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击败华为赢得马来西亚5G合同
马来西亚通往 5G 的不寻常道路又发生了变化,爱立信意外赢得了建设马来西亚全国5G网络的合同。
拥有和运营该网络的马来西亚国有专用机构 Digital Nasional Berhad (DNB) 宣布,爱立信将以 110 亿林吉特(26.4 亿美元)的成本设计和建造该网络。在对中国和华为仍然友好的市场中选择爱立信无疑是一个意外。
DNB 曾向 8 家供应商寻求投标:思科、爱立信、烽火、华为、NEC、诺基亚、三星和中兴通讯。但华为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马来西亚政府曾公开拒绝美国声称这家中国供应商构成安全威胁的说法。
今年 2 月份,马来西亚通信部长赛夫丁·阿卜杜拉在一次会议上公开点名华为,称这家中国公司将发挥“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尚不清楚该决定是出于经济考虑,还是出于旨在平衡西方和中国的利益的政治考虑。如果纯粹是经济因素,那么主要因素之一必须是财务条款。根据 DNB 的一份声明,爱立信表示将“为整个 5G 网络的供应、交付和管理安排融资”。
这对 DNB 来说很方便,因为它无法解释该项目是由公共融资还是私人融资。更妙的是,爱立信承诺将 DNB 的 150 亿林吉特预算成本削减四分之一。爱立信尚未透露这个为期十年的项目是如何融资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有关安排仍在敲定中。
西方供应商为他们的交易提供融资是不寻常的——这是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的做法。
在这方面,该项目与六周前的埃塞俄比亚 5G 协议相呼应,亲北京的政府向一个由美国和英国援助机构资助的财团颁发了许可证。不管是什么原因,这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将华为赶出 5G 业务的又一次胜利。
DNB表示,首批服务将于年底在吉隆坡、布城和赛城高科技区开始。2022 年将在五个主要城市和地区推出更多服务,到 2024 年将服务 80% 的人口。
尽管吹吧,10位号码现在还能用吗!//@健康是本钱3:1999年我第一个手机就是爱立信,开了个移动空卡150块钱,这么多年手机换了无数,卡号一直用到现在
7080后们,还记得你们的第一部手机吗?#7080后的回忆 #怀旧 #都是满满的回忆 @DOU+小助手 @抖音短视频
00:07美国:华为太强了,制裁
英国:大哥说的对,拆了华为的5G
爱立信:华为走了我补上!
美国:你小子野心不小!不听话还想做大?
英国:那不如诺基亚吧?它有150分合同!
华为:呵呵,我有中国市场!
爱立信的算盘打的很好,华为被英国清除之后,本以为自己可以全面取代华为的位置乘机在欧洲做大,但美国却对爱立信的野心很不满,因为美国成立Open RAN的时候爱立信并没有加入其中,所以美国也在限制爱立信的发展。
至于英国和荷兰都清除了华为的设备,表面上他们可以有诺基亚顶上,但实际上英国拆除华为需要付出的是时间成本和安装成本,这么干下来不仅仅会损失30亿英镑左右,也会迟缓英国5G的进程。
对于华为来说,一方面自己有国内的市场,远比英国和荷兰加起来的市场要大,随着中国市场的5G普及,华为的空间无限,另外的话华为这么让美国人害怕,再次说明了华为实力的强大,所谓不遭人妒是庸才,就是这么个道理。
从这个方面来看,中国的科技确实让西方感到了压力和恐惧,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个好事儿。
运营商财经网康钊:终于找到了一个华为马来西亚5G失败的原因。1、近日,华为痛失马来西亚5G大单,震惊业界。可是,为何华为这么精心准备的大单居然会丢呢?
