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缩写为NTU),是一所商科和工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提供工程,商科,理学,人文,艺术,社科,教育和医学等全方位跨学科教育,汲取亚洲和西方的精华,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在教学、研究以及创业方面于世界上都具有卓越的领先优势。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南洋理工大学连续二年名列亚洲学府前三名 。其中南洋商学院连续第三年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MBA排名上升。南洋工学院在QS世界工程和技术 专业院系排名中位列第四,与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一起进入世界前四。南洋理工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2,其中有7门学科领域位居全球前10,25个学科位居全球前50,显示了南大跨学科课程的实力和全球竞争力。
南洋理工大学
国际科技大学联盟发起成员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
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创始成员
A A C S B认证成员
院校排名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12位
2022 THE世界大学排名第46位
2022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33位
2022 软科世界大学排名第88位
QS全球学科排名:7门学科进入世界前10
材料科学:QS世界排名NO.3
电气与电子工程:QS世界排名NO.4
传媒:QS世界排名NO.5
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技术:QS世界排名NO.4
化学工程:QS世界排名NO.7
化学:QS世界排名NO.7
土木工程:QS世界排名NO.8
其它优势学科
会计与金融学:QS世界排名NO.22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QS世界排名NO.11
教育:QS世界排名NO.11
环境科学:QS世界排名NO.13
图书馆与信息管理:QS世界排名NO.18
商业与管理研究:QS世界排名NO.20
社会科学与管理学:QS世界排名NO.11
更多专业申请截止时间详细见图。
职业教育概念股票有哪些?哪些职业教育股票值得关注
南方网 2021/08/19 16:28
周四盘后讯,8月19日职业教育概念报涨,海伦钢琴领涨,盛通股份、昂立教育、学大教育、国脉科技等跟涨。
相关职业教育概念股票有:
1、海伦钢琴: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7亿元、5.27亿元、5.54亿元、4.76亿元。
2、盛通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4.03亿元、18.44亿元、19.53亿元、20.4亿元。
3、昂立教育: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7.24亿元、20.95亿元、23.91亿元、18.09亿元。
在职业教育领域,公司主要专注于中高职和应用本科学历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业务,依托上海新南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平台公司,通过研发、引进和整合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以输出品牌、课程、师资和管理为主要模式,积极与全国多家职业技术学院接洽,不断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4、学大教育: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8.12亿元、28.93亿元、29.92亿元、24.3亿元。
5、国脉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5.16亿元、9.83亿元、5.24亿元、4.36亿元。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6、保龄宝: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5.93亿元、17.3亿元、18.05亿元、24亿。
上海交通大学在官网发了份声明,称上海交大教育集团非我校所属机构,其开展的一切合作与活动均与上海交大无关。
这个声明也很有意思。上海交大教育集团网站明确写的是1999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是上海交大的校办企业。股东为持股63.5的上海新南洋昂立科技以及持股36.5%的上海交大产业投资集团,交大产业的股东为上海市国资委、上海交通大学。
之前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名校校办企业都走到破产的一步。校办企业或者做不大,给学校赔钱,或者做大了慢慢摆脱学校控制。
大佬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1991年,德州仪器主动找到台塑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洽谈合作,开发半导体。
当时的王永庆如日中天,他拒绝了德州仪器的项目提议。
后者只好转而与宏碁合作,施振荣抓住了这次机遇,迅速组建德碁半导体公司。
1995年,在长子王文洋的极力说服下,王永庆才勉强同意创办南洋科技,生产半导体上游原料硅晶圆。
后来南洋科技成为台塑的重要产业支柱。
王文洋遗憾地说,台塑进入半导体晚了6年。
这6年,成就了下一代台湾商业精英:施振荣和宏碁,郭台铭和鸿海科技。#财经##企业##聚量·对话企业家##芯片#
翻译硕士在新加坡开设情况
相对中国香港来说,新加坡地区的翻译学项目可选范围则小了很多,NUS新加坡国立大学未有开设翻译专业,只有NTU南洋理工大学开设了翻译硕士项目(M.A.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项目师资力量十分强大,任课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他们每人都拥有独特的学术背景, 并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受过专门训练,其中包括翻译研究、语言学与多语研究、汉学研究、英文文学、语言与传播、广播电影研究、信息科技、科学以及医学等。教学人员主要来自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及其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