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证券分析格雷厄姆(证券分析格雷厄姆分析法)

《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作者,价值投资之父,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将成功投资的秘决提炼为4个字,安全边际。

《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作者,价值投资之父,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将成功投资的秘决提炼为4个字,安全边际。

未来的证券价格永远是不可预测的,因此,我们应该把风险降至最低。除了注重安全边际外,格雷厄姆还特别注意投资多样化,建立投资组合。

最后就是要有,投资者的韧性,不要一惊一乍,形成投资体系,坚守投资纪律。

做一个长期主义的践行者。

擅长忍耐的纪律奉行者。

冷静又坚韧的投资者。

睡前重温了一下1951年版的《证券分析》,在这个版本里格雷厄姆对企业的资产对公司的估值而言,到底给予多大的关注没有量的明确指标,只能在字里行间看出来他反对当时估值不注重资产的倾向。但是在1934年版的《证券分析》里,格雷厄姆旗帜鲜明得指出,对公司的估值,资产的价值是估值的起点,他还肯定地指出,一般情况下,股价不要超过净资产的1.5倍。在当下的股市里,买股票不看净资产的比比皆是,我还是奉劝大家,买股票不要买市净率过高的股票,高成长不可持续,均值回归是客观规律。

为什么要重视公司,忽视股票?

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一句名言是:用公司经营的态度来投资股票是最明智的,而巴菲特从其老师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第一个投资秘诀就是:重视公司,忽视股票。

我们想一想,到底什么是股票呢?投资者对一家公司进行投资的时候,就会拿到一个出资的股权证明,这就是股票,股票即是你持有这家公司的股权证明。如同我们买套房子,就会拿到一个房产证是一样的,房产证就是我们拥有这套房子的产权证明。

你购买房子的时候,真正想要的是房产证代表的那套房子,而不是你购买的房产证。当你投资股票时,你真正购买的不仅仅是一张股票,你真正想得到的是股票代表的那个公司。正如巴菲特所说:“你购买的是公司,而不仅仅是公司的股票。”先有房子,后有房产证,因此我们买房子时,先看房子,后看房产证。

先有公司,后有股票,所以我们到股市买股票时,也应该重视公司,而不是重视股票,因为实质上我们是在通过股票投资公司。公司价值多少钱,决定了股票值多少钱。买股票,其实就是你拿出一笔钱,与其他股东一起来投资入股这家公司。就像你和家里人一起凑钱买房子是一个道理。

因此,巴菲特强调投资过程中应该分析的不是股票而是公司:“在投资中,我们把自己看成是公司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也不是证券分析师。……最终,我们投资者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

正如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教导他的那样,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分析股票、投资股票是最为明智的。我们不应该费尽心机去分析股价走势,而应该下工夫分析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这正是为什么巴菲特平时很少看股票行情,却把绝大部分精力用来分析公司基本面的原因所在。

有个记者问巴菲特:“我应该怎么学习股票投资呢?”

巴菲特说:“看上市公司的年报。”

这个记者说:“美国有好几千家上市公司,又过了这么多年,上市公司的年报太多太多了。”

巴菲特就告诉他:“很简单,按照字母顺序,从第一家公司的年报开始看起。”

有人问:“巴菲特先生,你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干什么?”

巴菲特回答:“我的工作是阅读,阅读很多关于上市公司的资料,尤其这家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巴菲特的办公室没有别的东西,最多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年报,巴菲特保存了美国几乎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

巴菲特每天都把他大部分时间用来阅读上市公司年报的行业资料上。巴菲特阅读了大量资料,打了很多电话,主要是为了弄清这家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等基本面情况。这正是导师格雷厄姆传授给巴菲特的第一个投资秘诀——忽视股票,重视公司。

个人领悟:从我开始知道股票投资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股票怎么样怎么样?而不是这只股票的公司怎么样怎么样的?或许大家都跟我一样这样的看法,所以技术派、经济派、基本面分析等等关于股票怎么样怎么样的理论知识一大堆,唯独忽视了某只股票代表着该股票背后的公司。巴菲特分析的是公司,他不作为股票分析师,而是公司分析师,分析上市公司的财报,以此来投资股票,还不说:单单只是分析上市公司的财报,就让巴菲特的投资富甲一方,那么,作为股票投资者的我们,该分析股票的走势呢?还是分析该只股票背后的公司呢?结论很明显了!

