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物资
报废物资是指企业在经营、生产或者使用过程中已经达到报废技术要求,因磨损、损坏、腐蚀或者其他原因而无法继续使用的资产物品,以及企业可能拥有但是无法闲置等价于使用和报废资产物品。通常,报废物资是指资产报废或者停止使用后就应当处置的资产,几乎每一家企业都会有报废物资。
报废物资的种类很多,大多数企业的报废物资主要来源于设备、设施、电子产品,也有软件和安装件,或者其他不能使用的物资。例如,机械设备的报废可能是由于多年使用导致的部件损耗,零部件的报废可能是由于误入货物或者由于零部件长时间不使用而引起的质量老化。此外,电子产品报废也有很多种情况,例如,因为缩小电子产品功能而被报废,系统升级而旧系统不能用,或者因为电子设备引起振动、噪声、干扰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导致无法再使用,等等。
报废物资处理不恰当,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造成污染环境的危害,因此,企业的报废物资处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一定要专业处理、妥善处置、按照环保要求处理,并遵守政府颁布的各项环保法令及行业标准。
报废物资处理分为报废处理、回收利用、赠与出售和销毁等可行的处置方式。在报废物资处理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把报废的物资划分为三类:金属有用型物资、有害型物资和其他物资。金属有用型物资,采取回收并利用的方法进行处理,有害型物资,例如废旧电子产品、废旧用品,要调整物资的特性后进行处理;其他物资则采取拆解、堆放等方式进行处理。同时,要科学处理报废物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把报废物资货物进行合理分类,把危害环境的造成的物资特别关注,然后销毁或者保留。
报废物资处理是企业实施资源环境友好工作的有力保证,也是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企业要重视报废物资处理,加快报废物资的处理进度,引进最新的企业报废物资处理技术,把报废物资处理利用发挥最大价值。
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细则
一、背景介绍
1、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细则的宗旨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制造、生产、投资越来越多,物资的数量也加多了,物资的处置过程也会出现问题,因此报废物资的有效处置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报废物资的有效处置,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控制资源流失,企业依法组织报废物资处置活动,防止席卷扰乱社会秩序,保护环境,政府提出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细则,即我们所说的“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细则”,以便正式约束处置活动和物资使用者。
2、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细则的精神
(1)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导向,加强计量和统计管理,经济有效地处置报废物资。
(2)处置活动应重新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依据基本原则实施处置管理和物资调配等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统一规范单位处置行为,确保正常、高效地处置报废物资。
(3)制定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细则,及处置执行机构的分工,确保报废物资的安全、经济、有效处置。
二、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细则的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通知》(国发〔2013〕2号)
2、《关于建立报废物资处置管理制度的通知》(国发〔2013〕17 号)
3、《企业处置报废物资管理办法》(工商部令第30号)
4、《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细则》(工商部令第101号)
三、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细则的内容
1、原则
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细则的原则包括:依法管理、公开透明、节能环保、合理利用、经济效率。
2、流程
(1)关于报废物资的收集、清理、分类及根据规定记录:报废物资使用者应当依规定集中收集报废物资,分类登记,建立物资档案卡片,并确定物资处置方式;
(2)关于报废物资的处理:报废物资处理部门应当依据企业规章制度对报废物资进行再加工;
(3)关于报废物资的出库及回收:报废物资出库应当依照处置方式和保管人要求,准予出库,安排回收代理人进行回收处理;
(4)关于报废物资的质量审核及报废物资记录:处置单位应当对报废物资进行安全,结构,外观,性能审核,确定不可处置报废物资,登记报废物资记录,向使用者反馈报废物资情况。
3、监督检查
报废物资处置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的要求,做好报废物资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及时纠正,遵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保障报废物资处置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