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散热器的内卷也来了,半导体+风冷散热器搭配,Type-C供电、RGB灯效,标称30°C的降温buff,去年百多块钱的东西,现在愣是给砸到十几块钱了,唉~ 市场啊市场╮(╯▽╰)╭
关于13600k风冷散热
经常看到很多测试文章和视频,13600k的满载温度随随便便都上80°C,而且用的风冷散热器都不差,我很不解,为何我用不足百元的风冷散热器满载温度才68°C,待机29°C呢?难道我买的是假的13600k?,麻烦懂的帮我看一下。
联想拯救者Y90
可能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的双擎风冷
玩游戏的时候
真的感受到双风扇的体验
所以,#原神#这类游戏
应该是非常好检测它的手机吧
除了连带CPU一起拔出,电脑DIY还有个特殊情况,那就是很多塔式风冷散热器,需要滴血认主!
可能除了装机,时刻准备着拿出手机拍个照发个圈也是我的爱好吧! 就是手机可能要换新的了,不知道#荣耀V40# 咋样!
#搞机爱好者# 竟然还有客户主动要intel原装风扇? 如果是为了省预算也就罢了,如果认为“原装”更好,我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原装风扇某鱼平台一个20元包邮,是最普通最次的下压式风扇,现在一般风冷都采用塔式风扇,散热效果和静音性能不可拿来对比。当然据说AMD自带的幽灵风扇也还不错,比intel原装好很多。大家觉得呢?#散热器#
安卓首款磁吸无线充电手机:realme Flash登场
内置4500mAh电池,支持最高50W MagDart磁吸无线闪充。
50W MagDart磁吸无线闪充:号称全球最快磁吸无线充电技术,充电适配器内置一个散热风扇,进行主动风冷散热,从而对充电线圈和机身进行控温,并长时间保持充电过程中的高功率。
充电速度:5分钟可实现从0充至20%电量,54分钟可实现从0充至100%(和realme自家的50W有线充速度差不多)。
关注@数码忽悠哥 转发,由@头条抽奖平台 抽出一个幸运同学送出手机无线充电风冷散热器一个
数码忽悠哥#头条抽奖#国产品牌真是强,TCL成为了全球电视占有率三甲的国产品牌。作为有技术、有研发、有产线的企业,每年我们都能发现TCL在产品方面的变革。近期推出的T7G电视,让家庭客厅有了高刷屏,全通道4K 144Hz超高清,1000nits峰值亮度,12项画质调教技术,2.1声道HIFI杜比新视听。更关键的是产品性价比高,从55英寸到85英寸,硬生生地把特大屏价格到到9K以下,真是有实力。正好我手中有一个宝贝想送给大家,48小时内,在@数码忽悠哥的粉丝中,由@头条抽奖平台抽出一个幸运同学送出手机无线充电风冷散热器一个,感谢支持。抽奖详情
熟悉的“味道”:蓝宝石发布 RX 6900 XT Toxic“毒药”风冷版
在发布RX 6600 XT同时,蓝宝石(Sapphire)还带来了久违了的RX 6900 XT“毒药”,注意是风冷版,之前蓝宝石就曾发布过水冷版RX 6900 XT 16G Toxic“毒药”。
距离上次发布“毒药”还是在八年前,当时蓝宝石高调发布了R9 290X,醒目的黄色点缀,采用大面积均热板,高频、强大的散热让不少小伙伴为之疯狂。可是后来就再也没有看到“毒药”系列更新了,老玩家都认为蓝宝砍掉“毒药”很可惜。
也许是蓝宝石听到了玩家的呼声,也许是蓝宝石向高端市场迈进的需求,断更几代的“毒药”终于回归。
这回的风冷版“毒药”还是经典的配色,比之前的水冷版更容易让人找到当年的会回忆。但是,由于是金属材质,所以黄色并不是那种高浓度的黄,略泛金属质感。蓝宝石RX 6900 XT Toxic“毒药”还采用三风扇风冷散热器,在Nitro +超白金基础上优化,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热管和散热片细节,但肉眼看很强。如果这样的用料不够,你可以考虑之前发布的水冷版RX 6900 XT Toxic“毒药”。
蓝宝石RX 6900 XT Toxic“毒药”采用更强的供电和用料,所以主频高达2235 MHz,可加速至2425 MHz,比水冷版略低2375MHz(默频)/2525MHz(加速),不过这点差距再超频下可以轻松补回来。
水冷版“毒药”
没有公布价格,肯定比水冷版要便宜,但应该也要高于常规版本,等等看。
笑不活了!
网友自己买配件装机,接二连三遇到意外状况。因为内存太高,挡住了风冷散热器的风扇,不得已把风扇上移(真丑啊),但是这样做又导致机箱侧盖盖不上[捂脸]最后,一咬牙,用手锯把内存条高出的部分锯掉啦[大笑]
大家装机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会咋办?
风冷技术还能被新能源汽车行业发扬光大么
第一代的甲壳虫使用的就是风冷技术,当时为了提升散热效率,和现在的前置发动机不一样,发动机放在后面,省掉传动轴,为的就是汽车前行的时候能够带来足够的气流把热量及时带走。
这个技术肯定有局限性,不同的路段以及天气影响会导致发动机一直处于裸奔状态,他的工作热情肯定也因为季节原因不一样。后来汽车工程师完善了水冷散热技术,几乎和邮箱一样重要,水冷要是出了问题,汽车大概率是要罢工的。
汽车行业走到今天,电动化已经是行业革命不可逆转的方向。电动车可能更适合使用风冷技术来实现。其一,水冷存在安全隐患,意外情况下,冷却液浸入电池包且是在人不能察觉的情况下,究竟多大风险未知。其二,水冷却之后热量相当于被交换带走了,冬日里司机可是需要这点热火气的,尽管非常小,可总比没有或者浪费好。其三,同样是成本,风冷散热可能需要加装风扇,设计特别的支撑和材料革命,与水冷的复杂回路系统对比,估计还要更省钱,要不为啥特斯拉一直在这个技术上不断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