#股票# #股票投资# #价值投资#

双鱼座12月5日运势详解

“野鹤望长远,庭花笑不群;须知摇落后,众木始能分。”双鱼座在12月5日想要将来更好更美更有钱,现在就要更自律。很多时候并不是目标难以实现,而是我们难以做到“延迟满足”。一个人,实现目标、做成事的关键,并不是技能和认知,而是自控。

比如高考,很多人都在这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跌了下来。然而,在天生“脑瘫”的那群人里,却有人可以上北大、进哈佛,有人可以成为清华的博士后。他们不是“聪明”或者“幸运”,而是因为没了“选择”,所以被动“自律”。

这也是“自律”最大的魅力,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而且,它带来“奇迹”的方式也很简单;当我们面临“取舍”,只要选择“长远”,就会有“枯木逢春”、就会有“画龙点睛”。

幸运关键词:长远

桃花运较旺。眼光长远的人,就算“人逢桃花”,也不会直接“沦陷”。原因很简单,过去的“热情”到了现在会变得平淡;那么现在的“热情”到了将来亦然。

能够走得长远的爱情,两个人不会太在乎“爱情”。他们会用更多的时间来经营生活,而不是用来“矫情”;对于他们来说,信任和支持才是更重要的东西。

财运谨慎。目光长远,才能走得更远。这是每一个时代的“天才”们总结下来的经验,比如古时候的“神童”方仲永,比如现在很多突然出名又马上“塌房”的明星和网红。如果只看眼前利益,必定受到人性的限制,将来只会迎来更多的烦恼。

就像易趣网与淘宝网的竞争,有了用户基础就开始“谋利”的易趣网,最终迎来的是关闭网站的结局;而“免费”的淘宝网,让阿里巴巴变成了万亿市值的“独角兽”。

就像着急“抄底”的格雷厄姆,人称“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始祖”;于1930年看到“反弹”就开始“抄底”,最终导致自己的亏损高达80%。后来,他整理出一个投资概念,叫做“安全边际”。

就像另一位“抄底抄在半山腰”的投资大佬比尔·米勒一样,2007年抄底,接着在2008年迎来了自己的“人生滑铁卢”。后来,他在接受采访时留下了一句“自省之言”,“现在我经常提醒我的分析师们,你们关于公司的信息100%代表了过去,而股票估值100%取决于未来。”

所以,别贪“小利”,别图“虚名”;千万别一味“往前冲”,很多时候成与不成的关键,都在于我们能否“沉得住气”。

幸运色:象征魅力与自在的朱红色!

幸运数字:0!

施洛斯,全名:Walter Schloss。算是巴菲特不折不扣的大师兄!

他虽然名字里带"loss",但实际上,在投资一道,却是个终身大赢家。

2012年2月19日,沃尔特病逝,享年95岁。在听闻这一消息后,巴菲特发表声明称施洛斯是与自己相交61年的朋友,“他的投资记录辉煌,但更重要的是,他树立了正直的投资管理典范。他信仰的道德标准与他的投资技巧同样出色。”

在近50年的投资生涯中,沃尔特为WJS的所有股东赢得了20%的年复合回报率。在1955年至2002年期间,他管理的基金在扣除费用后的年复合回报率达到15.3%,远高于标普500指数10%的表现。期间累计回报率更高达698.47倍,大幅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80倍回报率的水平。

在1983年一封致合伙人的信中,施洛斯饱含感情地向导师格雷厄姆及其著作《证券分析》致敬,他说;“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走过这段布满荆棘的道路。”

格雷厄姆说,“我们一直努力告诫学生,切记不可以只看表面和眼前现象,这些都是金融世界的梦幻泡影与无底深渊。”(《证券分析》)#股票# #财经# #基金#

股民的自我修养就是,想不费精力就学会炒股票。所以,他们不会看这4本书。

1.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师。但我第一次看这书,觉得就是垃圾。一堆数据,太枯燥了,好多东西还过时了。看完,也不知道怎么去交易。简直是新手的噩梦。但接触市场越久,你越会发现,我们现在多数的投资理念,都是从这本书提出来的,

相当于投资界的《诗经》。至少,你能学会解读F10的数据。

2.费雪的《怎么选择成长股》。巴菲特自己说的,费雪是他20%的老师。这本书相当于《唐诗三百首》,教你一些选出好公司的套路。对于散户而言,你只有选择了好公司,跟它一起成长,才能生存。至于划线、看消息,就算靠运气赚了,也会凭本事亏回去。

3.《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方法》,林奇写的。前两本是教你方法,但毕竟年代太久远,有些过时。而林奇是近几十年海外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他通过具体的例子,告诉你,怎么在日常生活中选出好票。你就把他当成八股文。毕竟,没几个人能一看方法就悟道,会做题了。

