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小学会计制度衔接补充规定(关于中小学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新旧衔接)

2020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2020》(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是对2019年5月9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19)(以下简称“非

2020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2020》(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是对2019年5月9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19)(以下简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或“准则”)的进一步解释,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处理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说明,并给出了示例。

本文将着重介绍指南与准则相比,在解决重点实务问题方面给出的补充指引,而在准则正文中已有的内容则不再赘述。如需全面了解有关准则的规范,请结合本所2019年5月发布的“准则体系内在协调的成果——《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修订版发布”一并阅读。

一、定义和适用范围的进一步解读

1、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示例

在准则的基础上,指南通过示例的方式对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2、同一交易双方对于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可能不同

指南指出,通常情况下,交易双方对于该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应该一致,但也有例外,因为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基于商业实质做出判断。

示例:投资方以固定资产出资取得被投资方的股权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能属于权益性交易

指南通过情形举例的方式进一步阐述某些特定情况下的非货币资产交换实质上属于权益性交易。

► 一方直接或间接对另一方持股且以股东身份进行交易。

► 双方均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控制,且交易的实质是权益性的分配、交换或投入。

示例:集团重组中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的无偿或低价划拨、划转属于权益性交易,不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二、确认与计量的细化指引

1、换入资产的确认时点与换出资产的终止确认时点“短暂不一致”的情形

新修订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首次明确,换入资产的确认与换出资产的终止确认的判断标准不同,因此确认时点与终止确认时间可能存在不一致。尽管准则已明确了相关处理规定,但实务中不少反馈认为这种不一致可能只是短暂的时间差,应适当简化处理。因此指南中特别对短暂不一致的情况给出了指引。

短暂不一致的情形

资产控制权转移所必须的运输与转移程序等方面的原因,例如资产运输至对方地点所需的合理运输时间、办理股权或房产过户手续等。

对于短暂不一致情形,可以按照重要性原则,在两个时点孰晚时进行会计处理。

2、同类型资产的互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能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基础,实务中,比较困难的是同类型资产的交换应如何判断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指南通过举例进行了说明。

示例:两幢公寓楼的交换(租期、每期租金总额均相等)

3、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细化规定

对于实务中大家关心的公允价值计量日、如何判断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可靠、以及换出资产终止确认时损益应如何列报等问题,指南通过示例的方式予以明确。

合同没有约定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按照合同开始日(合同生效日)的公允价值确定。

判断是否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时,应当考虑确定公允价值所使用的输入值层次。

换出资产终止确认时损益的列示。

4、补价的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补价不仅是“现金”,而是如上述列举的“货币性资产”。因此补价究竟是否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指南中的示例体现了如下原则。

5、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换

指南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账面价值计量的情况,分别给出了多个详细的核算示例,涵盖了基本原则、涉及补价的情形,涉及换入多项资产或换出多项资产的情形,清晰地展示相关具体运用。其中,实务中反映最为困难的同时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处理在案例中体现的处理原则如下。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涉及换入多项资产的情形下:

首选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按照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相对比例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分摊至各项换入资产。

各项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包括分摊额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包含金融资产的,为保持与金融工具准则的衔接,在确定换入的其他多项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时,应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中扣除。

包含在资产初始计量中的税费,以换入土地为例

三、披露

新修订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相比原准则新增的主要披露要求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及其原因”。实务中的疑问在于相关披露是定性还是定量,应披露到什么程度。针对这些疑问,指南予以进一步解释。

对于定性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认定具有商业实质的,披露定性分析信息及结论,无需披露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以及定量分析。

对于通过定性分析难以认定具有商业实质的,披露使用换入资产进行相关经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继续使用换出资产进行相关经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以及相关的定量分析和结论。

我家准一年级小学生,9月1号开始上小学啦!

