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119家上市公司,最近5年累计分红金额排名:
第一名:兆易创新 12.6亿
第二名:汇顶科技 11.7亿
第三名:澜起科技 10.2亿
第四名:韦尔股份 8.9亿
第五名:瑞芯微 7.1亿
*数据仅统计A股,不含其它市场
*数据来自choice
给不懂技术,平时也没有时间看盘的朋友们推荐的一个龙头票汇顶科技。未来a股要起来科技板块是必须要强大的!
说汇顶之前不得不提到一个a股最大牛股——————长江电力。
从14年涨到今年,涨了8年时间24倍。关键是中间基本没有大的回调,一直涨。真的厉害。
所以我一直觉得炒股选择好一只票,没时间看盘就高抛低吸做波段,有空闲做个题。这样既赚取差价又降低成本何乐而不为。
这也是我一直嘱咐的做中长线。短线太累,还辛苦。做为散户想抓板,想翻倍的心态很正常。但是结果呢,,,,都是泪啊!

下周我再次推荐汇顶科技,当然短线不需要去参与。这个票要起来还要无数次的调整。
我记得上上周我推荐了一次,上周阴跌了一周。本周一个大阳拉了起来。
为啥说是小白的懒人票。因为它目前的位置低,下降空间不会再大了,当然股市不言底,但是这也是概率问题。就目前的汇顶科技而言我认为下跌空间还能有多大?因此它现在风险就小,也就是赔钱的概率小。所以说适合不懂技术的朋友。之所以称为懒人票,就是因为不用操心,放哪就行了。
这样的票操作起来很简单,先打个底仓。下跌了补,拉起来抛,不必在意抛到高点,有差价就行了。拉起来后只要回调就补点。这样周而复始,一年半载下来收成不比其他人差。关键还省心,管他外面风雨雷电,啥消息不消息。坚持下来能把成本降为负数,那么就真的毕业了。
就像长江电力一样,如果真有大神在里面8年,中间再坚持做个差价,那么利润可远远不止24倍啊。

好了,最后声明一下,以上纯属个人单方面观点。高手看到请勿喷。
汇顶科技的3D ToF解决方案,具有高精度,高动态范围,阳光抑制,抗干扰,低功耗等优势。
曾经的芯片龙头,科技大牛汇顶科技到底怎么了?两年时间从388元跌到了87元,跌得只剩零头了,水牛已经变成了蜗牛!
300元抄底的被埋了!
260元抄底的被埋了!
210元抄底的被埋了!
150元抄底的被埋了!
120元抄底的被埋了!
就连100元抄底的也被埋了!每下一个平台,散户都以为是底,结果回过头看,每一个平台都是顶,抄底的彻底被抄家!从高点下来股价已经跌去近八成,相当于打了两折了,真是令人唏嘘,下跌如猛虎下山,炒股千万不要和趋势为敌!
科技股投资真心不容易,时代革新变化太快,跟不上步伐,不能创新,很快就要被淘汰!最近看到公司又斥资4--5亿元回购股份,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扛住跌跌不休的股价,让公司东山再起呢?

互联网企业与半导体企业研发投入对比:
华为1427亿元,中芯国际41.2亿元
阿里578亿元,闻泰科技37亿元
腾讯519亿元,北方华创28.9亿元
百度249亿元,韦尔股份26.2亿元
小米132亿元,汇顶科技19.8亿元
看到这个研发投入对比,是不是感觉半导体公司实在是太小气了呢?研发投入竟然才这么点,连互联网公司的零头都达不到。其实啊,这些半导体企业投入少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本身营收少
像投入最高的中芯国际,2021年的营收是356亿元,投入了41.2亿元,占比是12%,这个占比不低了,还有北方华创营收才97亿元,就投入了28.9亿元,占比高达30%。而互联网公司营收都是好几千亿的,占比10%也有好几百亿。
不过啊,这些互联网这么多的研发投入中,其实有大部分是投入到芯片领域的,像华为,阿里,小米,在芯片领域的投入都不低,目前总体的趋势就是互联网企业都在踏足科技领域,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投资。