4.高瓴张磊写的《价值》。好多人都吹过。这书把海外的投资理念给国产化了,融入了东方哲学,很接地气。

现在网络上的资讯太碎片化了,如果不静下心来看厚书,再使劲也只能变成大韭菜。

从所谓“结构性牛市的新起点”开始,沪指继续下跌了100点,创业板再次探底,下跌了200点。以此为例,我给各位讲讲股市投资的估值之谜:

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的《证券投资》开启,教出了至少一个伟大的投资家巴菲特。后来,格雷厄姆又写了《聪明的投资人》,被投资圈奉为圭臬。然而,在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格雷厄姆本人的投资基本赔光,找老丈人博格又借了500万,又赔光了,老婆也因此回了娘家。

巴菲特跟格雷厄姆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寻找低估值的股票,即人们熟知的“捡烟蒂”。巴菲特坚信“捡烟蒂”可以赚钱,直到他买了一家纺织业上市公司,再跌再买,几乎赔光了。这时他收购了伯克希尔保险公司,遇到了查理芒格,经历了“从猿猴到人的转变”。

在“捡烟蒂”的理论中并没有长期投资的理论,芒格是长期投资人,保险公司有长期的零成本资金,所以有了巴菲特《滚雪球》的一生。

估值是一把尺子,尺子有用,但不会培育出裁缝。学徒工要先学量身,才有后来的“定制”,可惜业内的所谓专家学会了“量身”就四处忽悠,自己不投资,却喜欢教别人投资。这正是中国股市的悖论,根据《证券法》,从业人员是不能开户投资的。

华尔街混的人几乎都不相信估值,更不相信技术分析。每一笔投资都不一样,华尔街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所以要求知若傻(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不但风险无收益(Nothing Venture Nothing Gain)。

如果你没有无限的时间,无限的资金,零成本的资金,你学不了巴菲特。今年是典型案例,多数明星基金经理都赔了,为什么巴菲特大赚呢?因为巴菲特没有在二级市场上投资,投资二级市场的团队管着不到1/3的钱,巴菲特的重点或者是保险(自己的上市公司),或者是非上市公司如铁路能源等。

在中国A股市场上投资成功的人是徐翔,剔除他所有违规违法的投资收益,他的投资回报率还是全球第一。徐翔绝不会讲理论,他也没学过,正因为如此,他求知若傻,出奇制胜。这就是经济学诺贝尔奖的理论之一: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一书中举波音公司的股价变动实例:1939年,波音的每股净资产是10元,股价是45元;1947年,波音的每股净资产是40元,而股价仅25元。同样一家公司,市场在二个时期给出完全不同的定价。

一家企业的当前净资产是8年前的4倍,但股价只有8年前的一半多。市场以乐观或者悲观评估企业未来,两种情绪估值相差非常大。

如何弄懂市场的定价标准,找到企业的合理估价?

难难难。

在 1984 年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中,沃伦·巴菲特提到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观察,如果每个人都同意他的观点,并将投资风格转换为集中投资法,那么他将会丧失一些自己的优势,因为如果大家都采取同样的风格,就会缩小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差距。但他迅速补充到,经验显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巴菲特说:“自从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撰写《证券分析》之后,这个秘密公之于众已经有 50年之久,我运用这种价值投资方法已有 35年之久,然而,我发现价值投资从来没有蔚然成风。看来人性中有偏执的一面,就是喜欢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中文版第58页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10月第1版)

周期股,跟随宏观经济波动的股票,如煤炭,钢铁,银行等。

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里写过:对于周期性波动的企业盈利,可以采用10年的平均利润去模拟近似的「正常」收益。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曾在格雷厄姆的理论基础上做了大量实证研究,提出一个后来名扬四海的指标叫「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又称「席勒市盈率(Shiller's PE)」。

席勒市盈率,10年净利润均值×市盈率看估值。

2022-6-6,北京已调整管控策略,可以堂食了,河边的栅栏拆了。行政力量,强大无边!

市场总是在过度兴奋和过度悲观间摇摆,智慧的投资者是从过度悲观的人那里买来,卖给过度兴奋的人。你自己的表现远比证券的表现本身更能影响投资收益。

——本杰明•格雷厄姆

本杰明·格雷厄姆被称为“证券分析之父”,股神巴菲特的老师。他的代表作《聪明的投资者》在股票分析中可以说是殿堂级书籍!建议投资者一定要读!

总结了格雷尔姆对投资的认识,个人认为有几点很重要!