本来8月1号开始上幼小衔接课程的,结果因为南京疫情,取消了,老师说8月中旬把2195元学费退给我们。

在网上买了一年级同步课本和练习册,正好我自己隔离在家,每天带他练一练,按着笔画来,写的还不错吧[打脸]

个人觉得我自己是虎妈型,同事也这么说我,在小孩学习这块抓的比较紧,辅导班也没少报。就怕孩子上小学后成绩差强人意,然后看文章也看到过说小学三年级是分水岭,还有说小孩越大越叛逆,管的越紧越不愿意学,说实话,看到这些帖子自己还蛮焦虑的。

不过我个人觉得,把握住当下,当下要做的事情都要做好,我不喜欢说放任自流孩子学习,因为我们成年人的自律尚且不足,更别说小孩了,小孩还是家长引导,该管的时候不能松。

且看我们一年级入学后的学习表现吧[呲牙]

“幼升小”刚到学校就被“霸凌”了,妈妈恍然大悟“抢跑”没有用!原来“幼小衔接”比学科知识、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校园社交”。而最最关键的是学会避免“霸凌”。

刚进小学就被“霸凌”了,这是身为老师的桐桐妈没想到的事。桐桐是九月份出生,在同年级中属于年龄偏大的,大班期间就会经常给同班的孩子讲故事,加之本身性格也比较外向,出游时遇到同龄小伙伴总能迅速打成一片,甚至跟火车上的阿姨、公园里的老爷爷都能聊上很久的天,所以她的社交能力在我看来是最不需要担心的。

可没想到,上学遇到的第一个槛竟然是人际关系。从不知如何拒绝友谊,到被“霸凌”,这时“桐妈”才意识到小学的社交模式和幼儿园并不同。

桐桐碰到的第一个社交烦恼是友谊的边界感。班里有个女孩小涵上课或者站队时总爱拉着女儿说话,因此女儿也连带着被老师批评了几次。女儿很苦恼,觉得自己特别为难,好在这情况对我来说并不难办,我告诉她:“也许她只是想和你做朋友,但是做好朋友也可以有一些约定,比如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能聊天,这样的约定不代表是“拒绝”。比如你可以跟她说好,上课我们别说话,下课一起玩。”

友谊的边界感解决了,女儿守住了自己的交友界限,却又被另一个同学“霸凌”了。

有一回女儿送给小涵的尺子被时任小班长的女孩看上了,小班长向女儿提出了她也想要。女儿拒绝了小班长,因为她觉得小班长的态度太霸道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好好跟我说,我可以再给她带一把,可是她太不客气了,我就不想给,总不能她想要我就给。”

这一来,女儿就开始遭受小班长的“霸凌”—— 经常被告状,而老师不在的时候被掐着胳膊拉出队伍罚站。终于有一次放学小桐哭着跟我说:“我不喜欢这个学校,我不想上学了......"

这样的小学开端完全在桐妈预料之外。困扰之余,桐桐妈开始认识到小学和幼儿园的组织形式已大不同:幼儿园的组织中,老师的主要职责是维持秩序,所以老师是最权威性的存在,小朋友基本是“一律平等”;而到了小学,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在日常的秩序维持上会倾向于授权,选择“小班长”、就是代表着这个人是老师权威的代理人,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也正因为这层关系,女儿不敢反抗小班长。

桐妈告诉女儿:“老师选择那位同学做小班长,是因为她能管理好自己,自理能力强,有她的优点,但这不代表她没有缺点。比如她刚刚做管理大家的事情,但还不会使用手中的“权力”,不明白该怎么帮助老师和同学。而且老师也会观察的,老师不会希望自己的小助手‘仗势欺人‘。所以你只要做好自己的该做的,比如约束好自己不去违反纪律,而如果她还是会无缘由地掐疼你,那就一定不要忍气吞声,要勇敢的把她的手拿掉!”