2、首先,马来西亚四大运营商被剥夺5G招标权是重要原因之一。运营商一般会同时招多家供应商,以分散风险。而马来西亚此次却由财政部新成立的国家数码公司来主导,把20多亿欧元的订单全部给一家设备商,这完全打破了常规,可谓外行领导内行。
3、其次,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一个财务条款。根据马来西亚负责招标的国家数码公司的声明,爱立信将“为整个5G网络的供应、交付和管理安排融资”,同时,爱立信还承诺将DNB的150亿林吉特预算预算成本减少四分之一。
4、闹了半天,马来西亚想建5G,又没钱呀,竟然需要设备商来融资。
在欧美及中国,没有运营商招标的同时让设备商提供资金,但在非洲会这么干。
华为是非洲当地电信建设最重要的企业,该地区有70%的信息技术主干网络都是由华为建设的。在非洲54国中,与华为有合作业务的多达40个国家。非洲IT市场调查机构World Wide Worx的代表人士也指出,当前非洲4G基站有70%是华为制造的。
除了华为以外,我国中兴通讯(ZTE)在今年1月也联合南非通信企业MTN在乌干达开启了5G试验运用。 所以,华为、中兴通讯经常需要为在非洲的欠款而伤脑筋。
5、如果华为在马来西亚5G招标中失利只有经济因素的话,那有可能就是这个奇葩的财务因素了——华为不愿意垫付110亿林吉特(26.4亿美元),爱立信却罕见地承诺可以帮助融资。
《悉尼先驱晨报》曾援引马来西亚通信和多媒体部长赛义夫丁·阿卜杜拉的话称,马来西亚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未来10年里,将在150亿令吉(47亿美元)的支持下,在2021年底之前建成并运营5G网络。
爱立信也不是省油的灯,能为一个没钱的大项目去这样借钱垫资?所以,马来西亚大单后续是否有变故,还真不好说。#康钊爆料#
最适合女生购买的5G手机,拍照性能强悍,还非常轻薄!
自从5G手机出现以来,全球的5G市场也开始如火如荼,很多国家也都积极的建设5G基站。就拿中国来说,中国的5G基站投入使用的已经超过80万个,而5G的网络也基本覆盖到了地市一级。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的5G用户已经超过了2亿人。这对于高通来说,却感到十分后悔,此前,高通CEO安蒙声称,中国的5G网络会落后美国和韩国一两年时间,但是,万万没想到,中国的5G网络已经甩了美韩好几条街!

5G的发展迅猛和设备供应商是离不开的,截至目前,全球公认的三大通信设备厂商分别是诺基亚、爱立信和华为,而这三家通信设备厂商又是不同的国家,诺基亚是芬兰的,爱立信是瑞典的,而华为则是我们中国的。根据最新的市场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华为以32.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而爱立信以30.7%的份额位居第二,诺基亚的市场份额是13%,位列第三。

但是,虽然我国的华为市场份额是三个通信设备厂商中的第一,但是,在5G商用合同数量来看,爱立信和诺基亚反而都超过了华为。据统计,爱立信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拿下了127个5G订单,其实这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惊讶,毕竟,爱立信有着近150年的历史,主要是以生产电话起家的。

就算是进入到了21世纪,爱立信也是用实力说话的,并没有被市场所淘汰,反而越做越好。中国和爱立信的渊源也颇深,我国早在1892年就和爱立信签订了一个供货合同,从那时,爱立信就进入到了中国市场。现在,爱立信又在中国通信市场通信设备厂商之一,仅次于华为和中兴。

诺基亚和爱立信不一样,因为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研发出智能手机,而被市场淘汰。但是没,诺基亚并没有气馁,而是将所有的精力从手机业务转向了通讯设备行业。不仅如此,诺基亚还特地收购了几家大的通信设备企业,而维持自己在市场的地位,同时和爱立信还有华为共同竞争。现在,诺基亚也实现了反超,成为仅次于爱立信之后,第二个获得5G订单达到三位数的通信设备厂商。

爱立信和诺基亚之所以能在5G市场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自然是和华为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西方国家对于华为设备是围追堵截,甚至是制裁,所以,华为在国外的生存压力很大。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华为掌握着5G标准的核心技术,所以,才导致西方国家的疯狂针对。

现在,华为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并不是很顺利,所以,才会让爱立信和诺基亚有了可乘之机。如果华为没有遭到西方国家的针对,或许华为能拿到的5G订单会比爱立信和诺基亚多得多。俗话说,是金子就会发光,华为只要准好自身,早晚会在他国“火爆”起来。所以,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也向外宣布,对华为的未来更有信心。
