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在细节”,胡鑫宇案真次印证了这五个字。
随着昨天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大量调查信息,大家对胡鑫宇系自缢的结论不再持有怀疑了。但对本该早早发现的自缢地点,拖了100多天才意外发现,大家除了愤懑,也只能是摇头叹息了。
大家太相信官方强调的所谓“拉网式”“地毯式”搜查了,历时3个多月,出动几千人多次搜查而始终无果,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太过蹊跷了,一个大活人难道凭空消失,一些网友“福尔摩斯”式的分析猜想随之四起。更让人不可思议、更觉蹊跷的是,最终发现的胡鑫宇自缢地点与学校的距离仅有二百多米。一方面是“拉网式”“地毯式”搜查,一方面是缢吊地点近在咫尺,两相对比,不得不让人猜想联翩。
从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情况看,这本来是一起简单的自杀事件,却一度演变为一起奇案,而这一切的产生,仅仅是缘于相关方面几位工作人员的自以为是及工作不到位。他们的搜查,距离案件发生地仅仅几步之遥了,却因为觉得那里没有人活动的迹象,以为那里是毒蛇出没的地方,就嘎步而止,事件的真相也随之被“封盖”了起来。四次进入粮库搜查,不可谓不重视不努力,可工作就是没做到位。
这就是细节,“魔鬼在细节”。别看出动了多少人,什么“拉网式”“地毯式”搜查,其实也是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若干人负责某个区域,如果因为某个小组的粗心大意而没有及时发现该发现的区域,最终必然导致整个搜查行动失败。表面看搜查声势浩大,其实失败的决定权往往就是掌握在某几个人身上。
这起事件,让社会付出了极大的成本,给政府公信力捅了一个大大的窟窿,这绝不是新闻发布会上“由于我们工作中的不足,100多天才发现胡鑫宇下落,将深刻汲取教训,不断改进工作”就能交待过去的。
#胡鑫宇事件调查情况发布会#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