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中国从俄罗斯买了很多先进武器,真是赚翻了!包括空军方面有苏27、苏30战斗机,连生产线都买了;海军方面有基洛级潜艇、现代级驱逐舰;国土防空方面有S300。
除此之外,还从另一个前苏联国家乌克兰买了瓦良格号航母和航母舰载机T-10。
虽然中国也花了不少钱,但绝对物超所值。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当年苏联面临极大的财政困难,最后解体,中国根本买不到这些好东西。有点可惜的是没买图95或者图160。
当然,中国还想买核潜艇,毛熊肯定不卖。
别人只能帮我们到这里了,剩下的靠我们自己了。希望早点看到轰20.
估计就连三哥都退货了。s300是400苏57苏35苏34都成了费品。t82t72都在乌克兰让人打拉垮了。如果战争结束没人买俄罗斯的武器你输多少钱。
聊聊房车圈的那些事(之四),五菱房车的驾驶感受。
上一次聊的是五菱房车的大空间。这一次我们就聊一下驾驶感受。
五菱房车配备玉柴2.36t发动机,总质量4495千克,柴油动力国五标准。
我们自5月13日从山东出发来到新疆,行程1.1万公里,总的感觉还不错:
1.发动机启动一般第一次就成功。冬天的时候要启动两次。
2.动力不是很强大,我们在青海最高爬过4200米的山峰,爬陡坡有点吃力。
3.噪音稍微有点大,但作为柴油发电机仍在可接受的范围。
4.平均油耗9.6,每公里耗油成本0.78元。比较省油。
5.行驶速度在国道一般不超过80,高速一般不超过110,行驶状态良好。
6.可通过2.8米的限高杆和2.3米的限宽墩。
7.虽然5.995米的长度有点长,作为代步车不如轿车,我们到每个城市,都是用它代步去购物买菜等。
8.保温不是很好,如果不开空调,车内温度夏季达到过40多度。前几天在喀纳斯景区车外温度为-1度,车内温度仅有5度。建议候鸟式旅行,夏天尽量到凉快地方,冬天尽量去温暖的地方。
总之,我们这款五菱房车驾驶感受是不错的,完全对得起22万的价格。(待续)
造谣无罪!乌军又发新战报,宣布使用土制BayraktarTB2无人机摧毁了俄军的S-300防空系统,但是仔细一查,这是俄军击毁的乌军S-300系统,结果照片过乌军之手成了俄军的战损,这算造假有误,被人揭了底吧。自开战,乌军一直沉迷于造假,打算了一个什么“基辅幽灵”传说,击落俄军四十架以上的战机。只是工作中太大意,被发现漏洞的次数真不少,出现许多不正常的东西,俄军压根没投入作战的S300系统被击毁都不算啥,俄军不使用的T-64坦克屡次上了乌军战果榜,现在大家还敢相信乌军的战报吗?#乌克兰军事#
塞浦路斯对美国的将俄系装备支援乌克兰,自己换装美系装备的提议持积极态度。
目前塞浦路斯拥有的俄系装备:
T-80 82台(97年和2011年到货)
BMP-3 43台
BREM-1救援车 4台
BM-21 多管火箭炮 4台
SA-6 2到3套
道尔M1 6套 (S300被希腊置换掉了)
米-35武装直升机 11架
俄军发射大批巡航导弹,乌军防空导弹疯狂拦截,150多枚导弹凌空爆炸
最近,俄军从赫尔松撤军之后,俄军对乌克兰再次展开大规模的导弹攻击。俄罗斯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和海军舰艇从空中和海上联合对乌克兰境内目标展开攻击,除了这些巡航导弹之外,俄军还使用S300防空导弹改装成对地攻击导弹,俄军的这些导弹分三个波次打击,俄军的目标大多数是乌克兰境内的能源系统和电力系统。
本次打击,俄罗斯使用的主力导弹是Kh-55巡航导弹,Kh-101巡航导弹,S300防空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进行辅助打击。当然乌军的防空导弹也进行了全面的拦截,乌军装备的防空导弹主要由S300防空导弹,山毛榉防空导弹,SA-8壁虎近程防空导弹,美国援助的NASAMS防空导弹和德国援助的IRIS-T防空导弹,乌军也是拼了命拦截这些巡航导弹,一共发射了上百枚防空导弹拦截俄军导弹。
乌克兰之后报道乌军防空导弹的拦截成绩,乌军一共拦截了73枚俄军巡航导弹,如果属实,这个拦截程度比较高,乌军一共发射了150多枚防空导弹,有73枚命中俄军导弹,剩余的防空导弹丢失目标之后在空中爆炸。不过乌军的拦截率虽然很高,但是己方的电力系统却被俄军巡航导弹命中,超过15座发电站遭到了打击。
