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实行对外贸易的积分制度!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越来越快,这不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产业发展,而且也带动世界经济发展。
但是,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了私利,逆市场经济规律而不顾,对我国经济进行各种形式的制裁、打压,阻滞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于我国一贯以“和为贵”为原则,对于一些跟随美国恶意打压我国的盟友,我们一般采用“既往不咎”的办法处置。虽然这种办法有利于与任何国家经贸来往,但也纵容一些美国盟友对我国进行随意制裁而不承担任何代价,从本质上纵容这些美国跟班对我国进行经济制裁。
为从根本上革除这种乱来后而不付出任何代价的弊端,我们应实行对外贸易的积分制度,对于恶意制裁我国的国家进行惩罚,这样不但遏制这些国家跟风乱制裁我国的邪风,而且对我国友好国家的一种心里安慰。
外贸积分制度如下:
1.凡恶意制裁我国的国家,从恶意制裁之日起,对我国贸易的进口税在现有基础上加征10%的关税,让这些国家付出代价。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可以采用征税、限制甚至暂停的方式,让这些国家享受不到我国的经济待遇。
2.这种关税称为守法关税,就是敦促这些恶意制裁我国破坏世界经济的国家要守法。如果这些国家愿意解除恶意制裁我国,从解除之日起,我国每年取消1%的守法关税,10年后恢复正常水平。这样设立,可遏制一些恶意制裁我国的美国跟班考虑制裁我国的后果而不敢随意跟风美国。
3.对于后续形势,美国制裁或美国怂容其盟友制裁我国将会成为常态。由于美国经济体量大,10%的加征美国关税应为常态,而美国跟班在我国实施积分制度后,就会考虑跟风美国后,自己是否值不值。
4.对于加征的10%的关税,我国将补贴给与我国经贸最前的前十名国家,也就是说,如果我国2023年对美国及其他跟班进行10%的守法关税为1000亿美元,那么这1000亿美元可补贴给没有恶意制裁我国的前十名国家,让这些守法国家得到实惠。
通过有奖有罚的积分制度,可区分恶意制裁我国和善意与我国经贸国家,对于恶意制裁我国的国家是一种震慑,对于善意与我国经贸国家也是一种奖励,摒弃此前“和稀泥”的外贸制度,有利于优化我国的外贸环境。
ITIF最新发布的名为《如何通过赋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权利来降低中国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损害,并使其盈利能力降低》的报告,报告建议美国国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和拜登政府从以下12个方面对337条款进行改革:
1. 重新定义所谓的“不公平贸易”政策。扩大337条款中关于“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涵盖范围,将强制技术转让、封闭的国内市场、补贴,以及为该国公司提供显著竞争优势的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等全部纳入337条款管辖范围。
2. 取消申诉方必须证明所主张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存在“威胁或实际损害”的要求。报告以中国光伏电池行业为例,认为在技术复杂的行业中,当申诉方能证明存在“损害或损害威胁”时,其竞争地位可能已不可逆转地下滑,因此建议删除此类规定。
3. 规定美国任何政府机构都可以基于337条款就不公平贸易提起调查申诉。修改337条款,规定不仅公司实体可以提起337调查申诉,美国ITC可以自行启动337调查,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都应该可以根据337条款提起申诉,以更好地保护美国免受经济损害。
4. 增加资金和人员投入,扩大政府部门参与力度。美国政府应在总体国家产业战略的背景下,战略性地处理相关贸易执法问题。一是向美国商务部和司法部增加资金,支持其适用337条款针对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提起337调查;二是向美国ITC增加资金,支持其更好地处理337调查案件。同时,建议美国国会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内设立主管非市场经济分析的助理部长一职,其职责是深入分析和记录各个经济体中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的程度,并在必要时与司法部合作,向美国ITC提起337调查。美国商务部还应聘请精通普通话的员工常驻中国。
5. 修改337条款关于“商品”的定义,将包括数字产品在内的更广泛的产品类别纳入管辖范围,对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不公平或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适用相同的标准。
6. 加严美国公司及跨国公司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适用337条款的条件,从而降低337调查中美国公司的涉案频次。
7. 降低针对中国等经济体的公司的证据标准,增加其胜诉难度。一种方法是适用《维吾尔族强迫劳动预防法案》(UFLPA)中的“可反驳推定(rebuttable presumption)”,将部分举证责任转移给337调查中的中国公司。第二种方法是延长针对中国等经济体的337调查的裁决期限,要比目前的15个月更长。
8. 总统应该任命支持改革337条款以强化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的美国ITC委员,以在基于不公平贸易行为对中国公司等实施排除令时,能够获得绝大多数委员们的支持。
9. 降低公共利益执行标准,由目前的4条减至2条。根据现有的337条款,在发布排除令之前,美国ITC必须考虑其对4个公共利益因素的影响:(1)公共卫生和福祉;(2)美国经济的竞争条件;(3)在美国生产同类或竞争性商品;(4)美国消费者。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上述(2)和(3)并无存在必要,建议删除。
