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什么是股息红利税(股息和红利收入是什么意思)

【六大国有银行分红超过3800亿,银行股可行吗?】银行股息率远超过同期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并远远超过同期大额存单、储蓄国债的年收益率水平。截至7月14日,工行TTM股息率达到了6.71%、建设银行股息率达到了6.52%

【六大国有银行分红超过3800亿,银行股可行吗?】银行股息率远超过同期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并远远超过同期大额存单、储蓄国债的年收益率水平。截至7月14日,工行TTM股息率达到了6.71%、建设银行股息率达到了6.52%、农业银行股息率达到了7.01%、中国银行股息率达到6.84%,基本上达到了多年来的新高水平。有数据统计显示,40家上市银行的合计分红金额高达5452.49亿元。其中,六大国有银行的分红金额占比,高达超过七成,可见,国有银行的分红还是很吃香的。

不过,投资银行股,并非只看着股息率就可以随便投资。影响银行股投资回报率的因素,除了股息率这个单一指标,还要看股价、股息红利税等因素。银行股的股息率创新高,也许是一个投资亮点。但是,考虑到银行股的复杂性比较大,且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性,所以在投资者关注股息率的同时,还需要关注银行股的资产质量、风控能力等因素。

所以,如果你想入手银行股的话,还是要看自身的承受力度,高收益也有高风险,银行股的复杂性那么大,光是房地产行业就已经让银行产业够呛了。近期,多地还出现购房者集体停止还贷的现象,这样一种普遍性现象,也让银行资金难以回流,加大自身资金周转困难。

简而言之,分红是香,但是风险也让人害怕,当你选择的时候,还是要三思而后行!当然,如果你是一名冒险者,那就当我没说!#银行##房产##股票##投资理财##我要上头条#

银行分红值不值得参与?解答你心中的疑惑!

先举个例子:

假设你计划拿10万元参与交通银行的分红,2021年5月27日收盘价是4.91元,你能买交行20366股。按交行公告的,每股派息0.317元,预计能分6456元,股息率达6.46%,远高于当下固收。(税后面聊)

但应该你会有几个问题,

1、分红会除息,股价会跌,实际账户总资产并未变动!

答:分红和股价是两码事,分红是企业拿出未分配利润以现金方式分给股东。对六大行来说,基本每年会拿出30%的净利来分给股东。

短期内股价会跌,但中长期看,会回来;否则,每次除息后股价跌了就上不去甚至往下跌,那后面的分红股息率也会更高,而市场资金不会给这么大的溢价的,自会入场把股价抬起。

其实,经常分红的企业,你去复权,会发现往前看其股价都很低甚至是负的;8年前参与格力,一直不动,可能你的成本只有0了。

2、为什么选择银行?

因为银行虽然增速慢,但基本保持每年上升的,也就保持分红的稳定!看图片交行近20年来的净利增长情况。

3、参与分红的资金要是长期(至少一年)不用的资金且不是追高入场的。只关注股数,不看股价,忍受不了股价变动的浮亏不建议参与。

此条切记!切记!切记!否则,如果你要用钱,而股价因市场短期波动出现暂时亏损,你要拿钱出来,就要卖股票,而此操作是会导致亏本金的。

4、银行股的分红大部分都在年中,一般每年只进行一次现金分红。在股权登记日之前(包含当天)买入,都能参与分红。

例如,交行今年的股权登记日是7月12日,那么只要你在7月12日当天以及之前买都行。

5、碰到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股价也会跟随上涨,这是额外的惊喜!超出股息率(比如涨了15%),可以提前卖出股票,落袋为安!后面跌下来在买进去!

6、可以参与新股打新,运气好,或许能中个新股!

7、对持股在1个月及以内的投资者收取20%的股息红利税,对持股在1~12个月投资者收取10%的股息红利税,对持股在1年以上的投资者免收股息红利税。

8、总体上,银行股是非常适合长期投资的,尤其当下固收利率已经到4%以下,所以当下你设置好目标股息率,股价跌了,股息率划算,你就多买点;股价涨了,股息率下降,就卖点股票。

很多人依然没搞懂除权,并且认为美股是不除权的,我们就来看一下苹果的数据。

Pay Date就是股息支付的日期

Declared Date就是公布股息的日期

Ex-Dividend Date就是除权日

Payout Amount就是每股派息金额

Qualified Dividend 这是与红利税有关

Payout Type 是 Regular,意思就是正常红利,如果是特别分红,就会写special

Days Taken For stock price to recover,这就是“填权”的天数。如果是0,意思是当天派息,股价当天就涨回去了,如果是3,意思是三个交易日后填权。

Yield>

很多股民对于股息高的银行股分红存在误解,以为分红后除权,而且卖出股票还收20%的红利税,等于左右倒右手,没有赚到便宜还吃亏,下面分析一下看是这样的吗?

