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稽核定义
1.内部稽核是企业内部实施的独立核查,经过独立、客观、专业的分析,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护企业利益,通过识别经营风险和监督管理控制,对全面有效的企业管理体制和审计责任体系进行持续性反控与评估。
2.内部稽核的目的是保护企业利益,实施内部稽核的行为者不仅要确保稽核的独立性与客观性,而且还要考虑稽核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全面性。
二、内部稽核内容
1.内部稽核包括对企业运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绩效管理框架等活动或领域进行检查和评价,包括:
(1)企业组织架构及其管理体系;
(2)财务状况及报告;
(3)企业投资、投资策略的风险控制;
(4)企业合规性及治理状况;
(5)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实施情况;
(6)环境、设备、计算机系统以及安全管控;
(7)企业投资业务有效性和投资风险控制;
(8)企业合规审计、企业认证、能力鉴定等审计服务。
三、内部稽核方法
1.内部稽核方法要从企业的运营业务,控制活动,企业治理,财务评估,合规和审计,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采取合适的稽核方法。
(1)对企业运营活动进行询证和解释,来检查其合理性;
(2)研究控制环节,并进行询证,以保证其有效性;
(3)针对代表企业发展战略的功能和大事记,进行审计检查;
(4)研究并审查企业长期政策和项目分析,以及管理其短期活动;
(5)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6)检查企业财务报表,以实现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的表达。
四、内部稽核的重要性
1.企业通过实施内部稽核,可以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的差异性和规范性及时调整;
2.利用内部稽核的结果,对企业的全面治理作出有效评估,提高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信度;
3.维护企业利益,特别是针对风险评估、财务审计、会计准则等,重大事项等需要实施内部稽核,使企业能够及时进行决策;
4.有利于企业更有效地管控经营活动,审慎控制各类资金成本和管理流程,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5.有利于促进内部管理活动的完备性和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从而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6.有利于贯通企业绩效与监督管理水平,加速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一、内部稽核总结报告的概念
1、内部稽核总结报告是企业内部稽查结果的总结。它包括当期稽核的内容、实施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对问题的处理措施和落实情况,主要由企业内部稽核部门提交内部稽核内容、内容过程及结果的总结报告。
2、内部稽核总结报告是企业内部稽查结果的重要总结;因此,展开内部稽查,撰写内部稽核总结报告,是企业实施内部稽查的重要工作。
3、内部稽核总结报告要真实反映稽查的实施情况,并在稽查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稽查的发现,并提出改进和补救措施。
二、内部稽核总结报告的文件内容
1、内部稽核综述:主要概括内部稽查的性质、范围、时间等,汇总主要发现的情况和讨论的企业弊病;
2、稽核内容:对本次稽查的内容进行归类,进行总结,主要内容是明确稽查范围,确定每条稽核内容,尤其是准备及行动要求;
3、过程活动:稽核过程中,实施和发现的各种活动,如评审、调查、分析、记录、审计、检查等;
4、结果总结:包括发现的问题、改善对策和落实情况,主要是归纳整理稽核过程中各项发现的问题和补救等措施;
5、结论分析:在总结和汇编后根据结果总结,同时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本次稽核总结的结论;
6、建议性质:为了改善和提高管理水平,提出本次稽核后进一步改善对策,以便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内部稽核总结报告的编制
1、撰写准备:要把握报告的主题、篇幅、内容,明确报告的撰写格式及文章体裁;
2、排版:形成简洁、完整的报告框架,根据报告总结的发现及补救措施,做好具体的报告内容排版;
3、写作:根据报告主题和稽核的范围,系统撰写内部稽核总结报告;
4、报告审阅:独立审阅并根据反馈完善报告,正式提交稽查总结报告;
5、报告归档:在各个阶段把报告归档,以备查阅;
四、内部稽核总结报告的重要价值
1、指导企业实施内部稽查:内部稽核总结报告是内部稽查过程中的重要文件;
2、约束企业内部管理:科学总结内部稽查的发现,有助于企业进行合理规章制度的立定、修改和完善;
3、完善内部征信:通过实施内部稽核,把握企业内部管理的存在缺失和存在缺陷,有助于企业进行征信实施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4、增强防范认识:内部稽核报告能够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