10. 修改第337(b)(3)条的规定,允许符合美国商务部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标准的案件也可以提起337调查。
11. 为依据337条款对中国公司等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提起337调查的美国公司提供税收抵免。国会应该为美国申诉方提供其337调查所有法律费用50%左右的税收抵免,且仅在美国ITC作出有利于申诉方的裁决时其方有资格获得抵免。从而向美国企业传递一个信号:“成功抵制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好处远远大于某一公司从胜诉中获得的好处。”
12. 向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署(CBP)提供资金支持,强化其337调查排除令的执法力度。“如果没有有效的执行,基于337条款的补救措施毫无价值”。应该向美国CBP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确保几乎所有试图违反337调查裁决进口的商品实际上都被禁止和拒绝入境。
除上述关于337条款的12条改革建议外,报告还特别强调:理想的状态是美国的盟友也制定同样的制度,对中国采取同样的手段。报告呼吁,美国政府大力推动建立跨国337调查制度,就像当年各国为出口管制问题而建立《瓦森纳安排》一样。报告甚至认为,从目前盟国针对中国所做的努力来看,建立跨国337调查制度的可能性很大。如,日本新经济安全法及其经济安全部长职位的设立,虽未直接包括类似337条款的倡议,但可以为其增加此类倡议创造条件;而欧盟采取措施解决不公平的外国补贴问题也是个好的契机。
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福利制度,早就经济危机了!资本主义国家也就早就完蛋了!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循环地狱煎炼就是循环不断地发生经济危机,人民在死源边境垂死,被迫造反,送资本主义国家进坟墓。
日日悦读说到欧美福利国家,人们总是很羡慕。如果上学上学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免费,甚至失业都有不菲的补助,简直就是人间天堂。政府搞福利主义,表面看起来是好事,人人都可以享受福利的好处,但是这里是有代价的。我们都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高福利并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需要有人去提供。政府提供的福利,都是来自纳税人的钱。福利越多,需要的资金就越多。
美国“偷抄中国作业”?美媒发现不对劲:美国企图复制中国制度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的经济贸易政策颇有微词,称中国通过补贴等方式来帮助本国企业,他们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自由贸易的精神,并以此为由对中国进行过多次反补贴贸易制裁。
不过近日,美国对这项政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美国政府已经试图向中国学习,试图通过政府的力量让部分产业获得更多的资源,本质上这些政策就是中国制度的复制版。
中国补贴制度遭诟病
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一直都是美国政府抨击的对象,他们认为中国政府通过政策倾斜和经济调控等方式,让某些产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但是事实上,中国在经济贸易领域采用的政策和我们的制度是相匹配的,中国在经贸领域的成就也充分说明了这些政策的正确性。
弗吉尼亚州州长马克·华纳曾经评价过中国的政策,他认为这种制度能够让中国的企业成为其国内市场的绝对主角,同时也增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企业多是生存在绝对自由的市场环境中,他们在竞争中很难与拥有政策优势的中国企业抗衡。
美国政府试图复制中国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扩散让美国充分认识到了中国的强大,全球供应端出现问题也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些情况促使美国开始思考中国政策的优势和可操作性。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美国已经决定对“重要产业”实施产业保护政策,即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引导资源向部分行业倾斜。而欧盟早就采取了类似的举措,让半导体、制药等产业在资源分配中占据优势。
在此过程中,美国媒体的态度非常耐人寻味。在美国颁布该政策之前,他们声称中国的政策是在破坏市场秩序。在美国颁布该政策之后,他们又开始称赞这些政策有利于资源分配。这种“双标”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不过,对于美国此次复制中国政策的做法,很多人持保留态度。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斯科特·肯尼迪认为,这种做法很可能加重美国的债务负担,甚至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这种政策在之前已经有西方国家实施过类似的措施,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效果。这类政策适用于中国,是因为中国的制度优势,其他国家未必能效仿。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南方日报社
美国计划经济的三次实践