就像阿里巴巴,在芯片领域有平头哥公司,每年也是要投入巨额资金的,当然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玄铁系列芯片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达20亿颗。这成绩也是不错的。其次还有云计算领域的阿里云,做出的成绩也很不错。
如今阿里云已经是亚太第一全球前三的云服务商,也是国际奥组委唯一的云合作伙伴,阿里云的科技成果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我们现在使用的健康码,最早就是由阿里云做出来的,对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既控制了疫情扩散的风险有保障了我们的出行安全,阿里云能有如今的成绩也是多年投入的结果,整整亏损了12年多,直到今年才实现了盈利。
第二:科研不是投钱就行的
如今我们的芯片领域被卡脖子这么严重,很多网友都觉得那就多花点钱投入不就行了,那些互联网企业这么赚钱,多投点不就好了。但是呢,科技虽然说要烧钱,但是不是烧钱就有用的。我们要突破的是整条芯片产业链,这需要足够的时间激烈,不是白白烧钱就有用的。西方国家可是积累了上百年才有如今的成绩啊。

所以,你觉得科技是烧钱就能行的吗?#我要上微头条#
2021年国内各大半导体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1、中芯国际:41.2亿元
2、闻泰科技:37亿元
3、北方华创:28.9亿元
4、韦尔股份:26.2亿元
5、汇顶科技:19.8亿元
这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中对于研发投入最高的几家企业,其中以中芯国际的41.2亿元为最高。看到这就有一个问题,这种投入对于芯片行业来说,算不算多呢?我觉得真的不算,对比一下各大互联网企业的研发投入就能知道为什么不算了。
2021年华为研发投入全国最高,为1427亿元,阿里第二位578亿元,排在第三的是腾讯的519亿元。随便一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就超过了这几家半导体企业的总和。况且半导体还是如今最顶端最迫切需要突破的领域,这点投入真的不算多。
那可能就有人要问了,那为什么不多投入一点进去呢,中国的企业又不是没有钱。其实科技真的不是烧钱就能解决问题的,我们要突破的不仅仅只是一张小小的芯片,而是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从原材料,到加工,到设计,再到制造这一整套的产业链,这需要时间,需要人才,更需要足够的耐心。

科研少不了花钱,但也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速度,一切都得一步步的来。没有哪项科技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就像云计算领域,如今我们看到的阿里云是亚太第一全球第三的云服务商,还做成了健康码这个防疫利器,为我们的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提升了防疫工作人员的效率,也保障了我们的安全出行。我们现在是看到了阿里云的一些成绩,但在此之前,有几个人知道它呢?
其实阿里云早在2009年就已经成立了,是我国研究云计算最早的企业之一,阿里云这些年一直都是阿里最烧钱的部门之一,每年都需要大把的资金投入,直到今年,阿里云才实现了盈利,此前整整亏了12年多,如果舍不得投入,哪来今天的成就呢?
芯片行业的发展是西方国家上百年科技积累的成果,我们要有所突破,求急是不可能实现的,要稳扎稳打,慢慢积累,不怕投入但也不能盲目投入,你觉得呢?#我要上微头条#

你们知道全国第一个按压式前置指纹识别方案是谁做出了的吗?是魅族联合汇顶科技做出来的。
当年汇顶科技十几个工程师来到珠海,魅族包揽了这十几名工程师的衣食住行,其实当年手机界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后置指纹识别方案,但是魅族就是不用看不上这个后置指纹,就得跟别人不一样不惜成本的要搞出来一个前置指纹识别,雷军也说过搞这个前置指纹识别是很困难的,连三星这种科技实力雄厚的企业都没有成功,魅族就是不认输就得搞出来不可,大家别忘了魅族就是以设计出名的公司,所有的一切都得看起来美观,白永祥曾经也说过后置指纹识别就是内裤穿反了,后来魅蓝出的note3直接把红米note3按在地上打,不仅只是为了美观,还有就是手机放在桌子上后置指纹的话还得拿起手机方可解锁,不怎么方便快捷,如果是前置指纹就没有这么麻烦了直接就可以解锁。

为啥魅族没有选择苹果的圆形设计呢?而是自己独创了腰圆形?其实也是对于美学的追求,手机是长方形的你把一个圆形的指纹放进去就不怎么鹭港。
最可惜的是mtouch被OPPO给盗走了,并且他们没有出一分钱的研发费用就拿去用,可谓可耻也,真是应了一句话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啊。和魅蓝note长的一模一样的OPPOR9,同样的是P10处理器,前者卖2799元,后者卖799元,这个世界都是逐利的尤其是资本家,魅族只是想把手机做好,用好的手感,美好的外观,流畅的系统来打动用户,一切都是为了用户体验度着想。
在汇顶科技有这样一位韭菜叫李浩然他于2022年4月2号以256元左右的价格买入2千股,成交金额大约为51万元左右,从K线上看单日放量上涨大涨8.14%,可能他是因为行情即将上涨,不知道是不是技术厉害还是另有消息,直接仓位打满。认为后续肯定会反弹在创前高。

