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改革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背景
随着中国有效税收制度改革的实施,增值税的转型改革也逐渐受到重视,并作为中国有效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值税作为国家实现财政筹措的重要工具,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建立了有效的收入支出体系,但由于增值税制度落后,无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实施增值税改革。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容
1、实施科学的税率结构:实施科学的税率结构,动态调整税率框架,促进增值税架构的完善,利用深度调整的税率减免政策,定期权衡综合利弊,从而提高税收征收质量。
2、加强报税监管:报税企业需要进行财务整合和科学审计,实现IT信息化管理,完善电子报税系统,加强税收征收监督,改进税务稽查机制,实施视频报税系统,切实遏制税收漏洞。
3、加快推进电子发票:进一步加强电子发票管理,不断完善电子发票系统,鼓励可接受电子发票的企业,允许企业使用及时的电子发票替代纸质发票,改善企业向税务机关报税的时效性,加快企业税收信息的连通性,促进企业参与税收征收信息的报送与统计。
三、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目标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完善科学的税率结构、加强报税监管以及加快电子发票推进,从而实施现代化税收体系,提高税收收入,为政府提供有效的财税支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财政建设。同时,增值税转型改革还有助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最终实现促进社会公正和推动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背景
增值税转型改革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令人期待的变革,它的实施源于多方的需要,首先,它是必要的政策手段,以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其次,增值税是政府获取税收的重要方式,但国家传统的增值税政策日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潜移,以及税收负担有明显的转移和重复负担现象,且相对货币贬值增速难以把握,因而增值税政策被认为是减轻社会经济发展成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政策工具,因此改革增值税也是提高政府的政策效率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中国又开始考虑进一步改革增值税政策,这也是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前提,首先,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消费财政收入变得重要,增加税收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传统的增值税政策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其次,尽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但还存在城乡差距、就业、区域发展等问题,改善的重点也转向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改善政府依赖经济增长的方式等,确定增值税政策是否能满足这一需要;最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市场为基础,以消费为驱动力,增值税除有利于市场开放外,还可以制定税率以减少中间层投资流动难以融入经济、扩大市场、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等问题。
正因此,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背景应该从这个视角来看,它的实施对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减轻社会经济发展成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更加灵活的利用税收措施,帮助企业减轻税负,降低市场运作成本,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消费支出,增加税收,把握增值税货币贬值增速,解决城乡差距、就业、区域发展以及政府依赖经济增长等问题,在脱贫和服务公众的需求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改革增值税,确保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