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月份出行进项大于销项,淡储旺供就会出现滞留票,这类情况应该正常吧
成都文谚财务滞留票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危害?
小规模企业千万不要收专票!因为容易引起税务稽查,小规模公司的纳税额是根据销售额*征收率,不存在进项税抵扣,也就是说,既然你取得了专票,不能认证也不能抵扣,而且还会形成滞留票,形成滞留票税务局会联系企业查明原因,甚至有的还要查企业账户,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所以小规模企业一定要注意,做账报税收普票就行,千万不要收专票。
【记得关注我哦】
真实的全电发票来了。
因为全电发票仅有少数A类信用的企业才开通,所以很多财务、会计还不太了解,今天我用真实的图片一起与大家分享一下。
图一就是一张全电发票,图二是一张普通的电子发票,通过比较,大家可以看出二者的异同来。
1、开票不需再提供收款人、复核人,只有一个开票人。
2、购买方和销售方只需一个名称、识别码,地址、银行帐号等等都不需要了。
3、没有发票代码、校验码、密码区了。
4、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可以不需要发票单或公章了。
5、全电发票直接登录税局来开票,无需使用税控专用设备,无需办理发票票种核定,无需领用全电发票,更加简单方便了。
以前财务人员最痛苦的是:
1、需要购买专用的税控设备,还需要配打印机,现在再也不需要了。
2、以前每个企业发票领用是有限制的,不仅额度有限制,张数也有限制,为了提额,财务还需要提供合同之类的去申请才可以,现在这些工作都可以省掉了。
3、以前员工开具公司抬头的专票后,没有拿到公司报销,这样就会形成滞留票,会给公司带来税务风险。
目前,普通电子发票使用微信扫一扫是可以识别出来的,但全电发票使用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是识别不出来的。但是一款亿位电票夹的电子发票查重软件已全面支持全电发票,完全可以识别出来了。
可以说,随着未来全电发票的推进,虚开发票、假票入帐无处藏身,可有效防范和打击虚开骗税、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
企业老板们,千万别再买票了,抓紧规范财税,合理筹划,这样才能合规起来。
#全电发票#
王老板是个非常重视节税的老板,不仅自己外出购买什么东西都要发票,还动员全体员工外出购买东西也要发票,美其名曰“不能让那家商家偷税漏税”。然而却不知道这么做有多大风险。
因为这些发票开的全是公司的抬头,交给财务后,不同的财务会有不同的做法:
一、比较听老板话的财务。
这种财务会按老板的想法,将这些发票想办法做进帐,或增加进项票,或抵扣成本,这样就可以让公司少交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了。
这样做的风险就是如果公司里有大量的不同个人均报销的办公费用等,就会导致管理费用大幅上涨,从而引发税务机关稽查,比如你10名员工中有9名员工每月都拿来一堆票来报销,是不是很容易被系统发现呢?
二、比较规范的财务。
这样的财务会对这些票据一一审核,这个不给用,那个也不能用,会将一些认为可以与公司业务不符合的发票拦下来。
自以为做得不错,但也会存在大量“滞留票”,现在的金三系统都可以发现哪一家给你开了票,但你没有用来抵扣或使用,这样同样也会引发稽查。
好多公司滞留票的大量存在,其背后是在大量隐匿销售收入,账外经营,偷逃国家税款等行为,
大数据下企业不要存有侥幸的心里,不管何种“避税”方式,只要是违背了业务真实面目的作假,必将暴露无遗。
同时“金税三期并库”后的信息将更加全面、精准、透明,也会让违法行为无所遁形,如果您的账目有问题,需要提高警惕了。
大数据下建议企业一定要真实的业务真实来体现,充分利用国家陆续出台的税收优惠来节税,只要做到税收优惠的应享尽享,相信你企业的税负不会太高!
所以,通过多开无关发票这样做法的老板还是省省吧,想想用其它方法来节税,而不能用这种太明显小儿科的做法的。
#生活日记#
今天整理销售发票,发现上周给客户的发票开错了,事业单位,应该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结果开成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联系客户,想重新开一张普通发票,把专票换回来,结果对方回复说:可以换,但是必须得开出来和他手里发票相同日期的发票来才行。
这不是强人所难吗?开票系统日期谁也不能更改,今天开票肯定就是今天的日期,不可能开出上周的日期来。
负责开发票的同事很自责,担心对方无法抵扣,出现滞留票以后出问题。这种情况,当然能换最好是换一下,但是对方不配合也没有办法,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并没有规定增值税发票不能开给行政事业单位。
总结工作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出现同样问题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