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2010年11月15日,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此刻正值中国历史上最大范围的法治建设运动正式启动之际。这一历史性的一天,不仅仅是历史,而且也是法治进行的开端。
2010年11月15日,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起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节点。当日,他在参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发表讲话时,提出必须坚持以“依法治国”的方式来新建一个公正、公平、普惠的社会;推动科学发展、依法治国同步推进,实现政治体制改革、法律法规完善、司法监督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推动制度改革和文化发展。
从此,“依法治国”正式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以及社会议程,所有的政策都要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加强规范性和约束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的方向发展。
2010年11月15日,中央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专项经济调控举措,大力推进依法治国,从“法治银行”发展到“法治保险”,从“法治基金”到“法治期货”,从“法治监督”到“法治投资”,从“法治核查”到“法治法律顾问”等,很多都是国家为加快“依法治国”进程而采取的具体行动。
同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也全面展开,有关部门加快完善法律制度,强化司法公正和优化司法环境,推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化,扶贫和社会治理及政府服务也有所加强。
从2010年11月15日起,只要社会各个领域的行为者依法行事,只要每一位公民关注法治,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也将受到严格惩戒,使中国社会更加法治化、民主化,从而实现鹭港社会和安定的社会发展。
总之,2010年11月15日,一个永远被历史铭记的日子,是中国开启依法治国的重要时刻,也是中国正式踏入现代的起点,它意义重大,长远影响深远,为中国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0年11月15日
2010年11月15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它标志着新一轮历史的开端。这一天是特别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还代表著新的起点,令人振奋。
2010年11月15日这天,处处充塞著希望。全国上下,人们心情既激动又兴奋,像迎接一位来自家乡的回家人般,整个国家在一天之内改变了模样,大家走出屋子,火速关注、谈论着未来。
从朝鲜半岛到台湾海峡,从紫禁城到青藏高原,从新疆到西藏,从北到南,从海到山,许多国家公民与社会各界人士汇聚在一起,纷纷投身进入充满活力、创新精神的新世纪,朝着中华民族再起新冉之势正驰而去。
那一天,教育、法治、财政、扶贫、住房与文化领域都发展了更加完善的政策,带给公民们更加美好的生活;诸如“反垄断法”、“小学初级语文教材改革” ,“中央巡视工作”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国家杰出人才计划” 、 “公共卫生的整改计划等,书写出一章又一章的成绩。
到今天,2010年11月15日这一天被视为中国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改革开放实现大变革的日子,亦是中国人民梦想实现的日子,也被认为是中国普通人民与贫困群众期待改变的新希望。当我们回顾著这一刻,许多流露思念的老照片不禁酝酿出多少让人感动的故事。
所以,对于2010年11月15日,不仅仅只有一个简单的数字,它代表了一个将被写入历史的重大里程碑。
一年多以后的2011年的今天,回首经历的这一刻,新的社会壮大,不仅给中国民众带来新的机遇,也为世界提供了新的见识,使得今天的2010年11月15日这一日,有着历史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