在高位成功接盘后,长线投资拿了将近2年多,公司跌幅达到120%多。只因公司是国内主要从事智能人机交互和生物识别技术研究、开发和商业应用。向市场提供面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电容屏触控芯片和指纹识别芯片,很多人认为它是价值投资的股。但主营业务是指纹感应器,其股价疯长的那两年也是屏下指纹解锁流行的两年,但是这两年几乎所有手机都具备了面部识别解锁能力,所以厂商对屏下指纹解锁需求并不强力了,股价反应是对未来预期,投资人预感到公司业绩不好时,当然会用脚投票。
看来炒股真的能家破人亡啊!两年不到就亏了将近40万元,都是血汗钱,关键还在阴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原来的价位!
惨不忍睹!汇顶科技曾经是半导体板块的龙头股,是指纹识别的龙头,也是A股第一个市值破千亿的半导体公司,总之之前这家公司有很多很牛的标签!

不过那些标签都是机构讲给散户听的,下跌的时候他又成了垃圾了!汇顶科技最高时386元,两年时间,现在才60元!
上边买的散户应该这辈子解不了套了吧!不仅仅是汇顶科技,寒武纪,福昕软件,中芯国际,买这些股票的散户,还有希望解套么?
汇顶科技最新推出的新一代低功耗蓝牙SoC芯片GR5526,集成了Arm Cortex-M4F内核,2.5D GPU内核,支持蓝牙5.3标准,拥有丰富的外设和安全模块。
中国科技巨头哪家强?看看深圳你就明白了,华为、中兴、比亚迪、腾讯、立讯精密、富士康、大疆、迈瑞医疗、大族激光、光启技术、汇顶科技、华大基因、商汤科技、柔宇科技等数不胜数,科技巨头如此之多,国内绝无仅有!
[玫瑰][玫瑰][玫瑰][比心][比心][比心]

汇顶科技:目前公司TWS SoC的样片都已经回来,并给终端客户送样,顺利的话,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会有量产客户的产品面市。相比目前业界的产品,我们的TWS产品的差异化价值体现在:一是超低功耗;另一个是音频质量得到很多客户认可。虽然没有最早进入TWS市场,但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够成为独树一帜的玩家。
同志们呐!这票还有希望吗?去年我还曾经一度想杠这只票,想等它企稳,可等着等着现在再看它已经成了这个德行……
曾经的半导体龙头汇顶科技,A股第一个市值破千亿的半导体公司,投资者怎么也想不到仅仅2年多时间股价从388元一路南下头也不回的跌到了如今的60元。就问山顶的兄弟们你们是挺着呢还是挺着呢还是挺着呢?
什么左侧交易、右侧交易,大部分股民怎么买都是错。买对了是左侧,买错了就啥也不是。买时是右侧,过一段一看又变成了左侧。市场会用各种方法打破你的认知。

汇顶科技这样走A字的股价,不知被套的散户这辈子还有没有希望?寒武纪,福昕软件,中芯国际等公司的投资者表示瑟瑟发抖……
如果说最近有股票大跌,可能很多人觉得没什么稀奇的。可有这样一个公司的股票,本身是基金最喜欢的科技行业,业绩优秀,而且还有国际知名芯片企业作为发起股东,却从去年2月跌到了现在足足下跌了2/3,是不是就有点奇怪了?这个公司就是汇顶科技。
3季报每股收益已经有2.44元,股价现在115元,市盈率36倍,从事的是目前很流行的屏下光学指纹产品,为啥会这样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股东的减持,除了大基金以外,发起人联发科旗下的汇发国际也在减持。如果简单地看财务数据和基本面,你看不出来什么问题,那是为了什么呢?
我其实一直都在说,我很怕投资科技股,因为科技股表面上看科技就是它的护城河,其实科技也是最伤害它自己的力量,双刃剑。因为如果出现更新的科技来替换,原有的老的科技就一文不值了,汇顶科技现在就可能面临这样的局面。

汇顶科技的产品是屏下光学指纹产品,而现在已经有更新更好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并且产品已经面世了,而汇顶科技目前并没有这项技术的产品,于是就被一些机构抛弃了。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它既可捧你上天,也有可能把你甩到地下。当时代淘汰你的时候,可能连个招呼都不打。虽然不是说汇顶科技就此彻底没戏了,但是作为一个电子科技行业的公司,他们可能需要更新的技术和产品才能挽回颓势了。
今天的故事,其实只想告诉大家,别过于迷信科技和技术,很多时候回过头去看看,那些科技股真的被捧的过高了,他们不值这个价。
2021年半导体行业人均薪酬排行榜单出来了,最高人均年薪78万,比华为都高啊!,最低的才8万,差了70万,不知道你看完是什么感受?#致敬平凡的你#
排在前列的公司有赛微微电、汇顶科技、兆易创新、中微公司等,具体见附件榜单(图片来源于网络)。

