.高盛高华:预计中国家庭可投资资产规模2030年将达450万亿元
按照这个金额,中国人平均每人可投资资产接近三十万人民币,还是一个很大的数据?
高盛高华表示,中国财富管理业正迅速发展,预计中国家庭可投资的资产规模2030年将达到约450万亿元,其中约60%将投放于证券、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非存款类金融产品中,市场潜力巨大。
外资券商开始扎堆推荐中国股市,高盛一举列出50只建议增持股票,A股市场爆发即将到来?
根据FT中文网报道,在国内监管整肃科技和教育行业后3个月,海外投资者和分析师对中国的看法已开始从观望变得积极。
汇丰(HSBC)上周将中国股票评级改为“增持”(overweight),该行预计中国股市已接近最低点,预计中国股市将走出监管压力最强时期,并恢复上行。汇丰亚洲股票策略主管赫勒尔德•范德林德(Herald van der Linde)表示:“我本以为客户会跟我说‘你真是疯了,居然要增持中国股票’,但实际上他们却跟我说,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管理着7380亿美元资产的富达(Fidelity)表示,其对中国的看法“逐渐变得积极”,并已开始增加相关的敞口。“野村(Nomura)的分析师也表示,投资者“应逐步寻求重建对中国的偏低的仓位”,并补充称,“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近期负面情绪正在消退”。
随着监管机构对一个又一个行业实施严格的新限制,市场经历了一轮惨烈的下跌,促使许多外资机构对中国股票敬而远之,几个月来这些股票的市值蒸发了逾1万亿美元。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列出了50只中国股票,他们认为在中国“共同富裕”行动中,这些股票可以海外投资者在中国股市取得盈利。这些投资组合包括与可再生能源、大众消费、制造业和国企改革等主题相关的公司。分析师表示,住房、教育等“具有社会重要性”的行业最好避开。
但一部分外资仍很谨慎。瑞信(Credit Suisse)分析师表示,中国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和监管措施,对股票投资者来说现在“重返中国还为时过早”。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股票投资价值在全球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中已明确显现,根据汇丰的数据,印度股票的估值相对于中国股票来说从未这么贵过。
外资购买中国股票的行为已显示出逐渐回升的迹象。继7月份大幅下滑后,中国内地股市每月净流入资金已超过40亿美元,尽管这仅为6月份水平的一半左右。
上个月高盛已经完成全资持有高盛高华监管备案,未来服务对象将主要引领海外机构投资国内证券市场,未来高盛就像一座富有效率、熟悉买卖双方、懂得中国法律且具有广阔的人脉的桥梁,链接海外资金与潜力巨大的中国股票市场。
虽然和动辄上万亿交易量的国内A股市场比,海外资金没有规模优势,但他们无疑是聪明钱的代表,如果他们不断提升对中国的投资配比,是否可以说明中国股市已经明确回暖?
重大利好
读卖财经诺诚健华的中签者哭晕在厕所!竟然破发!中签者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这货发行价只有11.03元。这么低的发行价,也能破发?正因为几乎无人相信会破发,所以,也就无人弃购。大家都在憧憬上市首日赚一把,结果,没戏。怎么就破发了?诺诚健华破发不过又一次提醒人们,市场有多么不喜欢没有盈利的创新药股票。今年上市的创新药股票,基本上是上市一家,破发一家。因为这些股票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高研发投入,高募资额,高亏损业绩。
5月3日2点,咖啡喝多了,手机屏幕突然弹出一些市场消息,非常炸裂,和A股有关,马上和大家说下。
1.新冠检测有多火?九安医疗一季度赚了143亿!是过去十年利润总和的15倍。
九安医疗的净利润主要依赖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2021年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59亿元。
九安医疗过去十年(2012年-2021年)合计利润为9.4亿元。这意味着,九安医疗在2021年四季度赚取的净利润,几乎趋近于过去十年的总和。
九安医疗节后有望迎来连续的拉升趋势,主力机构现在吃了不少筹码吧?普通散户投资者如果想要跟进,一定要小仓位的运行,千万不可重仓博弈,正义点有盈利,维持生活就好啦!
2.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破3%,为2018年12月以来首次。
3.营收3年连涨!同比增长超100%!上市公司预制菜业务“喷喷香” 这俩“门派”更具优势!
在各类疫情的影响下,预制菜业务将会迎来蓬勃发展期,特别是那些不能堂食的餐饮店,将会推出更多的半成品菜,那么就在上市公司和广大餐饮公司之间产生了一种竞争,只能说是相对的利好,毕竟开创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利好预制菜相关的上市公司。
4.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发生爆炸!北约大规模军演开始!欧盟:或年底前禁止进口俄石油!
乌克兰现在也是一刻不得闲,用巡航导弹袭击俄罗斯的民用设施,一点也不顾及是军用还是民用,而俄罗斯还要考虑民生的问题,打的有点小心谨慎?北约大规模军演在靠近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边境,这难道是找揍的节奏吗?欧盟本身就缺少石油和天然气,应该是打仗进口不耽误才是上策,这也是一种新的国际形式吧!
5.行业大赚 这8家券商却共亏损20亿!这家公司董事长连续4年弃领年薪
2021年合计有8家券商出现亏损,包括大同证券、网信证券、德邦证券、汇丰前海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东亚前海证券、中山证券和高盛高华证券,合计亏损额达到20.33亿元。自2018年以来连续4年东亚前海证券董事长李继昌放弃在公司领取薪酬。
6.“五一”前夕多地加速松绑楼市,有三线城市楼盘价格“每平米直降2000元”
“现在洛阳所有的楼盘都是20%的首付了。我手上的一个项目高层原本卖11000元/平方米,而和我们渠道的合作价格直接降到了9000元/平方米。”洛阳当地房地产经纪人周泽4月30日下午通过微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洛阳11000元每平方米对于当地的收入而言还是高了,河南的平均收入才有多少呢?一个月的工资买不到半平方,买一套100平方米的需要20年的时间,而一个人20年的生时间的收入都用在了房产上,可以想象得到生活质量会打多大的折扣呢?
如果降到每平方和当地居民每月的生活水准相近,我想广大人民才能更加的安居乐业。降房贷优惠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最根本的还是房价高居不下,20年的还帐期,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基本翻了一倍。消息总体上对房地产概念板块产生利好和利空的相冲作用,互相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