【欧洲伙伴集体变脸,华为5G订单大幅缩水】
根据华为、爱立信以及诺基亚三大电信运营商对外G订单数据,华为5G订单仅为92个,而爱立信和诺基亚分别是136个以及150个。
在各个国家5G网络建设相继步入正轨,且自身在国际市场遭到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下,华为在5G订单上输给爱立信和诺基亚已经板上钉钉。
值得一提的是,爱立信和诺基亚5G订单数领先华为固然有“不公平”因素存在,但不能否认的是,爱立信和诺基亚都拥有不俗的5G实力。
两家厂商虽然所持有的5G标准专利数不如华为,但自进入5G时代起,三家企业都是齐头并进同属于5G技术第一阵营,实力相差并不大。
也是由此,华为受到限制后,诺基亚、爱立信才能如此迅速地接盘华为市场,成为受益者。
值得一提的是,受欧洲客户“变脸”影响,华为5G订单数量也陷入到了停滞增长状态。
#阿里巴巴宣布进行股票回购#【阿里巴巴加码股份回购规模至250亿美元 委任新独立董事】财联社3月22日电,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继续扩大回购,将股份回购计划的规模由150亿美元扩大至250亿美元,回购将持续至2024年3月底。此举亦创下中概股回购规模纪录。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同时宣布委任太盟投资集团(PAG)执行董事长单伟建为董事会独立董事,将于2022年3月31日起生效,并将成为审计委员会成员。自2015年6月起担任独立董事的爱立信公司总裁兼CEO Börje Ekholm,将于2022年3月31日离任。
权威机构评估,华为又拿了一个第1和一个第2。
根据全球ICT领域权威咨询机构GlobalData新近公布的5G移动核心网竞争力评估报告,华为在5G核心网领域主流通信设备厂商之中排名第一,获得2021年度唯一的Leader评级。
此外,中兴通讯、爱立信、诺基亚和思科,都获得了Very Strong的评级。
根据评估结果,华为在5G核心网解决方案架构、演进支持、网络自动驾驶、话音、方案成熟度等方面都保持领先,可为运营商提供可靠性高达99.999%的超高可靠精品网络。
华为在5G方面能取得这样的领先优势,是与华为长期在研发领域的高投入密不可分的。
近日,在欧委会公布的2021年欧盟工业研发投入排名中,华为以174.6亿欧元排名第二,仅次于Alphabet(谷歌母公司),超过了微软,而三星只有150亿欧元排在第四,苹果排在第五(152.8亿欧元)。而华为的竞争对手爱立信和诺基亚的研发投入都不足40亿欧元,排在40名开外。
华为在面临打压、消费者业务和海外5G市场大幅下滑的情况下,研发投入不降反升,今年提升一位超过了微软,有这样的精神,华为在5G技术上不领先恐怕都难。
#字节跳动28岁员工猝死,哪些保险产品能为其买单?
2月22日深夜,脉脉上“字节跳动同事圈”板块,一则“字节(字节跳动)又猝死一位,妻子怀孕两个月,惨...”的消息被广泛传开。据说他们家还有30年的房贷,每月2万1,而妻子是个全职太太。事情发生后,知情人士透露,字节跳动目前有5个HR陪着猝死员工妻子,怕她有个三长两短。
除了从道德、法律、情感等层面去看待这个问题以外,作为一个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如果这是我的客户,我会第一时间是去找我为客户做的保单整理表格,看看我的客户都有哪些保险保障?看看我能为他的家人做哪些更有价值的事情,能真正帮助到这个可怜的家庭?
我们看到过太多的名人猝死,例如:《我爱我家》的主笔梁左,演毛泽东闻名的演员古月,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著名相声演员马季、侯耀文,“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演员高以翔,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春雨医生创始人、网易新闻客户端创始人张锐,同仁堂股份公司董事长张生瑜,等等。
那么什么是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才能认定为猝死呢?具体的量化时间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分别有人认为其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在1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之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时间是6小时之内。一旦发生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
哪些保险产品能理赔猝死的情况呢?
