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际成本法是一种核算企业产品成本的有效方法,是企业在编制成本核算时采用的一种核算原则,依据此原则,企业应当计算实际发出原材料、能源、劳务、折旧等实际成本,确定当期产品的成本。
2.实际成本法的原则(1)将所有的成本按照当期发生的实际金额记录到会计账上,不论是否已经收回投入的费用。这些发生的实际金额不需要当期实际使用,也不对期末盈亏产生影响;(2)首先确定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价格,通过比较市场价格的方法做出有利的选择,及时处理如摊销、差价等成本;(3)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采用会计折算、核算成本和作业分析法等复杂计算原则,以合理精确的成本来反映实际成本情况,避免产品成本的虚高或虚低。
3.实际成本法的操作步骤:(1)测算生产成本,其中包括原材料、能源、劳务等成本,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测算这些各项成本;(2)摊销折旧,其前提是实际投资和折旧费用的有效管理;(3)核算产品的销售成本,根据实际情况测算其中的库存,运输等成本;(4)根据进料、中料、成品库存和报废情况等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将其单独记录在产品成本账上。

4.实际成本法的优势:(1)能够反映实际的费用发生金额计入会计账本,以确保会计账目的真实性')
(2)及时将折旧等成本进行纳入考虑,而其他成本则随时间推移而慢慢计入,这决定了实际成本法的灵活性;(3)采用实际成本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原材料支出金额,增加费用支出,使成本核算更接近实际;(4)实际成本法比较容易操作,也比较方便,而且容易生成精确的成本发生账目,帮助企业集中了解各类成本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的分析和统计;(5)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成本总量,定量地反映产品的利润以及企业的经营效益
5.实际成本法的不足:(1)实际成本法需要对各项成本进行单独细致的核算,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容易出现算错;(2)每一次的成本计算,需要原材料的有效物料管理,运作规范,因此工作量较大;(3)存在计算错误的可能,极大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效果;(4)精度要求较高,缺乏廉价而可靠的核查控制系统,也有可能影响到日常的成本控制。

6.实际成本法的具体应用:(1)实际成本法在会计记账上的应用,即将实际发出的材料、能源等费用当期及时计入会计账上;(2)实际成本法在定量核算
(一)实际成本法的概念
实际成本法是指在有关会计记账和报告活动中,采用具有经济意义的方法计量账(货币)账户的价值,及确定物品的成本花费的一种方法。它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
(二)实际成本法的原则
1. 历史成本原则:指会计记录和列报财产和负债时,将其用历史成本准确地表示。历史成本是指以购买物品或购入费用时的价格确定的原始成本。
2. 费用补助原则:指在记账时,根据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对费用进行补助。即,在当期中,要重新核算按成本计价的账户财产的价值和成本,并且要将以前期间计入成本账户但仍未成本价计价的价值,以及之前没有计入成本账户的费用部分,再登记到成本财产账户中,统称为“费用补助”。

3. 相关费用及特殊费用调整原则:是指在有关财务报表列报和会计核算时,财产不仅应记述历史成本和补助成本,还应将发生的相关费用和特殊费用,如房租、保养费等,也计算在内。
(三)实际成本法的特点
1. 理论上,实际成本法是以实物的数量和质量定价的原则,其特点是生产者和使用者可以实实在在地了解这一项财产的实际成本;它不仅能表示所制品的临时价值,而且把实物成本账户上历史上发生的经济费用比较完整地列报出来;从而使得它更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具有比较完美的信息披露结果;
2. 无论何时采用实际成本法,都可以了解企业价值的变化;它既可以记账,又可以计算折旧费用,可以用来判定企业成本畸变的大小和原因,这种判断力可以有助于企业进行长期的计划管理和决策;
3. 实际成本法能更好地反映实物的价值改变或利润变化,它使得企业可以更轻松地控制及管理实物价值,以便对财务报表作精确的核算定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