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来就看见任正非道歉,没想到为的还是“二公主”的事。
很多消息打得都是任正非“史无前例”道歉,其实还真算不上,任老爷子是人不是神,之前有过好几次失误,比如,押宝GSM过早放弃CDMA,否了当时还是小员工的余承东。后来在“小灵通”技术上判断再次失误,把几百亿的市场拱手相让。最后一次大家都知道,当初任正非是拒绝做手机的。
而且,这也不是任正非第一次道歉,最轰动的一次道歉在2017年,也是在心声社区,任正非发了一个类似寻人启事的道歉,写道:“加西亚,我们期待你,孔令贤你回来吧。是公司错了,不是你的问题,回来吧,我们的英雄”
这位让任正非公开道歉,说公司错了的孔令贤,实际上只是华为的一名基层工程师,只当过主管职位。
其实这很正常,就像360老板周鸿祎说的,创业成功无章可循,成功是偶然,失败是必然“有一个人是说,当他第一次见到雷军的时候就知道小米能够成功。而实际上,雷军当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成功”
不过,这次因为“姚安娜”商标一事,任正非向全体员工道歉,还是挺让人想不到的。
雷军与董明珠选一个当你领导,你选哪个?[吃瓜群众][吃瓜群众][吃瓜群众]
作为一个小白,炒股不知道什么是CDMA,KDJ,蜡烛图,红三兵,一阳穿三线
至于别的高科技就更搞不懂了:锂电池,钠离子,高低压,小巨人,概念满天飞
——怎么选股?有个很简单的原则,看企业的领导人是谁,选那种不善言辞的,如果说话都有点磕磕巴巴的就最好
比如雷军,比如王传福,比如大强子,比如李书福,比如魏建军。
就拿当年的小米VS格力赌约来说吧,霸道总裁&憨厚大叔,我的选择很简单
大姐不出,我不进。雷总不走,我不走。
向国内手机巨头致敬:
2016年6月24日,高通以“魅族侵犯了其通信专利”为名,将魅族告上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并索赔5.2亿元人民币。
让魅族不得不找开始找第三方芯片研发厂商如联发科进行合作,但最终仍摆脱不了对高通骁龙的依赖。
2017年2月28日,小米发布了首款自研处理器澎湃S1的手机—小米5c,这对于小米在自主化进程之中的意义非常重大。
但是,高通在当时几乎垄断CDMA专利的情况下,由于没有相关专利授权,导致澎湃S1不支持全网通,和高通骁龙旗舰处理器系列仍有较大差距。
2019年9月6日,华为在德国柏林和北京同时发布最新一代旗舰芯片麒麟990系列,即有4G Soc版也有5G SOC版。
眼看华为的自主ARM架构研发能力要超过高通骁龙时,美国开始直接对华为在5G领域搞禁芯令,让我们知道了高端光刻机的重要性和相关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专利自主性。
结语:
没有这些国产手机品牌在高端芯片领域的探索,恐怕很多人就根本太清楚芯片对于手机和整个计算机领域的重要性,高端制造业也不会被广泛在国内被重视。
最后,你们觉得国内还有哪家手机厂商也会摆脱对高通骁龙的依赖?
#自研芯片救得了中国车吗#
感觉很多人有点对芯片行业盲目崇拜了,我来纠正一些人的误区。
第一,国内芯片最近在鼓吹什么没有中国芯,卡脖子,事实上中国芯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其实中国芯片设计方面并不比别人差很多,每年顶会中国发的论文并不少,芯片设计人才也挺多的,并不是某些人说的中国没这个土壤。比如蔚来要做肯定也是fabless,这方面中国真的还可以了。
第二,神经网络加速器,也就是所谓的npu,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领域,或者说比较新比较初期的领域,相比于普通的cpu设计难度是更低的,且这方面中国跟国外是同一起跑线上,清华做这个的老师就不少,而且都做的挺牛
第三,都说造芯片难,花钱多,但是跟造车花的钱相比造芯片的钱也不算多了。而且很多人把流片说成一个很遥不可及的东西,实际上根本不是,我们学校有的老师主页上就写了每年会有多少次的流片机会,当然肯定是比较落后的工艺了。
第四,为什么中国造手机的只能买高通的芯片,自己造就造不出来,比如小米的澎湃,其实并不是处理器部分出问题,而是基带部分出的问题。说白了,高通牛逼并不是因为造处理器,高通真正牛逼的是在通信这一块。cdma的专利都在高通手里,viterbi老爷子是高通的创始人之一,高通就是一个通信公司。要是不考虑基带的话,中国小米ov都可以自己造处理器。这也是为什么华为能造其他人造不了,华为说白了也是个通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