乌克兰的防空导弹还击落了11架无人机。不得不说,俄军的巡航导弹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不过俄军使用的Kh-55巡航导弹诞生于苏联时期,最大射程2000公里,但是飞行速度很低,最大飞行速度只有900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有人驾驶战机也能追得上,俄军使用另一款巡航导弹Kh-101巡航导弹诞生比较晚,采用隐身设计,最大射程25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依然是900公里每小时。
俄罗斯海军使用的口径巡航导弹性能与上述巡航导弹性能差不多,不难发现,俄军的巡航导弹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飞行速度太低,700-900公里的飞行速度,早期的喷气式战斗机都能追得上。而乌军目前使用的防空导弹大部分都能拦截俄军的巡航导弹,特别是美国的NASAMS防空导弹,其实就是美国空军AIM-120中距空空导弹的陆基型号,最大射高可达30公里,能够有效拦截俄军的巡航导弹。
其实从纸面数据上来讲,只要乌克兰的防空部队使用的拦截战术得当,就会有很强的拦截效果。目前来看,乌军的防空导弹部署分散,型号过多,美国和德国援助的防空导弹使用上与自用的还有一定的区别,有些时候会拦截失败。当然,俄军的巡航导弹也是突然发起袭击,如果拦截反应慢了,拦截的效率也是大打折扣的,所以说,会出现上空中有150枚导弹爆炸,其中有被拦截的巡航导弹爆炸,也有没拦截成功的防空导弹自爆。
目前来看,也不能说俄军的巡航导弹没有用,俄军在使用巡航导弹攻击的时候,需要提前周密计划巡航导弹的攻击路线,如何避开乌军的侦测和拦截。巡航导弹在发射之后,在很长的时间内是低空飞行,采用蛇形飞行绕开对方的防空系统,而乌军的防空能力并不弱,拥有防空导弹还不少,一旦这些巡航导弹避开乌军防空雷达的侦测和防空导弹的拦截,俄军的打击效果还是非常有效的。通过俄乌之间的战斗,也说明了高超音速武器装备是以后必备的了,巡航导弹会在多年之后淡淡走出舞台,以高超音速导为代表的的攻击武器时代即将来临。
“A-10”攻击机何时会划过俄乌战场的天空?也许快了!乌军飞行员都在努力学习如何驾驶这种老爷机。据西媒:美海军部前助理部长皮雅特很早就在积极推动此事,其表示,国会授权后,自己心目中的三个中队“A-10”可以很快整体移交……按美海军陆战队飞行中队编制,三个中队即48架“A-10”。若单方面臆想:48架“A-10”还不得将俄军杀成“尸山血海”!
然而,现实却很骨感:国战,打的是系统,俄空天军对乌克兰全境军事、能源设施狂轰怒炸,就是系统制霸的威力!短腿、跑得慢、雷达反射面大的“A-10”,要突进到距俄军战役集群22公里之内(自己的“小牛”空地导弹射程),甚至突进至1000多米内(机炮贫铀弹有效穿甲射程),它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战场环境?!
客观摆一摆沙盘。电磁、信息方面:凡战役级别,俄军必标配“电战营”、“电战旅”,“季拉达”、“克拉苏哈-S4”、“居民”等“电战”新锐系统,必全频段压制乌军“布科韦利”系统,令对方包含卫星信号在内的信息“失聪”;这几款、甚至可致盲“鹰眼”,再加上伊尔-20电战机,早期淘汰型“A10”在这种电磁环境中,数据链能打通?战场防空:S300v4、S400、“道尔”M2、“山毛榉”等一众防空导弹、“A-10”能闯过?那怕“A-10”侥幸都闯过,最后等着它的,还有“铠甲”S1、S2弹炮防空系统。美媒《军事观察》曾对S300v4在217公里外击落过乌军的苏-27、苏-24战轰大表惊讶表示不可思议,当然、这也是独步全球的世界记录!再算上俄空天军苏系、米格系、T-50歼击机,“A-10”不得绝望!驾驶它的乌军飞行员,有多少生还机率?真要比“神风”更“神风”了!所以,“A-10”可以“屠杀”俄军那是想多了!而且,大概率“A-10”停哪里,俄军的导弹就会跟到那里,连飞机带机场一块“打包”。
“A-10”若能飞起来,客观看也就是战术突击的角色,投入战役对决,难!但是,孤勇“A-10”“神风式”挑战俄军空天防御系统,注定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精彩话题和故事……
“绝不出兵众人笑,90比1天下惊!”和谈无期、进退两难或将促使大毛、二毛攻防态势发生逆转或颠倒?
