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涝北旱”的气候格局正在悄然改写?
当北方多地遭遇了罕见洪涝灾害之时,长江流域却直面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北方多地暴雨,南方多地高温,南旱北涝,这一反常天气正侵袭中国大地。
四川,15个地市严重受灾,遭遇了罕见的“三最”局面冲击:历史同期极端最高温、最少降水量、最高电力负荷。受此影响,四川不得不大范围限电。
重庆,51条河流断流,24座水库干涸,嘉陵江被晒成“嘉陵工”。
在湖南、江西等地,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创下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湖滩长满青草。
南京,一只老鹰中暑坠江,长江站水位创下历史最低记录。
……
据水利部及气象部门消息,长江流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而全国高温天气综合强度将为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强,1961年,很多人都还没出生,所以很多人是遭遇了有生以来最炎热的最干旱的一个夏天。事实上,不仅中国,整个北半球今年都是热浪滚滚,欧洲遭遇500年来最严重干旱,多条主要河流更是接近断流。

分析认为,这背后,一是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二是拉尼娜气候事件推波助澜,三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增暖放大与调制作用。无论如何,气候异常,已经影响到方方面面。
面对这一局面,全国多地电力陡然紧张。作为中国水力发电第一大省的四川,更是罕见发出了紧急限电通知。根据通知,在四川全省,除攀枝花、凉山外的19个市(州),大量工业企业实施生产全停,让电于民,确保不出现拉闸限电。受此影响,富士康、宁德时代、京东方、长虹、通威股份等龙头企业在四川的工厂短期停工或限产。
四川、云南、湖北则是我国三大水力发电主力省份,三省水力发电量占全国的2/3左右。四川位于长江上游,云南横跨长江、珠江两大流域,湖北则有三峡大坝这一世纪工程。四川是我国水力发电第一大省。2021年末,四川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达8947.0万千瓦,水力发电量达3531.4亿千瓦时,双双稳居全国第一位。

为什么,最终四川只能靠限电限产来对冲用电需求?
一个原因是技术层面的,季节性水电导致用电结构失衡。四川虽然水力发电量遥遥领先,但受制于季节性,“夏丰冬枯”是水电特性,丰水期电多得用不完,枯水期还得借助煤电或从省外购电。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崛起,成渝等地的用电需求持续井喷,未来成都都市圈用电缺口将逐年扩大。当然,这是长期因素,今年的特殊性在于,四川遭遇了“夏丰不丰”的困局,史上最极端高温得加干旱,导致电力需求前所未有之紧张。
另一个核心原因在于,四川发的电,并不是全部都能留给自己用。按照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四川境内向家坝、溪洛渡、锦屏、白鹤滩等梯级大型电站,均由国家统筹安排开发和消纳。其电量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分配,省内、省外有固定的分配比例,并不是四川优先消纳,多余电量才外送。在正常年景,四川每年夏季都是丰水期,多余的电基本都外输到以江浙沪为主的华东地区,这背后既有全国一盘棋的考量,也不乏市场化的协议约束。
还是那句话,大国经济优势就在于全国一盘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这些大国工程,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盘棋。#记录这个炎热的夏天##今年为何这么热##四川电力供需紧张让电于民##重庆51条河流断流24座水库干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