美国第一次实行计划经济,是在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时代。大批银行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总统胡佛竞选时许诺给美国工人说,我上台以后,保证每个工人家的锅里面都要有一只老母鸡。结果他上台以后到处都是难民棚,人们取了一个外号,把它叫做“胡佛村”。世界性经济危机极大打击了美国的经济。1933年罗斯福上台以后实行罗斯福新政,学习苏联计划经济。政府大力的发行货币,并且创造大量公共工程,修公路,修铁路,修运河等等,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使美国平稳度过了经济危机。
美国的第二次计划经济的实践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东不断的爆发中东战争,美国赖以发展的石油能源被中东一些国家断供, 当时报纸上就刊登美国的大街上走的是马车不是汽车的照片。
当时美国一方面国家对石油进行管制。国家实行战略石油储备。国家储备大量石油。同时当时在能源恐慌的情况下,实行石油配给制,每个家庭在一定时期内配给一定数量的汽油。大家知道汽车是美国普通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汽油,正是这种汽油配给制度,使得美国度过了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恐慌。
美国计划经济的第三次实践。是最近这些年,美国学习中国的计划经济的一些做法。对一些有战略性的前瞻性的一些产业国家给予相当程度的补贴,来保证这些产业在发展初期能够有能力不断创新和研发,以便在将来占领市场,创造新的活力,结果未知。
欧盟不干了!痛斥美国电动车补贴是歧视,正在强令企业同中国产业链“脱钩”
“欧盟正在评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是否违反世贸组织准则!”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接受美媒采访时透露,欧盟正在评估美国最近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关于电动车补贴的政策是否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准则,评估它是否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和政府采购协议。
根据《通胀削减法案》,美国政府将向购买新电动车的消费者提供7500美元税收抵免。不过其补贴规则规定,车辆的最终组装必须在美国或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行。规则还要求电动车电池中使用的40%的原材料来自北美,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80%。不满足上述要求的企业只能获得一半的税收抵免。
青木观察到,欧盟已经发现,美国的电动车补贴,贯彻的就是“美国优先”,目标就是打击欧盟和中国等电动车产业。
“这样的做法明显是歧视”,德国《商报》称,美国总统拜登为电动车购买者制定的税收优惠可能违反了 WTO的准则。欧盟委员会正准备对美国电动车的补贴采取法律行动。欧盟认为,美国政府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让美国汽车会比其他国家的汽车更受欢迎。
“欧盟对美国这一新的‘潜在跨大西洋贸易壁垒’深感担忧”,欧委会发言人表示,目前电动车税收抵免的设计明显具有歧视性。这意味着电动车电池生产和汽车组装必须首选北美,这对欧盟生产商来说非常不利。
此外,补贴还存在破坏欧盟和美国共同气候目标的风险。欧盟也希望促进电池生产,但这样做的方式不同:作为“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的一部分,七个欧盟国家正在为电池行业的公司提供补贴。但是,产能的发展没有资金资助,只针对研究、开发和创新阶段提供支持。
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本月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的视频会议上表示,美国对购买电动车的新税收抵免政策可能会惩罚欧盟的制造商。该补贴政策可能会失败,并限制美国消费者的选择。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问题给下一次的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谈判蒙上一层阴影,该委员会是双方讨论包括半导体和关税在内的贸易和技术话题的论坛。欧美官员计划在年底前会晤。
德国汽车专业网站auto motor sport认为,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旨在加强美国汽车业,以便在本土创造许多安全且高薪的工作。在此前涉及类似主题的几乎所有决定中,拜登政府的核心意图都是在考虑美国自身的利益。
欧洲汽车产业界还注意到,美国电动车补贴政策正在强令企业同中国产业链“脱钩”。其中补贴规则中就特别提到,产自中国的电池组件从2024年起将被全面禁用,中国的矿物原材料从2025年起将被全面禁用。
德国电视一台分析称,美国政府希望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车,但补贴计划有一个巨大的问题:生产几乎必须完全在美国进行——这一要求无法满足。这些规则在未来几年会变得更加严格。同时,几乎所有拥有美国业务的汽车公司现在都面临一个问题:他们如何将生产转移到美国?美国希望其产业链更加独立于中国,但是中国的原材料在电动车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看来美国人也懂得产业弯道超车的不二法门:搞补贴。一面自己大搞补贴,一面却又指责别人非法补贴,美国人也是双标的可以。这不,近日欧盟针对今年8月美国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欧盟要求美国重视欧盟在电动车补贴问题上的严重关切,停止歧视欧洲企业的做法。
美国欧州之间那点事其实很简单:美帝辛辛苦苦流血牺牲打下来的全球霸权,欧洲在其中享受了大头还不用支付巨额霸权成本,很多西欧北欧国家的日子过得比美国还要爽歪歪。这在美国看来,是完全没有天理的事情。人是我在死,钱是你们分的?
