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查看掩蔽部情况。
记者采访当年曾参与马家寨工事修建的夏运昌老人。
抗战老兵罗缝成。
碉堡入口。
位于东宝区子陵镇四坪村的马家寨,在当地老人口中有特殊的指代:马家寨的(侵华日军)大炮真是狠,一炮打到了盐池庙(国民党防区)!
本报寻访荆门抗战足迹伊始,就有多位市民向记者报料:马家寨上有碉堡、战壕、蓄水池,堪称我市保存较为完整的当年侵华日军守备阵地。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马家寨山脚,经过多年的封山育林,昔日战火纷飞的战场,已成为杂灌林遍地的公益林生态保护区。当地年轻人大多出外打工了,村里两位大妈(刘成芳和何桂芳)主动请缨,挥舞镰刀开出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小路,花费近两个小时,引领记者上到寨顶,得以目睹马家寨真容。
记者探访:碉堡战壕犹在 藏宝之地难觅
上寨的小路隐在荆棘丛后,人根本不能直立行走,记者猫着腰手脚并用,终于攀上了寨顶的石头寨墙,一旁是断崖,另一旁是未被完全掩埋的战壕,在三百多平方米大小的寨顶寻找碉堡的努力,却因高约三米的杂灌林的遮蔽,变得异常艰难。“寨墙是鬼子建的工事,听老人说,修阵地时整个寨顶被鬼子用燃烧弹烧了个精光,现在树全部长起来了,碉堡都被遮住了……”
“较高点在哪儿?”
“北边!”
记者顺着战壕和寨墙往北边行进,不一会儿,一座大型碉堡映入眼帘。
碉堡原为两层,上层为瞭望台和武器平台(文革时被扒掉),下层为机枪阵地。碉堡外部保存完好,呈不规则五边形的内部开有三个枪眼,大部分被碎石填满。
上山时心里直嘀咕:鬼子为啥在荒山顶上建阵地?置身碉堡顶部后,疑问豁然开朗:马家寨位于当年侵华日军城北据点的较前沿和制高点,与退守城北山区的国民党军隔山对峙,俯瞰山下,如今的通村公路(即抗战时期较好的进山公路旧址)依稀可见。
考虑到寨顶地势过于复杂,为避免发生意外,记者放弃了寻找蓄水池等其他阵地附属物的努力,随向导撤下山。不料,一段偏离原路的“迷航”之旅,让记者与一段保存完好的战壕和一座稍小些的碉堡不期而遇。该碉堡通过几条约五十厘米宽、七十厘米深的战壕与核心阵地相连。
史料记载,当时驻扎在马家寨的日军部队为小队级别(加强排),约50人,布防图上代号为“三元小队”。小队配属的武器有步枪、轻机枪和掷弹筒(发射手榴弹或特制榴弹,较大射程约800米)。
下山途中,两位向导还告诉记者: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守马家寨的日军不甘心失败,将部分武器和物资埋藏在马家寨一处隐秘山洞里,军民得知消息后,多次或集中或自发搜寻,至今一无所获。
老人讲述:一段血色历史 一场惨烈战斗
当地老人口中的日军大炮又是何物?如何运上山?对于这些疑问,向导直摇头:村里还有两位90多岁的老人,有一位还上过战场。
对于1921年出生的四坪村三组村民夏运昌而言,与“三元小队”为邻的几年,就像住在豺狼身边!
夏运昌说,日军入侵时,一家人忙着到外地逃难,妈妈、姑妈帮人纺花维持一家人生活,1942年左右,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回来继续租保长的田过生活。当时日军就住在邻居家里,白天通过村里的保长征集民工,从附近的泉眼挑水往马家寨的蓄水池送水,同时送土石上山,日军吃干鱼、海带、饭团,我们中午只能用长袍兜点糙米饭吃。“日本鬼子划了禁区,阵地都是他们上山修的,不准中国人进,误闯就用枪打,后来还修通了一条通往寨顶的骡马路,几弯几弯的,大家取了个名字,‘狗腿子湾’,重机枪、大炮就是通过‘狗腿子湾’用骡马拉上去的……”
同样住在四坪村三组、今年98岁的抗战老兵罗缝成曾上过战场,他家就住在“狗腿子湾”旁。罗缝成介绍:9岁时随贺龙的红三军离开荆门,后来在河南掉队后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由于不愿意欺压老百姓,后来开小差离开国民党部队加入了新四军,在河南、湖北等地转战多年,“当时在随州也有个马家寨,还在附近和鬼子打了一仗,我当时在尖兵班,武器算好的,捷克式(轻机枪)、中正式(步枪),鬼子有炮,步枪是三八式!”“全国解放后回老家,当时‘狗腿子湾’还没被采石场炸掉,上到马家寨砍柴时,脚下经常踩到人的头骨,有炮弹壳,是步兵炮!”
