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主要是看趋势,但很多人搞不懂的一个问题就是,明明公司业绩报告那么好,也增长幅度高,那么为什么业绩报告出来后,公司股价还在继续下跌,有的还是大度下跌,我在这里简单的阐述一下,个人投资观点!#Angel阿伟# #财经# #股票#
首先:尽管在公司公告利好消息出来后,但是由于股价在不同的位置时,就会出现不同的作用效果。如白马股方面的高成长名气股票,他们在腰斩以上出来的利好消息,个人都认为是利空!至于为什么?盲目追求者太多,上方套牢盘太多。
其次,按正常来说,普通公司在利好公告出来后,在股价下跌70%左右时,会出现大幅度迎面上升,其原因很简单,股东少盘子轻,知名度低,很容易借力拉升。
最后,在利好消息出来之后,主力也会借助利好消息进行反向操作,在3-5天内下跌10-20点,来挤掉散户手里的筹码,然后自己来吸筹,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所以,经常盯盘的投资者,或者很喜欢折腾的投资者,就会被这种洗盘手法,洗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A股# #股票# 2021年度投资报告出炉!个人最好的账户如下[灵光一闪]最稳妥的赚钱还是”打新债”,白捡钱了2000元!基金也是这半年才真正踏入,以前太不重视了!
#基金# 今年稳妥点,2022年行情并不觉得有多好!最近比较佛系,春节将至,不急大仓位!
推荐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的报告:【新能源、汽车的景气如何?】,以汽车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依然是下半年股市的投资主线。
本周股市行情之我见(6.14-6.18)
(个人见解,投资盈亏自负,欢迎讨论)
本周外围黑,相关股票注意风控。
盈亏报告:上周3赢2亏,全周亏,买的股票不动且下跌,虽有换仓,但收效低,准备随时离开。。

本周股市研判,受欧美下跌影响,预计上证指数能冲击3220点附近。低点或见2860点附近。深成指有向下空间,注意减仓,获利及时兑现。
对于近期股市.涨指不涨钱,不易操作,建议不适者退出,确保本金安全。
本周注意风控,个股可做T。交易氛围忌盲目做多加仓。板块轮动,物流、科技、能源、汽车、农业、基建等板块利好。
可转债逢低进,不追高。市场热点(赛道类转债),见好就收,不久留。
对于尚荣医疗及转债,答复问询函延期,波动概率极大,谨慎操作,坚信转债月末看到200点不变。尚荣医疗是好股票,因有问询函在身上,注意该股可能的风险,不适者可清仓离开,守候入场最佳时机。
本周交易正常了,赢6月思路要稳,交易要准,要管住手。
祝大家交易好运,做永远的交易赢家。

个股参与须谨慎,以保本金为佳。不追高个股,防割。切记。
【高盛:预计2023年北向资金规模将达650亿美元】财联社8月30日电,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趋势不改。报告称,沪深港通作为最受投资者青睐的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累计跨境成交额已达8万亿美元。今年以来,该渠道交投活跃,北向和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分别为90亿美元和280亿美元,表现优于大多数亚太区域市场。展望明年,鉴于人民币温和升值吸引资金北上、中国香港双重主要上市企业或被纳入“港股通”进而吸引资金南下等因素,该机构对2023年南向和北向资金规模的预测分别为450亿美元和650亿美元。
【6月份融资客布局四大消费细分行业 净买入136亿元】下半年伊始,投资者开启新一轮投资布局。近期,大消费领域成为各大券商在中期策略报告中重点推荐的投资方向。汽车、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等消费细分行业(以下简称“四行业”)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各异,但近期均受到市场热捧,走出了一波强势行情。下半年大消费细分领域能否延续上涨行情,成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话题。

大消费领域个股近期取得了较好市场表现。据同花顺数据,6月份以来,截至7月1日收盘,汽车行业期间累计上涨14.86%(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下同),食品饮料行业期间累计上涨12.26%,医药生物行业期间累计上涨10.15%,家用电器行业行业期间累计上涨9.72%。此外,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四行业中的部分个股在6月份受到融资客青睐。6月份,汽车行业有78只个股获融资客买入,合计净买入额为71.48亿元;食品饮料行业有26只个股获融资客买入,合计净买入额为15.09亿元;医药生物行业有110只个股获融资客买入,合计净买入额为32.66亿元;家用电器行业有16只个股获融资客买入,合计净买入额为16.84亿元。上述四大行业个股获融资客合计净买入136.07亿元。详情:6月份融资客布局四大消费细分行业 净买入136亿元-证券日报网