这样的说教虽可以让女儿释怀“自己的被欺负”,却还不足以给到女儿足够的力量去反抗。但是很多时候,他们也必须自己去面对“枪林弹雨”,才能成长。

为了帮助女儿处理这些问题。桐妈向我求助了。通过了解我知道桐妈根本没有给桐桐做过“霸凌”问题的预知,幼儿园为了让孩子愿意上学说幼儿园哪哪都好。之前也会和孩子说小学哪哪都好,就是因为孩子从来都没接触过真正的欺负和霸凌,遇到了才会不知所措。

我推荐给她一套“远离霸凌学会自我保护”的绘本《别让伤害靠近我》。

这是一套教会孩子辨别、远离隐性伤害的好书。全部内容5册:

①《不!我不喜欢被戏弄》长期被恶意取笑和戏弄是“伤自尊”的情感霸凌,

②《不!我不喜欢被推搡》抢夺财务、殴打和恶意推搡,是最明显、也是最粗暴的霸凌手段。

“有几个孩子总是去餐厅的路上推搡我,抢走我的饭盒。

③《不!我不喜欢这种玩笑》造谣、挑拨和过分的玩笑是披着好玩外衣的隐性霸凌。

“有的同学总是用过分的话开我玩笑还唆使大家都不和我玩……

我好孤单,我应该怎么办?”

④《不!我不喜欢这种话》长期的辱骂、贬低和人身攻击也是霸凌的一种。

长期被人侮辱责骂的孩子对自我认知出现偏差越来越不自信。

⑤《不!我不喜欢被你碰》不怀好意的身体接触可能是性骚扰或者是性侵害。

桐桐通过阅读里面的故事了解到了很多关于“霸凌”问题的知识并学会了避免和如何处理。

没多久桐桐开始有变化了,妈妈发现他开始喜欢上学了。后来我了解到,由于面对小班长以及学校里的其他“霸凌”事件。桐桐都能很好的处理,让同学们都开始喜欢他支持他。也许这就是人格魅力吧!能够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让桐桐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正义。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儿童“霸凌”问题不容忽视,霸凌有一次和无数次之分。当霸凌出现时孩子就应该选择最正确的方式去阻止这种霸凌的发生。如果你的孩子还不知道如何判断“霸凌”?还不知道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霸凌”,一定要让孩子去学习。提前做好“霸凌”情形预知,当“霸凌”真正来临的时候,孩子们才能应对自如。#童书上头条# 活动期间,快快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吧,89元给孩子的远不止一套书,而是健康快乐的每一天。

远离霸凌必读绘本

作为一只即将康复的小洋人,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严肃问题:找工作。

在这个还剩10个工作日左右就到春节的节点,找工作?

什么样的公司,会在这个节点上招人?

这样的公司,又会有怎样的用人需求?

广西虽然很努力挣扎,但终究没有翻出太大的浪花。近来喜提一张新名片:螺蛳粉省。此外,出名的产业,貌似没了。

这螺蛳粉产业,产业链还不在首府南宁,在柳州。

南宁有什么呢?房地产。还有一些“企业总部”。在南宁找工作,有些尴尬。

翻了翻文件,绿色环保、高端金属新材料、轻工纺织、绿色化工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据说有这么一大串的动作。要把这一堆产业落地在广西。

但好像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说能不能来,但自己估计很难扛到那时候。

当下可看的公司,大多数都是一些销售岗。营销岗。都是这种末端发力的位置。在哪捞客户。

是,很重要的岗位。没有销售,销售不好,公司就玩完。这是一个无可反驳,也不需要反驳的事实。

是的,公司所有的工作,最后一定是把销售这个闭环给衔接上。无可争议。

但当你面对一个全是指望销售把公司的事都解决的商业环境,除了销售,就是财务岗,行政岗,人力岗。心里总会有一些说不出来的感觉。

品牌,企划,最好都懂销售。要能卖货。

不然,就剩国企,体制内的路子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65225/
1
上一篇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证券基础知识考试真题)
下一篇 会计制度为什么提出折旧的要求(折旧遵循的是什么会计原则)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