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节消费大幅增长!A股下周高开还能买吗?
从旅游人次和收入来看,超出了市场预期,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从影视票房看,今年春节档实现总票房67.62亿元,超越去年同期的60.39亿元,成为历史春节档票房第二。尽管仍未超越2021年春节档78.4亿的影史票房纪录,但因疫情后刚放开不久,经济正在逐渐恢复中,春节档能收获这样的票房成绩绝对是超预期的。
总体看,今年春节有点报复性消费的意思,消费热情高涨。强劲的内需带动下,并结合假期期间包括港股和美股外围市场的大涨,下周A股开盘肯定是高开,现在的问题是高开了还能买吗?
短期来说不是很确定,但中长期可以说非常确定。
短期不确定是因为毕竟A股从去年11月连续上涨到了现在,开年以来北上资金一直在买买买,如果汇率有波动不排除短期有调整的压力;我们内资似乎还在按兵不动,融资融券余额甚至还在不断下降,说明很多人在节前由于避险和利息原因减仓了,这部分投资者节后高开必然踏空,由于两融资金自带追涨杀跌属性,大概率会在节后回补,那么A股节后还会持续上攻,如果两融规模回到去年的高点,那就有超过1000亿的资金等着进场!所以不排除节后会有大量资金回补仓位造成上涨加速。
最后提个醒,注意上涨斜率,如果节后上攻太快了可以减一些仓位,毕竟现在还在强预期阶段,离强现实还有些距离。
漫长的春节假期结束了,外围这几天涨的不亦乐乎啊,羡慕嫉妒恨!我们周一就要开市了,富时A50连涨了五天,恒生指数这两天开市也是暴涨,不出意外下周应该会迎来开门红。牛市到底来没来?算不算牛市呢?我们再来分析推演一下
请看下图一,把历史上两轮牛市高点6124与5178连线和多年底点998、1849、2440、2885连线,交叉的点在3550附近,是上证指数大的历史中枢位置,这个位置非常关键,历史上只有18个月处在3550之上,而且有3次想突破这个位置,但没有成功,压力巨大。图中①的位置没有碰到,②的位置碰到就直线下来了,③的位置也就是2021年下半年在这个位置出现了反复振荡,然后就是2022年的两轮下探。
从这三次触碰3550可以看出,从没有碰到,触碰一次,再到反复触碰,说明在蓄能,力度越来越强,从下面的成交量也能看出,每次触碰成交量都在明显放大。老话说事不过三,这波行情如果再到3550应该会相对比较容易突破上去了,上去后可能还会回踩这个关键点,但不太可能再回到3550下方了,回踩后向上去考验6124与5178所形成的历史压力线位置,大概会在4200点附近。
再看下图二,上证指数的季度线,从2006年牛市启动位置到2014年牛市启动正好是34个季度,而从2014年牛市到2022年第四季度,正好也是34个季度,“34”是斐波那契数列的重要数值。牛市时间窗口可能已经到了,2023年开年一个月的行情可能已经说明了一切。
下图三,我们经常说基本上8年一个牛市,每8年出现一轮较大的行情,1998年金融危机后两年时间从1043涨到2125,两年涨了一倍;2006年也是两年时间,从998涨到6124,两年涨了6倍;2014年也是两年时间从1849涨到5178,两年涨了3倍。那么接下来的2023、2024年会涨几倍?是不是很值得期待?
历史可能不一定会重演,但是却总是惊人的相似!那么,这次会不会再次大牛市?光复牛,注册牛,势不可挡!