一、寿险可以理赔,包括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寿险的保障责任很简单,即被投保人身故或是全残就能理赔保额。其中,市面上有些寿险,猝死还能额外再多赔付保额的30%甚至是50%。比如,买了100万保额的寿险,因为有些产品对猝死还额外赔付,因此能一共赔付130或是150万。
二、重疾险分两种情况:
1、带身故责任的存蓄型重疾险可以理赔。
2、不带身故责任的消费型重疾险,因为本身不赔身故,因此需要看被保险人的情况是否属于“急性心肌梗塞”的重疾理赔条件。根据重疾合同条款,急性心肌梗塞指因冠状动脉堵塞导致的相应区域供血不足造成部分心肌坏死。须满足下列至少三项条件:
a、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
b、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c、心机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d、发病90日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 。
一般来讲,急性心肌梗塞通常需要:心电图+血化验+完全可以诊断心肌梗塞症状。
也就是说如心梗引起的猝死,如果无法提供医院的临床诊断和相关检查,则有可能无法按照重疾责任理赔。比如,有可能被保险人是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已经死亡。当然,如果能及时送到医院,临床病历和检查结果能满足合同条款,也一样能理赔。
三、带猝死责任的意外险。市面上有少数意外险是带猝死责任的,但猝死的保额比较低。其他大部分意外险是没有猝死责任的,只能理赔由于意外导致的身故,不能理赔由于疾病导致的身故。
四、医疗险:医疗险是属于报销型的,其主要作用就是报销医疗费用。所以,如果在这个发病过程产生了医院的医疗费用,则可以报销,实报实销。
寿险或是重疾险买多少保额才够呢?
简单的算法就是,家庭年收入的3-5倍。
复杂的算法,根据被保险人的收入情况,把每年的增长幅度计算进去,再扣除通胀的因素,计算出一个数值作为保额的参考。考虑到这种算法的复杂性,我们忽略通货膨胀和工资涨幅及消费变动,以平均值的方法给出一个简单易学的计算公式。
这里以30岁的明女士为例说明,退休年龄是55岁,退休前的平均年收入15万,每年花费8万。那么她应该购买的寿险额度是(55-30)年×(15万-8万)=175万。这是她为自己家庭能创造的价值。
另外,咱们还最好考虑一下整个家庭的负债。比如字节跳动这个28岁员工,他每月还有2.1万的房贷要还。以及是否还有其他后顾之忧?比如这个案例里,考虑到未来还要孩子要出生,等等这些未来新增的必要支出,则可以再增加保额。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希望保险和我的专业,能为更多需要勇气走下去的家庭带来价值和希望!
今天必须要吹一把A股“硬核科技”中兴通讯![笑]
先说结论:中兴的变数在于估值的提升和智能手机销售的变化!
1.电池龙头市盈率150倍以上
2.新能源汽车公司市盈率天量
3.半导体公司市盈率一两百倍那是比比皆是
4.医疗保健公司市盈率百倍以上也是司空见惯
——那作为A股硬核科技的中兴通讯,市盈率只有20多倍[泪奔],说实在的,真是不甘心!
以前就说过两次中兴,都是为这公司深深的遗憾和可惜,现在好了,中兴在近4个月时间里,涨了将近50%!
中兴是全球第四大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仅次于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由于华为没上市,所以,中兴就是A股、H股中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是真科技,不是玩儿概念!
中兴业务有3块,通信设备、政企业务、消费者业务!
通信设备,分这个蛋糕的公司相对固化,5大厂商分别为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思科,唯一有可能改变这一平衡的是三星(而且三星很可能会改变这个格局),但是,三星入局,首先受损的应该是爱立信和诺基亚。
——移动、【联通+电信】上次招标,中兴市场份额都在30%多一点,基本盘稳固。
政企业务,比如云计算,没多大指望,面对阿里、腾讯、华为、百度……说实在的,不指望中兴政企业务能星辰大海。
最大的变数来自消费者业务,说白了,就是智能手机!
4G开始时,华为收入大约是中兴3.5倍,结果到了2019年,华为收入是中兴9.5倍了!造成这一局面的就是中兴智能手机全面落后了!华为用智能手机再造了一个华为(2020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高达4829亿),而中兴消费者业务收入仅161亿
今年,中兴再次在智能手机上发力,一手操盘中兴、红魔、努比亚三大品牌!
——中兴核心关注点就在其智能手机销售情况,如果这次中兴能把智能手机业务做出成绩来,比如2022年销售5000万部,那中兴市值突破3000亿毫无压力!相反,如果这次中兴再次在智能手机上失败,以后就再不用看中兴股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