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又称库存物料、库存货物,是指企业仓库、仓库内等已经存储的实物货物或物料。一般由进货、销售等多种渠道积累而来,可应用于生产和销售,其中库存商品也涵盖原材料、备品、成品等。
库存商品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物货物或物料的形式,存在于企业的货币流、物流流动的任何一个环节,从而可以很快地补充企业的经营货币缺口和供应物料上的空缺。库存商品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来说有两个关键作用:一方面,保障了企业经营中的物质供应和消耗,协调了生产和销售,从而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库存商品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满足企业短期资金流动需求,实现货币投资收益。
库存商品的数量、种类、质量检验以及存储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发挥。库存商品的存储管理是仓储物流的核心环节,数量的控制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种类的控制保障了质量的市场竞争力,质量的检验则保障了库存商品的品质和使用效益。

总之,库存商品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对经济效益的实现有重大意义,因此库存控制及其它管理必须妥善处理,以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库存商品科目一般设置为
库存商品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原材料、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辅助产品。库存商品的科目一般设置为库存类别,包括存货科目和外购科目。库存类别是根据其识别为企业自产或外购两种情况而设置的,自产库存科目类别为原材料、半成品和材料成品,外购库存科目类别为辅料、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等。
首先是原材料科目,该科目用于记录企业的原材料消耗,一般由质量检验、采购、分拣和发货等环节组成,记录原材料的采购、收发、加工等相关情况。
接下来是半成品科目,半成品是企业制成的物料,但不是最后交付客户的产品,而是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才能制成交付客户的产品。该科目记录企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之间的转换、过程成本及表征库存值的金额等信息。
最后是材料成品科目,该科目用于记录企业的材料成品收发和生产加工环节的相关信息,以及该部分产品的价值。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具有较高价值的产品会是外购而来的,这部分记账和结算就会放在外购商品的科目上。外购科目包括辅料、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等,可以根据产品用途细分科目,以便更加精确的记录和管理。
以上就是库存商品科目一般设置的情况,而库存控制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除了上述科目设置以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存货科目,实行精细化管理,并对库存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库存的有序流动与有效利用,从而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