且不讨论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能不能活下来,就是一直疤疤癞癞的活着肯定是舒服不了。2023年开年大局已定,特斯拉肯定还是至少维持现有的霸主地位,扩大占有率是大概率的事,比亚迪继续强势扩大。由于整个电动汽车市场增大,蔚小理还是会卖出很多车,但还是很难实现盈利。
特斯拉是2020年实现盈利的,当年中国市场交付14.8万辆,蔚来去年交付12.2万,理想去年交付13.3万,小鹏2022交付12.08万。按理说今年很快就会达到特斯拉2020年交付水平,但是很重要一点,特斯拉有非常成熟的海外市场,造车新势力没有。
2021年特斯拉遭遇重大舆情危机的时候,我所了解的信息是门店客流下滑50%以上,model3很快就成了现车销售,但是特斯拉厉害就在于国内卖不动迅速调整为加大对欧洲市场的出口,批发量还是继续增加,而且对于特斯拉中国来说其实卖给欧洲更挣钱。就靠着这个,特斯拉很快度过了在中国的重大舆情危机,2021年盈利和股价都创了新高。
蔚小理等可以说基本上只有中国市场,目前国外那点销量的意义就跟时代广场大屏打了个广告差不多。
我个人认为今年是最后的窗口期,是抓住机遇的一年,也是非常凶险的一年。
我纯粹个人猜想,蔚小理等国产新势力早晚会进行合并重组,比如理想跟小鹏合并,这样才有机会存活。
[得意][得意]震荡行情中投资人如何把握机会?
2021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迎来一波宽幅调整,从春节前的屡创新高,到节后第一天直接崩盘,此后又历经几轮反弹和回调,大盘至今仍在3500点左右徘徊。见图片(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得意]震荡行情中,更容易发生亏损!
从上图的走势图可以看出,2021年已经过半,大盘经历了跌宕起伏后相当于原地踏步。震荡行情里,板块轮动,看起来机会似乎很多,可能每天都有跌停的股票,每天也有涨停的股票。这种时刻,有一种投资人最容易产生亏损:频繁参与短线波段交易。
普通投资人很难精准的踩中市场,支付宝理财平台联合10家基金公司发布了一份《一季度基民报告》,在统计了在售的100只金选基金数据后,分析显示,频繁买卖的基民较拿着不动的基民收益率平均少28%,追涨杀跌的基民较基金净值涨幅少赚40%。
[得意]震荡行情中,如何把握机会?
震荡行情在股票市场中很常见,对于大多数无法判断市场趋势的普通投资人,淡化择时、减少操作才是更好的选择。
2021开年至今的A股,大概经历了三个跌宕起伏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春节前(2021-1-1至2021-2-10)A股屡创新高;第二阶段,春节之后(2021-2-18至2021-3-15)A股出现暴跌;第三阶段,3月16日以来(2021-3-16至2021-6-18)A股反弹。
总体来看,尽管大盘指数经历了最新一轮的反弹,但是并没有回到春节前的高位,与此同时,深耕智能投资领域的浙商基金,得益于AI + HI(人机结合)特色投资体系的赋能,旗下几只产品却已经一骑绝尘:见图片(图片来源:浙商基金官网)
从图片可以看出大盘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跌宕起伏后,实际从开年至今,波动并不明显。而浙商基金的三款产品从1月4日年后第一天开盘截止到上周五(6月18日),成绩明显。
举个例子:假如投资人在2021年1月4日分别买了上图的三款产品各1万元,那么在上周五(6月18日)的时候实际账户持有金额为——
浙商聚潮产业成长混合(基金代码68888):10000/1.543=6480份,截止到到上周五(6月17日),投资人的实际持有金额为1.706*6480份=11056.3元。
浙商丰利增强债券(基金代码006102):10000/1.4619=6840份,截止到到上周五(6月17日),投资人的实际持有金额为31.6163*6840份=11065.1元。
浙商聚潮新思维混合(基金代码166801):10000/2.7100=3690份,截止到到上周五(6月17日),投资人的实际持有金额为3.0170*3690份=11132.8元。
也就是说,如果投资人从2021年初持有这三款产品至今不操作,虽然历经大盘的跌宕起伏,但是账户的钱已经从10000元变11000+元!所以,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与其择时,不如选优质赛道,弱化择时,用时间积累!
