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新规下五类公司千万别碰,即便你有家财万贯也不行,看看你是否身在其中。
证监会昨天突然放了一个大招,证监会就全面实行注册制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从今天开始,国内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下面主要给大家说下规则的变化,大致来看本次规则的变化对存量主板个股没有什么变化,还是10%的涨跌停限制。
但是后面上市的主板新股可能会和创业板、科创板一样,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但是盘中会有临时停牌,然后第6个交易日开始回归10%涨跌停限制。
所以目前来看主要的直观变化,就是全面注册制实施以后主板刚上市次新不会再出现无脑顶板的现象了。
同时,原来主板刚上市次新也就是上市三个月内的公司是不可以融资融券的,但是现在上市首日就可以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优化转融通机制,扩大融券券源范围。
随着全面注册的到来,退市的新规也一定会来,所以投资者为了避免踩雷买到退市,一定要规避以下五类公司。
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重点,第一类要规避的股票就是一直处于下跌趋势的低市值垃圾股,因为根据退市新规增加了新的一条退市条例,如果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3亿市值的,将会实施退市处理。所以我们在选股的过程中一定要睁大眼睛规避掉这种垃圾股!
那么我们第二种要规避的股就是我们常见的低价股,低价股和底市值股虽然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他们其实也是互相绑定的。对对于这种低价股,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么一条规则,也就是新规规定的1元退市法,什么意思呢,就是当股票的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面值,也就是低于1元的时候将会被强制被退市。这种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仙股,对于这种票,我们也是最好不要去碰。
但是我们在交易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低价股容易除妖股,特别是一些3.4块钱的股,经常出现连板大妖股,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小夕给大家出一个策略,那就是观察股票的成交量,股票要想大涨,那就每天必须要有成交量,如果一只股票长期处于下跌的状态,并且每天只是十几二十万的成交量,那就没必要看了。
第三类就是一定要规避掉业绩亏损的票,规避这一类股票的原因很简单,注册制的实行,意味着上市公司发行的速度会加快,所以面对一些业绩亏损的股票最好是不要碰! 那么对于这一块我们要知道,业绩只要连续出现两年亏损的,并且它的营收。低于一亿元的,当这种交叉达标之后呢,就会被退市,所以我们最好的做法呢,就是远离营收2亿以内,并且净利润如果是亏损的股票。
那么第四类不要碰的股票就是借壳资源的炒作,以前上市不容易,要过会核准,要是有钱的话,你去收购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相对比较容易一些,那这也就是所谓的借壳上市,像这个360啊,顺丰啊这些都是借壳上市的,但是注册制之后上市它就容易了,壳资源相对而言就不那么值钱了。所以你看到一些借壳上市操作的公司就不要随意的去炒作了!
那么最后一种不要碰的股票就是业绩造假的公司,因为注册制它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那如果说这个假的话,那说明啊,他的管理层不但在这个道德上有问题,而且是法律意识非常淡薄的,注册制他并不要求你公司一定要赚钱,所以在披露财报的时候,他一定要求你数据要非常的真实。所以将来财务造假的处罚一定会非常的重,所以像这种有业绩造假的公司是千万碰!
#2月财经新势力#
【财税应用:六税两费减免了是按减免前计提还是按减免后计提?附案例】
案例1:上海甲公司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建筑业公司,在2023年1月需要缴纳增值税金额是10万元,附加税在享受六税两费减免前10*12%=1.2万元,享受六税两费减免后附加税为10*12%*50%=0.6万元,请问本月附加税如何计提?
情况1:
计提时
借:税金及附加 1.2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 1.2万元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 1.2万元
贷:银行存款 0.6万元
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0.6万元
情况2:
计提
借:税金及附加 0.6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 0.6万元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 0.6万元
贷:银行存款 0.6万元
【结论】按财政部的回复 正确的应该是情况2,也就是,直接按实际缴纳的金额计提会更加完美!
【政策依据】
财政部会计司回复:
对于2020年第四季度减免的房产税及土地税用税的会计处理应为一下那种方式?一是直接冲减计提的税费及附加;二是对减免部分参照增值税减免的会计处理计入其他收益?
您好!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关于您所提问题,我们的答复意见如下:
(1)对于当期计提后直接减免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企业应当冲减相关费用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对于先征后返的房产税及土地使用税,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一政府补助》(财会 (2017) 15号) 中政府补助的定义和特征,根据交易事项的实质判断是否属于政府补助,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费用
最近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陆陆续续被爆了出来,其实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经习以为常了,其他都只是没有爆出而已。如果完全按照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要求来报,我们国家95%的上市公司都是亏损了,要不了几年全部退市了。所以大家不要大惊小怪,爆出的只是倒霉或是得罪某些人了。没有爆出的大家也不要辛灾乐祸,大家心里都清楚,下一个也许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