转发→炒股多关注个股投研报告
策略报告之所以有时候会觉得有一些鸡肋,是因为光看干巴巴的文章和图表,大家比较难理解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研究所2022下半年投资策略已经发布,我做了详细的解读,就是为了帮大家解决运用的问题。今天系列视频已经加速更新到第四期。剩下最后两期加紧配字幕中,明天可以更新。希望大家喜欢,记得关注我哟!#股票财经# #投资策略#
@小胖骑士:研究所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解读系列视频
今天周五,昨夜消息面有利空也有利好,就看市场如何解读这些消息了。
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其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疫苗、药物研发,提高疫苗、药物有效性和针对性。这条重磅消息可以说对新冠药物研发和医药板块是利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说明最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2.社融数据出来了,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152亿元,同比少增2110亿元。
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
这说明经济预期不好,实体经济的扩张受阻,没人贷款了。企业不愿意贷,居民也不敢贷。主要原因和疫情形势密不可分。这对今天大盘走势很不利。
3.鉴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联合办展各单位经与多方协商后决定,停止在2022年举办第十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的计划,具体举办日期另行通知。
4. 随着周四盘前美国10月CPI带来重大惊喜,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幅收涨,道指涨3.69%,纳指涨7.34%,标普500指数涨5.53%。各板块普涨,半导体、软件应用涨幅居前,热门中概股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7.55%,为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5.昨夜美元指数出现直线跳水,最大跌幅接近2%;人民币汇率盘中再现千点大涨。
从消息面来看,利好利空都有,人民币升值是利好,社融数据又是利空,美股大涨和我们关系大吗?今天行情怎么走都是在主力机构一念之间,我们散户还是多看少动为好,如果有盈利,可以止盈观望,市场行情明朗了,再进场博弈吧!
#股票投资# #股票# #我要上 头条# #股市分析#
来看看做个价值投资者有多难,我的2021投资报告,亏损接近18%[快哭了]。2021年长线账户只做过一笔交易,将乐普医疗换成博雅生物。其余股票继续持有不动。乐普医疗因为集采的原因,股价从高点跌落,未来不确定性太大,所以换了确定性更强的博雅生物,博雅生物主打血液制品,未来几年产品都会供不应求,虽然爆发力不强,但胜在稳定性,比较适合长期持有。其余两个医疗股通策医疗,欧普康视,因为板块原因今年做了个大大的过山车,年中创出历史新高后,都有50%左右的回撤,但是这几个公司发展没有何问题,业绩依旧稳定增长,故依然会继续持有。茅台和沃森生物虽然也坐了过山车,比起年初股价还有少许盈利。但因为通策在账户中占比较大,所以今年账户总体亏损较大。长线持有,价值投资也不可能年年都赚钱,毕竟前几年涨幅可观,未来依旧乐观。作为一个价值投资的践行者,在今年的浮亏数字前没有感到一丝压力。也想做价值投资的朋友,你们怎么看?

#股市亏损20%,压力比较大,应该退出吗# —————股市亏损20%在多数股票只是一次回调,像你说的亏损20%,压力比较大。在我看来你心里承受不起,还是离开吧,股市不适合你。
股票投资有一定赌的成分,炒股的话纯粹是赌,赌未来这只股票会涨,赌大家都看好这只股票,赌大家都会买这只股票。在成熟的投资者看来,选择一只好的公司 ,20%的亏损是可以接受的,这时候成熟的投资这20%亏损的时候,会选择合适的时候会适当加仓减轻浮亏。
很多有名的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亏损20%都是正常现象,甚至30%,40%甚至更多也没见他们压力有多大。
成熟的投资这不会在乎一时得失,他们都是和时间做朋友,把巴菲特投资美国运通下跌了25.87%,张磊icon买格力他们也时常亏损20%,但是长时间看来他们还是非常好的汇报。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果没有大心脏,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还是远离股市比较好。
股市里的事:万亿基建主题投资报告
中国8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2,为2020年5月以来首次落入收缩区间;预期50.1,前值50.3。数据大幅下降,市场预期年底会加快基建投资,在数据公布之后,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等加速拉升。图一。
美国也在加码基建
美国众议院8月25日以微弱优势通过了一项议案,批准了3.5万亿美元的预算计划。
该基建方案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带来约550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新增支出。其内容将包括投入1100亿美元改善路桥、660亿美元用于客运和货运铁路系统、550亿美元用于清洁饮用水项目、730亿美元投资清洁能源输送等。
该法案包括了拜登总统为传统基建申请的大部分资金,其主要侧重于传统交通基建和公用事业相关基建(水、下水道、电力、宽带)的其他投资,但没有涉及白宫提议的任何社会福利支出,包括白宫所提议的在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上的大部分支出,以及建设保障性住房、学校和医疗设施的全部拟议资金。

工程机械喜出“往外”
据海关数据整理,2021年1月至6月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为150.71亿美元,同比增长54.9%。6月当月出口额31.56亿美元,同比增长94.8%。
从数量来看,工程机械各品类产品都在增长,从企业层面看,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增长都很快,大企业如三一、徐工增长明显,小的配套件企业也都在增长。
对于全面增长的原因,是多种因素交汇形成了超预期的出口高点。一方面,相对来讲,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链比较长,疫情打破了正常的供应链条,而我国产业链比较完整,企业在海外的营销和服务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得力。另一方面,受国际市场疫情后经济恢复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工程机械需求旺盛。加上钢材、煤炭等大宗商品涨价带动开采,进一步拉动工程机械需求。此外,疫情背景下的纾困政策,对企业也有帮助。