1、寻找和市场情况不一致的投资机会,当一个行业或者一个板块进入阶段炒作过热时,往往是撤退的时候,而前期低迷下跌的方向或许就是低吸的机会!

2、不成熟的投资者,永远不要举债投资,加杠杆投资,杠杆代表会放大你的收益和亏损,当然也会把你贪婪和恐惧的心态给放大!

3、股票市场只要在交易,就一直在波动,有大有小,投资者要理性对待!

4、投资者必须居安思危,提前防范突发事件,投资决策都基于个股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再加上识别股市过热的判断力,足以保证你的投资进入安全地带。

5、要分散投资,分散投资的优势是在市场风险来临时,能抵御风险!

6、要勇于面对投资中的失误,失误后要学会总结,炒股就是在不断的学习,总结,犯错不怕,就怕错了还一直在重复!

#股票# #本杰明·格雷厄姆# #巴菲特#

有两部书被称为投资者的圣经,一部是《聪明的投资者》,一部就是今天要介绍的《证券分析》,两本书都出自有华尔街教父之称的本杰明格雷厄姆。

这本《证券分析》经过了八十多年市场动荡的检验,不断没有过时,还成为了投资的经典之作。

我们都知道很多国际的投资大师,包括国内的顶级基金经理,基本都称自己为价值投资者。

而这本《证券分析》从1934年第一版发行以来,就一直被国内外投资界视为价值投资理念的奠基之作!

我们很多人都在学习投资,看的书也不少,可是唯独这些充满智慧的光辉、最经典、最牛的人写的书反而不看,可能一些更符合潮流的、当下热点的书籍更能吸引眼球,但是他们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他们可能只是短暂的正确,只有那些反复经过考验,并且确实让很多人收益的书才真正值得读。

这本《证券分析》的出版,轰动了整个投资界,也奠定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现代证券分析之父”的地位。

后来的很多投资大师和目前还活跃在证券市场的管理上亿资产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他的信徒。他被他的投资哲学和分析体系所折服。

随便举几个为例,最得意的门生股神巴菲特、“市盈率鼻祖”约翰内夫、“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哥等一大批顶级的投资大师都推崇格雷厄姆的著作和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推荐的这本《证券分析》是最新的第六版,股神巴菲特亲自给这本书写序,巴菲特一生阅书无数,很多人称他为行走的图书馆,巴菲特提到的一生最珍视的有四本书,其中有两本都是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所写,一本是前文提到的《聪明的投资者》,另一本就是这本《证券分析》,前者更注重投资思想,后者更注重投资体系的扩展,而两本都被称为投资者的圣经。

今天就将这本《证券分析》推荐给大家,在你投资迷茫、沮丧、无助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穿越时空去和顶级的投资大师对话,相信能让你豁然找到方向。

中信证券!中信证券的合理估值是多少呢?

最近详细再读了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和席勒的《非理性繁荣》及相关书籍,才搞明白了周期股的估值逻辑!

对于周期股的投资,我之前就和粉丝分享了,这类公司要在市盈率最高的时候买,在市盈率低的时候卖!因为周期性企业的属性导致的。但是对于合理的估值方法,我也是才佐证了这个投资逻辑…

周期性企业的估值要至少贯穿一整个周期,然后加权平均产出。

计算出来的中信证券的合理估值是:2750-3300亿。然后为了防止市场的风险,2200亿以下时才是理想的买入点!

同样的道理:

三一重工的合理估值是1500亿左右。理想买入点是低于1000亿。

大家可能会说牛市来了!对于一合格的投资者来说,不要寄希望于牛市的到来,而应该把牛市到来后赚取的利润为额外财富!

《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

巴菲特的老师 格雷厄姆 著

原来有这么多名人都炒股破产了,特别是那个格雷厄姆,自己炒股失败,反而成了证券学家,挺讽刺的,看来炒股破产是成功之母。

没有大量的阅读,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者,以下书单,梅子强烈推荐[飞吻]:

1.《证券分析》格雷厄姆---巴菲特建议看10遍以上

2.《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

3.《怎样选择成长股》费舍

4.《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

5.《杰克.韦尔奇自传》杰克.韦尔奇

大A股炒股越炒越晕,这不几家公司公告的2021年净利润都是两三倍的增长,但是股价就一个劲儿的下跌。[捂脸]

股价不能反映业绩的增长。难道我在大学里学的证券分析理论是假的?[可怜]

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咋就体现不出来投资的价值呢?

[打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47694/
1
上一篇51炒股(我想听51股价)
下一篇 a股b股区别(a股与b股)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