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截至2022年12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期末库存可能大幅增加至250万吨。
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可变现净值
账面价值期末:(360-30)/1200*800=220
可变现净值:(0.26-0.005)*800=204
220–204=16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完工产品的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在产品的成本
Safras & Mercado:预计2023年巴西大豆总供应量将增长16%至1.57198亿吨,总需求料增12%至1.485亿吨,其中出口料增18%至9300万吨,压榨料增4%至5200万吨;最终期末库存料自372万吨增至869.8万吨。
复习打卡第4天:
复习了存货的发出成本计量4个方法,配合计算题巩固。
复习存货的期末计量,掌握可变现净值概念。
美国农业部(USDA)1月12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周四公布的1月供需报告显示,2022/23年度全球棕榈油产量预计为7,721.5万吨,12月预估为7,721.5万吨。 2022/23年度全球棕榈油期末库存预估为1,649.9万吨,12月预估为1,657.0万吨。
期海搏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周四跳涨逾1.7%,此前美国农业部(USDA)在一份关键的月度报告中意外下调美国作物收成预估。 CBOT3月大豆收高25-1/2美分或1.71%,结算价报每蒲式耳15.18-1/2美元。 CBOT3月豆粕收高6.70美元,结算价报每短吨481.30美元。 3月豆油收盘上涨1.14美分,结算价报每磅63.25美分。 在备受关注的1月份作物供需报告中,美国农业部将美国大豆产量预估削减至42.76亿蒲式耳,每英亩平均产量为49.5蒲式耳。分析师曾预计美国农业部将产量预估提高到43.62亿蒲式耳,单产预估为50.3蒲式耳。
#期货#【期货基本面分析】期货的基本面分析,其实就是供需关系。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给量主要由前期库存、当期生产及进口三部分组成。需求量主要由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及期末库存量组成。详见下图 #冬日生活打卡季#
【1/18大宗商品交易思路:农副产品系列篇】
【棉花】
棉花:外盘昨夜偏强震荡。USDA上调美棉产量并下调美棉出口,美棉期末库存调增15万吨;同时将全球棉花产量下调7万吨,消费下调19万吨,最终使得全球期末库存上调8万吨,报告偏空。节前补库告一段落,纺织企业陆续放假,终端需求并未见明显的改善,继续向上也面临较大套保压力,短期持续上行空间预计有限,节前震荡运行为主。随着供应压力增加,中期棉价依旧承压,但在需求恢复的强预期下长期棉价重心有望上移。
【白糖】
糖:商品氛围趋暖,昨夜糖价出现上涨。目前全球糖市持续关注北半球压榨进度;同时市场也继续关注原油价格、新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和近期国内防疫政策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另外宏观方面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波动、巴西雷亚尔汇率波动也将对糖价产生影响。而新榨季国内制糖成本提高和预期产量偏低利多糖价。策略上,由于进口维持亏损且长期国内消费有望恢复,后期SR305可以逢回调后买入。
【生猪】
生猪:生猪期货近月下跌。从供需层面看,养殖利润近期下滑后养殖户心态出现松动,出栏积极性大幅增加。另外需求方面今年虽然南方提前在12月初就开始腌腊,但在疫情管控放松后,随着大量居民出现感染,猪肉消费出现下降,实际需求有望不及去年。对于未来的猪价,短期市场情绪出现悲观,下方空间有限。而对于新一年的走势,当前价格已经触及二次育肥的成本,叠加防疫政策放松以及潜在的猪肉收储,消费端恢复后价格有望反弹。但考虑到2022下半年生猪养殖利润偏高,能繁母猪存栏恢复,2023年生猪总体供应有望逐步增加,长期猪价重心仍将逐步下移。企业可以等上涨后卖出套保,长期投资者可以在养猪成本一带逐步择机入场买入。
【苹果】
苹果:苹果新增交割库,国内期货出现下跌。根据我的农产品网统计,截至1月11日,本周全国冷库单周出库量43.41万吨,单周出货量较去年同期(春节前第二周)增加38.7%。现货方面,根据我的农产品网的数据,山东栖霞80#纸袋一二级市场价3.6元/斤,与上一日持平;陕西洛川70#纸袋半商品市场价3.6元/斤,与上一日持平。策略上,临近春节,市场备货逐渐进入尾声,短期市场预计以区间波动为主。长期随着防疫政策放松下消费好转,远月苹果可以继续逢低买入。
【油脂】
油脂: 夜盘走势震荡,临近春节,缺乏利好消息提振,内盘油脂在区间下沿震荡。1月USDA报告中继续下调全球油脂库销比,但是菜油供应再度增加。1月前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放慢,每年初棕榈油出口呈现季节性回落趋势,但是仍然处于减产周期。周度豆油表观消费虽然环比增加至36万吨,但是仍然不及疫情前同期的41万吨。国内豆油连续第六周累库,周度棕榈油库存并未继续向下,菜油库存有企稳向上趋势,三大油脂总库存继续攀升。总体而言,油脂下方仍有支撑,下跌空间有限,等待需求兑现利好提振,菜豆油价差扩大后可再次尝试做缩小。
【豆菜粕】
豆菜粕:夜盘高开后回落,美豆收涨,周度出口检验超预期。USDA1月报告中,美豆单产意外下调,库存较为紧张。美国农业部调整并不如阿根廷本土机构那么激进,目前预估的巴西+阿根廷大豆产量仍是创纪录水平,后续降雨仍然至关重要,产量仍然存在调整空间,毕竟阿根廷大豆播种即将完毕,处于生长关键期。巴西和阿根廷新作销售不及旧作,尽管巴西收割进度略慢,但是丰收的确定性越来越大,也会对于美豆产生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本次USDA报告中下调全球大豆需求大于产量下修的幅度,特别是中国新作大豆进口和压榨分别下调200万吨和100万吨(中国大豆新作产量上调193万吨,比旧作增产393万吨),全球大豆新作库存反而增加。上周国内豆粕提货大增,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临近春节前,下游也会季节性提前备货。但是周度肉鸡和生猪养殖亏损继续恶化,对于节后需求不利,因此豆粕盘面下跌后,成交并未好转,较为清淡。全球大豆供需转宽松兑现仍需时间,需要继续关注南美天气变化,特别是阿根廷,如果后续南美产量再度下调,盘面继续向上驱动才会明显。#期货# #期货[超话]#
花生:
1.规模油厂收购意愿:榨利+库存;
2.食品米需求更多依赖餐饮行业;
3.交割品标准高于油料收购标准低于通货米标准;
4.油料油厂定价;食品供应和需求定价。
5.花生油价格17200,花生粕降低到4500,油料米临界价格9100-9200。
6.期末库存降低对于远月10合约的影响;
7.22/23产季农户卖价花生果3.5元/斤,折花生米5元/斤.
8.01合约9700左右的交割结算价意味着什么.
9.进口订单什么时候签订
10.年后逻辑:油厂榨利恶化定价;进口米定价;食品米需求恢复定价;2023/24面积提升产量恢复定价;22/23期末库存降低定价;宏观,油脂。
【琅河财经】我思考了一下,当下,资产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是粮食,查了下数据,中国到2022年上半年(粮食年度,期末值)的粮食储备将占到全球库存总量的一半以上,具体为:玉米将占到69%,大米60%,小麦51%,这里面肯定有我们自己生产的,因为我国自产粮食约占全球产能30%,那么多的20%,就是买的,其他小国可能无法做好准备,国家的底线思维是很牛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