于是,美国人用了两招来瓦解欧洲的传统优势。
一招是换赛道。老项目没有优势,换新项目。玩互联网,玩新能源,玩新金融,对于新项目大搞补贴提高竞争力,中国也紧跟美国的脚步奋进新领域。中美联手,动摇了欧洲的传统优势。很多纯粹靠吃传统产品高溢价的欧洲小国,这些年的日子很不好过。
二是挑动俄乌冲突。借俄乌冲突制造的不安全地缘环境增加欧洲的制造业成本,逼迫欧洲的资本出逃,配合美国的强势美元吸血。石油天然气赚的钱都是小头,欧洲混乱损失的才是大钱。
但纵使如此,欧盟对于美国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在意识形态上欧洲对于美国其实还有优势。在确定了俄罗斯确实没有对欧洲国家进行军事进攻的意愿后,欧盟国家打起了中国牌来牵制美国。前段时间的德国总理舒尔茨访华,法国总统马克龙准备访华,欧盟外长公然宣称欧洲的对华政策与美国不一样,这些都是打中国牌来牵制美国的具体表现。
当然,我们也乐于看到欧盟在国际上发出更大的与美国不一样的声音,希望欧盟能够成长为世界的一极,这样对于缓解美欧联合霸权极有意义。
只是,欧洲想对垒美国,最好还是从意识形态领域下手,这是欧洲的传统优势项目。如果美欧之间发生一场“谁是更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争论,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果他们移民外国了,必须加倍返还政府给的补贴,这个必须写进去,制定有关制度。
掌握滨州鲁北晚报官方账号最高15万元/人!山东给这些人发补助啦
这几十年的发展非常迅速的原因,就是我们用人口的红利,去补贴其他的红利,把人工成本压得最低。当然有时把其他的成本也压得最低。这是发展压倒一切的强有力的支撑。而美国则恰恰相反,使用其他的红利补贴人口的红利,提高普通人的收入水平,拓宽普通劳动人民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培养给小费消费制度习惯这大大的提高了普通人的收入。同时强而有力保障大家的收入不被拖欠。一旦拖欠信用谁也负担不起。没有信用在美国寸步难行。
别看,美国在国内诚实守信,可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他国际机构单位不要脸,横冲直闯蛮不讲理,甚至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不讲信用欠联合国的会费欠国际各个机构的会员费,不知道有多少欠别个国家的援助口惠而实不至,也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他们在国内不敢。随时让他们下去。
我们恰恰相反,我们在国际上的信用是非常的高,我们答应给别人的外援,那是实打实的,从不交白卷,开空头支票。我们交给各个国际机构单位的会员费,也是按时足额交的。在国际上没有比中国更讲信用的国家了。而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记者韩鹏:拜登刚隔离完,就在芯片问题上签了一个非常反华的法案】
【法案为什么反华?】
法案要求美国在未来5年,投入2000亿美元,发展美国芯片,提高科研竞争力,创造就业,缓解美国芯片短缺。
要是仅仅如此,它自己乐意花钱搞科研,也就罢了,但这个法案竟要求:【任何企业,只要拿了美国政府补贴的资金,就不许在中国投资半导体产业。】
你没看错,法案点名道姓,说的是“中国”。
补贴很高额,共有527亿美元!
这就让企业陷入两难:不领钱,别的企业领了,变相相当于你赔了;领钱,就不得不选边站,放弃中国巨大的市场。
这个禁令为期10年,领了补贴的企业,不得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任何违反禁令或未能修正现有“违规”状况的企业,都要退回补助款。
【几点看法:】
1、实力上,中国人要警惕,但不必焦虑!
2、道义上,中国要开足马力,揭批美国扰乱正常市场行为的冷战思维!
3、制度上,中美两国政府主导科技创新,形式上很相似,但结果会有很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