精选出几只股票,供大家参考:
中铁工业(600528)
上半年新签合同额 222.57 亿元,同比增长 31.08%,Q2 单季度同比增长9.20%。公司的钢结构产品以往集中应用于传统的跨江跨河项目建设,如今应用场景得到拓宽,在市政、高速公路等不同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订单大幅增长。公司隧道施工专用设备在引水工程、铁路、公路和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逐步从轨交水电的传统领域向地下空间开发和能源等领域扩展。十四五规划及 2035 远景目标明确,补齐传统基建短板、推进新型基建依然是工作主体,预计未来铁路、公路、城轨、地下空间开发等新老基建的市场空间将持续加大,公司作为基建高端装备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技术上,股价大幅杀跌,月线级别反包,MACD背离后金叉,KDJ低位金叉向上,强势反弹来临。图二:
安徽合力(600761)

2021H1 国内叉车总销量为 56.3 万辆,同比增加 67.0%。其中国内和出口海外销量 分别为 42.4 万辆、13.8 万辆,分别同比增长 62.3%、83.1%,叉车销量增长明显。 公司上半年销量为 14.8 万辆,同比增长 61.4%,渗透率超过 26%;整车出口 3.0 万 辆,同比增长 106.0%,渗透率超过 21%。我们认为公司销量增长主要原因包括:1) 国内疫情后经济复苏,制造业投资仍将延续上升趋势;2)海外疫情好转,需求增加致出口订单爆发;3)电动化趋势明确,电动新品上市步伐加快,产品力不断增 强;4)品牌力逐步增强,相比海外品牌性价比高。 加速电动化产品的研发和布局,2021H1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50%,实现上市新 品车型 98 款,其中电动新能源叉车 53 款,电动车销量占比同比提升约 8%。我们 认为,行业新能源化、智能物流集成趋势确定性强,而一类和二类电动平衡重叉车 渗透率约为 10%,随着锂电池对叉车性能上的改善,一类电动平衡重叉车渗透率有 望逐步提升,对公司盈利能力和产品均价边际改善。

技术上,前期平台高点附近有止跌迹象,近期完成二次回踩,出现了W底雏形。图三:
三一重工(600031)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 产品+服务” 的商业模式将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一方面,灯塔工厂改造助力公司转型数字化驱动科技型企业, 2021上半年,资本开支达 54.5 亿,同比增长 228%, 上半年建成投产 7 座,累计已有 11 座完成, 产能提升 70%、制造周期缩短 50%、自动化率提升 36%,柔性生产大幅缩短供货周期,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另一方面,自主开发与自身高度匹配的工业软件与设备, 并对外赋能。包括工厂控制中心 FCC-MES、 下料单元和钻杆焊接 MCS、 AS 高级排程系统、以智能 AI 为核心的机器视觉平台等,目前公司已覆盖了超千亿规模的智能工厂服务市场,且市场规模仍处于快速成长期。
技术上,大幅杀跌,回踩长期上升趋势线,近期完成二次回踩确认。图四:

有朋友说,这一年多转做价值投资把前十年打乱仗赚的钱全赔回去了。下面是我和他的交流:
我问:你怎么做的价值投资?
他答:非常认真研究个股,看研究报告,实地调研,过去从没有这么深的研究一家公司,从它的商业模式到行业特性到公司财报,管理层都弄得非常清楚了,对它的业绩都能比较精准预测了,这家公司业绩很好,可买入之后股价跌跌不休跌了40%,市盈率从16倍跌到现在10倍不到了。
我说:你认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呢?
他答:仓位太重,持续下跌,一直不肯砍仓,但现在超出了自己的承受力,减了一融资盘。
我说:这些问题都不是价值投资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价值投资的错,但确是价值投资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经典价值投资,买入看估值,看成长,不太看行情走势趋势,不太看股价高低及买入时机的。所以说错不在价值投资,问题出在价值投资追求的确定性害了你。正因为你非常了解这家公司,所以你敢重仓,正因为你对这家公司业绩看得准,即使股价走势明显入冬向下你也不慌,越跌估值越低你越能坚持持仓。你输在了你认为的确定性。
其实,机会哪有确定的,即使业绩增长确定,股价走势也是不确定的。价值投资者赢在自信,也输在过于自信。而趋势投资者输在“无知”,也赢在相信自己“无知”。
#A股##股市分析#
报告套话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2021年工作报告(节选),其中提到,2021年,沪市全年运行平稳、交易较为活跃,上证综指实现连续3年上涨,年内振幅13%,波动率为历史最低;股票市场全年成交114万亿元,为2016年以来最高。
这些“成绩”是经不起推敲的,现在的A股市场叫结构性牛市,也就是结构性围猎,流动性严重不均衡(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板块负责炒作,有板块负责压盘(比如大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