4月7号老美公开表示:已向二毛提供的防装甲武器是大毛已出动的装甲车数量的3倍,已提供或正在提供的防坦克武器数量是大毛已出动坦克数量的10倍,如果算上其他盟友提供的数量的话,二毛即将拥有的防装甲武器将是大毛装甲车数量的25倍,拥有的防坦克武器将是大毛主战坦克的90倍!
这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毫无疑问的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与讨论,包括很多的专家及网友都表示,这将会严重消耗大毛的武器装备,纵然大毛有海量的库存也经不起这样巨大的消耗,甚至有专家指出:“在攻防武器数量差距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一旦攻方重型武器出现大量损失后后勤是很难迅速补给到位的,将很有可能导致大毛、二毛之间的攻防态势发生逆转或颠倒”。
不过也有部分细心的网友表示,所谓的90:1、25:1目前都还只是个字面上的数据,T-72坦克目前也还只是出现发布会当中,S300则很有可能在尼古拉耶夫州和哈尔科夫州被摧毁,因为时间点非常接近。
但有趣的是对比各方的“激烈”讨论,大毛则显得异常的沉默,只是简单的批评“西方的行为是在对我们进行代理人战争、蓄意无限延长冲突进程”至于大毛的“沉默”是成竹在胸亦或是无可奈何,只能说一切尚犹未可知!
波兰人被导弹炸了 中枪的却是乌克兰防空体系
这两天关于有导弹落入波兰境内并炸死两人,这事差点引发了一场新的重大危机。现在美国波兰等都认为这是乌军发射的S300防空导弹,因为技术原因不幸打到波兰境内。而这其实也说明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就是乌军导弹怎么就会误射到波兰境内,这背后又反映出出乌军目前面临的什么的问题与困境。
我们再来还原一下这事的过程。10月15日,俄军向乌方实施了大规模的空袭,据乌方通报,有超过100枚的巡航导弹来攻击乌克兰各大城市。
按泽连斯基所说,乌军发射了大量的防空导弹,拦截了其中73枚。其实即便是俄军“口径”巡航导弹这样的亚音速低空飞行导弹,要达到70%以上的拦截率,对于乌方来说也基本不太可能。
泽连斯基可以吹牛不打草稿,但乌军要拦截俄军导弹却已经是手忙脚乱。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目前乌克兰国内三分之二以上的供电系统已被瘫痪。10月15日当天,俄军导弹攻击下,很多城市再次陷入到一片漆黑之中。
这其中就包括乌克兰西部重要城市利沃夫,而它附近就部署有一个乌军S300防空导弹团,只不过乌军的这些S300导弹都是上个世纪八九十世纪的老旧型号,不少导弹之前都已经封存,因为俄乌冲突弹药消耗极大,不得已才解封再用。但这些导弹的技术状态并不稳定。
利沃夫靠近乌克兰与波兰的边境地区,S300导弹的最大射程超过100公里,如果导弹出现技术故障失去控制,甚至飞行方向偏离最终落到波兰境内,这个可能性完全存在。
这个事简单分析一下就能明白,但同时这也带出另一个问题,就是美国西方已经援助乌克兰不少防空武器系统,为何派不上用场,反而还得使用老旧导弹呢?综合分析一下,有这么几个原因或叫问题。
一是数量不够多。美国前两周说已经提供了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代号号NASAMS,但只有一两套。德国提供了IRIS-T型防空导弹,只也有一套。这些防空导弹系统性能不错,但对于乌克兰那么大的地幅,那么多需要掩护的目标来说,杯水车薪。
二是性能不够好。除了刚才提到的防空导弹型号,法国提供了“响尾蛇”,西班牙给了“阿斯派德”,英国的“星空”,挪威送了100枚“西北风”,这些导弹都是近程点防御导弹,基本不具备拦截巡航导弹能力。更不用说“霍克”导弹,这种五六十年前的导弹了。
第三,是最关键的,叫无法融入乌克兰的防空作战体系。防空反导,最关键的探测、预警、跟踪、指挥,导弹再先进,没有防空指控系统也不行。而美国西方援助的这些防空导弹,型号杂乱,指控控制完全不一样,更不用说与乌克兰原有的苏制防空通信系统对接了。实际作战中,只能各自为战,作战效能很低。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有了美国西方援助的防空导弹,乌克兰人也得把老旧导弹拉出来扛大梁,但这种导弹作战性能、技术状态实在跟不上,这才有了打到波兰境内的乌龙事件。#英媒曝北约官员称乌总统公开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