汇顶和当年的珠海矩力比较像。珠海矩力因为mp3芯片一战封神,垄断全球mp3芯片,那一年赚的盆满钵满。应届生入职年终奖都是按照全年12个月工资折算的,那一年是2006年。风光无限。真的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汇顶科技也是如此,指纹识别芯片在那个智能手机以机身指纹识别解锁的年代一战封神,躺着数钱。而如今却亏损,股价一飞冲天后一落千丈。
何其相似。背后的共同点有几个。
一、产品结构单一。芯片这个行业技术迭代很快,需要不断投资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优势。不可能凭借一款产品吃一辈子,最多也就两三年。汇顶科技和珠海矩力都是在一次爆款后,没有选择持续的创新,扩展领域,保持持续领先。这是芯片公司大忌
二、竞争降价。和第一点关系比较大。所做的指纹识别以及mp3都没有太高的壁垒,容易被拉入竞争,一旦竞争就会降价,陷入价格战。

三、单独的芯片公司很难活下去,所有厉害的芯片公司背后都是绑定了伟大的产品公司的。英特尔和微软的安迪比尔联盟,英伟达之前是绑定的pc产业,高通博通是苹果,华为,小米,OPPO等消费类公司绑定,村田这些射频器件也是。原因之一是芯片研发费用很高,投入周期长,生产一颗芯片和一千颗成本差不多,如果没有产品公司大量使用,成本无法收回,就无法进行下一代研发。原因之二是芯片本身没什么意义,只有产品能让其有价值,伟大的产品公司能够通过用户使用不断指导芯片改进,形成垄断和壁垒。汇顶科技没有伟大的产品绑定。寒武纪这家公司就是技术还行,只能说还行,但是没有客户,没有客户的ai就是石头
四、可能偶然的成功。汇顶的成功可能存在偶然性。芯片的研发极其困难,每一个芯片都是付出异常艰辛的的努力,都是技术商业平台各个方面综合起来才能成功。每一款芯片从开始研发到业界领先基本上都要七八年时间,要经历几代改进。做芯片真的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九死一生,赢家通吃。a股这么多芯片公司,还有上千家等着排队上市圈钱暴富的,可以负责人的说99%都是骗子,都是期望圈钱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不可能有什么成果的。欧美快百年的半导体发展历程以及证实了,这个行业是大巨头的角逐,小公司会慢慢消失。汇顶转型不是那么容易,IoT行业巨大但是公司也多,很多行业对于芯片公司的能力和技术储备要求非常高,所以道路是很艰辛的。但是真能成功也是躺着数钱的。我觉得比较难,巨头的行业,单一的芯片很难在技术,成本以及整体解决方案上有优势。

曾经有多疯狂,现在就有多落魄。
从股价K线图中可以看到这只股票从2019年初的70元出头涨到2020年初最高点386元,一年时间涨了约5.5倍,之后就开始了两年多时间连绵不绝的阴跌。
最低跌到了令人发指的不到50元,市值也仅剩了200多亿。
没错,这家企业就是汇顶科技,作为全球指纹识别芯片的龙头,股价出现这样的走势正常吗?
答案是很正常!
股价阴跌两年多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个就是股东的减持,除了国家产业大基金以外,第二大股东汇发国际从2018年9月份至2022年5月份,累计套现超过70亿元。
另外一个就是新技术对老技术的颠覆。
汇顶科技的产品是屏下光学指纹产品,而现在更好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产品已经面世了,再加上人脸识别功能的推广,汇顶科技于是就被资金抛弃了。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它既可捧你上天,也有可能把你甩到地下。

所以,现在的汇顶科技在没有更好的新技术产品出现前,千万不要抄底。都说新手死在追高上,老手倒在抄底上,遇上这样的股票,这根本就没有底。
#我要上微头条#
去年表现最差的股票之一:甘李药业、英科医疗、汇顶科技3只个股全部入选。除甘李跌幅接近70%以外,另两只跌幅全都高达70%以上!
英科是受疫情医疗胶手套需求激增利润大增40倍,股价从4元多飙长40多倍达到千亿顶峰的197元,后疫情时代受产能激增、手套单价大幅下降影响,股价一路狂跌到现在的51元左右。按理说现在股价跌幅巨大,位置也确是比较低了,但令人费解的是大股东的一路减持挣得盆满钵满!而苦了那些高位站岗的韭菜们。
汇顶与甘李也是情况差不多。可能有些人不明白跌到这么低位了,大股东还在一味的减持,难道还有钱挣吗?