就以去年分红排第二(今年有可能排第一)的北京银行为例:

股价 收益 市盈率 市净率 分红 分红前4.42 1.12 3.85 0.44 0.30

分红后4.12 1.23 3.35 0.37 0.30

从数据变化来看,分红后所有技术指标变得更优、更低估,用分红的钱再追买北京银行,手里的股票变多了。虽然持股总市值没变,但手里的股票质量变得更好,更有上涨空间。

今年兴业银行走势明显比招商、平安银行走得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兴业银行股息率(业绩增长率接近)比他俩高很多,股价被严重低估。

分红收20%红利税是分红一个月内卖出收,超过一个月收10%,如果持股超过一年不收红利税。

老百姓往往不懂投资,只能选择存银行吃利息,可怜银行利息只有一点点。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不如去买银行的股票,极其便宜。分红又高,风险也小,比如交通银行每年分红都在每股0.3元以上,去掉红利税也有5%以上的股息,仅此一项就是三年定期存款利息的2倍以上。关键是,银行股业绩稳定,而且是稳定向上,每年都会增长。现时股价属于超级低估,不可能再次大幅下跌。总有一天银行股会出现价值回归。

周末,5家银行公布了年报,并公布了利润分配方案,加上以前公布的3家,共8家。

根据8家的利润分配计划,结合周五股价收盘价,不考虑红利税,算一下各家银行的股息率,看看银行股值不值得买,能不能长期拿着。

1.建设银行,收盘价7.09,10派3.26,股息率0.326/7.09=4.60%

2.光大银行,收盘价4.07,10派2.1,股息率0.21/4.07=5.16%

3.工商银行,收盘价5.35,10派2.66,股息率0.266/5.35=4.97%

4.交通银行,收盘价4.66,10派3.17,股息率0.317/4.66=6.80%

5.浦发银行,收盘价10.62,10派4.8,股息率0.48/10.62=4.52%

6.中信银行,收盘价5.39,10派2.54,股息率0.254/5.39=4.71%

7.招商银行,收盘价51.6,10派12.53,股息率1.253/51.6=2.43%

8.平安银行,收盘价21.14,10派1.80,股息率0.18/21.14=0.85%

以上排名不分前后,其中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由于券商研报长期推荐,股价较高,相对股息率较低。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两家国有大行,近期有券商研报推荐。其它银行券商研报少有推荐。

已公布年报的银行里,交通银行股息率最高,平安银行股息率最低。

相比人民银行基准年利率1.5%,目前各银行股是否值得投资呢?

你说分红是假的?怎么会呢

人间正道是沧桑,炒股正道看分红。这是哪个伟人说的?不是哪个伟人说的,是我说的。[微笑]

有很多人不看好分红这个事儿,理由是分红后会除权。分红后股价下来了,还不是拿了自己的钱分红的吗?还不是自己的钱从左兜倒到右兜?

嗯,乍一听蛮对。

按他的想法是,分红了不除权才是真的分红,除权了股价跌下来了就相当于没有分红嘛。

一听就知道这是新股民。

那我问问你,你知道一年几次分红吗?分红是嘛意思吗?

上市公司一般一年一次或两次分红,就是半年报分红和年报分红,多数公司只分一次就是年报分红。分红就是这一年你投资这个公司的利息。

分红不除权?那谁还不会在股权登记日的时候买进,分红了立马卖出?短短几天就拿到了全年的股息,你觉得这事能行吗?

那炒股就太简单了,赚完了这家的分红就跑到下一家,估计一年跑个三十家五十家不成问题,投资妥妥地翻番啊!

你觉得可能吗?这样合理吗?这个比天上掉馅饼还掉馅饼的事能轮到小股民的头上?

其实除权不完全是坏事啊,就看你怎么用了。大家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分红之后买进。分红之后除了除权,一般还会有一个惯性下跌,再下跌除权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候,就可以大胆买进,然后静待拉升。

填权行情其实用不了多长时间,一两个月吧。一两个月就把一年的分红拿到手了,还不用缴股息红利税,也算很香了吧?