资料显示:步兵炮是日军特有的一种火炮,日军师团编制中,每个步兵大队(加强营)除下辖4个步兵中队(加强连)外,还辖1个机枪中队和1个步兵炮小队。步兵炮小队装备92式步兵炮,口径70毫米,只有212公斤重,因此,在运输上的要求很低,用畜力或人力都可以通过“狗腿子湾”拖上马家寨。
夏运昌回忆:当时日军经常到盐池等国民党军队控制的地盘“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国民党、游击队也经常到马家寨附近打游击,有一次还架起小钢炮(迫击炮)轰击马家寨,但射程太近,炮弹只能打到半山腰。1943年的时候,国民党军队向马家寨日军发起进攻,攻破马家寨下的道铁丝网时,被毒气、大炮压在栗子树山洼里,进攻的部队损失那叫惨啊,大家逃难回来时看到洼子里都是尸体……
#p#分页标题#e#向导刘成芳说,鬼子也欠她家一笔血债,“公公曾告诉我们,当时本该是他当国民党军队的壮丁,大哥主动替他应了壮丁,让他安心在家结婚、尽孝,不料次参加战斗,攻击日军据点,就牺牲在战场上!”
历史不应被忘记!记者采访时,四坪村村民的话语朴实而有力量:愿更多的荆门人到马家寨来,看一看日军作恶的证据,访一访日军留下的血债,认清他们的丑恶嘴脸!
档案资料
栗溪对日阻击战
1942年4月,荆门、当阳侵华日军集结千余,分路进击驻守仙居、栗溪一带的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三二师。一路自荆门出发,占领姚家河进攻栗溪,继而袭击仙居,意欲摧垮一三二师三九五团防线;一路由当阳出发,经观音寺、钱家河、铁坪进攻仓儿坪,进而袭击东巩,意欲摧毁一三二师三九四团防线。三九四、三九五团迎击,三九六团派二营六连配合阻击。激战两日,日军未能得逞,沿许家集、罗家集方向逃回荆门县城。这次战斗,击毙日军总指挥官及士兵200余人,生擒7人,缴获战马10余匹,步枪百余支。
五十九军对驻荆日军秋季攻势
1943年8月,国民党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对日军发动秋季攻势。五十九军奉命拔掉荆门城北朱堡铺、双河口、三 铺、王家集日军据点,为进攻荆门县城扫清道路。
10月5日,以军长刘振三为首组成军事指挥部,命令一八 师为左翼进攻部队,夺取朱堡铺、双河口两处据点;新编五十三师为右翼进攻部队,攻占三 铺、王家集据点;第三十八师为军预备队,推进到盐池庙一带,随时策应两翼进攻部队。各部奉命后于10月7日到达进攻位置,8日拂晓发起进攻,一八 师于是日黄昏扫清朱堡铺以西各小据点,日、伪军向朱堡铺龟缩。9日攻占双河口,毙伤敌军20余人,接受伪军一个大队投降,缴获甚多。暂编五十三师三团进攻三 铺据点受挫,攻击部队在突破道铁丝网后,遇敌顺风施放毒气,后援不继,几乎全部牺牲。师部命令二团驰援获胜。一八 师五四 团在左翼进攻取得胜利后,接替右翼部队二团进逼王家集据点,迅速占领了街道,13日在一八 师三五九团支援下开始佯攻。16日发起冲锋,双方肉搏拼杀,晚12时据点日伪军倾巢出动,双方逐屋争夺,翌日6时许将敌逼进据点。17日晨,烟墩堡日伪军200余人来援,被击退。是役从16—20日双方拼杀四天,毙敌200余人。(资料来源:《荆门市志》)
记者 贾明 张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