答案是肯定的,很多大股东都是原始股东1元每股来的,就算后面多次融资,他们的每股价格也是低的可怜!就拿汇顶大股汇发国际来说其成本不到3.5元,现股价90元左右,你说它这么低位了为什还卖,因为利润太大了,减持套现挣个20多倍何乐而不为呢!
这类个股往往都是大涨猛涨过后一地鸡毛,留下韭菜们满满的伤心难过及损失惨重的资金代价!
大跌过后的个股想扭转下跌趋势将来终究要靠业绩来支持!现在这个位置再去一刀切割肉、已经没有了太多意义!更多的是在构筑低位区间反复的向下来回震荡,如果预期业绩继续下滑则股价照样还会再见新低。
等待业绩改善好转那天的到来或许就是重仓的好机会,一切交给时间来验证吧!
[撒花][撒花][撒花][祈祷][祈祷][祈祷]

诺安再次领跌基金市场,从汇顶科技跌停深度分析诺安基金泡沫:今天蔡经理的两只诺安基金再次让400亿基金持有人成长,在指数反弹翻红的情况下,两只诺安基金净值分别大跌1.91%和2.03%,再次领跌市场,彰显了“菜基”特色,涨少跌多,下跌趋势。
今天另外一只芯片股汇顶科技跌停,我以这只股为例再为大家深入揭破诺安基金的风险:
1、汇顶科技的芯片主要是指纹识别芯片和电容触控芯片,发行价19.42元,最高被炒作到380元,翻了20倍;你去看看诺安基金10大重仓股,几乎每一只走势都和汇顶科技差不多,最高价较发行价翻20倍;
2、汇顶科技今天跌停,一路从380元跌到115元,14个月跌幅近70%,诺安基金的10大重仓股走势也会跟这差不多,现在不少股才刚刚开始下跌,比如诺安的第一重仓股韦尔股份,发行价7.02,最高炒作到328元,现在才是下跌趋势的第2个月;

3、汇顶科技跌到115元,今天跌停是因为大股东发了减持公告,说明大股东还是觉得高估,急于要套现;你去看看诺安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大股东发了减持公告的有多少?一旦解禁,大多会套现,为什么?你买一只股票涨了20倍,你卖吗?国家基金都发减持公告了。
所以今年1月28日新华社点名诺安基金这句话意味深长:“蕴藏着较大风险,投资者要格外谨慎”。从1月28日到现在,诺安基金下跌幅度为15%。买股票和基金不看新华社的报道,却扯什么国家意志,你会比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更懂国家意志?把一个基金高位接盘股票炒作泡沫说得这么清新脱俗,这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当然,如果你买基金是为了科技报国的情怀,我敬你是条汉子,中国半导体产业还需几万亿元的资金支持,欢迎砸锅卖铁补仓。
有眼光的人关注我,诺安基金我从今年1月19日明确预判见顶,比新华社还早10天,一路提示风险:我会从基金的本质告诉你什么叫基金风险,什么叫基金接盘,很多基民开始不懂,随着账户赔钱越来越多,终于学习懂了我在说什么,从最初的想骂我,到后来关注我,感谢我。#微头条日签# #基金# #股票#

以前买过汇顶科技,大概是在198元附近,还是重仓,也有很少的赢利。那会觉的汇顶的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国内很少有竟争对手。有一次去工行办理业务,让刷脸。回到家后一直在思考,到底是刷脸,还是指纹,谁才会站在风口上起飞,又想起了工行刷脸,苹果手机也刚开始刷脸解锁,想了一晚上,觉的还是刷脸可能会是下个风口。第二天果断清仓汇顶,没有亏损,当然汇顶最高也涨到了380多元,但现在又跌到了50多元。所以投资股票,开始也可能会挣到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没有前詹性的看法,想法,最后还是会亏钱的。这次买了苹果13是刷脸解锁,以前用的苹果6p是指纹解锁。感觉刷脸比指纹好用。13升了一次级,戴口罩也可以解锁。总结:投资科技公司,一定要常买最新的科技产品,别怕花钱,感受最新科技带来的便利,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去研究科技公司的创新,和技术含量的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