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
一、 前言
零售商促销活动是企业营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实施往往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绩效,也会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因此,要想完成更好的市场推广,零售商必须一致地有效地进行促销行为管理,以确保其促销活动的成果和最终的营销效果。
二、 促销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
1、促销行为的目的清晰明确。零售商应甄别促销活动目的清晰明确,基于此建立营销目标分析体系,避免明明可能的误区。
2、促销的合法性。促销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法律法规,遵守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并避免引起顾客不满。
3、促销活动的营销有效性。零售商应评估不同促销活动对实现营销目标的影响,并选择有效的促销活动,来提高其营销效果。
4、促销经济性的考虑。零售商应评估促销活动的成本、收益及其他经济利益,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
5、执行促销活动的有效性。零售商应有效组织和实施促销活动,可确保执行质量和效果。
三、 促销行为管理的具体措施
1、拓宽促销活动渠道。零售商应拓宽各种营销渠道,开拓网络营销、直销营销、再营销营销以及各类新技术新媒体,并建立多元化的推广渠道体系,更好地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需求。
2、规范促销活动执行。细化促销流程,制定运行体系,在运行中制定清晰规范标准,包括活动方案、发布活动报告、促销预算等,以确保执行质量。
3、强化促销行为督导及考核。坚持原则,严格促销行为的督导及考核,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有效地对促销行为进行绩效考核,加大突发或重要促销活动的监管强度。
4、建立促销系统平台。建立“宣传-沟通-考核”有机结合的网络营销系统,改进传统促销模式,为不同层级的促销活动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及时、准确地获取消费行为分析信息,指导促销行为。
四、 总结
一致有效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能够有效管理零售商的促销活动,从而实现营销效益的最大化和市场推广的最佳实现;此外,也能有效保障零售商的利益,消费者的满意度。
《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
《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由国家发改委颁布,于2020年4月18日生效,即自2020年6月18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是市场监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结合经济形势变化及消费者保护需求,为规范促销活动、引导正确消费理念、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消费市场诚信有序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性文件。
《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从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准则着眼,对各类促销活动进行了明确界定,分为:“百货店式”、“福利企业式”、“媒体式”、“网络式”、“农村市场式”、“街头式”等6种;明确了内容事关促销活动管理的重要要求包括:促销活动须经报备、核准或备案;促销活动内容必须以真实信息为基础,不得不正当消费者实际需求、以恶意传播谣言、误导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把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将消费者参与权放在维权环节,禁止削减维权渠道和时限;禁止违法行为如抽奖、彩票、赌博等;禁止动摇守法企业困难经营本金的策略等。
《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的出台,为规范消费市场,提升消费者权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实施了清明行政处罚、结果性行政处罚、行政拘留等强制实施机制,不仅强化了行为规范,也完善了行政处罚制度,其出台背后的营商环境改革,无疑是建设消费认知保护体系的重要动力,更将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