投资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与其说对抗市场不如说是对抗人性弱点,因为大多投资人在面对亏损时会恐慌、面对上涨时又按捺不住。
如果担心无法克服心理弱点,也可以选择一些封闭期产品,可以被动帮投资人减少交易频率,比如,浙商智多兴稳健回报一年持有混合C(基金代码:009182),假如1月4日购入10000元,加上分红,持有至今也会变成10272元。
具体计算如下:
2021年1月4日的时候浙商智多兴稳健回报一年持有混合C单位净值1.0641元,假如投资人买入10000元,也就是持有9397.6份,截止到上周五(6月17日),经过分红后,单位净值为1.0281,也就是9397.6*1.0281=9661.6元,根据分红规则每持有10份分红0.65元,也就是分红了610.8元,实际账户变成了10272元。
也许这个收益看起来并不亮眼,但是已经相对可观。因为放眼整个权益市场的成绩,受市场波动影响,2021年至今整体收益状况并不突出,(如下图所示):(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为2021/1/1至2021/6/17)
在基金市场中,选择基金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赚自己认知里的钱。浙商基金是业内首次提出做“AI驱动”的资产管理公司,以“成为一家值得信赖、受人尊敬、科技驱动的特色型资产管理公司”为愿景,以“科技驱动价值”的使命,聚焦智能投资,并逐步优化资产管理结构,不断构建与完善AI+HI智能投资体系,提质增效。
震荡行情中,短期业绩很容易受市场情绪的影响,但是从中长期角度,不如选一只通过“AI+HI”智能投资体系赋能的产品,不计较一时得失、长期持有,才是对抗震荡、财富增值的主要路径。
与其靠个人能力战胜人性弱点去对抗市场,不如让智能投资帮投资者寻找更多机会!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2开年交易第一天,三大指数全黑。
能辉kj下跌1.72%,希望能再次探底。
[玫瑰][玫瑰][玫瑰]
2021年小结,亏在一个字:急。
[玫瑰][玫瑰][玫瑰]
2022年寄语:
放弃幻想,丢掉浮躁,等待机会,知行合一。
[玫瑰][玫瑰][玫瑰]
祝所有关注的朋友,看到的朋友健康、顺利、富足、股票长红。
有人讲电影票房不及预期,兔年大年初一电影票房13.5亿,同比去年的14.78亿下跌8%,2021年则高达17.4亿。今年是春节档近三年来,开局表现最差的一次。但这个数据忽略了一个事实:大年初一全国影院共排映约43.6万场,由于新片时长偏长,排映场次同比去年减少22%;全天共产出票房近13.6亿,较去年大年初一当天(14.54亿)倒退近1亿。可以看到,在排映场次减少了 22%的情况下,票房同比下降仅 6.5%,再考虑到今年单场票价平均票价为53.7元(含服务费下同),去年则为56.2元,同比下跌了2.5元。
所以实际上,23年电影开年其实比22年好,单场增加票房接近18%,这还是票价降价 5% 左右的结果。
虎年新春佳节,回顾过去,才能站得更高。
过去的2021(牛年)十大牛股是谁?十大熊股又是谁?
站在虎年的新春之际,回顾农历牛年的市场表现稍逊一筹,2021年结构性分化格局十分显著,中小市值风格过去一年表现显著强于大盘蓝筹,同时高景气赛道与“困境反转”板块均存在投资机会。
从个股上看,牛年A股涨幅前十的公司,*ST德新牛年涨幅高达918.58%,成为牛年“最牛个股”,想不到吧,一个st的公司成为年度涨幅第一。跌幅最大的是,教培龙头中公教育牛年股价重挫83.24%,在A股垫底。
最后,2022开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在虎年开年之际,各项风险得到充分消化后,市场有望企稳回温,祝大家虎年行大运,股票涨的板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