这样的小钱你看不上?那就当我没说。你走你的阳关道去吧。

我总是倡导通过投资高股息率高分红的公司来获得长期收益,但是这确实不容易。一方面这种长期投资的方式就是反人性的,大部分人实在是忍受不了其中的寂寞。另一方面对于买点和卖点的选择,还有成本控制也非常难,大部分新手很难掌握。所以现在简单说点经验吧。

为什么我总是强调应该在分红之后等再下跌一段时间稳定了再买入?因为历史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的高分红股票在完成分红之后都会下跌,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等股价最低的时候去买呢?对高分红股票而言,股价越低意味着我们的投资成本越低,也意味着投资回报率越高,因此一定不能急,一定要耐心等待。

分红后买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规避可能的税收。我们都知道股票买卖差价收入是不交税的,但是股票分红却有差异化税收政策。持股一个月内需要缴纳20%的红利税,持股大于1个月小于1年需要缴纳10%的红利税,持股大于1年免税。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如果在分红之前就买入股票,此时进行了分红,股价又出现下跌,你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你因为无法忍受下跌和寂寞卖出了股票,一方面高买低卖会亏钱,同时还会因为持股时间太短,分红的那部分还要缴纳红利税,这实在是太糟糕了。

有些高分红的股票,带有明显的波动性,而不是出现单边上涨。例如银行股在这方面就特别的典型。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每年分红后买入国有大银行的股票,因为这个时候股价最低,耐心持有等待到下一年分红之前,然后择机卖出,因为这个时候股价最高。我们买高分红的股票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买而买。所以不可形而上学,分红前去买拿那个分红确实听上去挺像投资行为,但是在我看来实在是太......买高分红股票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一定要想明白这个道理。

最近有段时间没看AH同步上市公司的对比了,今天看了眼发现个股的差价又越大了。AH溢价指数虽然在145左右的高位震荡,但由于这个指数是加权指数,几个大市值权重高的AH公司差价变化不大,而剩下的一些权重低的公司差价越来越大,不仅是小市值公司,一些中大市值的蓝筹也是如此,看看图中一些央企国企,这些蓝筹A股走势不怎么样,但港股是更惨,PB长期都在0.5乃至0.3以下,PE 5倍以下。如果看平均差价的话,估计114%是历史最高了(我记得之前几年包括15年最高的时候也就100%左右),这一现象也能延伸到A股内部结构,比如上证50和港股走势差距较小,对应AH溢价没有太快太大的拉开,但上证50和中证1000、国证2000走势差距巨大,对应AH个股差价不断拉开。

从20年疫情后开始AH差价急速拉开,大陆和香港流动性的差异走势是因素之一,但非核心因素,因为AH两地不是闭塞的,A股的钱是可以随意流动到港股的,A股背后市场风格的转变才是最重要的核心因素。

之前我说过,由于A股的散户远多于港股,A股公司有大量的沉淀筹码即套牢了也不卖,此外叠加红利税和打新收益的差异,AH同步上市的公司A股溢价20%-30%是比较合理的区间,低于10%的溢价就说明A股便宜了或者港股贵了(14年A股甚至折价10%),但现在动则100%以上的溢价是不能用正常的投资逻辑去推演的,毕竟从纯粹投资的角度看(特别是那些低估值的国企的投资),偏向长期价值的资金肯定会选择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的标的,没道理去买同股同权贵几倍的A股。所以,这个核心问题就是A股投资者(包括大机构)在20年后大量转向投机,他们无所谓长期价值,只看明天会不会有更傻的人来接盘,最近华商的某个基金经理的语录走红就是市场偏好最好的反应,基于此,再高的溢价也没有关系,赌场上的筹码用金子还是塑料做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不能赢到更多的筹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用金子的价格买走我的塑料筹码。这本质上让投资变成了一个零和博弈的概率游戏。

或许有人还有疑问,就算A股的投资风格转变了,为什么天量的投机流动性不会溢出到港股带动港股的投资风格转变呢。事实上,从沪港通流向来看是有大量资金在南下的(特别是18年初),沪港通开通后,南下总净买入2.4万亿元,北上净买入是1.7万亿元,但大量南下没有起到AH拉平的效果,一方面是港股散户太少,没有投机氛围,吸引不到高风险偏好的博弈资金,一方面港股仍是外资主导,你敢买,他就卖,大量外资在18年后疯狂撤离乃至做空港股(特别是今年叠加互联网、医药、地产等港股热门头部公司的大利空),外资撤离的问题还涉及到人民币真实汇率以及美联储和POBC货币政策的背离问题,前面一点汇率影响AH走势的问题之前我有写过长文,后面一点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当然,我一直坚信,长期来看,价值最终会回归的,就如同我之前总吐槽A股的新股不败神话,大量垃圾公司虽然在IPO上市的时候绚丽无比,但最终只是昙花一现,上市后(特别是解禁后)面临的是漫长的阴跌。除了股市,其他任何资产都是一样的,不合逻辑的泡沫的时间越长,最终的结果越惨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48592/
1
上一篇前海开源人工智能主题混合(前海开源新能源主题)
下一篇 中国生命集团(中国生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